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三六九龄)


沈持没同他说这事儿:“不早了,快去睡吧。”
等赵蟾桂掩上门出去后,他熄了灯躺在床上,思及明日的事忽然有些小小的紧张,于是想七想八的,一直到快四更天才睡着,等到五更初起床揽镜一照,不得了,眼下一大片乌青,有些憔悴。
这也意味着疲倦、精神不好,脑子反应慢。
今日或许要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须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沈持赶紧去舀了盆新从井里汲上来的凉水冰了冰,强制大脑清醒,而后才仔细挽好发,穿上官袍去上朝。
五月天气乍热,黎明时分上朝的朝臣们行在路上已是挥汗如雨,为了掩饰不雅的气味,许多人都佩戴了香囊。
但沈持路上遇到人多的地方,还是闻到了浓重的汗味儿,他疏离地与同僚执礼后,跳下马,慢慢走在后面,不挤到前头去扎堆。
孰料前头三五结伴上朝的大人们竟不时回过头来瞟他一眼,旋即交头接耳:“……这沈大人任了京兆少尹后是一点儿手段都没有啊,”他们夸张地说道:“京城盗贼遍地跑,百姓怨声载道,看吧,今日朝会上,弹劾沈大人的折子不会少……”
“可不是,昨天夜里啊连浏国公养在外头一房小妾家里都被偷了,”一官员压低声音说道:“今儿浏国公一早就来上朝了,”他往前头努努嘴,最前头,一年老的武将骑马而行:“待会儿他得指着京兆府的鼻子骂,有好戏看喽……”
浏国公周家不是后宫周淑妃的娘家太和侯周家,此周家非彼周家,浏国公周开是武将出身,为人豪横跋扈,一言不合就动手。
说不准儿今儿在朝堂上能当着皇帝和百官的面把京兆少尹沈持打一顿。
“……”
礼部侍郎李叔怀听到他们议论,从马车里走出来,他看见沈持在紧后头牵马而行,特地等了片刻:“哎呀沈大人,今儿……”他悄声说道:“机灵点儿,避着浏国公些。”
沈持耳力好,他早听到了前头官员们的话,说道:“多谢李大人提醒,下官晓得。”
及至行到东华门前,工部尚书李为,户部尚书秦冲和见了他,也说道:“沈大人,”他们往浏国公周开站的地方眺一眼:“待会儿在朝会上,我俩老头子来替你周旋,必不让他为难于你。”
七十多岁了在外头养小妾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吗?不偷你偷谁,还好意思拿到朝堂上来说。
沈持施礼道:“承蒙二人大人爱护,下官感激不尽。”
很快,文武百官列队步入太和殿,抬头一看,皇帝萧敏已提早一步坐在龙椅上等着他们了。
臣子们山呼万岁,帝说“众卿平身”,君臣礼毕,而后开始奏事。
果然,浏国公周开跳出来作妖,痛骂京兆府失职,害他养在外头的小妾家中财物失窃。
皇帝周敏听了都皱眉:“诸位爱卿先奏要事来。”
吏部尚书穆一勉说道:“贺大人已查清,黔州府盐务官奚文明勾结当地州府官吏,中饱私囊,黔地盐务只成门户私计,弹劾包括黔州知府周大珏在内的一共七人,此事详情已送到吏部,向来陛下很快会受到贺大人的奏折。”
皇帝微颔首:“尽快再选派官吏到黔州府上任,勿空缺太多。”
沈持立在后面听着:看来周大珏此次凶多吉少。
心中不禁有些惋惜,他的同乡,当年禄县妇孺皆知的周神童,让他仰慕的人,竟落得这样下场。
同时也越发敬畏官场。
众朝臣奏完正经事,差不多也到了该下朝的时候,浏国公又不依不饶地点指名道姓:“陛下,老臣斗胆问一句,沈大人究竟能不能胜任京兆少尹,他又是如何治禁的?”
说完,他勾着头朝后面一望,瞪了瞪沈持。
御史台也开始附和他,质问京兆府这么久不捉贼,一个两个在干什么吃的。
京兆尹温至老脸挂不住,他瞥一眼沈持——昨日散值后听闻十几名衙役被留下来商议事情,隐隐觉得要有动作了,而且是大动作,大抵能捞到功劳,他多圆滑一人啊,当即调头回怼周开:“浏国公,您老该在意的不是爱妾家中少没少什么,而是多没多什么吧?”
“别哪天多了件说不清道不明的男子衣物,你说说……”
群臣听了哄堂大笑。
周开气得撸袖子要打人,温至跟他打交道的经验丰富:“哎呦浏国公,您这是越发倚老卖老了。”说着就要自个儿撞上去。
温至这把岁数了,这要是当真撞一下还了得,吓得周开连忙躲闪。再不敢造次了。
皇帝周敏见状立即给大太监丁吉使了个眼色,太和殿中瞬时响起一声:“退朝——”
叫文武朝臣散了。
不过临退朝前,皇帝远远地给沈持抛过来个眼神:治禁的事不能再拖了。
沈持也遥遥一点头算是回他:臣遵命。
散朝后去京兆府的路上,温至:“沈大人,本官已命府中所有衙役随时待命听你调遣,要是不够,本官再去刑部借一借人手?”
与聪明人打交道就是好,一句话不用说,人家已从他细微的举动中看出大概,沈持说道:“温大人,咱们京兆府的人手够用。”
温至又问:“几时?”
“哺时前后。”沈持并不瞒着他。
要是温至能坐镇调度衙役抓捕盗贼团伙,那再好不过了。
说话的功夫,二人已回到京兆府衙门,又详详细细地做了一番布局,剩下就是等着了。
到了午后,一切如常。
张达那边没有走漏风声,陆续有人开始到张宅去做客,那些人长得贼眉鼠眼的,一看就是偷摸惯了的,是贼没错。
与此同时,京兆府的衙役们已摩拳擦掌,只等他们都进到张宅后扑进去提刀捉下。
这天到了吃哺食的时间,张宅之中开宴了,一眼望去座无虚席,席上全是肥鱼大肉,桂酒椒浆,来客们推杯换盏尽情吃喝,粗噶的劝酒声一浪高过一浪,很快一个个喝得目酣神醉,说话时舌头都大了。
沈持:“温大人,该收网了。”
于是,他与温至一声令下,京兆府的衙役尽数出动,配合本就在张宅四周盯梢的,把张宅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三四十名游手好闲的鸡鸣狗盗之徒,一举被擒获,押往京兆府的大牢之中。
当晚,京城就没人家被偷之事发生了。
一窝端了之后,京兆府先粗枝大叶审问了一遍,这些贼一共分为大小六伙,都来自临近京城的州府,北有幽州府的,南有通州府的,他们之中有从小就偷盗的地痞流氓,亦有与权贵之家沾亲带故的恶奴。
大多数犯的事不大,就是小偷小摸,按照当朝的律例,可能也就是打一顿板子、关个十天半月的量刑。
初审之后,这些人被关在狱中,沈持既不给他们量刑,也不放人,就这么先关着。
沈持有点为难,京兆府要是此次照律例量刑,那是待他们宽了,不痛不痒的无人惧怕,往后会有抓不尽的贼。要是走捷径用酷刑或杀之震慑住贼,传出去,他日后也得担个酷吏的名头,成为一辈子甩不掉的污点,而且,用酷刑时得费刑具,杀人又要费刀,京兆府还得往里头搭钱,看起来不是很划算。
但在狱中关着又每天得给他们吃饭,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耗费钱财。
难办啊!

捉完贼的第二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 按本朝的律例,各衙门休沐两日。
接到同年李颐宴请的帖子,上面卷着一根细细长长的菖蒲, 沈持这才反应过来:啊哦,过端午了, 明日不用上早朝,亦不用来京兆府上值, 暂不需要思如何处置这些贼的事了。
老天怜我!
他在心中笑了笑,到当日散值时飞也似地遁了。生怕京兆尹温至想起来问他拿这些贼怎么办。
沈家的大门上挂着一束新鲜的艾草, 灶房里飘出粽子叶的香气, 沈持他娘朱氏带着沈月在包粽子:“阿月, 晚会儿给你爷奶写个信回去,捎点儿京城里的东西, 再问问家中有没有人上门给阿池说亲的。”
来京城有小半年, 她算是看出来了,在权势堆叠而成的天子脚下, 阿池一个没有高门大户出身的孩子, 想娶亲太难了。至于说那些穷书生娶了相府小姐侯门闺秀的, 都是说书人嘴里胡编乱造的故事罢了,她不敢替阿池肖想这种美事,还是从禄县择一户好人家的女儿最是妥当。
沈月手里正拿红绳在缠包好的粽子:“阿娘,哥……不会娶……”
“他不娶, ”朱氏不解地说道:“还能打一辈子光棍?”
“阿娘, 京城男子多在……弱冠, ”她说了好几遍才说清楚“弱冠”两个字:“之年才娶亲,哥……还小……”
弱冠之年是二十岁,沈持今年才十八。
朱氏:可京城里的那些郎君, 听说屋里头都放了通房丫头的,日夜贴身服侍着主子,跟娶亲又有什么差别。
当然这话她是不能跟闺女沈月说的:“总要慢慢给他张罗起来的。”
沈月反驳不了她娘,只默默地裹着粽子。朱氏看着她心中也是无比的发愁,十四了,正是说婆家的年纪,偏偏连话都还说不清楚,怎么好嫁人。
此时,沈煌从外面乐悠悠地晃回来,进门后兴冲冲地说道:“这贼一抓,街头巷尾的人都在说阿池的好。”
朱氏冲着他冷哼一声:“天天光操心些没用的,正经事是一样不干。”
也不瞧瞧儿子、闺女多大了,俩人的亲事都没还影呢,这爹是咋当的。
沈煌被媳妇儿抱怨一通甩了脸子,一头雾水:“……”
莫非天天在家吃白饭被多嫌了,他很苦恼。
沈持从京兆府回到家,就看见沈煌跟犯了错的孩子一样站在院子里,又委屈又羞惭,讶道:“爹,你这是怎么了?”
沈煌:“……没什么,闲的。”
沈持:“……”他心道:看着爹娘是跟着自己来京城享福的,实则迁离故土,举目无亲,每日无所事事,心中挺苦闷的吧。
“爹,要不,我给家中写信接爷奶来京城小住一阵子吧?”老人家乡土观念重,断然不会跟着他在京城长住。
沈煌犹豫了下,不好给沈持的孝心泼冷水:“也好。”
沈持于是回房给远在禄县的沈山写信,他正好打算让赵蟾桂回家省亲,到时候顺带接二老来京。
他将想法同赵蟾桂一说,这孩子有些犹豫:“一去一回少说得二十来天,大人你这边……”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
沈持:“赵大哥你安心回家看看赵秀才,再替我探望一下孟夫子,还有周夫子江兄、裴兄和岑兄他们吧。”
赵蟾桂一咬牙,稍稍准备半日,趁着他过节休沐不怎么忙回禄县去了。
休沐的头一日,端午节当天,沈持赴了同年李颐等人的宴请,这天席上主要吃各色粽子,甜的咸的,长的尖的,又叫“粽席”。
席间贾岚也在,笑道:“归玉兄升迁的这么快,说不定过两年请不到你来吃粽席了。”
他为何要这样说,因为本朝正三品往上的大员,到了端午节这一日,会被请到宫中跟皇帝一起吃粽席,等沈持再往上升官,他们可不是请不到他了嘛。
“要不我赶快下手呢,”李颐说道:“这次头一张请帖就是送给归玉兄的。”
沈持笑道:“在下与允芳兄、言念兄,诸位共勉,总有一起进宫去吃粽席的那日。”
“沈大人的话最是中听,”在座的众人听了心中舒畅,端起手里的雄黄酒说道:“来,与沈大人共勉,但愿他日共赴陛下的粽席。”
说说笑笑后都饮了几盅酒。
微醺时,贾岚问沈持:“京兆府前一阵子抓了一窝贼,归玉兄打算怎么处置他们?”他凑近了说道:“全杀了吗?”
京城之中,会出一名新的酷吏吗?他的手段会比贺俊之更甚吗。
沈持一笑:“在下还没想好。”
但是大概不会杀的。但保不齐这批贼中有背负人命官司的,那没办法,依照律例,当杀的也不能留着。
同年们就这这个话题,引经据典说了许多治禁的话,供他施政时参考。沈持看着喝得差不多了,谢过他们辞别回家。
端午时值仲夏,京城暑热难耐。次日,消暑的头一拨冰块赏赐下来,放在屋中登时凉爽许多,沈持便不再外出,卧在家中纳凉。
其实就是瘫在藤椅上啥也不干。
他不记得多久没这样完全放空过了,狠狠睡了一夜之后,次日五更天醒来,头脑愈发冷静清醒。
沈持心想:盗贼之事,今日应当有头绪了。
他和往常一样踩着时辰去宫中的太和殿中上早朝,朝会上,盗贼这件事被当作一桩大事拿来议论,不少朝臣吹捧京兆府捉贼的手法高明,在皇帝萧敏面前把沈持夸得跟一朵花儿似的,又美又香。
早忘了当初是怎么跺着脚弹劾他的。
沈持:呵。
帝也不吝夸奖,说道:“沈爱卿这个京兆少尹当得不错。”
沈持谢恩。
皇帝和同僚的认可给他提供了很好的情绪价值,但是,对于后续如何处置盗贼,和京兆府治禁一事,思路仍旧不明。
当然,抓来的这些贼,也不能总关在大狱中让他们干饭,很快会把京兆府吃穷的,这么亏本生意注定不能一直做下去,还是要尽快解决的。
因而端午节后头一日上值,沈持再次提审他们。这次,他要摸清楚每个贼偷盗的钱数,当然,也不会那么精确,就是估个大概。
依照口供,先收缴他们偷盗所得。
头一个贼说他十几岁上开始偷,如今快三十了,一年偷二十两是有的。沈持咋舌:好家伙,做贼的收入还挺高啊,快赶上一秀才了。
且他还会理财,偷来的钱又拿去放了高利贷,利滚利,除了供他花天酒地外,手里还余二三百两。
第二个贼就没那么得意顺遂了,他哭诉自打入行手气就不好,三年所偷加起来不到一吊钱,还不如在家中种地呢:“大人开恩,小的愿意拿出十倍于赃物的家资赔给所盗的人家,求大人放了小的吧。”
等于是说交偷盗赃款十倍的罚金放人!
沈持想了想问他:“以后还打算继续做贼吗?”
这贼摇头差点扭伤脖子:“大人,小人日后只要一想起是交了十倍的罚金才出来的,就再也不敢了。”
沈持:“先押下去吧。”
“大人,这已经是小人所有的家当了啊……”这贼被带下去的时候还在哭喊。
审到这日散值,已有五六个贼表示愿意出十倍于偷来赃物的罚金换自由,并表示出狱后金盆洗手,保证不干了。罚金——这给沈持提供了新的思路,他翻着本朝关于治禁方面的律例,他看到每个州府的细则都不一样,不过无外乎鞭打、杖责、徒刑——关押起来,总的来说就是打一顿关一阵子,而后结案放人。
他抓的这些贼中,便有在外省犯案被抓,打也打了关也关了,出来后没多久又开始行窃。
屡教不改。
他准备回去的时候温至笑眯眯地来了:“沈大人,这些贼打算怎么办啊?”京兆府也不是很富裕,要是银子都花在管贼的饭上了,他们就得委屈自己的嘴了。毕竟每日散朝后都得回京兆府的食堂吃朝食,贼吃多了,他们就得得少吃了。
沈持点着京兆府治禁的律例,说道:“温大人,咱们是不是改改这个?”
本朝各省府的父母官凭着自己施政的手段与喜好,是可以重拟府内的律法条例的,且程序不算太复杂,只要先上报给刑部,刑部又转呈给二位宰相,宰相在朝会上提一嘴,但凡合理的,就没有不准奏的。
朱批之后,就可以在本府内实施了。
沈持:“下官以为,当在原来的条例上加处罚金一条。”
对于只犯偷窃罪,情节不严重的,可让他们以缴纳罚金的形式代替刑罚。至于还兼犯有别的事的,比如杀人越货等的,则不适用于这一条款。
“初次偷盗,单犯偷窃罪的,处十倍于赃物的罚金,”他说道:“下次再犯,处二十倍。”
就是说只是,偷一两银子的赃物,只要给京兆府交十两银子便可免于刑罚,要是属于第二次行窃,那么不好意思,要罚二十两了。偷的远远不够罚的,渐渐就没人愿意做这门“生意”了。
十倍甚或二十倍罚没财产,除去还掉贼偷的银子,京兆府还能剩一些。温至:“那如果家中一贫如洗,拿不出罚金的呢?”
沈持:“温大人,便罚他服徭役。”
如果被抓的贼拿不出银子,便罚他去服徭役,反正京城疏通运河,工部营造工事……哪一样不需要劳力,与其四处征发人力,倒不如用这些现成的,等他们干够同等价位罚金的徭役,好,你可以走人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