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有人行刺太子,胤祥忙带人快步上前,他是带着火把的,这么一照,巴莽和他带的人就吓得扔了手中的兵器。
而康熙已经在刚刚的乱局中被划了几个口子。
在场的人全都呼啦啦跪了一地,胤礽也从外面一叠声的“皇上恕罪”中回过了神。
他踉踉跄跄地奔了出去,猛然抬头正对上康熙阴鸷的眼神,胤礽愣在了原地,心中只徘徊着两个字:完了!
的确是完了,蒙古亲王巴莽与他的一众侍卫直接被拿下,由禁卫军看管了起来。
胤礽直接就被圈在了自己的营帐中,身边的人被清了个干净。
胤祥心中害怕,但他性格有些执拗,认定的事情一时转圜不过来,便木着胆子去康熙那里替胤礽求情。
康熙一生经历风云,其实昨晚的事情不算惊心动魄,但一定痛彻心扉,他到现在也不确定,胤礽是不是安排好了一切故意引他前去。
他浸淫朝堂后宫多年,最不相信的就是巧合!
此时,他正柔肠百结,一面是多年父子情分,一面是为了皇位弑君的怀疑,真真是把康熙纠结得食不下咽。
等听到胤祥求见,康熙本不欲见他,他昨天无故出现,且时间恰恰好,就又是一个巧合了。
只是,他如今无法下定决心,略一思索就让人进来了。
梁九功原以为自己死定了的,谁能想到,自己还能见着今日的太阳呢?
现如今别说是康熙让他出去传人进来了,便是让他去跟侍卫布库,他都能颠颠儿得上!
胤祥进来,跪下行礼后,不等康熙说话,便先开始解释,他昨天出现的原因。
接着又开始诚恳地给康熙分析昨晚是个误会,请康熙宽恕太子云云。
康熙看着胤祥的眼神愈发冰冷。
昨夜,胤祥是看到他被划伤的,今日一句关心询问都没有,进来就为自己辩解,为胤礽求情,他心中真的有他这个君父吗?
还是因为自己已经年迈,迫不及待想与新君交好?
作者有话说:
胤祥并没有察觉康熙眼神的不对,他正在努力让康熙相信这一切都是一个误会。
但显然康熙并不这么认为,甚至迁怒到了他的头上。
“十三阿哥目无尊长,不敬君上,着人看管,不得出营帐一步!”
康熙话一落,胤祥就傻眼了,他愣愣地看向康熙,仿佛自己从未认识他一样。
康熙冷冷瞟了他一眼,就挥挥手,示意梁九功将人带下去。
梁九功心中骂娘,这十三阿哥自己屁股底下还没干净呢,就上赶着给太子求情,显摆什么兄弟情深,好了,自己也搭进去了。
连累他又开始担心自己的小命了,毕竟康熙连亲自儿都关了,还会在意他一个可有可无的奴才?
他心下慌乱极了,但到底伺候了康熙几十年,摄于他的威信,并不敢轻易给自己找下家,他怕他这样做了,死得更快。
但他从前对康熙所有的事情三缄其口,便是自己最看好感激的瑾华也只是有限的不痛不痒的提点几句。
如今,太子眼看着就要不中用了,康熙也已经年迈,他是不是该好好想想,是不是适时松松口?
只是,这人选得看好,看准才行。
胤祥的事情一出,随行的阿哥们谁都不敢冒头了,便是一贯人缘极好,清风朗月的四阿哥也没有傻乎乎地为谁出头。
胤祀收到消息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老十三还是走上了他既定的道路。
现在众位阿哥都缩在自己的营帐里,老爷子不传召,根本没人敢过去触霉头。
只是,他想起了额娘跟他说过的话:你皇阿玛年纪大了······
“皇上,十阿哥在外求见。”梁九功进来通传。
康熙厉眼扫过来,梁九功强忍着惊惧,没有抬头。
“让他进来。”康熙心中不悦,莫不是老十也是来跟他求情的?
这个时候了,倒也没忘了来他这儿表现一番兄弟情深,看来,瑾华教导得很成功啊!
康熙现在就如同个火药桶,逮谁炸谁,还没见到胤祀的面,就连同瑾华一起迁怒了。
待看到胤祀提着食盒进来,康熙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你这是?”
胤祀当着康熙的面叹了口气,毫不避讳地说道:“皇阿玛,从昨儿到现在,您肯定没有好好用膳吧?”
一句也不提发生的事情,但也告诉了康熙,他都是知情的。
康熙听到他的叹息心中就是一酸,从事发到现在,没有一个人安慰他,除了个四六不懂的老十三,其他的儿子怕被连累,都缩在营帐里不敢出来,当他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不就是怕被牵连吗?
康熙自己也不想想,就他现在的状态,谁敢来捋虎须?
就刚刚听到胤祀的名字便直接不分青红皂白的,连远在紫禁城的瑾华也迁怒上了,没有完全的把握,谁敢这时候抖机灵抖到他面前,前程性命不要了?
康熙眼眶微红,转过身,平息自己的情绪。
胤祀当没有看到,提着食盒来到案几上,将准备好的清淡的吃食一一摆放好。
“皇阿玛,儿子陪您用些吧。”
康熙到底不忍拂了儿子的一片孝心,坐下来用了一顿食不知味的晚膳。
用完晚膳,胤祀收拾好,就要带着食盒离开,康熙忍不住问道:“你就没有什么要跟朕说的?”
胤祀略略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康熙,确保康熙看懂他眼中的情绪,马上收敛好,说道:“还请皇阿玛保重龙体,额娘还在宫里等着您回去呢。”
说完,行了一礼就出去了。
留下康熙坐在长案后,久久无言。
他想起了自己去永寿宫听到的瑾华叮嘱胤祀的话,叹了口气,终于觉得心中好受了些。
不是他的问题,他的爱妃在宫中殷殷期待他的回归,他的儿子担心他的身子,冒着惹怒他的风险给他送膳食。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穆海!”
“娘娘,侧福晋递了牌子。”琼樱进来通传。
瑾华有些好奇,这不年不节的,宛云怎么会递牌子?
因着瑾华进宫前的事情,宛云被遏必隆约束得厉害,除了府里随她行事,过年过节需要入宫外,其他时候,都不会让她进宫来见瑾华。
想必是出了什么事了。
瑾华没有犹豫,立刻让宛云明日一早就可进宫。
第二日,宛云果然早早就进宫了,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宛云就将一封信交给了瑾华。
“事关重大,你阿玛不敢将信交给别人,就让我进宫一趟,亲手交给你。”
这么多年过去了,女儿与她已经没了一开始的亲昵,但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求仁得仁,她原本所求就是自己在果毅公府地位稳固,娘家昌盛。
如今,这两样她得到了,她享了一辈子的福,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见女儿收了信没有当着她面打开看的意思,她也很识趣,又说了几句闲话,就准备告辞了。
瑾华忙让琼樱将她准备好的礼物让她一并带出去。
这也是宛云想通的一个重要原因,女儿虽不与她亲近,但该给她的体面与好东西一样没少,她如今的私库有一半都是女儿给的东西填满的。
宛云带着赏赐高高兴兴地回府了。
瑾华感叹了一下世事无常,她刚来的时候,宛云精明能干,将一个有了嫡子的嫡福晋压的死死的。
如今看着,宛云就如同一个享尽世间富贵的慈祥老太太,再没有曾经的棱角,不过,这样也好。
瑾华感慨了一下就将此事放下了,横竖有她在,一定会让老太太安享余生的。
瑾华来到书房,还是谨慎地检查了一下暗记,倒不是不相信宛云,而是,世事无绝对,小心驶得万年船,她这边若出了岔子,受影响的不单单是她自己。
看了信后,瑾华坐在书桌后,任思绪飞转。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外传来琼樱的声音:“娘娘,您已经在书房一个多时辰了,奴婢能进来给您送盘点心吗?”
瑾华回过神,知道琼樱是担心她,她出声道:“进来吧。”长久不出声,声音显得有些嘶哑。
琼樱送了点心,又换了茶,看瑾华无恙,这才又出去了。
瑾华拿起新沏的茶抿了一口,信中写的是康熙命龙骁卫彻查太子胤礽的消息,瑾华不意外遏必隆知道康熙有龙骁卫的事情,但她不知道遏必隆竟然还神通广大到能知道龙骁卫的近况。
其实,瑾华是将遏必隆神化了,他身为唯一在世的四大辅臣之一,自然知道很多不外传的皇室秘辛,这其中自然包括皇家暗卫龙骁卫的事情。
不过,他只知道有龙骁卫的存在,其他的并不知道。
他能知道龙骁卫的近况是胤祀给他的消息,胤祀将消息传给他,而不是直接送进宫,是因为,遏必隆在这件事情中能做的事情比瑾华多。
另外也是怕康熙忽然放话宫中戒严,到时候,这样的消息会要了瑾华的命。
至于胤祀是怎么知道的,当然是梁大总管想了又想,斟酌了又斟酌后,认定了胤祀。
他倒不是完全相信胤祀,即使这个孩子是他一点点看着长大的,但说句逾矩的话,宫里的孩子哪个不是他看着长大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他看中胤祀,很大的原因是他相信瑾华不会看着他晚景凄凉的。
几日后,宫中众人收到康熙回宫的消息,几家欢乐几家愁。
宫中大部分人自然是欣然期盼着康熙归来的,但也有人心中不安的。
毓庆宫中,瓜尔佳·斐鸾问湘瑶:“还是没有收到殿下的书信吗?”
湘瑶摇头:“奴婢特意留意了,其他人也都没有收到殿下的消息。”
“您别担心了,许是信差送信迟了,过几日就有消息了。”湘瑶安慰道。
瓜尔佳·斐鸾心不在焉的点点头,她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康熙回京当日就下了一道圣旨,引起了惊天骇浪。
“太子胤礽不孝君父,不睦兄弟,生而克母,是为不详。身为储君纵容亲信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着废黜太子之位,幽禁咸安宫,钦此。”
圣旨洋洋洒洒列举了胤礽作为太子,在位期间犯下的种种罪行。
但很多人并不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一个消息:太子被废!
瑾华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能平静的接受这件事情,她还让高洋和琼樱约束永寿宫的宫人不准私下议论此事。
她比谁都知道,太子的事情没有这么快过去。
朝堂内外议论纷纷,康熙御案上的奏折堆积成了小山,一部分是劝康熙三思的,一部分是说重立储君的,争论不休。
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大阿哥胤褆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桩壮举。
“皇阿玛,胤礽不孝君父,意欲弑君,儿子知道您心存不忍,儿子愿意替您诛杀此子,以儆效尤!”
康熙废了胤礽后,知道他一蹶不振,到底是自己亲手养大,寄予厚望的儿子。
加上,塞外的“行刺”一案由龙骁卫彻查后,发现真的是一场误会。
知道胤礽没有弑父的想法,又知道了胤礽过的不如意,这几日康熙正有些怜惜胤礽呢,听了胤褆的话后,勃然大怒!
他一脚将胤褆踹翻,怒道:“畜牲!没有人伦的东西,你竟敢,竟敢!”
康熙说不下去了,随手抄起御案上的奏折劈头盖脸朝胤褆丢去。
随后,胤褆便赴了胤礽的后尘,不仅被幽禁,还被削去了爵位。
因着康熙没有瞒着此事,得到消息后,聪明人便品出了一两分康熙的心思。
于是,给废太子胤礽求情的人便多了起来。
果然胤礽只被关了三个月不到就被放了出来,来年三月又被复立为太子。
只是,经此一役,胤礽锐气尽消,在康熙面前变得唯唯诺诺,怕再惹怒康熙,更从来没有为被他牵累,回京后被关在养蜂夹道的十三阿哥胤祥求过情。
康熙在最初的慈父之心泛滥过后,对胤礽的不满又日渐累积。
胤礽更是在复立后,无心朝政,放浪形骸,康熙耐心耗尽,终于在三年后又下旨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胤礽经历二立二废,政治生涯彻底结束,连同着妻儿一起幽禁于咸安宫中。
原本应该冉冉升起的帝星彻底陨落。
作者有话说:
二更来啦
康熙在二立二废太子后,很是颓唐了一些时日,这些日子都是胤祀陪伴照顾着他。
倒不是其他的阿哥们不想在康熙面前表现,而是,康熙近日很有些喜怒不定的意思。
几位阿哥上前献殷勤的,有被无故呵骂的,被从头到脚嫌弃的,被赶出去的,林林总总的事情发生的太多,阿哥们也有些怕了。
毕竟已经被圈了三个兄弟了,他们也不想赴他们的后尘。
倒是胤祀被骂被嫌被赶都随康熙,但康熙必须按时用膳,休憩,不然,他就不走。
康熙拿他没法子,十次里总有七八次是妥协的。
当然了,胤祀不是觉得自己多头铁,只是他毕竟比旁的兄弟更了解康熙,再加上梁九功的不时提点,他便在康熙面前显得从容了一些。
而在康熙眼里,就变成了胤祀只单纯的把他当作阿玛看,所以并不十分怕他,还几次因为他不想用膳跟他呛声,因此,胤祀在在心里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其他的儿子们倒不是说一点都不孝顺,而是比起将他当作阿玛来对待,更多的是将他当作君王来敬畏。
康熙倒没有因此对他们有什么不好的看法,但到底心里还是偏向了胤祀。
瑾华对这一段历史稍有了解,但她知道,身在其中与旁观者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因此,她并不敢对胤祀的行为处事指手画脚。
她总觉得,比起她这个在后宫经营多年的皇贵妃,胤祀显然更适应宫廷的生活。
朝中每日的喧嚣,多少对后宫有些影响,比如康熙近些年都不怎么喜欢进后宫了,只在几个有子嗣的妃嫔宫中用膳,算是给她们体面,不让她们被小瞧了去,倒是经常会招幸一些小答应庶妃去乾清宫侍寝。
瑾华对此看得很开,年轻的时候,她就没有期待过康熙的恩宠,更不要说现在了。
横竖,康熙每回来后宫都会先到她的永寿宫坐坐,更何况,胤礽带家眷迁往咸安宫后,这后宫的宫权又回到了她的手上,加上胤祀争气,她底气十足。
康熙最终还是失约了,他并没有如塞外巡幸前在永寿宫跟瑾华承诺的那样,不再远行,陪着瑾华住到畅春园去,多多弥补瑾华。
或许是胤礽的事情伤了他的心,或者是因为他更加老迈。
他对手中的权势更加看重。
康熙因为年迈,身体时有不适,这时候已经致仕在家含饴弄孙的遏必隆与明珠就成了他羡慕嫉妒的对象。
俩七十多的糟老头子看上去身体比他还硬朗,听说遏必隆还能跟法喀过招不落下风,明珠快八十了,还能提着戒尺追着重孙子打。
说起重孙子,就唤醒了康熙遥远的记忆,他依稀记得,纳兰·性德曾一度油尽灯枯,后来听说是被个游方道士的药丸救下的。
接着,他又想起了十八阿哥濒危时,胤祀千里迢迢写信问纳兰·明珠游方道士的消息。
想到此处,他再也坐不住了,将几年前就告老出宫的陈太医召进了宫。
康熙看着跪在地上的陈太医,直接问道:“你还记不记得十八阿哥濒危时,十阿哥带来的药丸?现下这药还在你手上吗?这么多年,你研究过此药吗?”
陈太医心里一咯噔,那时候人心惶惶的,他发现药丸不见了,也没有当一回事,毕竟什么游方道士的遗物,一听就不可信,便没有当回事。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康熙会突然询问他这药丸的消息。
陈太医也没有瞒着,将实话说了:“是奴才的过失,当时没有多留意。”
他看了康熙一眼,继续说道:“估摸着,是当时太乱了,奴才又是随意一放,那药丸不知道滚到哪里去了。”说完,磕头谢罪。
康熙也只是一时心血来潮,这会儿见药丸早没了踪影,便将此事放下了。
转过头,梁九功就将这件事情跟胤祀提了一嘴,毕竟当初这药是胤祀千辛万苦求来的。
说起这个,梁九功也是佩服密嫔,不,现在已经是宓妃了。
人家亲手操持了十八阿哥的丧仪,塞外那么简陋的地方,愣是一点也没有委屈了十八阿哥。
康熙看在眼里,对她更是怜惜不已,等胤礽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就立刻抬了她的位份。
如今,康熙基本已经不进后宫了,但每次看望有子的嫔妃,最后,必然是在她那里过夜的。
相似小说推荐
-
谁是白月光(柚鸟) [BG同人] 《(柯南同人)[柯南]谁是白月光》作者:柚鸟【完结+番外】晋江2023-06-16完结总书评数:160 当前被收藏数:14...
-
侯府在逃小妾(也望) [穿越重生] 《侯府在逃小妾》作者:也望【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4-19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42412 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