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文女配夺回气运后/锦鲤文完结后,女配重生了(临天)
“先送京兆府,其他的我来安排。”顾知灼郑重其事道,“您放心,伤害阿蛮的,我一个也不会放过。”
上一世,顾家站在风口浪尖,自身难保。
如今,顾家还没有死绝,能护得住出嫁的姑奶奶。
“您先带阿蛮回马车上,不要冻着了。”
顾缭缭对上侄女温和的目光,缓缓点了点头,抱着阿蛮往马车走去。
“拿下。”
顾知灼下令。
顾缭缭来得仓促,带来的只有跟车的护卫,也就四个人。
他们一拥而来,三两下就制住了这两个嬷嬷,顾知灼居高临下地看着,冷冷下令道:“溺。”
护卫立刻就拉扯着胳膊,把人往河边拖。
平嬷嬷吓坏了,嘴唇不住地哆嗦,她死命用脚蹬地,可还是眼看着就要被按进河里。
她惨白着脸,不顾一切地嚷嚷道:“世子夫人,世子夫人!奴婢是伯夫人的人,您可别乱来!”
顾缭缭停下了脚步。
她大声道:“伯夫人说了,四姑娘的八字不好,伯夫人怕四姑娘会惊着未来的小世孙,就让四姑娘去庄子里避避。”
顾缭缭默默地转过身,面无表情。
平嬷嬷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一股作气道:“您非要咄咄逼人,惹恼了伯夫人,对您可不好。您日后说不得还得看着孙姨娘的脸色过活。”
两个嬷嬷口口声声喊着“伯夫人”,摆明了是想用靖安伯夫人来压顾缭缭。
她们也确实是这样想的,满府上下谁都知道,世子夫人生不出儿子,伯夫人已经对她非常不满了,现在长房唯一的子嗣就在孙姨娘的肚子里,为了保这一胎平安,世子夫人甚至只能避回娘家。
这要是再惹了伯夫人不高兴了,看她以后怎么办。
她们都是跟着伯夫人的心腹,这些话平日里听得多了,就是没敢当着顾缭缭的面说,现在性命交关,哪还顾得上忌讳这些。
“停下。”
顾缭缭对护卫说着,又把怀里的阿蛮给了晴眉,向她们走了过去。
平嬷嬷松了一口气。
女人生不出儿子就是要低人一等,就算是世子夫人又怎么样。
连母鸡都会下鸡崽子呢。
“世子夫人,您听奴婢一句劝……”
顾缭缭的手臂高高抡起,一巴掌抽了下去。
反手就又是一巴掌。
又重又响。
顾缭缭死死咬住后槽牙。
她几年前在北疆的战场上受过伤,两只手臂的手筋都被砍断过,胳膊不能使力。
这几巴掌带着强烈的恨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两个嬷嬷的脸颊一下子就浮起了鲜血的五指印,又红又肿,血从嘴角流了出来,平嬷嬷呛咳了几声,吐出两颗大牙。这要是没有护卫制住胳膊,怕是直接就被打趴下了。
这下,她说不出话来了,呜呜着,眼泪鼻涕往外直冒。
顾知灼使了个眼色,人就被拖走了,护卫一把把她们的头按进了河中,河水从他们的口鼻倒灌,鲜血不住地弥漫在水面上。
两个嬷嬷拼命地挣扎着,好不容易抬头呼吸了一口气,护卫就又一次把她们按了回去。
连带着那个车夫也一同被拖了过来。
顾缭缭站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受过重创的手臂麻木的没一点知觉,就这么垂下,掌心通红。
“留一口气,送京兆府。”
顾知灼吩咐完,又留下了一个护卫,让他去找琼芳他们,告诉他们回府,然后,郑重地向赵甲道了谢,才搀扶着顾缭缭回了马车上。
这马车是顾缭缭方才进宫时用的,为免宫中失仪,厢笼里都会留一身备用的衣裳。
顾知灼和晴眉一起给阿蛮换下了湿衣裳,顾缭缭沉默地把她搂在怀里。
“姑母,这日子,您还要过吗?”顾知灼轻言道,“您只要告诉我,您的决定。”
“过,还是不过。”
“您不要有所顾虑,我在,顾家在。”
重活一世,她只懂一件事。
顾家的姑奶奶,绝不能委屈了自己。
不论是姑母,还是她底下的两个堂妹。
顾家的姑娘,一定要随心所欲的活,她会成为她们最大的底气。
顾缭缭与她目光相触,缓而又缓地摇了摇头:“不过了。但是阿蛮……”
这日子她早就不想过了,可是,大启律,孩子是入夫家宗祠的,女子无论是被休,还是和离都不允许带走孩子。
她不可能把阿蛮留给秦家的。
所以,她从前所想的是,析产别居,带着阿蛮搬出靖安伯府。可是现在,但凡一想到和秦家有所瓜葛,她就恶心的想吐。
顾知灼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边,不让她往下说了:“我们先回府。”
一声“驾”,马车动了。
玉狮子压根不需要她招呼,屁颠屁颠地跟在马车后头,走得昂首挺胸。
进了京城后,直接就回了镇国公府。
此时已到酉时,太阳西斜。
顾太夫人等得心急火燎,她年岁毕竟大了,骑不动马,只能先回来等着。
季氏带着顾琰也陪在旁边,柔声安抚,说着吉人自有天相什么的,太夫人理都不理她。
见女儿总算是回来了,顾太夫人三步并作两步就过去了:“阿蛮怎么样了?”
她先看阿蛮,小小的孩童一动不动地窝在顾缭缭的怀里,小脸苍白的没有一点血色。
顾知灼瞥了一眼季氏,简单地把情况一说,太夫人瞠目结舌,嘴巴张张合合了好半天。她活了这把年纪,从来没有想过,有人能恶毒成这样。
顾太夫人咬牙切齿道:“灼丫头,你就该把这几个刁奴带回来,咱们一起去靖安伯府好好理论理论!”
她的女儿,她的外孙女,这过得到底是什么日子啊。
太夫人的心痛得鲜血淋漓。
顾知灼打岔道:“大夫还没来吗。阿蛮有点发热。”
太夫人再顾不上去想别的,忙道:“在的在的。”
她也没白白等着,一回来就命人把大夫叫了来,如今早就候着了。
她忙忙叨叨地吩咐顾缭缭把阿蛮送去碧纱橱,又招呼大夫过去看。
回来的路上,顾知灼给阿蛮切过脉,她就没有再进去,只是往椅子上一座,叫住了季氏:“母亲请留步。”
季氏正要跟过去,闻言,她停下脚步看了过去,柔婉道:“灼姐儿。”
她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胸口:“真是吓坏我了,幸好阿蛮没有什么大碍。”
她容貌娇柔,轻蹙起的秀眉,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感。
“母亲。”顾知灼微笑出声,清亮的眸子中毫无笑意,“琰哥儿快六岁了,也该挪到前院去了。这事儿明天就办吧。”
季氏万没想到,自己刚说了一句话,立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顾琰正一脸不开心地坐着,闻言立刻冲到季氏跟前,嚷嚷着插嘴道:“我不去!你凭什么管我。等我以后继承了……”
季氏一把捂住了他的嘴,为难道:“灼姐儿,你爹爹不在了,你大哥也领了差事没回来,总不能让琰哥儿一个人住在外院?不如,就等到灿哥儿回来后再挪,好不好?”
“我会与叔父说,叫叔父回府住几日。”
“可是……”
“不用求。把琰哥儿交给我。”
一个宽厚的声音响起,伴随着轮椅“嘎吱嘎吱”的声响,镇国公府上一辈仅存的男儿顾白白被粗使婆子推了进来。
顾白白一直在城外的温泉山庄养病,刚赶回来。
顾知灼起身,福礼唤道:“三叔父,三婶母。”
顾白白三十余岁的年纪,俊美无俦,年轻的时候,京中无数少女芳心暗许,有一年回京献俘,街道两边丢下来的荷包鲜花差点没把人给淹了。平嘉郡主陆今容胆子最大,大大方方地表露心迹,还拉上一脸懵的顾白白去求了先帝赐婚。
“三婶母,您先坐。您大着肚子还跑来跑去的,尽折腾。”顾知灼扶着陆氏先坐好,顾白白整个人消瘦的很,宽大的衣袍穿在他身上空荡荡的,他只问了一句:“夭夭,依你的意思,要如何处置。”
她就说:“笞二十,抄写《劝善书》百遍。”
顾白白点了头:“就这样办。”
“三叔!”季氏急了,差点没控制住表情,“琰儿还不到六岁。”
笞二十!
镇国公府是武将门第,用做家法的竹板足有两指半厚,二十笞打下去,至少也是皮开肉绽。
顾白白面容温和,说出来话却不容置喙:“不用明天了,打完就送去前院。”
季氏嫁进来这么多年,二房三房对她这个长婶向来十分敬重,这还是第一次,生生地驳了她的意思。
“我不要,我不去!”
顾琰吓坏了,尖着嗓子大叫。
“琰哥儿。”
季氏朝他使了个眼色,佯装没有拉住他,实则在他背后悄悄推了一下。顾琰撒腿就往外跑,他打定主意,先跑了,再去宫里跟皇帝伯伯求求情,他就不信谁还敢打他!
皇帝伯伯一向最喜欢他的!
顾知灼默默地伸出了一条腿。
顾琰没看路,“扑通”一下被拌倒在地。
顾白白有一瞬间的不可思议,他带着审视的眸光投向顾知灼。
顾知灼走过去,一把把顾琰提了起来,盯着他的眼睛,冷颜道:“要么乖乖去领罚,要么嘛……”
她用手背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个位置就是不久前被她掐住过的地方。
顾琰打了个激灵,一想到她拿匕首抵着乳娘时的凶恶,他打从心底里发慌,连忙识时务地认怂道:“我、我去,我去领罚,大姐姐,您别生气……”
“晴眉。你带他去,盯着打完了再回来。”
顾知灼放开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一抬眼就看到被晴眉带下去的顾琰正眼神怨毒的盯着她。许是注意到她在看自己,顾琰连忙低下头,老老实实地跟着晴眉走。
顾知灼的脸色沉了沉。
六岁!一个不到六岁的孩童竟然会有这样的眼神?
看来,上一世,她对这个幼弟的了解还太少太少了。
季氏实在坐不住了,她紧抿着唇,拂袖而去。
她现在只想赶紧去看看儿子,从小到大,她连一记手心都不舍得打,这么厚的竹板打下来,该多痛啊。
“母亲。”
顾知灼不紧不慢地道:“母亲年纪大了,这个家里,忙里忙外的,都靠母亲张罗。好在女儿我也出孝了,也能为您分担一些,日后府里的中馈就不用您操劳。”
“您辛苦一下,把账册理出来。”
“以后您在府里,理理佛,修修道就行。”
谁年纪大了?!她也就二十五岁!季氏一口血差点呕了出来,她想说什么,一抬眼,就见顾白白稳稳地坐在那里。
哪怕一句话也没有说,可是,他同样也没有开口喝斥顾知灼,也就是说,他是赞同的。
现在的顾白白是瘫在了床上,几乎不出门,在京中,很多人对他已经淡忘了,可是,当年的顾白白,那也是谋无遗策,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
被他这么看着,季氏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她没说应,也没说不应。
她沉默垂首,露出了姣好的侧脸,眼泪顺着白皙的脸颊滑落了下来。
季氏略略抬眼看了看顾白白,迈出了堂屋。
顾知灼面向顾白白,说道:“三叔父,阿蛮还在里头,姑母也在,您和三婶母先坐坐,我出去一趟。”
“去哪儿?”
“靖安伯府。”顾知灼咧嘴一笑,理所当然地说道,“三叔父,咱们顾家可不能白白让人欺负了。姓秦的乖觉,他秦溯就是顾家的姑爷。”
“姓秦的现在不听话了,顾家也是可以换一个姑爷的。”
“别的不说,爹爹麾下,长得好看的男儿多着是,姑母再挑一个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
陆氏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她笑骂道:“尽胡说。”
顾知灼冲她扮了个鬼脸,又乖乖地站好。
顾白白淡淡笑道:“去吧,前院的护卫,你尽可以用。”
顾知灼眼睛一亮,朗声应道:“是!”
“三叔父,烦劳您想法子把秦溯拖在宫里,能拖多久就多久。”
她一说完,风风火火地出去了。陆氏走到他身旁,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不满道:“你说你,怎么能让夭夭一个小姑娘去。若是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顾白白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缓缓摩挲着:“让她去。”
他抬手按住媳妇的手背,两人的双手自然而然地握在了一起。
“大妹妹。”顾白白回首,对屏风的方向说道,“如今连夭夭都长大了,你无需事事忍而不发。”
顾缭缭就站在屏风后头,她正好出来,没想到听到了顾知灼的那一席话。
她的脸上浮起浅浅的笑,在顾白白的话音落后,一直含在眼眶中的泪终于掉了下来,她双手掩面,低低地呜咽着。
陆氏轻叹,哭出来就好了,郁结在心,时间长了,会生病的。
大妹妹这三年过得也是辛苦。
她一直忍着,为了阿蛮,也同样是为了顾家这几个孩子。皇帝要用秦溯,她就把自己当作了人质,让灿灿和夭夭有足够的时间长成。
“放开小爷!”
“小爷要杀了你们,杀了你们!”
“啊啊啊啊!”
顾琰的哭嚎声一下子压过了这微不可觉的低泣。
顾琰又哭又闹,都快把荣和堂给掀翻了,可二十笞就是二十笞,一下都没少。
晴眉盯着打完后,把人往顾白白这里一送,就追上了顾知灼。
她还带了一张墨都没干的和离书,和离书上有顾缭缭的签字。
顾知灼点的护卫也都到齐,一共二十人。
镇国公府的护卫有一半是北疆军退伍下来的老兵,在战场上流过血的那种。他们或是身有残疾,或是无家可归,从老国公开始,就会把他们带回来,说是当个护卫,其实也就是变相的安置。
府里安置不下的,就放到庄子上,铺子里,总是有个谋生的营生。
这一张张脸庞顾知灼都很熟悉,上一世顾家出事后,眼见势头不妙,顾知灼做主拿了些安家银子给他们,打发他们立刻离开。
可是,他们拿了银子谁也没有走,顾家获罪下狱时,他们帮着在狱中送些吃食铺盖,顾家流放时,他们远远地跟在流放路上,打点官差。
要不是他们,顾家人也活不到身染时疫。
只可惜,这些人最后十不存一。
顾知灼捏着马鞭,有一下没一下的用鞭梢抽着自己的掌心:“你们今儿陪我出趟门。”
去哪儿呀?
“去秦家。”
她也没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简单的把事一说,这一下,他们一个个都气不可耐,恨不能去砸了靖安伯府。
第一代的靖安伯是随太祖征战天下的老臣,因而得了一个世袭不降等的伯爵。
大启立国后,三代君主,再没有赐下过新的爵位。
如今这世袭不降等的爵位也仅仅只有开国功臣才有,哪怕靖安伯府接连两代伯爷都不成气,在京中也无人敢小觑。
这三间一启的朱红色大门和黑底金字的牌匾,代表着的就是靖安伯府最高的荣耀。
站在靖安伯府前,有个瞎了一只眼睛,别人都叫他作老单的护卫愤愤道:“还伯府,什么玩意!”
“你说的是。”顾知灼弯了弯嘴角,意味深长道:“德不配位,我看,这爵位不要也罢。”
手腕一抖, 黑色的长鞭如臂所驱,鞭稍灵活地勾住了牌匾。
顾知灼扬手一扯,牌匾“啪”地掉了下来, 重重地落在地上,直接碎成了两半。
这巨大的动静立刻引起了门房的注意, 一开门, 就看到了这么大的阵仗,他傻呆呆地看着地上牌匾,这是天塌了吗?
天倒是没塌,顾知灼一马当先,直接带人闯了进去。
门房吓坏了。
一没拜帖,二不叩门, 连牌匾都砸了。肯定是来闹事的!
门房大叫着:“快,快去禀报伯爷和夫人!”
粗使婆子冲了出去,她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进了正院。
人还没进堂屋, 就破声叫道:“伯夫人, 伯夫人,不好了!镇国公府打上门了!”
什么?!
靖安伯夫人霍地站了起来,气坏了:“顾氏怎么就不消停, 要是吵得瑶娘动了胎气,看我不收拾她!一个女人,嫉妒起来没完没了了。”
“夫人。”丘嬷嬷一边给她抚着胸口, 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 “平嬷嬷他们,还没有回来……您说,会不会是顾家知道了。”
靖安伯夫人的谩骂声戛然而止, 混沌的眼珠子飘忽不定。
不会吧?!
靖安伯夫人来回踱了几步,这才酉时过半,京畿这么大,镇国公府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找着人的。别说镇国公府了,连她也不知道平嬷嬷会把小哑巴带去哪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