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云贴心把一份份需要他签字盖章的文件拿出来,周勇一目十行扫了几眼,拿起钢笔就签字…
“公安局申请了两百万块砖?”
李彩云点点头:“公安局要盖家属楼,因此在咱们砖厂申请了两百万块砖…”
庆木县有近十个砖厂,以前生意都是冷冷清清,最近这两年开始,因为各个单位建家属楼的原因,用砖需求量日渐增加。
“县医院的砖厂还差多少了?”
李彩云拿过每日登记产砖记录本:“还差二十万块砖。”
周勇抬起手捏捏眉心:“十月中旬就砖厂就放假了,实在不行就招一批人…”
公安局申请的砖厂可以来年生产,而县医院那边等着砖建家属楼呢!
李彩云蹙眉:“招工需要打申请,等审批下来都得是下个月的事儿了…”
周勇放下捏眉心的手:“申请的事情我来办,你负责招工就行…”
槐西村砖厂属于国营单位,因此用工需要向上级部门打申请。
“招多少人?”
周勇思索一番:“三十人吧!”
李彩云看看他:“要不直接招五十人吧,省得来年再招工了…”
砖厂工人的工资国家给开,出于照顾村民的心思,李彩云建议招工五十人。
周勇看看自己小媳妇,把她那点小心思看得透透的。
他抬起手捏捏李彩云的脸:“那就按照你说的来。”
李彩云拍掉他的手,一脸娇嗔:“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这是在单位又不是在家…”
周勇挑眉,他拉着李彩云的手,把她顺势拉入怀里。
李彩云慌了,挣扎要起来,周勇又怎么能让她称心如意?
“你快松开我。”
周勇把她紧箍在怀里,李彩云因为争执,脸色变得微红。
“我要是不松开你呢?”
李彩云娇嗔瞪了一眼自己男人:“讨厌,赶紧松开我。”
周勇轻笑,目光落在自己小媳妇眉眼之间。
“媳妇,你越来越好看了。”
李彩云撇撇嘴:“你嘴巴抹蜜了?”
周勇扶她坐起来:“你给我抹的蜜?”
李彩云刚要从他腿上起身,周勇为她整理头发说道:“过几天我们全家去旅游…”
第231章 你疑心病越来越重
去年周勇就想带老婆孩以及岳父岳母旅游,由于村中事情太多,旅游一事被耽搁了下来。
虽然现在他依旧很忙,可人活着不能只为了工作,要懂得享受生活。
李彩云坐在他腿上:“我们去旅游了,砖厂怎么办?”
周勇扶她起来:“我住院七八天砖厂不都在正常运转吗?放心吧,砖厂离开我们不会闹出乱子…”
李彩云微微蹙眉,她为周勇整理整理衣领:“那不是有爸替我们盯着吗?”
周勇看了一眼自己媳妇:“看来厂里需要个副厂长了…”
由于槐西村砖厂规模不大,因此就设副厂长一职。
要是增加五十个工人,就需要有个副厂长才行。
“我觉得张三挺适合副厂长一职的。他为人憨厚,对待工作态度认真。虽然不善言辞,但他与大家关系相处的都不错…”
周勇目光落在办公桌一摞文件上,他听完李彩云的话:“没想到你对张三评价到是很高。”
张三是他心腹,更是他放在砖厂里的眼睛与耳朵,不过表面他们二人没有太多交集。
李彩云为周勇整理一下有些凌乱的头发:“砖厂就这几十号人,谁啥样大家心中都清楚…”
她在砖厂上班,虽然只负责后勤,但经常与工人打交道。
周勇却有自己的思虑,他不准备提拔张三。因为他要是成为副厂长,与工人之间就会有距离,不利于他掌握第一手信息。
“看看再说吧!”
李彩云没再说什么,周勇专心处理公事。
等他忙完都五点半了,砖厂除了看大门的人,其他人都下班了。
两口子各自骑着一辆自行车往家走,路上他们又说起去旅游的事情。
周勇决定带他们去首都玩,一家人爬爬长城,看看颐和园与故宫,开拓一下孩子们的眼界。
“那我带什么衣服去旅游?”
周勇骑着自行车,扭头看了一眼穿着十分朴素的李彩云:“你就不要带衣服,到了首都买几身成品衣服…”
李彩云一听,立马心疼上钱了:“咱们县城成品衣服都不便宜,首都价格不得更高?”
周勇笑了笑:“有钱不花留着干啥?”
李彩云接话:“你别忘记自己还有三个儿子呢!再说出去玩就得花一大笔钱,咋地、回来不过日子了?”
周勇瞬间沉默了下来。
李彩云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向来都是能省则省,他们家最能花钱的人只有周勇。
而他花钱,李彩云向来不会多言,只会在暗地里心疼花出去的钱。
“你怎么不说话了?不高兴我了?”
周勇没有不高兴李彩云,毕竟她说的都是客观上的事情。
“你疑心病越来越重,我不说话就是不高兴你了?你这毛病应该改一改…”
李彩云撇撇嘴,白了周勇一眼:“还不是怕你生气吗?”
周勇与李彩云结婚多年,一直将彼此视为生活的核心。即使家有五个孩子,生活的琐碎与平淡反而加深了他们的情感纽带。
两口子说着话进了村,他们想回家必须路过老村。
“周勇,这边人家搬的差不多了,啥时候扒房子?”
老村房屋扒了以后,周勇打算建蔬菜大棚基地,冬天不仅能有蔬菜吃,也能提高村民收入。
“等我们旅游回来就扒房子。”
土坯砖在六七月份制作了一大批,等他们旅游回来,老村就不会再有人家,那时候才可以扒房子。
事情一件件周勇都规划好了,快进新村,李彩云说起砖厂招工一事。
周勇减缓了自行车的速度,深思熟虑后开口:“招工名额应优先分配给家中无人就业的家庭…”
在用人方面,周勇总是能够兼顾村民的感受。正是因为如此,他在村民心中声望越来越高。
说着话他们到了家,五个孩子在院中玩呢!
周勇看着走路摇摇晃晃有些不稳的李景安:“钢炮会走了?”
他去砖厂时李景安还不会走路呢,看得周勇眼中都是惊奇之色。
停放好自行车,李彩云抱起李景安,她亲亲自己小儿子圆嘟嘟小脸蛋:“居然会走了,真好。”
李保田笑着说:“我抱着他坐在小板凳看狗剩狗蛋他们扇啪叽,钢炮可能想跟玩,从我身下来就朝大哥二哥走了过去…”
周勇从李彩云怀里抱起李景安:“臭小子,这么贪玩吗?”
李景安在周勇怀里挣扎了起来,因为他要下地跟哥哥姐姐们玩。
周勇把他放在地上,没走几步路李景安摔倒在地,这孩子也皮实,哭都没哭,爬起来继续朝目的地而去。
李保田脸上都是慈爱之色,张桂芳在屋里喊他们进屋吃饭。
晚饭是苞米茬子,搭配的土豆酱以及蘸酱菜。
“旅游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李保田想去旅游,可他放心不下村中的事情。
因为槐西村产业比较多,李保田觉得他们翁婿二人一起离开好几天不行。
“爸,不是还有我大哥孙庆以及孙会计吗?再不济还有李明呢,生出乱子…”
李保田吃口蘸酱菜,口齿不清:“万一生出乱子呢?”
哪有那么多万一?
周勇劝了劝自己老丈人,李彩云也劝自己父亲。
两口子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再不出去看看玩玩,以后想出去旅游都有心无力。
再说这是全家集体出去游玩,少了李保田不是那么回事。
“你们别说了,我去行了吧?”
在周勇李彩云不断劝说下,李保田答应跟他们一起去旅游。
张桂芳看着自己老伴笑着说:”其实你爸想去,就是惦记家里。若他不想去,你俩说啥都白扯…”
除了孩子看不清李保田的心思,其他人都看出来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吃着饭,定好二十号出门旅游。
还有两天时间,他们需要准备足够的全国通用粮票,出行乘车证明,以及介绍信…
两天时间转瞬即过,到了八月二十号这天,李家九口人出发前往首都。
“大哥他们一家人出门旅游去了,也不知我们啥时候能出门旅游一次…”
周玲望着李家九口人的背影,眼中不由流露出羡慕之色。
赵民笑着说:“你别着急,来年我就带你跟孩子出门旅游…”
周玲笑的很开心:“拉倒吧,我们还是在家消消停停过日子吧!”
羡慕归羡慕,而可玲清楚自家经济实力。
两口子正说话呢,就见周勇折返了回来。
“大哥,你怎么回来了?”
“户口本落在家里了。”
周玲应了一声,周勇从自己妹妹家门前路过,他回到家中拿上户口本,锁上门离开了家…
第232章 不用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
周勇很快追上了他们,李彩云接过户口本:“妈,幸亏你问了一嘴,不然我们到了省城都得返回来…”
走走路张桂芳问一嘴证件是不是都带齐了,李彩云为了让自己母亲放心,打开包把证据拿了出来,然后发现少了户口本。
一问才知道,户口本被周可柔拿出去了,周勇立马回家去取。
说着话没一会他们一家人抵达了公社客运站点,上了车,颠簸一个多小时到了县城。
“爸妈,你们先去汽车站买票,我马上就去…”
周勇与他们分开,跑着去了陈平良单位。
他与陈平良回家取照相机,随后周勇急匆匆奔向汽车站。
他们需要乘坐县城开往省城的汽车,然后在搭乘晚上七点多钟火车前往首都。
这是五个孩子第一次离家远行,他们对火车上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车厢里的灯光、座位、窗外的风景,甚至火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都让他们感到兴奋和好奇。
五个孩子挤在卧铺茶水桌前,一个个小脑袋恨不得贴在玻璃上。
周勇看着他们,眼中都是笑意。李彩云张桂芳母女也是第一次乘坐火车,娘俩上了火车显得十分拘谨。
火车行驶一个多小时,娘俩才缓解过来。
到了熄灯时间,张桂芳带着李景安睡,李彩云带着周可柔睡,其他人独自睡一张卧铺。
这一夜周勇没怎么睡觉,因为他知道,如今火车上小偷横行。
第二天下午三点多钟他们下了火车,五个孩子依依不舍离开了火车站。
“爸,咱们村啥时候能有火车?”
周勇与李保田对视一眼,翁婿二人被李景恩问的哑然失笑。
“狗剩,咱们村啥时候也不能有火车。”
不管未来怎么规划,槐西村都不会设立火车站。
李景恩听后露出失望的神色,他闷闷不乐跟在周勇身旁。
他把自己儿子反应尽收眼底,周勇轻轻揉了揉李景恩头顶,孩子抬头看向他。
“狗剩,爸爸跟姥爷是做不到让咱们村通火车了,或许等你长大了能办到…”
要给孩子一个希望,成为他成长奋斗的目标。
虽然周勇说的事情很难实现,万一李景恩长大要是做到了呢?
李景恩听完周勇的话,孩子黯然无神双目有了色彩。
“爸,你放心,等我长大了,一定让咱们村有火车…”
周勇笑呵呵点点头,李保田接话:“你小子雄心壮志可不小,好好努力吧!”
李彩云目光温柔落在李景恩脸上,张桂芳笑着说:“还是咱家狗剩有志向。”
李景初不屑翻个白眼:“狗剩干啥都是三分钟热度,指望他让村里通火车,你们还不如指望我呢!!”
周勇看着争宠的李景初,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大哥,你太小瞧人了。”
李景初撇撇嘴:“是我小瞧你嘛?是你做的事情都摆在那里呢!!”
哥俩斗起了嘴,李景恩惨败收场,这小子不开心,去往招待所的路上也不搭理自己大哥了。
小孩子之间就是这样,大人们习以为常。
周可欣跟在李彩云身旁,周勇抱着李景恩,一家人兜兜转转来到招待所。
办理好入住,大家休息休息,周勇带他们去吃饭。
首都最出名的是烤鸭,来一趟自然要带家人品尝品尝。
五个孩子四个大人,周勇点了两只烤鸭,又点了一些其他菜品。
“爸爸,这个是什么?”
周可柔抬头看向周勇,小手指着桌子上一道新奇的菜肴,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在几个孩子心中,周勇仿佛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存在。
无论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小困惑,只要他们向周勇提问,总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周勇面带微笑看向周可柔:“清蒸扇贝。”
他说完这句话,拿起筷子教孩子们怎么吃扇贝,李保田张桂芳李彩云看得目不转睛。
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接连上桌,看得几个孩子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他们得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想把每一道菜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其中一道菜特别引人注目,那是一只外表金黄、皮脆肉嫩的烤鸭。
等烤鸭被切成片摆放在他们面前时,几个孩子目光齐刷刷看向周勇。
他笑了笑,极有耐心给孩子们做示范讲解如何食用烤鸭。
“爸妈,小云你们吃菜呀?都看着干嘛?”
李彩云看看四周,见桌桌都是食客,她压低声音:“你不告诉我们怎么吃,我都不敢动筷,怕闹出笑话…”
周勇带他们来的这家饭店,在首都十分有名。
店内装饰豪华,食客们皆仪表堂堂,气质非凡,仿佛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因此不管是李彩云李保田还是张桂芳,都让他们不禁感到有些拘谨,而且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在被人审视。
这种心理在许多人身上都是常见的,当置身于一个与自己平时生活差距较大的环境中,谁都会会感到不自在,担心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够得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周勇环顾一眼四周:“我们来此吃饭的,不用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
听了他的话,李彩云莫名放松了下来。
她拿起了筷子,周勇给张桂芳李保田夹菜。
“周勇,在这里吃顿饭得不少钱吧?”
周勇笑着说:“妈,花不几个钱,你就安心吃吧!”
张桂芳望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觉得这顿饭最少得十块钱。
李保田看眼自己老伴:“出门玩一次,你就别计较那么多了。”
张桂芳笑着说:“我就是问问而已,我又没说别的。”
周勇看眼自己丈母娘,默默给李彩云夹菜。
“你吃吧,我自己来。”
周勇笑了笑,很快另一只烤鸭端了上来。
大人孩子吃的心满意足,结账的时候周勇把张桂芳李保田李彩云支了出去。
这顿饭花了三十多块钱,要是让他们知道,估计都得心疼死。
离开饭店,周勇与家人漫步在首都的繁华街头,他化身为导游,沿途为家人细致入微讲述首都的风土人情。
“周勇,都说你知识渊博,今天爸算是对你服气了…”
李保田这番话听的周勇内心感到无比汗颜。
张桂芳在一旁附和了起来,李彩云则是眼中都是崇拜望着自己男人。
周勇:“…?”
两世为人,被人这样夸还是头一次。
他清清嗓子,目光变得飘忽不定。
周可欣拉住周勇的手摇了摇:“爸,前面好多人。”
周勇应了一声,一家人朝前走去。
墙根下,不少大爷大妈围坐在一起听着收音机,聊着国家大事。
不远处围了不少人正在看露天电视,多数都是孩子与年轻人。
他们一家人穿行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走走停停,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李景初看着高楼大厦,眼中充满了惊奇。
他指着远处的一栋建筑,兴奋地对周勇说:“爸,你往哪看。”
周勇顺着自己儿子手指方向望去,入眼是一栋古色古香建筑。
“想去看看嘛?”
李景初使劲点着小脑袋,对于未知,他内心充满了好奇。
周勇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带领着家人一同在古建筑的周围参观。
他们穿梭在历史的痕迹之间,感受着古代建筑的韵味。
无论是精美的雕刻,还是坚固的石砖,都令他们陶醉其中。
周勇不时向家人讲述着这些建筑的历史和故事,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
几个孩子听的聚精会神,李保田张桂芳更是听的一愣一愣。
李彩云望着抱着孩子口若悬河的周勇,双眸之中浮现难以遮掩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