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没有跟自己师哥拐弯抹角,直接道明了来意。
第22章 退而求其次
徐建民皱着眉头,点燃一根烟,目光似有似无从自己师弟脸上移开:“这事儿不好办。”
周勇叹口气:“师哥,你是从槐西村走出来的人,清楚村里的情况。要不是为村里人考虑,我老丈人犯得上申请副食商店么…”
徐建民狠狠吸口烟,他看眼周勇:“你说的我都理解,问题这事儿师哥说的不算。而且张书记驳回了槐西村开副食商店的申请,再递交一份申请毫无意义…”
周勇目光下垂:“师哥,能不能帮我牵个线,我想见见张书记。”
徐建民听完他的话再次皱眉,想都没想就摆了摆手:“驳回的事情,即便见了张书记也很难再通过了。”
通不通过总要试试才行,毕竟关乎李保田任职村长期间政绩问题。
周勇却说:“师哥帮个忙。”
徐建民掐灭烟蒂,心中带着疑惑开口:“你小子对这事儿咋突然这么上心了?”
周勇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曾经他害苦了李保田,毁了他的前途不说,最后导致他郁郁寡闻而亡,所以这一世他想尽可能补偿自己老丈人。
“师哥,我老丈人是村长,你说我咋突然这么上心了?之前我没理会这事儿,以为审核能通过么,谁曾想被驳回了…”
他的这番解释能说得通,听的徐建民频频点头。
“那你等等,我去看看张书记在不在。”
徐建民离开了办公室,周勇微眯着眼睛一只手放在办公桌上很有节奏敲了起来。
想说服张书记同意槐西村开副食商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不试一试周勇又不死心。
只要能促成这件事情,周勇敢说李保田能当一辈子村长。
在他胡思乱想中,过去了五六分钟徐建民才回来。
“你小子运气不错,张书记在,我带你过去…”
周勇起身:“师哥,谢谢你了。”
徐建民笑了笑:“你跟我说什么谢谢?想好一会见到张书记怎么说槐西村的事情吧…”
周勇跟随徐建民来到张书记办公室,露出一个笑脸。
张书记五十多岁的年纪,面相看起来十分的随和:“同志,请坐。”
周勇没有坐下,从兜里掏出徐建民给他的香烟。
张书记笑的十分慈祥摆摆手:“有事说事。”
徐建民递给周勇一个眼色,他见此把香烟放回了兜里。
“张书记,您好,我是槐西村的村民周勇,找您想问问副食商店被驳回一事。”
张书记面带思索之色看眼周勇,拿起办公桌上的搪瓷大茶缸欲要起身倒水,徐建民十分有眼力见把活接了过去。
“周勇同志,槐西村离公社不远,没有必要开副食商店…”
周勇赔笑说道:“张书记,槐西村离公社是不远,只需要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可您知道吗?我们那边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当遇到雨雪天气,我们村的人想出来一趟都难…”
张书记任书记一职不过半年的时间而已,对于各个村的情况根本不了解。
“槐西村地理位置我听说过,遇到困难不要紧,想办法解决就是了,但这不是你们村想要开副食商店的理由…”
村里想设置副食商店是有一定要求的,离公社十里地以上方能通过审批。
要是每个村都开副食商店的话,那供销社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最主要的是,每开一个副食商店,就要增加几个工作岗位,如今财政吃紧,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给公职人员开工资。
领导有难处,百姓有苦处,这种情况下能怎么办?
周勇听完张书记的话,他沉思了数秒:“张书记,您说的我都理解,也明白您的难处,问题是槐西村山路难行,村民一个个苦不堪言…”
张书记喝口水,徐建民在一旁帮腔。
“山路难行的确是个大问题,要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槐西村村民出行就方便了。”
周勇听完张书记自言自语的话,眼睛一亮,退而求其次的附和:“张书记您说的对,那您看看能不能帮我们村解决了这个问题?”
副食商店想通过审批的门不大了,若是能移平那座山,功劳会记在李保田身上,如此一来也算为他争取到了政绩。
张书记皱眉,他看眼周勇,缓缓放下手中茶缸,笑着说:“你是真对给我出难题。”
想移山涉及爆破问题,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方可。
就目前红旗公社财力来讲,根本没有能力移除那座山。
周勇听完张书记直白的话,不由暗自蹙眉。
这不行,那不行,身为领导有难处可以被理解,可老百姓的难处也要有人理解才行。
想着这些事情,周勇苦笑着开口:“张书记,槐西村就因为那座山,导致很多山货无法运出,要是没有那座山,家家户户也不至于穷的叮当响…”
如今日子难过,特别槐西村农耕地还有限,五百多户的大村庄,即便满山是宝,一个个也没有能力大量运输出山。
张书记听着周勇的陈述陷入了深思,他也想为百姓做实事,问题是财政吃紧不允许他那么做。
徐建民看眼张书记,又瞧瞧周勇,他说:“张书记,槐西村的情况我最清楚,我向您保证,周勇同志说的每句话都属实。”
张书记没有怀疑过周勇的话,只是他陷入了两难。
副食商店不让槐西村开理由充分,移山的事情再被否了,周勇回去跟村民一讲,大家会怎么想他这个书记?
张书记皱着眉头,一脸思索着开口:“移山可不是小事,这事儿需要开会商讨。而且还得向上头申请,能不能通过都不好说…”
怕被槐西村的村民讲他这个书记不作为,张书记只能一推四五六。
周勇一听心中哇凉,因为他清楚,这是当官打发人的一种说辞。
“张书记,要不这样呢,我们村自己移山。您看看能不能向有关部门为我们申请一批爆破火药…”
没有火药纯靠人工开采山石,估计没有一二十年都完不了工。
张书记一听,脸色突然严肃了起来,拍桌而起:“胡闹!!”
第23章 放手一搏
火药是危险品,需要有专业人士指导方可使用,槐西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靠农耕打猎为生,对于周勇的提议,张书记给出胡闹二字的评价。
徐建民见大事不妙,急忙为张书记顺气。
“张书记,有话我们好好说,您别动怒别生气…”
张书记抿嘴目光不明看向周勇,拿起茶缸喝口水缓解内心情绪。
徐建民扶着张书记坐下,周勇在一旁沉默不语。
“张书记,您忙,我带这小子先回去了。”
徐建民话音落递给周勇一个适可而止的眼神,毕竟他们面对的人是红旗公社一把手,要是把张书记得罪狠了,对于他们而言,都得不到任何好处。
周勇收到自己师哥的暗示,可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去。
张书记是大忙人,见上一面不容易,周勇想把事情落实下来。
他这么做,不仅想为李保田争取政绩,也有利于他自己发展。
没有那座山,出行会方便很多,满山是宝,他想怎么折腾都行。
再说此事若是争取成功,受益最大的是槐西村的村民。
方方面面事情摆在那里呢,周勇抿嘴看向张书记,徐建民这时朝他挤眉弄眼走来。
“张书记,您身为书记有难处我理解,可您也得顾及顾及槐西村五百多户村民的死活吧?
我们村四面环山,农耕地有限,家家户户一年累死累活干到头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在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就没有活路了…”
周勇以事论事,更是说出了槐西村老百姓内心的苦。
徐建民面色僵住,在心中责怪自己师弟口无遮拦,他拉住周勇的胳膊。
“周勇,这件事情张书记已经记在心里了,你就别说了。”
周勇看眼自己师哥,知道他是为自己着想,可他想放手一搏在争取争取。
徐建民拉着他胳膊往外走,周勇杵在原地一动不动。
“你小子怎么回事?倔强劲怎么上来了?赶紧跟我回去。”
徐建民压低声音在周勇耳旁嘀咕一句。
周勇扫了一眼神色不明的张书记,他说:“张书记,槐西村居住了五百多户人家,人口三千多,难道您真的不管我们的死活吗?
您可知道,别的村都派干部驻守帮助村民搞建设搞生产,可到了我们村呢?
就是因为山路难行,村多干部少,所以我们村才迟迟没有分配到驻村干部对吧?
这些事情我们理解,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终究是那座山…”
他话刚说到这里,徐建民瞧着张书记的脸色:“周勇,你够了。”
周勇僵住,张书记点燃一根烟,语气不明的开口:“让他继续说。”
徐建民气得瞪了自己师弟一眼,周勇内心都是歉意,但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他只能回头再给自己师哥赔礼道歉。
周勇甩开徐建民拉着他胳膊的手,继续说道:“张书记,现在我不求公社为我们移平那桌山,我们自己移,您只需要为我们争取足够爆破火药就行…”
不等张书记回话,徐建民叹口气开口:“张书记,您知道吗?我小时候为了上学,每天都是凌晨三点多钟就要从家出发,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遭罪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天寒地冻山路难行,经常会出现事故,我有个玩伴就是在上学途中不慎跌下山身亡的…”
这些年因为那条盘山路,摔伤摔残摔死的人可不少,就这都没引起各方领导重视。
要不是因为盘山路难行,槐西村会有三分之二的文盲吗?
用村民的话来讲,求学等于与天赌命,所以很多人家宁愿孩子平平安安长得,也不想他们在上学途中发生任何意外。
都说有困难想办法克服,可有些困难,老百姓真的没办法克服。
穷就算了,一个村文盲占了三分之二,在这样发展下去,槐西村的村民怕是永远会重复昨天的生活。
徐建民说到最后语气哽咽了起来,眼眶都红了,周勇抬起头看看屋顶,勾起了许多伤心事。
周勇平复一番自己的心情:“张书记,我邀请您去我们槐西村实地考察一番,请您去看看我们村的村民都过得是啥日子…”
历任领导都不愿意去槐西村,甚至很多领导一听槐西村这个名字都是沉默的状态。
张书记手中的烟已燃烬,烟蒂夹在他指头中间。
徐建民深呼吸一口气,脸上都是落寞与无奈:“周勇,别说了,我们回去吧!”
话都说到这一步了,依旧打动不了张书记,他们二人尽力了。
周勇深深看了一眼目光有些呆滞的张书记,他苦笑着点点头,语气带着歉意:“师哥,我给你添麻烦了。”
徐建民拍拍自己师弟肩膀:“你也是为了整个槐西村村民着想,说到底还是师哥无能,不能为村里做贡献…”
他只是公社主任,不是书记,任何事情都没有抉择权。
就在他们师兄弟准备转身之际,张书记缓缓开口了。
“等等。”
徐建民面上表情很平淡,与张书记相处半年了,张书记是个什么性子的人,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周勇却不了解张书记为人,毕竟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身为记工员都与书记接触不到。
“张书记,我师弟性子直,您别往心里去,我回去会好好做他思想工作…”
徐建民误以为张书记生气了,急忙替周勇赔不是说好话。
张书记起身,压下波涛汹涌的心情,来到他们二人跟前:“周勇同志是吧?没想到你年纪不大,却能做到心系百姓,让我这个书记自愧不如…”
人心都是肉做的,张书记也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人,自然清楚底层老百姓活的有多艰难。
张书记语毕,拍了拍周勇肩膀:“既然如此,那你带我去槐西村实地考察一番吧,我也好向上头打申请…”
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本就是干部的职责,张书记打算实地考察一番再做决定。
到不是他想诓骗周勇徐建民二人,还是那句话,财政吃紧,有些事情他也有心无力。
周勇不知张书记心中的打算,听完张书记的话,心情很是激动,徐建民脸上浮现难以置信的神态。
“还不走?”
张书记往外走,见他们二人杵在原地说的这句话。
周勇与徐建民对视一眼,师兄弟二人眼中难掩兴奋之意。
张书记来到自行车存放处,与徐建民分别取过自行车,三人离开了公社。
出来徐建民才看见李彩云。
周勇目光温柔从自己小媳妇脸上移开,他笑着说:“大包小包不好拎,小云就留下看东西了…”
与李彩云汇合,三人骑着自行车朝槐西村出发。
李彩云不认识张书记,纳闷的开口:“徐大哥也回村吗?”
徐建民平时很忙,一年到头也不回村里一趟。
周勇心情愉悦的开口:“那位身穿灰色中山装的男人是张书记,师哥带张书记去我们村实地考察,准备为我们移平那桌山…”
李彩云惊讶的小嘴微张合不拢了,周勇使劲踩着自行车脚蹬子前行。
好一会李彩云才回过神,她语气带着几分激动:“真的假的?”
周勇抿嘴,脸上挂着笑意:“这事儿有百分之八十的希望。”
李彩云是什么心情?
她倒没考虑那么多,只是觉得移除那座山,以后自己来公社就方便了。
周勇听着自己小媳妇的话,笑呵呵目视前方,脑海里回想张书记所说的那些话:“是呀,不仅你来公社方便了,其他人来公社也方便了…”
他没说的是,移平那桌山,家家户户日子慢慢都会好起来。
平坦的路很快到了尽头,周勇一脸思索之色下了自行车。
“需要我先回去报信吗?”
周勇看向李彩云,她不仅得回去报信,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去办。
别看张书记把话说得冠冕堂皇,周勇却清楚当官人的做派。
说一套做一套的领导大有人在,他可不想自己白忙活一场。
他看了一眼推着自行车准备上山的张书记与徐建民,压低声音与李彩云说道:“小云,你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回去找到爸,让爸用广播告知村里人张书记来实际考察为村里移山的事情…”
李彩云记下周勇交代的事情:“那我推自行车回去?”
推自行车回去只会耽误时间,周勇摇摇头:“不用,我推着就行,你抓紧回去…”
李彩云看了一眼周勇:“好。”
“你慢点,注意安全。”
李彩云笑着点点头,一路小跑朝前而去。
周勇目送自己小媳妇远去,推着自行车来到了张书记徐建民身旁。
徐建民与张书记没有询问李彩云离开的原因,二人误以为她八成找地方解手去了,因此不约而同放慢了脚步。
刚上山时张书记还没感觉有什么,走着走着张书记就蹙眉了。
“张书记,要不我们坐下休息休息吧!”
张书记环顾一眼四周,抬起手擦擦额头上的汗:“热到不热,就是这路难行。”
坑坑洼洼就算了,路面上都是大小不一的石头子,硌的张书记脚底板生疼。
张书记推着自行车停下活动活动脚,周勇把一切看在眼里:“张书记,这段路算是不错了,在往前走,那路才叫难行呢!”
“知道因为石头子原因路难行,为何村里不派人清理清理路面呢?”
清理路面?
周勇苦笑着开口:“张书记,要是没有这些石头子,遇到雨雪天气路面会又光又滑,那样出行危险性很大,所以只能在路面铺上石头子…”
张书记停好自行车蹲下身,拨开一片石头子,看看地面。
地面都是光滑的石头,张书记深思了数秒,把地面恢复原样起身拍拍手继续前行。
来到盘山路最为凶险的路段,张书记望着不足两米宽的盘道路:“为何这段山路这么窄?你们上交的粮食都是怎么往外运输的?”
这段山路之所以窄,是因为几十年前抗战的原因,为了保护大家安全,不得已把路炸了。
怎么运输的?
周勇看向那条路:“用马或者牛外往运输粮食,若是大雾天气,只能靠人力往处背…”
秋天山里雾气大,一般下午大雾才会散,为了不延误上交粮食的时间,只能靠人力运输公粮。
这一刻张书记的心情万分复杂,从周勇徐建民口中得知槐西村村民出行艰难,可他没想到会艰难到如此地步。
张书记深呼吸一口气:“你们村地理位置特殊,可以向上头申请晚交几天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