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后,炉灶天天生着火,上面不是烧水就是煮粥。
甄臻一早就煮好了孩子们最爱的八宝粥。
“阿奶!”大丫跑进来。
“阿奶!”二丫跑进来。
“阿奶!”三娃扶着门,小心地踱进来。
三人很有默契地拿出自己的小碗,大丫给他们搬了板凳,三人就眼巴巴盯着阿奶,等阿奶放饭吃。
甄臻就拿了个铜勺,给三人分饭了。
“老大一勺米饭,老二一勺米饭,老三一勺米饭。”
三个娃满意地点头。
“老大一个鸡蛋,老二一个鸡蛋,老三一个鸡蛋。”
三个娃又满意地笑。
“老大一个糖饼,老二一个糖饼,老三一个糖饼。”
三个娃呵呵一笑,都满意地拿起糖饼咬了起来。
大丫剥了鸡蛋,想帮妹妹也剥,可惜二丫不让,她拿鸡蛋再桌子上磕磕,手指抠几下,鸡蛋就剥好了。
“二丫真聪明!”大丫夸道。
二丫冲她姐露出小米牙,“阿姐也聪明。”
三娃年纪小,甄臻就把饼子撕碎给他吃。
三娃这孩子长得好看,人又稳当,虽然年纪小,做事一点不含糊,说话也干净利索,逻辑思维很不错。
这也算歹竹出好笋了吧?
甄臻寻思着,这三娃算是投胎高手了,只盼他长大后别学他爹娘那副做派。
大年初五,张翠花女婿陈六带着儿子上门了。
他喝得醉醺醺的,一进门嘴就不干净,见到宋小红在跟一个男人说话,语气前所未有的温柔,就一脚踹翻了张翠花家的板凳。
“好你个水性杨花的宋小红,难怪左请右请都不回家,原来是在家里藏了个相好的!我陈六能让你给我戴绿帽子?看我不打死你!”
陈六一巴掌甩到宋小红脸上去了,又想去打那男知青。
男知青叫钱子义,虽然不如乡下干活的男人壮实,可下乡改造了几年,身子板也是很结实的,丝毫没有当年上学时的文弱。
陈六又是个酒鬼,喝得醉醺醺过来,脚步都站不稳,哪是钱子义的对手?
他手还没抬,就叫钱子义一拳打右眼上去了,陈六半醉不醉的,本就是借着酒劲儿撒泼,被人一拳打清醒了,骂骂咧咧站起来,跟钱子义扭打成一团。
恰好宋小红他弟回来了,见陈六又来家里欺负他姐,把他姐脸打得跟猪肉似的,当下也没了好脾气,上去就补了陈六一脚。
俩人把陈六狠狠揍了一顿,陈六吐着血水也来脾气了。
“好啊!叫你们一家人维护这个奸夫,我今天非要讨个说法!”
这陈六回去后就叫了几个村里人,扛着锄头来讨说法了,这都不是第一次闹了,李德成只得站出来主持公道。
“陈六,你带人来总要有个由头,我们坝头村虽然穷,可人也是野的,由不得你胡闹!”李德成说。
陈六呸了一声:
“德叔,我问你,宋小红是不是我老婆?”
“没离婚,自然是你老婆。”
“那我老婆在外跟别的男人搞破鞋,你管不管?”
这话忒难听,李德成皱眉说:
“什么搞破鞋?小红是我看着长大的,咱们村的女人就属她最老实,她不可能干出这种事。你哪只眼看见她搞破鞋了?”
“这还用看?以往我打她她生几天气就好了,怎么这次左请右请都不回去,过年都不回家看孩子?今天我带孩子过来才知道原因,原来她宋小红在家里藏了个相好的,这不是给我戴绿帽子是什么?”
陈六愤愤不平,红着眼像是要吃了宋小红似的。
李德成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相好的?谁啊?钱子义啊?”
“除了这野男人还有谁!一个生了孩子的女人还跑出去勾搭男人,这种人就该游街!”
陈六决定要送宋小红出去游街,让她知道自己的厉害。
女人嘛,治一治就老实了。
李德成从心底瞧不上这个陈六,语气也很不客气:
“什么游街!这钱子义是咱们村的知青,年前知青宿舍房子倒了,咱们村每家都领了个知青回去借住,我家到现在还住着两个女知青。照你这么说,我有三儿子,我儿子就跟两个女知青有什么了?你也真敢说!”
陈六叫他说的一愣,他脑袋一热就觉得宋小红不要他,肯定是外面有人了。
大过年的跑到女人家里来,这得是相当的关系。
谁曾想,这竟然是坝头村的知青?
来宋家借住的?
陈六牙被倒掉了一颗,脸也肿的厉害,一时有些下不来台。
“你敢保证他们一定没有不正当关系?”
这话说的其他村民就不乐意了。
“借住就是不正当关系?好你个陈六,这是在给咱坝头村泼脏水呢!”
“你们村要是想打架就直说,我们也不带怕的!”
“这几天钱子义都跟我们一起修牛棚,他才到家没多久,怎么就搞破鞋了?”
“陈六,你有没有看到他们发生不正当关系?”
陈六被骂急了,忙说:“没看见不代表没有!她宋小红心里有鬼!”
甄臻站出来,沉声道:“陈六,别以为宋小红是你老婆,就是你陈家的一件物品,你想打就打,想泼脏水就泼脏水!如果宋小红真的乱搞男女关系,你可以出去告她,可她要是没乱搞,你就是在污蔑,按道理也是可以拉你去游街的!”
“就是!不行就见官。”
陈六这会子也怂了,跟他一起来的村民见他这怂样,知道陈六就是满嘴喷粪,都不满地回去了。
张翠花和男人听说家里出事了,急急赶了回来,一进门听说了事情经过,气得直咧咧:
“好你个陈六,打我女儿就算了,还跑到我们家来撒泼!我家小红这日子是过不下去了,你今天就写个离婚书,从此别再来我宋家半步!”
陈六和宋小红是事实婚姻,俩人都没领结婚证,不过这年头农村普遍不领证,也不算什么。
想离婚写个离婚同意书就行了,离婚证书都不需要领。
这么多人看着,丈母娘又不给他面子,陈六下不了台,脑袋一热就把离婚同意书给写了。
“离就离!你宋小红以后要是后悔了,跪着求我,我都不让你回去!”
陈六扔了离婚同意书,拉着孩子就要走。
孩子见他爹被打成这样,心疼地直哭,见他娘跟那个知青站在一起,仇视地看向他娘。
“娘,你真狠心不要我和爹了?”
自己生出来的孩子,宋小红哪能不疼?
这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可这孩子从小就被他奶灌了迷魂汤,一直很仇视她,觉得她在外面勾搭男人,有钱不给他奶花,是个名副其实的坏女人。
宋小红张张嘴,只说了一句:
“你知不知道,娘被打了,脸很疼?”
那孩子愤愤道:“行,你不要我我也不要你,等你老了,别求着我给你养老!”
父子俩气冲冲走了。
张翠花唉声叹气:“也怪娘冲动,提了离婚的事,你这离了婚以后日子可怎么过。”
宋小红拉着她娘的手掉眼泪,宽慰道:
“娘,我一直想离婚,怕你嫌丢人不同意,孟大娘家的孟丽姐离婚后不也过得挺好的吗?你就别担心我了。”
家里出了这事,张翠花自然是糟心的,这个年过得都不轻松。
次日,孟大国和孟二勇兄弟俩不知在哪捉了三只野鸽子。
甄臻拿了一只给张翠花,叫她炖点汤给宋小红补补,张翠花被她这一举动弄得暖乎乎的。
“你俩倒是能耐,这年头还能捉到野鸽子。”甄臻道。
孟大国笑道:“瞒不过娘。”
俩人过年农闲在家实在没事干,想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打到什么野味,也算他们运气好,跟着鸽子的踪迹找到了一个养鸽场。
孟大国这才知道,偷偷赚钱的不止他一个。
那老翁怕他们出去告状,就拿了鸽子贿赂他们。
孟大国不好意思占人家便宜,就给了两块钱买了两只鸽子,老翁多给了他们一只。
回来后,孟大国怕人家问起,就说是猎到的野鸽子。
鸽子炖汤味道是很不错的,乳鸽下水倒掉料酒去腥,沸腾后再放点葱姜、红枣、香菇、山药、白菜进去,炖出来的鸽子汤,汤清味鲜,口味清淡,非常滋补!
鸽子肉少,这种补品肯定是紧着女人孩子先吃的。
四个女人一人一个鸽子腿,又给孩子们撕了鸽子肉,再喝几口热乎的鸽子汤,那叫一个满足!
甄臻还留了点鸽子汤,打算明早给孩子们煮面条吃,鸽子汤煮面最香不过了。
次日,甄二哥一家来家里做客,带了点馓子和糕点过来。
甄二哥状态不太好,甄臻也挺担心他的,就做了红烧排骨,炖了猪蹄汤想叫他补补。
王玲很感激,家里过年时都叫人砸了,根本没吃上年夜饭,这点馓子和糕点还是好不容易凑出来的。
王玲就跟婆婆说:“娘,小姑对我们真不错。”
甄二嫂也没想到小姑子变化这么大,现在的小姑子对他们真是出心出力的。
这一桌子的菜简直比年夜饭还丰盛,明显是知道他们处境的。
酒过三巡,小辈们都散了。
甄二哥心情不好,就说起跟甄家闹翻的原因。
原来是多年前甄大哥醉酒后,对甄二嫂动手动脚,叫甄二哥打了一顿。
那甄老太是个护短的,竟然说是甄二嫂主动勾搭的甄大哥。
甄二哥读过书,明白是非,不信他娘这种鬼话,从此再也没上过甄家门。
甄臻不知道还有这桩陈年旧事,难怪连原主都不知道原因,这种家丑想必也是没人愿意提的。
第51章
甄二嫂思想传统, 起初时常难过自责,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好在甄二哥三观正, 慢慢把甄二嫂思想掰了过来。
在他的宽慰下,甄二嫂已经淡忘了那些不开心的事。
甄臻没想到二嫂还遇到过这种事, 就骂甄大哥是人渣,当然, 维护人渣的甄老太也不是什么好人。
“甄家那边, 不处也就不处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甄臻道。
甄二嫂红着眼说:
“都是你哥的亲人,我本来是不愿意闹这么僵的,可这毕竟不是能忍的事。外人不理解没什么,你能理解我,我也是很高兴的。”
甄臻握着她的手说:“你和我哥的为人我是知道的,我当然理解你们。”
甄二嫂感动地直点头。
小姑子从前常骂他们白眼狼,说他们不回家看父母就是不孝, 如今能说出这番话, 可见是完全站在她这边的。
他们跟甄家断了联系,没少有人在外头编排使坏, 有了小姑子这门亲戚, 外人会觉得这事另有隐情, 否则怎么女儿儿子都不跟甄家走动了?
就算想借这事斗甄二哥,也不能轻易成功的。
甄二嫂也就放心了。
他们带来的东西, 甄臻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叫他们带了回去。
这年头习俗就是这样,送多少回多少都有定数,往往一个年过完, 转了一圈,送出去的礼都会原封不动还回来,家里还能过个好年。
甄臻一家把他们送到村子口,看着他们渐渐走出视线。
没有灯光的夜晚,画面却更为清晰了。
“娘,我二舅二舅母怎么哭了?”孟大国问。
“他们心情不好。”
“我二舅真是受苦了,娘,你说二舅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好?”
孟大国就觉得是二舅被斗了,家里人心情不好才哭的。
他二舅原本是学校的副校长,很体面的一个人,孟大国从小就崇拜他二舅,觉得二舅有文化人又高大板正。
甄臻一边往回走,一边笑着说:“快了,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这已经是七六年了,等下半年甄二哥这边的日子应该能好起来。
也算是快熬出头了。
立春后天气就暖和了不少,可见咱们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立春前寒风暴雪样样都来,打春后风都温和了不少,天气不如冬天那么冷了。
立春后要做的事就多了,村里要准备忙春耕,田里就有活干了,猫冬这几个月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农村人也愿意忙活。
过好节气,养好庄稼,交完公粮剩下的就是村民们的口粮,好好劳作明年才有饭吃。
去年底孟大国给家里的母猪配了种,经过四个月的怀崽期,算算日子四月初就能生崽崽了。
这是家里第一次给母猪配种,往年是不能留这么多猪的。
去年大队里上交公粮的任务虽然完成了,可比起其他大队还是差得老远,李德成被点名批评了。
说起来交公粮这事也是卷的很,每个大队都倾尽全力,宁多勿少,一年年卷过来,交公粮是越来越吃力了。
李德成回来后苦思冥想,坝头村土地不肥沃,这是世世代代的问题,不是到他手里才这样的,他能把公粮交上去就算不错了,再多实在是没有了。
交公粮这事拼不过别人,要想指标好看,就得在其他收购任务上下功夫。
按照如今的规定,村里是需要上交鸡蛋、活鸡和生猪的。
想多交鸡蛋多交鸡,只能鼓励村民多养鸡,同理,村民都不养猪,哪来的猪交给国家?
李德成过去也是死脑筋,总是畏畏缩缩不肯破坏规定。
今年逼的没办法,对村里各家的态度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村民们也领略到了,开春就有不少人家买了一窝小鸡回去。
甄臻跟张翠花买小鸡时,把大丫给带去了,大丫抱着小鸡不肯撒手,要全部带回家。
这不,家里一下子多了十只鸡。
十只鸡的喂养倒是不成问题,不给猪喂泔水后,家里的泔水一直都是鸡在吃。
再加上大丫已经六岁了,捉虫子喂鸡的功夫那是杠杠的,开春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这山上草虫多,鸡能吃的也多。
一家人多养十只鸡实在不成问题。
十只鸡带回家后,全家人悉心照料着,简直当宠物一样养活。
忙完鸡,就要忙活母猪下崽的事了。
这母猪产仔也是个技术活,生产前一周就要给母猪减少食量,为的是让它生产时腹部压力减少,生完后食量也会更大。
“娘,咱家谁给母猪接生啊?”孟大国问。
虽说他养过不少猪,可他那些猪都是骟过的,还没发情就给宰了,在照顾母猪这事上,他跟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窍不通。
孟二勇和陶爱红默默往后退了一步。
焦蕙兰知道孟大国怕这种事,就笑笑:“娘,不如我去接生吧?你给我打下手就行。”
孟大国正要同意,就叫甄臻给否了:
“让大国去吧!咱们这只有大国最合适。”
孟二勇心里暗戳戳高兴,他娘说孟大国最适合给猪接生,这不就是舍不得他吃苦,不肯叫他上前吗?
娘果然最疼他。
孟大国迷糊了,他怎么就最合适呢?
甄臻拍着大儿子的肩膀笑道:
“大国是咱家当之无愧的奶爸,给猪接生这事,还得看你!”
孟大国被他娘说的脸一红,虽说他现在是很会带孩子,可他也不能把一窝小猪当成自己娃去带吧?
娘就会揶揄他。
焦蕙兰偷笑,程素也跟着抿唇。
听到焦蕙兰的轻笑声,他给了焦蕙兰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焦蕙兰笑容一滞,脸更红了。
全家人都盼着猪生崽崽。
这也是坝头村的头条新闻,村里人也一早过来看热闹了。
母猪生产时也是很虚弱的,可见不仅人类当妈不容易,动物也是一样的。
头一只还是猪尾巴先出来的,搞得跟难产似的,还好后面大都是头先出来。
小猪一出生就去找奶喝了,可怜母猪妈妈一胎十宝,还得辛辛苦苦给崽崽喂奶,别提有多辛苦了。
这群小猪都有固定的饭桌,每顿去哪吃饭,心里都有数着呢,可就有那些调皮的。
大丫就说那只小花猪最坏了,“次次都要抢小白猪的食物,还总是欺负小白猪,害群之猪。”
二丫学舌:“害群之猪!”
三娃说:“坏!猪!”
三人就对着小花猪扔稻草。
张翠花很会养猪,就支了个招给孟大国,叫他每顿先让体弱的猪宝宝先吃,手动帮助它进食,让每头猪宝宝都能喝足奶。
甄臻料的真是一点没错,孟大国这个奶爸当的真称职,带孩子养小猪都是一绝,看小猪的眼神那叫一个慈爱,把小猪交给他,甄臻别提多放心了。
孟家一下子来了十头小猪,且没有一头夭折的,村民们说不眼红是假的。
十头小猪呢!就是交一头上去也还剩下九头,把这九头养大,那得赚多少钱啊!
有村民来买猪苗,甄臻一头没卖,对外却说卖了五头出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娘子打江山(麻辣香橙) 遭逢乱世,谢让从流民中寻回了自幼定亲的未婚妻,小娘子温顺柔弱,懵懂可爱,两人成婚后便隐居乡野,日子倒也和美。
只...
-
你更胜春朝(或扉) [现代情感] 《你更胜春朝》作者:或扉【完结】晋江VIP2025-02-19完结总书评数:565 当前被收藏数:1686 营养液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