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事情敲定,那边周勇找上了陈平良。
之前周勇就跟他打过招呼,不想这次见面,陈平良居然想购买槐西村的山。
“陈大哥,之前我怎么没听你提过此事?”
陈平良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框:“我之前也没有想购买槐西村的山,是你上次跟我说过买树木一事,我才生出买山的心思…”
槐西村西山北山遍地是宝,陈平良的想法,要是把山买下来,余生他们吃喝不愁。
这个他们指得是周勇魏国安还有陈平良,因为只靠他自己财力,他买不起槐西村的山。
周勇对他的提议倒是很心动,不过他觉得买下槐西村的山有些不现实。
因为西山北山相连在一起,山的面积没有具体数字,测量倒是简单,问题是把山买下来以后,拦不住村民上山采摘山货。
陈平良听完周勇的话:“我们可以雇人看山。”
周勇看了一眼陈平良:”陈大哥,西山北山面积到底有多大,至今无人知晓,我在山里走了半个月都没走到尽头,我们得雇多少人看山?”
再过几年就大解体了,到那时经济腾飞,没有条条框框了,老百姓可不会像以前那样听摆楞。
不过这些事情周勇没说,可他心中清楚,事情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陈平良取下眼镜,用手绢擦了擦镜片:“听你这么一说,买山的确行不通。”
周勇笑着说:“你倒是可以购买树木,我敢肯定,用不上十年树木的价值就能翻好几倍…”
陈平良笑了,他把眼镜戴回去:“真的假的?”
周勇耸了耸肩膀:“反正我准备购买五万块钱的树木…”
陈平良心中一惊:“五万块钱的树木?”
正常来讲,周勇购买三万五至四万块钱树木就行,因为李彩云想傍晚上街上热热闹闹,因此他要在村中安装路灯。
“嗯。”
陈平良静静看着周勇,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你为何如此笃定木材用不上十年就能翻好几倍价格?”
周勇笑着说:“直觉。”
陈平良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框:“兄弟,万一你的直觉不准呢?”
购买几万块的树木可不是闹着玩,因此陈平良十分谨慎。
周勇看他一眼:“陈大哥,你没发现今年县里在大兴土木吗?据我所知来年会建好几个家属楼…”
凡是建筑就离不开木材,若不然周勇闲得蛋疼压在手中五万块钱的树木。
陈平良听过他的分析,不由心动:“那我也买一些树木?”
周勇点点头:“随便你,反正我是买了。”
这些年都是陈平良魏国安带他发财,如今周勇想回报他们一番。
陈平良又看了一眼周勇,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买三万块的树木。
他们都打算在木材上投资了,周勇与陈平良一商量,决定问问魏国安投不投资,省得日后魏国安知晓此事,再不高兴他们二人。
一个电话打了过去,魏国安什么都没说,豪横的要买五万块钱的树木。
挂了电话,陈平良琢磨一番,决定在追加两万。
第二天陈平良派人去槐西村洽谈采购树木一事,李保田周勇孙会计以及李洪军四人接待的对方。
全程周勇没怎么说话,都是李保田孙会计在跟对方交涉。
当得知对方要购买十五万块钱的树木,李保田不淡定了,孙会计更加不淡定。
他们二人对视一眼,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对方把话重复一次,他们激动了起来。
有了这十五万的进账,槐西村大队欠公社的钱就能还清。
事情谈的差不多,对方要求上山看看树木。
李保田孙会计李洪军全程陪同,几人在山中转悠到天黑才返回来。
一连三天,对方吃住在槐西村大队考察树木,事情在村中闹的沸沸扬扬。
第四天又来了几个人,由李洪军带路,他们上山标记所要购买的树木。
他们所选的树木,最少生长五十年,甚至有些树木过了百年树龄。
李洪军与他们在山上待了将近十天,回来以后就拟定合同。
一切都按照周勇的计划在推进,十五万现金到了手,李保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还账。
还过公社的钱,大队账面上还剩下十万,周勇着手采购电线变压器…
通电用费支出四万,安装路灯又支出一万五,新村(新农村)打了十口水井,支出五千块,为学校添置教学器材支出五千。
大队有钱了,沈大夫也来凑热闹,要求增添医疗设备。
经过村干部开会商讨,决定为槐西村卫生室添置一万块钱医疗设备,把沈大夫高兴的三天没睡着觉。
随后支出一千块购买新村大队办公用品,剩下的钱大队准备开办个养鸡场。
八月份,新村(新农村)通电了,在学生开学之前,家家户户从老村搬家到新村居住。
八月十六号上午,李家搬进了新村,明亮的红砖房,屋里是水泥地面,几个孩子开心的在屋里跑来跑去。
物品一件件摆放好,虽然大人孩子都很辛苦,可李家人脸上笑容就没断过。
“还是红砖房好呀,气派不说,以后可不用年年找人抹房子了…”
住拉合辫房屋和土坯房就这点不好,年年开春都要找人抹房子,不然房子就会漏雨。
李保田把话接了过去:“盖三间半土坯房才多少分?砖房多少钱?”
张桂芳撇撇嘴:“砖房是贵,可你要明白,这房子能住几代人呢!土坯房是便宜,一年不维修就漏雨,住个十年八年就要大修葺一次…”
李保田看眼自己老伴,他竟然无话反驳。
李彩云收拾着卫生:“妈,砖房灰尘不大,以后就不用天天打扫卫生了…”
张桂芳点点头,与自己女儿说了几句话,随后她去了院中。
院中宽敞,大门从中间开,一左一右是菜园。
“孩他爹。”
“干啥?”
李保田应了一声,从屋里走了出来。
张桂芳笑着说:“有时间在仓房东面搭个鸡架…”
李保田点点头:“我知道了,等过几天的…”
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搬家,想找个人帮工都找不到。
两口子说话呢,周勇赶着马车回来了。
卸过最后一车物品,周勇看看时间:“爸妈,我去砖厂一趟。”
李保田一脸纳闷:“快晌午了,你去砖厂干啥?”
周勇准备拉几车碎砖回来铺院子,省得下雨天屋里地上都是泥!
张桂芳一听急忙让他去,周勇赶着马车走了,几个孩子从屋里出来帮忙搬东西。
周勇拉了三车碎砖,除了李景安,大家齐动手用砖头铺院子。
夜幕降临,槐西村路灯亮了,周可欣姐弟几人高兴的又蹦又跳。
“爸,咱家啥时候买电视?我同学家前几天就把电视买回去了…”
由于周勇跟李保田都忙,所以李家才在月中搬的家,有的人家都搬过来十多天了。
周勇笑着说:“今晚把院子铺好,明天爸爸就去给你们买电视…”
几个孩子一听,一个个干劲十足,逗的李保田忍不住笑出声。
其实他们铺不完院子,周勇明天也会去给他们把电视买回来,毕竟是他之前许下的承诺。
李彩云看眼自己几个孩子,笑吟吟抱着李景安进了屋。
张桂芳在做饭,李彩云抱着孩子帮忙烧火。
晚上李家吃的很简单,主要活太多,顾不上做其他复杂饭菜。
吃过饭一家人忙到八点多钟院子才铺完,九点多钟一个个才休息。
新房子的布局与李家老房子一样,东西两间屋,只是把灶台挪到了后面,留出一个客厅。
以后吃饭就在客厅,省得屋里屋外端菜端饭。
第二天周勇早早去了公社采购电视机,却被告知没货。
“同志,不知电视机何时能有货?”
售货员看了一眼周勇:“同志,你有所不知,因为槐西村购买电视机的人太多,所以下个月月底都不见得能有货…”
据售货员说,目前槐西村村民已预订了两百多台电视机,周勇要是不着急的话,可以排队等。
周勇微微皱眉,另一个售货员语气酸溜溜:“看看人家槐西村的人,在看看我们,我都不知自己啥时候能买得起电视机…”
原本能在供销社上班是一件很体面很光荣的事儿,现如今她们引以为傲的工作,居然被槐西村村民富有给比下去了。
“谁不说呢,搞得我都想去槐西村居住。”
“你也就是想想。我可听说了,想去槐西村居住审核很严…”
几个售货员聊了起来,周勇看看她们,扭身离开了供销社。
周勇没有回家,他乘坐客车去了县城。
县城电视机也不好购买,周勇直接找上陈平良。
“买什么黑白电视机,直接买一台彩色电视机多好?”
周勇瞅了一眼陈平良:“我回家怎么交账?”
他带购买黑白电视机的钱,抱回去一台彩电,怎么跟家里人解释多出来的钱?
陈平良皱眉:“算我没说,咱们去买电视机吧!”
周勇抿嘴,两人说着话去了供销社。
顺利买到一台菊花牌黑白电视机,陈平良帮忙抬到客车站点。
“等我找到好的借口,到时候送你一台彩色电视机…”
陈平良家看的就是彩电,为了买这台电视机,他可没少花心思。
装穷可哪儿借钱,东拼西凑买了一台彩电,被人私底下说他败家。
周勇倒是不必走陈平良的路子也能买上彩电,只是那一来张桂芳李保田必然会不高兴他。
毕竟是个消遣的玩意儿,弄的家里人不开心犯不上。
周勇轻笑:“陈大哥,你我谁差一台彩色电视机的钱?”
陈平良笑了,这些年他们跟魏国安合伙开药厂没少分钱,清楚彼此都有多少家底。
检过票周勇上了车,陈平良溜溜达达回去了。
周勇到了公社,抱着电视机去取自行车。
“大哥?”
“赵民?”
周勇在取自行车时遇到同样来取自行车的赵民。
“大哥,你在哪儿买的电视机?”
周玲家也预订了一台电视机,说好十七号到货,结果赵民来取,告知需要再等两天。
“我托朋友在县城买的。”
赵民笑了笑:“大哥,早知你在县城有关系,我就跟你一起买电视机了…”
周勇轻笑:“你也没说呀!”
说着话电视机放在后车座上固定好,两人说着话朝前走。
骑自行车也就半个多小时,他们就进入了槐西村。
赵民感慨的说道:“以前去一趟公社需要三个多小时,现如今步行才一个小时多点…”
新村离老村相隔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所以离公社路程又缩短了很多,而南山离新村又增加了距离。
春夏秋三季上班路途远点没什么,入冬人可就遭罪了。
对于此事周勇有了安排,上五休二,这样对于上班的人来说,就不会觉得有那么辛苦。
周勇听完赵民的话笑了笑,两人在一个路口分开。
“姥姥,我爸回来了。”
几个孩子都知道周勇去买电视机了,因此今天他们谁也没有离开家。
张桂芳抱起李景安跟了出去,四个孩子都把周勇围住了。
周勇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卸过电视机抱进屋里。
电视机安装在东屋,主要是他家客厅不大。
“电视安装西屋吧,我妈你爸看不看都行。”
周勇笑着说:“妈,电视机就安装在你们这屋,省得他们整天蹲在电视机跟前…”
通过电视节目能增长阅历,但不能因为看电视影响孩子学习。
张桂芳没再说什么,周勇打开包装,把电视机摆放在箱柜上。
现在的电视不是全天都有频道,因此要等到固定时间才能调试电视。
而且如今的电视频道就那么几个,可即便如此,但凡家庭条件好点的人家,都会买台电视机。
电视屏幕上都是雪花,发出滋啦啦的声音。
周勇调试几遍,一个频道也没搜索到。
“等晚上六点的吧。爸爸现在去做个电视杆…”
“爸,什么是电视杆?”
周勇笑着说:“你们跟我来,我给你们讲解何为电视杆…”
这年头有电视的人家对于电视杆都不陌生,对于刚通电槐西村孩子们来讲,他们根本就不知电视杆是何物,更不知电视杆的用途。
周勇十分有耐心给孩子们讲解一遍电视杆的原理,听得他们一个个懵懵懂懂。
见此周勇笑了笑,他动手开始做电视杆,再次给他们讲了一遍电视杆的原理。
“周勇,听说你家买电视了?”
周可柔抬头看向李洪军,小丫头笑嘻嘻开口:“大舅,我爸在做电视杆。”
李洪军笑着抱起周可柔,亲亲她小脸蛋:“没想到你爸还会做电视杆。”
周勇手上动作未停,嘴上回了一句:“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吗?”
李洪军笑了笑,见周勇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一个电视杆,他微微皱眉:“这玩意儿做起来这么简单?”
做电视杆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个铝制帘子或者是铝盆就行。线的一端接在电视机,另一端接在铝制接收信号器上…
周勇立起电视杆,李洪军放下周可柔,他帮忙搭把手。两人把电视杆竖立在东大山前,固定好再把连接线顺着窗户穿进屋里…
忙好这些事情两人进了屋,李洪军看着周勇家新买的电视机:“三婶,你家电视机比我家买的电视机尺寸大点…”
李洪军家十号搬过来的,他家六号就把电视机买了回来。
然而他们家还不是最早把电视机买回来的人家,有个别人家,在六七月份就买了电视机。
张桂芳接话:“管他尺寸大小,能看就行呗!”
李洪军笑着说:“三婶,可不是那么回事,屏幕尺寸大,画面也大,尺寸小画面也小…”
他买电视机时,只有一个尺寸,他就买了。当时李洪军也没多想,可搬过来安装好他就后悔了。
周勇瞥了一眼自己大舅哥:“大哥,实在不行你在买个大尺寸的电视机…”
李洪军挠挠头:“你也真看得起我。”
周勇眼中露出笑意:“大哥,你要缺钱就说,我可以借给你。”
李洪军家具体有多少钱周勇不清楚,猜测他家存款最少有个两三千。
别看李洪军平常不声不响,却是个闷声发大财的人。
“谢了,我不需要借钱。”
周勇与李洪军有一句没一句闲聊,左邻右舍和前后院邻居结伴来了。
大家听说李家买了电视机,因此过来看看。
来的这些人,有三家预订了电视机,其他几家也想买电视机,问题是他们有钱没有电视机采购票。
“周大队长,过了秋收你看看能不能给我分一张电视机采购票?”
“二婶,今年怕是不行了,来年的吧!”
不少人家都在申请电视机采购票,却没有几家能申请到。
因此大部分人家都去黑市购买电视机采购票,再不就是去别的村找亲戚朋友兑换采购票。
好在十里八村就槐西村通电了,只要多花点钱,倒是不难搞到电视机采购票。
不过有些人家,就不想多花那点钱,所以就盯上了大队。
被周勇称呼二婶这户人家就是这种情况,明明多花个十块二十块就能兑换到电视机采购票,可是人家就不那么做。
“还要等到来年?今年发下来的电视机采购票,不能分给我家一张吗?”
“二婶,去年申请电视机采购票的人家,至今还有不少人家没分配到采购票呢。再说你也知道,每年就那么几张电视机采购票…”
之前村里没通电时,谁家要是分到电视机采购票,就没有人家会留着,大多人家都是拿到黑市兑换一些生活票据在不就卖钱。
“那咋整?”
周勇笑着说:“二婶,只能慢慢等,我也没有其他办法。”
对方倒是没再说什么,周勇找个借口离开了屋,李洪军跟了出来。
“晚上喝点?”
周勇看看时间:“改天吧,我要去砖厂一趟。”
“砖厂都快下班了,这时候你去干啥?”
周勇去接李彩云下班,顺便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那你去吧,我去治安大队了。”
周勇跟张桂芳说一声,他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家。
他到砖厂时,只剩下半个小时下班。
“你怎么来了?”
“我来接你下班,顺便处理处理挤压的公务…”
周勇天天忙得团团转,哪儿哪儿都离不开他,因此最近他都没怎么来砖厂。
好在有李彩云在砖厂坐镇,倒是没出任何乱子,可有些公务,必须他本人签字盖章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