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池陌)


尤其是陶爱红,坚决反对,说老大可以分家,她反正要跟婆婆一起过。
甄臻差点把白眼都翻出来了,不知道他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过几人都不同意分家,甄臻也没别的法子,只能带这一家子拖油瓶一起去县城了。
“婶子,这放开后真能做买卖呢?不会被抓吧?”周淑芬担心地问。
大房没分家,孩子又多,周淑芬一直在家里种地带孩子放不开手脚。
年初,孟大嫂就说要分家,把房子从中间一分为二,砌了一道墙,以后两家就分开过了。
周淑芬觉得分家挺好的,赚多少钱都是为自己的小家,看甄臻养了不少鸡,大鹅和鸭子也养了。
她就偷偷跟着买了十只小鸡,一直关在院子里没放出来。
但她也就敢养几只鸡,做买卖是万万不敢的,别说做买卖,叫她去县城她都放不开手脚。
甄臻就说:“我记得淑芬的卤味做的不错?”
周淑芬连连点头,“是会做点猪头肉,都是我爹传给我的。”
“那不就得了,咱们农村人大买卖做不了,小生意肯定是没问题的!卤味要是做好了,肯定能卖不少钱。”
张巧红就问:“婶子,我们家能做点什么?”
“咱们乡下地方什么不是宝?多养点鸡鸭鹅,又不要你拿钱去喂食,吃点草种充值就能长大。夏天河里的鱼虾螃蟹都能捉去卖,家里杀猪了,吃不完也能卖给别人。自留地种的蔬菜瓜果,只要你肯动动腿,就能换钱回来。多了赚不到,补贴家用肯定是可以的。”
这些门道他们就算想得到,也不敢去做。
都是乡下人,去城里觉得拘束,见了生人连话都不敢说,更别提做买卖了。
张巧红是有心没胆。
这种事甄臻点到即止,也不好劝的,但她还是说了一句:
“大柱和大建会盖房子,手艺也好,以后有机会可以搞个正规团队,去帮人家盖盖房子。”
以孟大柱兄弟俩的能耐和手艺,当个包工头是绰绰有余的。
等以后时代好了,商品房多了,这俩人未必不能出头。
不过眼下还没到时候,只能慢慢来了。
周淑芬家的三个闺女盼弟、想弟和迎弟都已经不小了,尤其是盼弟今年已经十五周岁了,虚岁十七,在农村可以找婆家了。
盼弟长得不错,人也老实,隔壁村就有人盯上她,想娶她过去做儿媳。
对方家成分不错,祖祖辈辈都穷,是个朴实的庄稼户。
周淑芬觉得这家太穷了,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本分了,要是从前她说不定也能答应,可是看到招弟上大学了,她的心境不知不觉就发生了变化。
——女孩是可以上大学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周淑芬对女儿的期待也多了,左右孩子年纪还小,不急着嫁人,考不上大学总能学门手艺吧?
周淑芬就托甄臻帮她闺女打听一下,看县城有没有招学徒的。
甄臻就给答应下来了,“淑芬这么做我是同意的,女孩有个文凭或者手艺,能赚钱养家,在婆家说话才硬气。”
孟二勇和陶爱红也很好奇,婆婆买了什么样的房子,甄臻就大体形容了一下。
“大国要养猪,二勇明天开始就过去帮大柱大建一起忙,吃饭就去国营饭店吃,你二舅给了我一些票。”甄臻交代道。
孟二勇一想到自己要去城里做事,也是很高兴的,虽然农村很好,可人还是向往更好的生活环境。
城里买东西、看电影、上学都方便,他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就想去城里。
陶爱红也是一样的想法。
次日俩人都去走了一圈,也没想到婆婆买了这么大的房子,虽说是破了点,可他们现在有钱,拿个一两百块修房子真不算什么,修好后这房子可没得挑。
这房子一修就是就是大半个月,修好了一家人就过去验收了。
陶爱红特别惊讶,这房子变化也太大了点。
她婆婆也是能耐的,门脸房上挂着一个招牌,写着——好婆婆食品店。
门内外都刷了白漆,连屋顶都没放过,门面房内摆放着很多木头架子,都刷成了白色,一看就很清爽。
门口处还摆着一张课桌,上头竖着木牌,上头写着“结账处”三个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来这里结账的。
后院的三间房都重新做了水泥地平,刷了白漆,屋里橱柜、书桌、床都是新打的,那样式他们见都没见过,不是一般的时髦。
就拿床来说,大人是大床,小孩是上下床不说,那床还带木头滑梯,爬到上头就可以滑下来,可把几个皮孩子给乐坏了。
院子里还新盖了厕所,用的是冲水马桶,拉马桶上的绳子就能冲水,比农村的旱厕好多了。
陶爱红就觉得没分家果然是对的,她就知道她婆婆一定有后招。
看吧!不分家就可以躺着吃现成的,这可比分家好多了。
几人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房子,都进了自己屋。
虽说房子只有三间,每家一间,可这房间挺宽敞,住起来不嫌挤,再说还有穿衣柜呢,哪个女人不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衣柜?
焦蕙兰欣喜地摸着柜子,把衣服一件件放进去,她娘做的衣柜款式好,很多都是挂衣服的地方,真的很能装。
“大国,这柜子真好看,我可算有穿衣柜了。”焦蕙兰说。
孟大国直点头,“等以后赚钱了,再给你买几个。”
焦蕙兰听了这话还是很甜蜜的,“一个就够多了,没必要买太多。”
搬家的事甄臻就不忙了,交给儿子就行,毕竟搬的也不远,想回去就能回去。
她就着手准备新店开业的事。
后院支了一口大铁锅,甄臻备好了瓜子、板栗叫焦蕙兰炒,又叫陶爱红清点货物和开业物资。
等东西准备好,她又从空间里拿了一些出来,一个个摆到木架子上。
这木架子是带玻璃板的,不买东西就盖上,一目了然又干净卫生,最好不过了。
蜜枣、板栗、原味瓜子、咸瓜子、奶油瓜子、炒花生、五香花生米、红枣都摆上去,除此外还有柿饼、红薯干、土豆片这些。
土豆片是甄臻参照薯片,摸索着做的,可别说,受欢迎的东西到哪都受欢迎。
这土豆片最受孟家人喜欢的,连孟老太和孟老太爹都爱吃。
她还跟焦蕙兰商量着做了蚕豆、南瓜子、杏子干、苹果干、芝麻糊等。
因为物资有限,她们就在容易搞到的物资上下功夫,比方说红薯,除了红薯干,她们还做了油炸红薯片、烤红薯脆片、蜜饯红薯片。
既能保证一直有货,又能让东西种类看起来丰富点。
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糕点她们也备了一些,有红豆糕、绿豆糕、枣泥糕这些,还备了不少山楂,打算把糖葫芦给安排上。
这么一张罗,东西就备齐了,只等选个好日子开业就行。

开业前孟大嫂一家就来帮忙了。
“你这是把我们当外人了, 有需要也不开口,大忙帮不上,帮你打打杂还是行的。”孟大嫂说。
甄臻笑着给她倒水, “大柱和大建帮我这么多,我还没来得及把工钱给他们, 哪再好意思叫你们来帮忙。”
甄臻说着就进去拿工钱了,按照乡下给的价格, 干一个月能赚个十五块钱, 主家包吃住。
他俩这次来干活, 甄臻一点没亏待他们,但他们做事也确实上心,没日没夜地帮忙活,不然修房子加装修,大半个月可完成不了。
甄臻也记人家的好,打算给他们一人二十五块钱,就从箱子里拿了五十块钱出来。
孟大嫂也知道她给多了, 俩人都没干满一个月呢, 再说天天国营饭店吃饭,那得花多少钱, 只能说老二媳妇没把她儿子当外人, 是实打实给钱的。
当然, 她儿子也没给大房丢脸,事情办的确实漂亮。
孟大嫂是打算还了二房的人情的, 毕竟盖房子、孟招弟考大学都是多亏了二房,帮点忙算什么?
“这可不能要!”孟大嫂直接就说,“他俩要是敢伸手,我第一个饶不了他们!”
甄臻还是要给, 大房现在分家了,俩个大男人养家糊口都要钱,不给钱实在说不过去。
孟大柱兄弟俩也进来了,两厢推了半天,孟大柱就说:
“盖房子借你们家的钱,还剩下二十多没还,干脆就抵消算了,可别再给我们钱了。”
大房盖房子时甄臻借了他们一百块钱,孟大嫂就把他家的工分划给这边,这两年吃粮食都没用自己花钱,眼下还剩二十八块钱没还,抵消的话甄臻是不吃亏的。
甄臻就笑笑,“这哪好意思,我可不能占这种便宜。”
“什么占便宜不占便宜的,大柱和大建就是你侄子,使唤自己侄子做事要什么钱?”孟大嫂就这么说。
甄臻只好同意下来了。
孟大嫂原以为甄臻就是小打小闹,看到店里摆的满满当当的干果,这才惊讶得说不出来。
打眼一看有二十多种了,以瓜子、花生为主,这年头物资缺乏,瓜子和花生最常见,农村人都能弄到,板栗、枣子这些不容易弄到,少点也正常。
孟大嫂就觉得这妯娌太有本事了,不声不响的,竟然把生意做的像模像样,就是备了这么多东西,要是没人买,不就亏大发了吗?
“桂芝,不会卖不出去吧?”孟大嫂有点担心。
这铺子肯定把二房的老底都榨干了,真卖不出去,二房就要去喝西北风了。
甄臻寻思着不会卖不出去,人家这十年能靠卖瓜子赚上百万,就证明市场是有的。
很多人不是买不起吃的,是没票买,她这边不要票,怎么会卖不出去?
甄臻挺有信心的。
没有鞭炮,没有花篮,这年头讲究不了这么多,打开门,左边立个“欢迎选购”的牌子,右边写着“不要票”,这铺子就算开起来了。
甄臻特地叫人把炒瓜子的锅搬到门口,用炒瓜子的香味把人吸引来。
不得不说,她这一招还是管用的。
路过的行人都停下来张望,不知道这“好婆婆食品店”是从哪冒出来的,又是卖什么东西的。
“食品店是卖食品的?这就是报纸上说的个体户吧?”
“还个体户呢!哪有吃皇粮稳妥,丢人现眼的。看着吧!这人迟早要被人抓进去改造。”
“人家凭自己的劳动赚钱,没偷没抢的,怎么就丢人了?”
“不丢人你怎么不辞了工作去干个体户?卖个瓜子才能赚几个钱?”话音是不屑的。
甄臻并不在乎别人怎么想,这时候的人都看不上个体户,可是十几年后,就会迎来下海潮。
一对情侣走进来,看样子是准备去看电影的,女孩子叫甄臻给她称了半斤瓜子,又买了点蜜饯。
男孩子环顾一周,第一次见到这样店,很大方地对他对象说:
“还想吃什么,随便买。”
他是正式工,单位又好,一个月拿二十五块钱,请对象吃个零嘴不算什么。
女孩子有些不好意思花对象的钱,甄臻就拿了点土豆片出来请他们尝。
男孩也没想到店家这么大方,既新奇又感慨,心说这店家真会做生意,免费试吃,吃了哪好意思不买?
不过说实在的,这土豆片不是一般的好吃。
男孩就叫甄臻给拿了一包。
上午客人倒是不少,但都是进来转悠的,就做成了这一单生意,收入一块二毛钱,略显冷清。
孟老太就急了,怕铺子开倒闭了,可老二媳妇却一点不着急,还叫几个小辈一人拿着一个盘子出来,上面每样干果放一点,给路人免费试吃。
孟大国和孟二勇几人都经过历练,很自然就端着盘子出去了。
孟大建和孟大柱却有点放不开,张巧红觉得放不开,周淑芬倒是想干,可是她见到生人就紧张,话都说不清,一中午都没拉个客人进来。
好在孟大国和孟二勇那边拉来了几组客人,陶爱红别的不行,吃这方面却很在行,很会给人推荐,倒是带了不少客人进来。
这也是甄臻没想到的。
甄臻对孟大柱兄弟俩笑了笑,“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做肯定不容易的,但是迈出这一步,下面就好多了。”
孟大柱兄弟俩一咬牙,觉得不能输给陶爱红,就硬着头皮出去了。
这一次俩人小有收获,带了两个客人进店,客人还都下单了,这俩人信心大增,又出去拉人了。
张巧红觉得有点丢人,不愿意去街上招客人。
倒是周淑芬开始有点腼腆,在甄臻的鼓励下,也能硬着头皮说几句了。
大丫今年九岁了,每天不是鸡蛋就是牛奶豆奶的,蛋白质一点不缺,个头窜的老高了,看着一点不比人家十多岁的孩子矮。
她早已没有当初那畏畏缩缩的样子,大方又开朗。
大丫带着弟弟妹妹上街,竟然用孩子们的热情,带了不少大人。
“这几个孩子口才可了不得。”客人直感叹。
甄臻也由着他们历练,孩子嘛,整天关在家里学习是不行的,得会做事才行。
等孩子放暑假,她就打算让几个娃来看铺子,算算账,加加减减的,这数学基础不就有了吗?
下午生意不错,没人时才顾得上吃饭,甄臻就叫焦蕙兰炖了猪蹄汤,烧了海带烧肉,一盘子空心菜,一盘韭菜炒鸡蛋。
因为家里人多,每盘菜都炒了大半锅,分量很足。
分两桌吃饭,大人一桌孩子一桌,屋里坐不下,直接就把桌子放院子里了。
孟来弟一坐下,看了一圈,就把猪蹄端到自己面前来,舀了几勺白糖放汤里。
孟盼弟皱眉,“来弟,我不要吃甜猪蹄,你就弄你自己那碗不行?”
孟来弟根本不听,半包糖都叫她倒没了,其他人尝了一口,都要吐了,这一盘猪蹄汤只能她一个人吃了。
孟迎弟不高兴,“来弟姐每次都这样,自私!”
“说谁自私呢?”孟来弟不高兴地瞪她一眼,“你自己不吃怪谁?”
“你加那么多糖,谁吃得下?这不是故意恶心人吗?”孟想弟说。
孟来弟气道:“好啊,你们姐妹三人抱团针对我,我告诉我奶去。”
孟盼弟姐妹三人瞪她一眼,也没好意思把事情闹大,不然真是丢人丢到县城了。
下午时,他们就要回去了,甄臻给他们一家装了一包瓜子一包蜜枣,也算是感谢他们帮忙了。
“孩子们想吃什么,可以随便拿。”焦蕙兰客气道。
超娃几个男孩就抓了一把土豆片,孟想弟拿了两个栗子,孟盼弟抓了点花生米,都没好意思多拿。
倒是孟来弟很不客气,拿起一件不穿的外套,一把一把往上头装东西,花生米、土豆片、栗子、瓜子什么都有,也不管混在一起是不是恶心,反正能多拿就多拿。
张巧红脸都被她丢光了,气得拿鞋底打她,“你个死丫头,我缺你吃还是缺你穿了,故意出来丢你娘的脸!看我不打死你!”
孟来弟叫她打的嗷嗷叫,抱着零食跑了。
孟盼弟觉得她丢脸,招弟走的这两年,孟来弟越来越不像话了。
好吃懒做不说,还天天出去勾搭男人,好几次孟盼弟都碰见她跟男孩在草垛旁打打闹闹。
跟男孩在一起的孟来弟总是一脸娇羞,让孟盼弟看不惯。
他们一走,陶爱红就气上了,这都是她家的东西,孟来弟占便宜敢占到她头上,当她陶爱红死了吗?
下傍晚,甄臻清点了营业额,开业第一天,只赚了二十三块钱,干果利润大,至少对半赚。
一天十几块,一个月就三百多,口碑起来了,营业额肯定还要涨,再加上过年和暑假这段时间,一年赚个五千块钱不成问题。
晚上,孟丽和蒋东平下班了,就来她这边看看情况,都没想到她这店开的有模有样的。
这可是县城第一家,孟丽下午就听人说建国路开了一家干果店,有人看好,有人唱衰,还有人眼红,但至少这店的名气是有了。
她估摸着后面只会越做越好。
孟丽给她拿了两匹布过来,想叫焦蕙兰给做衣服,焦蕙兰做自己喜欢的事,笑容都灿烂了不少。
她拿着布坐下,问清对方的需求,就利索地在布上打线了。
“婶子,你看我嫂子,越来越有大裁缝的范儿了!”孟丽打趣。
甄臻笑道:“可不是?我家蕙兰迟早要走出坝头村,走向国际!迟早要把衣服卖给外国人!”
焦蕙兰叫她婆婆说的都不好意思了,婆婆真是越来越离谱了,她就是个小裁缝,哪有能耐把东西卖给外国人?做梦都不敢这么做的。
不敢焦蕙兰还是挺感动的,婆婆总是无条件信任她,让她觉得心里暖暖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