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家有童养媳(长袖不善舞)


也就是这两年,家里有粮食吃了,偶尔还能吃些荤菜,他才长了点儿肉。
对于石头,马氏觉得亏欠他很多。
夏敞见马氏满脸愧疚,也没有当下说什么,就说:“天气也暖和了,我带着石头去寨子上让余师爷给他开蒙。”
马氏点头答应。
夏敞又看了看香穗,“穗儿也还小,那个豆芽想卖就卖,不想卖就在家陪着你娘,爹,爹能养得起你们。”
新鲜的称呼,夏敞自己说着感觉还有些烫嘴。
昨儿的豆芽,家里都用掉了,今儿的豆芽,她等一会儿还要赶着毛驴去卖呢。
怎么一个两个的都不想让她去卖豆芽呢。
“现在有毛驴,到处去卖豆芽也不费事,跑到不远,就周边几个村儿,每日很早就回来了。我还是喜欢卖豆芽的。”
香穗坚持,她好不容易寻到的这个营生不能不干。
夏敞又看向程乾,这个新闺女的小女婿,以后自己好好培养培养。
“阿乾以后好好练武,好好跟师爷学东西。”
程乾拱手应是。
三个孩子,夏敞都关注了一遍,他看向马氏,“我现在带着石头跟阿乾回寨子去,晚上再带石头回来。”
“那行,天儿不早了,你们早些去吧。”马氏站起来要送他们。
夏娘子带着舟儿过来了。
“三婶,我跟舟儿过来见礼。”夏娘子笑着跟马氏说,刚站起来的马氏又笑着坐了下去。
舟儿在她娘的眼神示意下扑通跪了下去,“见过三阿婆,见过三阿翁。”
“好舟儿,快起来。”
马氏叫了舟儿起来,夏娘子紧跟上也蹲身行了一礼。
马氏请她起来后,回到里间拿了东西出来。
给舟儿的是一身衣裳,给夏娘子的是一方绣着蝴蝶牡丹的手帕子。
夏娘子打开舟儿的衣裳一看,是一套夏衫,她感激地看了马氏一眼,深情地叫了声:“婶子。”
马氏微微一笑。
夏潮昨儿就回了寨子上,因而只有夏娘子跟舟儿过来了。
坐下稍稍说了两句话,夏敞就说要去寨子上。
一家人自然都出来送他们。
夏敞将石头放到马上,长腿一伸跨坐到了他身后。一旁的程乾也上了自己的马。
他们在舟儿对石头不舍得眼神中,飞奔了出去。
人都走了,香穗也要赶紧出去卖豆芽去了。
马氏赶紧帮着她淘洗,夏娘子没事儿,也帮着淘洗,不一会儿一筐豆芽就放到了驴车上。
后半晌,夕阳西斜,夏敞带着石头从寨子上回了家。
他放下石头就去灶房里找马氏,进去看只有马氏一个人在,便轻声问她:“我们都走后,你有没有再休息一下。”
说什么呢。
马氏慌乱地往灶房门口看,天气暖和起来,灶房为了保暖的麦杆帘子也撤了下去,若是有人过来,一眼就能看到。
好在香穗在屋里认字,石头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夏敞站在马氏旁边,帮她整理沙子。
他捡着黄豆皮随口说道:“昨儿没有休息好,今儿起得又太早了。不若以后我起来帮着做早饭。”
马氏推他出去,“你快出去吧,灶房不是你们男子该待的地方。我晚上要好好休息,以后每晚都要好好休息,早起也没什么。”
夏敞盯着马氏,舌尖在嘴里挑了一圈,他回来了,她还想怎么好好休息。

第101章 起风了
夏敞进了马氏家的门,早起都带着石头去寨子上识字,晚上带着石头从寨子上回来。
他还带着石头去镇子上找郎中看了看,郎中说石头体虚小时候伤了脾胃,需得温补着。
郎中还说,鸡肉是温补的,于是大当家半个月往家里买一只鸡回来,让马氏给石头熬鸡汤喝。
夏敞带着石头,连着回来的有一个多月,突然之间他便不回来了,石头也跟着住在了寨子里。
即便香穗成了大当家的闺女,她卖豆芽也没有上过寨子,都是寨子上的黄二牛下来背。
天气暖和了,麦子长的很快,不知不觉间,地里的麦子都抽了穗儿。
麦穗花开的时候,香穗买了十五只小鸡崽回来。
大鹅有时候还挺凶猛的,若是有陌生人,它也伸着脖子去叨人,于是,香穗将大鹅从圈里放出来,放了小鸡崽进去。
李家庄很平静,这样的岁月静好,让人感觉不真实,好似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夏娘子却安慰香穗说,年年都是如此,在夏收之前,寨子上更是加紧训练,即便是夏潮一个月也回不来一次。
眼看着就到麦收时节,消失了快一个月的夏敞带着石头跟程乾回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马氏想得多了,她感觉石头明显比之前明白事理了。
不知道是不是长时间没见,她还觉着石头好像又长高了一点儿。
程乾看着比之前又黑了,人也壮实了,不似她刚见他的那会儿单薄。
他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马氏忙着给他们做好吃的。
之前的聘雁,还没有机会吃,趁着他们这次回来,马氏抓了一只宰了。
夏敞凑到马氏跟前帮忙,香穗就跑去堂屋跟程乾、石头待去了一处。
香穗问程乾,“你们现在训练的更紧了?要等夏收之后跟官兵对抗?”
最近寨子上的氛围比较严谨,余师爷的兵法课都停了,他感觉那些小旗百户们,对他们都训练更加严苛了。
程乾刚去寨子上没有多久,他不知道以往临近夏收是不是这样?
香穗这样问,他也不好回答,只说:“最近的训练是比往常要严苛,不知道寨子上有什么打算。”
“小柳姐说,年年夏收之前都会紧一阵子。”香穗想了想又说:“不管如何,你好好练武。我在家没事儿的时候也练着呢,就是严老翁不在,我都没有人指点了。”
程乾:“我比你多练了三年呢,你练到哪里了?我来教你。”
“好,我练给你看看。”说着香穗出了堂屋门,她跑在最前面,跑到院子里的时候,看到他娘在大当家的手上拍了一巴掌。
马氏站起来回了灶房,夏敞笑着往香穗这边看了一眼,随后低下头给大雁褪毛。
香穗走到她窗户底下,开始一招一式的打,到最后一招打完,她停下来看向程乾,“就到这里。”
“嗯。”
程乾点了点头,走去旁边练后面的几招给香穗看,随后就在一旁指导着她练。
石头蹲在夏敞旁边看,他在寨子上吃住都跟夏敞一起,自然而然地就无比亲近起来。
石头看得认真,夏敞扭头问他:“石头想不想学?”
石头眼睛猛然泛起亮光,然后重重点了点头,“想学。”
“好,以后爹教你。”
石头不相信地再次确认:“真的?”
“当然真的。”夏敞笑着回他,随后低头刷刷刷褪大雁毛,趁着水热不一会儿就褪干净了。
他站起身端着大雁回了灶房,“褪好了,看看干不干净。”
马氏提起褪好的大雁看了看,光溜溜,白净净的,挺好
于是,她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马氏要拿刀剁开,夏敞伸手接了过来,“这种粗活,我来吧。”
他接过菜刀,咔嚓将大雁切开了两半,停下来小声对马氏说:“阿乾教穗儿功夫呢。”
嗯,那怎么了?他们以往也常常一起练武。
马氏望着夏敞,等他接着说。
夏敞没有回她,咔咔咔三两下将一只大雁剁完才回她,“石头羡慕的紧,我答应他以后教他功夫。”
马氏柔柔地笑了,“他乐意,就劳烦你了。”
“你说的什么话,石头是我儿子,怎么能说劳烦呢。”夏敞放下手里的刀,慢慢地往马氏跟前蹭。
马氏啪地又拍了他一下,“剩下的我来做你出去吧。”
夏敞总想靠近马氏,可是一连被她拒了两次。他看了灶房门外一眼,抱着她的头,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才出去。
马氏哭笑不得地抬手擦了擦脸。
夏敞可是比她还大一岁呢,她怎么感觉他也就比石头大不了多少,跟个小狗狗似的,整日就想粘着她。
这次从寨子上回来,石头都没有怎么粘着她了。
马氏眉眼弯弯,脸上的笑意不减。
她舀水淘洗刚剁好的大雁,准备放风炉上用小火慢炖。
夏敞从灶房里出来,就抱着胳膊看香穗练武,他看了一会儿就发现香穗练的是一套剑法。
剑法灵活轻盈,挺适合小女娘。
夏敞用刀威猛厚重,他看香穗练剑,便如同在看剑舞一般。
果然最适合战场的还是大刀。
这剑法,轻飘飘的,只适合一对一的单打独斗。
程乾还能教穗儿剑法,想来他之前也学过剑法。
可是现在他用的可是刀,应该是后来又学的。程乾不过十四,也算是文武全才的人。
他不管是训练,还是跟着余师爷学兵法都非常用心,过个几年也能成为一个好的将领。
夏潮空有一身武艺,可是没有读过什么书。
夏敞意味深长地看着程乾,脑子里已经开始做打算。
晚饭用过饭,夏敞说到了他们在大夏庄的地,马氏问,到时候需不需要她跟着夏娘子一起去收。
夏敞摇了摇头,“到时候夏潮会安排人收的,收完就让他拉到这里来。家中没有地方放,可以先放夏潮家里。
今年或许跟往年有不同。”
夏敞怕说出来令马氏担心,终归是没有说,只说:“太远了,地里的活你不用操心,安心在家待着。”
“这段时间,穗儿少生些豆芽,就在村里卖卖,外村不要去了。”
香穗疑惑地看向夏敞。
“听话,今年有不好的风声传来。”
香穗听话地点了点头。她是从夏娘子那里听过夏家其他人的事,她可不能冒险,既然大当家让她不要出村,那这段时间她就老老实实待在李家庄。
堂屋里气氛一下严肃起来,夏敞笑着说:“都不用担心,还有清风寨在呢。都回去休息去吧。”

第102章 留守
待香穗他们几个都回去休息,夏敞便拉着马氏进了里间,到了床上一时无话,只顾着忙碌。
一连两出,马氏累得全身发软,她想着总算能休息了。
谁知道没过一会儿,夏敞一双灼热的大手又摸上了她腰间软肉。
“累了。”马氏声音沙哑,声音也虚得没有力气。
夏敞一把将她抱进怀里,轻声说:“那先歇一会儿。”
马氏太累了,闭上眼睛靠在他胸前不说话,可有些东西硬邦邦的也不容忽视。
最后终是随了他的心意。
情况似是有些不对,太不对劲儿了。
后面,她喘匀了呼吸就问夏敞,“寨子上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原本闭着眼睛的夏敞猛然睁开眼睛,“没事。”
这会儿,夏敞也稍稍休息过来了,他披了件衣裳下床去灶房打了水回来。
两人湿了棉巾子擦了擦。
重新躺到床上的时候,夏敞又将马氏抱进了怀里,马氏在他怀里幽幽地说:“夫妻之间不该有隔阂,你有事不能瞒着我,我有事儿也不会瞒着你。”
夏敞轻嗯了一声,思忖了一下说:“夏收之后,寨子上的人计划攻下临阳。”
马氏抬头看向夏敞,“你们有把握吗?”
她不知道临阳县有没有驻兵,可是那毕竟是朝廷治下的县城啊。
有把握吗?没有把握也必须这么干,朝廷那边已经派人过来剿他们了。
“有探子得了消息,临阳知县已经上报了朝廷,他请求朝廷派兵来剿匪。好似朝廷已经派了个皇帝身边的亲从武官过来。那武官是因着剿匪有功升上去的,这次朝廷动了真格,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给他们干上一仗,若是胜了就能拿下临阳。”
马氏说得没错,夫妻间不该藏着掖着,这次他再回寨子,就不带着石头去了。
他们要加紧训练,这次不是跟县里衙役小打小闹,他们要跟朝廷的军队干上一仗,这次不能大意。
必须得好生计较一番。
既然她感觉出了一点儿什么,便实话告诉她,省得她胡思乱想。
“西边的反王也正往都城推进,咱们不如跟着反王一起反了,我若占了临阳,最起码能让周边的父老都吃饱饭。”
大当家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他该有此志向。
马氏不再多言,只伸手抱住他的腰,轻柔地说:“你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马氏的关心,夏敞很是受用,睡着的时候,嘴角还挂着笑。
翌日,用过早饭,夏敞带着程乾回了清风寨。
石头被留了下来,还有些不高兴。
夏敞嘱咐石头在家要好好背诵练习师爷教他认的那些字,等他回来了要考较的,石头才猛地点头。
没过几日,地里的麦子成熟了,沉甸甸的麦穗儿垂着头,村里老人看了,笑得合不拢嘴,连说又是一个丰收季。
李家庄的人开始忙着收麦子,青壮都去了山上,余下的妇人跟老年男子手持着镰刀在地里忙碌。
这样的场景香穗最是熟悉,可他们在这边没有地,大夏庄那边的地,夏敞也说了不用她娘操心,连着夏娘子也不用操心。
别人在地里忙碌,他们就在家里做些针线活。
这段时间,香穗少生了许多豆芽,空闲下来的时间,她就练练武,认认字,还跟她娘学着做简单的针线。
纳鞋底是不行的,马氏觉着她还小手上没劲儿,只让她缝缝荷包。
石头回来光背书壳子,连本书都没有。香穗一问,他说在寨子里是有书的,就是没有拿回来。
香穗就想着帮石头做个装书的包。
石头跟着村里其他的孩子去地里拾麦子去了。
田间路上,地头有掉下的,别人没有捡完的麦子,他们挎着个小篮子拾回来,认真拾的话,一个麦季也能拾两三斤。
石头很上心,捡回来的麦穗,马氏都给他晾在院子里。
麦收接近尾声,端午到来。
以往在柳林村,他们是不怎么过端午的,一是地里太忙,二是没钱。
家里殷实的人家,往往都会炸些糖糕。
成亲那日,夏敞已经将自己的存银都给了马氏保管,那是能让他们舒舒服服过上几十年好日子的银子。
家中不缺吃的,马氏也舍得拿面粉出来给孩子们做些糖糕吃。
马氏做,香穗在旁边看。
灶房的这些手艺,没有谁是特意教的,都是娘亲在做的时候,一点点的传给女儿的。
在香穗跟前做糖糕也是头一次,因此,马氏边做着边教给香穗。
猪肉熬出的荤油在锅里一烧开,香气扑鼻。
包裹着芝麻蔗糖馅儿的糕点放进锅里炸,香得人流口水。
马氏炸得多,隔壁三家,一家送了一碗。
石头捡麦子回来发现他娘做了糖糕,高兴地一下吃了三个。
“一下子别吃太多,堵在心里了,以后你会再也不想吃糖糕。”石头再要拿一个吃,被马氏制止了。
“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能不想吃呢。”
石头盯着糕点,还有些眼馋,马氏便又给了他一个。
一家三口守在灶房里吃糖糕,而几里之外的水泽山上,大家正在严阵以待。
探子打探到了朝廷派兵的情况,他们已经偷偷在离后山不足五十里的地方扎了营。
夏敞想趁着他们还没有安稳下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寨子上有五百骑兵,已经做好准备要趁着夜色奔袭五十里,袭扰敌人,打散军心。
其中有两个千户各带一队人马跟在后面支援。争取一次将他们五千人的朝廷军给掳过来。
山上余下三千人,守着寨子,其余的都从后山依次下了山。
严雄跟程乾趴在一处,他们是留在山上的三千人之二。
“大好的立功机会,怎么就那么倒霉,成了留守。”
严雄嘟嘟囔囔,没有成为下山的一员,他心里颇有些不满,训练的时候,他可是卯足了劲儿练的。
就等着有建功立业的那一日,想着早日升为小旗。
程乾也失望,可是他没有说什么。
他们被分配到任务就是守着后山入口,他趴在一块大石后头,最先目送出去的就是大当家。
五百骑兵是由他亲自带队的。

夜如墨染,黑暗仿佛将一切吞噬。
寂静如同厚重的帷幕笼罩着这片暗夜里的山谷,只有那连绵不绝的虫鸣声,像是一道孤独的乐章,似流水一般划过幽静的夜空,水泽山静得好似无人存在一般。
其实不然,寨子里的人已经密密麻麻地将水泽山围了整整一圈,宛如包裹了一层无形的屏障。
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透露出坚定与警觉,盯着自己眼前漆黑的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