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文女配夺回气运后/锦鲤文完结后,女配重生了(临天)
无为子说着,给了顾知灼一个福包。
“你们等请期的时候打开,是为师给你们卜算的吉日……”
顾知灼背过身,偷偷摸摸地拆开一个角,往里瞄。
啪。拂尘在她头上拍了一下。
“说了等请期再看的。”无为子从她手里抢了回来,交给了谢应忱,“你拿着,别给她。”
说着又吓唬他道:“泄漏天机会影响婚后福运。”
“是。”谢应忱立刻藏好,“绝对不给她。”
顾知灼:“……”
“你们早些回京去吧。”
谢应忱带上清平一起回了京城,当天他便下了令旨,册封清平真人为大启国师,并交由工部修缮京城的国师府。
在云城真人羽化后,大启时隔八年,终于又有了国师。
他也是大启的第三任国师。
清平得意张扬了一整天,各种奉承听得他心花怒放,各种礼收到手软,把玩了一晚上后就全都转手给了碧霞元君堂,用于安置被遗弃的女童。
作为国师,清平需要主持十月十五的祈福。
他特意跑去太庙,指点着礼部仪程布置,又连连卜了几卦,算完后,回头找上了顾知灼。
“师妹啊。”清平悄悄道,“师兄我算着不太对。”
他不管怎么算,卦象只有一个——
镜花水月。
他摇头叹说:“这卦象不吉。”
清平一开始他还想着要不换个日子,但后头也没什么好日子。
“师妹呀,要不你劝劝阿忱,干脆别祈福了。”
清平把拂尘一甩,搭上手臂上,说道: “这祈福求的是福祉,既然求不到福,干脆就别求了,免得福祸难料。”
“师兄。”顾知灼给他斟了杯茶,“你起的是什么卦?”
“九紫离火运下的帝王签。”
雅座紧闭的门敲响了两下。
顾知灼示意晴眉去开门,紧跟着是一个异域口音的女声:“顾大姑娘?”
站在门口的是西凉公主珈叶,还有脸色略有些别扭的谢璟。
“果然是你。”
珈叶手中提着马鞭,毫不认生地进来,深褐色的双瞳在清平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这位是,国师大人吧?”
“贫道清平。”
清平拱手见了礼,又重新落座。
谢璟来回看了看顾知灼和清平,曾经清平还一直在帮他,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知不觉中,清平反倒和顾知灼他们更为亲近。
珈叶笑吟吟地说道:“我们跑马去了,刚回京,约了王兄来这儿吃饭。我在下头一眼就认出是你。”
顾知灼坐在临街雅座,窗户半开着。
“顾大姑娘,上回说要敬你三杯的,只喝成了一杯,正好补上。”
珈叶的官语没有多棱老练,一句话里还会掺杂一些凉语。
顾知灼没有点酒,陪着清平喝茶,珈叶去问小二要了一壶酒来,一连敬了两杯,顾知灼若有所思着也干脆陪饮了两杯。
珈叶笑道:“中原的酒还是绵软了一些,我这回来带了些马儿酒来,口感甜甜的,一会儿我让人给顾大姑娘送几坛去。你也尝尝我们草原的酒。”
顾知灼应了声好,抚掌赞道:“素闻草原女子豪迈爽利,与公主一见果真如此。”
珈叶捏着马鞭的手指略紧,若无其事地笑道:“顾大姑娘的凉语说的这般好,从前来过凉国吗?”
“上辈子去过。”
嗯?珈叶怔了怔,当然是不信的。她随口笑道:“你这么说,我就当真了?”
顾知灼似真似假道:“不但上辈子去过,上辈子还和娜古雅尔首领一起用过酒,也是马儿酒。听说娜古雅尔首领早年间被父兄以十匹羊的价嫁去了余部,结果还不到十年,她便成了余部的首领。着实让人钦佩有加。”
作为凉国公主,珈叶对娜古雅尔并不陌生。
她的出嫁只是一桩买卖,余部有杀女的野蛮习俗,族中素来女少男多,兄弟共妻。娜古雅尔甚至都没有贵族血统,只是一个草原牧羊女。
就是这样一个牧羊女,被“嫁”去余部后,在二十五岁时成了余部首领,让那些野蛮男人俯首在脚下。
这件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顾大姑娘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她看出来自己亲近她的用意了?
思忖间,顾知灼又将一杯酒递到了她面前,琥珀色的酒液倒映出了她深褐色的瞳孔。
“请。”顾知灼抬了抬手,“这一杯是我敬公主的,祝贺公主新婚之喜。”
珈叶笑得大大方方:“三殿下说,太孙是他的堂兄,以大启的风俗,日后,我与顾大姑娘也算是妯娌了。”
她又喝了一杯。
扬袖的同时,辫子轻扬起来,又垂落在肩头。
谢璟不乐意听到她就要嫁给谢应忱了这样的话,待这杯喝完,他主动道:“珈叶,你王兄该等急了。”
珈叶没有拂他的面子,和顾知灼道了别。
谢璟迟疑了一下,回身问道:“清平真人。你曾说,珂儿是天命福女,如今……”
清平扬起拂尘,打断了他的话。
清平不说谎,实事求是道:“天命已尽。”
站在外头等他的季南珂在听到这句话时,脸色晦暗。
她的确发现,自己的运气没有以前好了,不但如此,还变得很糟糕。
方才跟着谢璟去跑马时,她还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石头撞在了她的小腿上,差点走不了路。当时她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三年前,她和一些贵女们去打猎,惊马摔了下来,但方家姑娘的马不知怎么的,突然出现在了她的马前。
两匹马撞在一块,她摔在了方家姑娘身上,方姑娘摔折了骨,正好也是相同的部位。
还有……
“珂儿,走吧。”
谢璟打断了她的思绪,季南珂亦步亦趋地跟着他。
他们也没有走远,而是进了距离这间足有三间之隔的另一间雅座。
推门进去时,多棱锐利的目光直接投了过来。
“王兄。”珈叶娇俏地说道:“我们上来的时候看到顾大姑娘了,过去打了声招呼。”
她往圈椅上一坐,把马鞭放在了八仙桌上。
“马上就是大婚的日子了,三皇子殿下,你想好了吗?”
这位三皇子实在是个没有主意的,又优柔寡断,粘粘糊糊。多棱可不想自己白忙活一场。
大启皇帝如今困在宫里,除了宫宴那天,连人都见不到。要如何配合,只能靠这位蠢皇子。
“我。”谢璟犹豫了一下。
他想说不好,承恩公已经抢先一步对多棱道:“您放心。”
“此事绝不会有岔子。”承恩公讨好地笑道,“殿下是您妹婿,一家人。”
多棱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他拿起一坛酒,哗啦啦注满了面前的海碗。
抽出小刀在自己的手腕上一割,滴下来的鲜血在透明酒液中晕开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权当是歃血为盟。”
他把海碗推谢璟的面前一推。
短刀也啪的扔了过去。
承恩公催促道:“殿下,快啊!”
谢璟攥紧了手。
与蛮夷合作,有如与虎谋皮。
他想起顾知灼看向他时,永远带着嘲讽和鄙夷的目光。
他蓦地起身,黑着脸摔门而去。
承恩公连连摆手:“三皇子殿下,许是、许是去更衣了。”
他说了一个连他自个儿都不信的借口,换来了多棱的冷笑连连。
沉默地坐在角落的季南珂忽而出声道:“我去看看。”
她出了雅座, 环顾了一圈后,见他下了楼, 又急匆匆地追了上去, 在大堂追上了他。
季南珂拉了他一把,走向天熹楼后头的庭院。
小楼还没有修好,庭院里没什么客人,季南珂安静地陪着他走了一会儿,小心地问道:“殿下。您是不愿意?”
谢璟站在临水的凉亭,看着池塘里摇头摆尾的锦鲤, 他叹声道:“珂儿,凉国是蛮夷,与大启又有世仇。非我族类,蛮夷岂会这么好心来帮父皇, 多棱必是所图甚大。
事到如今竟然还去考虑西凉是蛮夷?
“殿下, 您担心西凉别有所图,未免也有些早了。送亲队伍统共才多少人?多棱人在大启,他就算想要从西凉调兵, 还有西疆总兵在那里挡着。”
她缓缓道: “若说图谋。珈叶公主倒是与我说过。”
谢璟向她看去。
珂儿人缘好,从前就是这样,谁都和她处的很好。唯有顾知灼因为自己的缘故不喜欢她。
“多棱大王子并非凉王亲生, 从血缘上只能算是凉王的兄弟, 凉王对他防备颇深。珈叶公主也说,多棱帮您和皇上,也是在帮他自己。待您上位, 他也想借着大启之势,从凉王的手上拿过王位。”
“互有所图,又怎么能说是他有意在利用您呢,图谋不轨。”
谢璟思忖片刻,没有反驳。
这么说,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季南珂的话,让他心中的不安也消散了一些。
此趟凉国送亲,只带了三千人,绝不可能趁乱颠覆大启。
至于日后,等到父皇肃清奸佞,是战是和,就看凉国识不识相了。
其实说到底,若能和,谁又愿意战呢?
战乱,意味着死亡。谁又会愿意送死?!
父皇曾与他说,北疆连年战乱不断,死伤无数,耗尽国力。是因为顾家人以战揽权,以战揽财。
“况且,我还听说了,西疆总兵奉命对凉国步步紧逼,屡屡开战。无论是珈叶公主和亲,还是大王子与您合作,实则是为了两国交好。”
谢璟默默点了头。
自己去时也发现了,西疆枕兵边关,不许凉人踏进一步。
谢应忱在凉国为质多年,肯定受尽了折辱,他对凉国本就怀有恶意,贪战好战。
父皇说,大启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待日后,大启交到自己的手里,才能足够的底蕴,迎来盛世。
自己是为了大启!
谢璟倚在美人靠的栏杆上,双手紧紧地抓住栏杆。
他一遍遍地在心里说:是的。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启。
“殿下。”
季南珂小脸微仰,带着蛊惑一样的嗓音在耳畔回荡:“您难道想永远让太孙凌驾于前。您不想见顾知灼……”
“后悔吗?
说到“顾知灼”三个字的时候,季南珂语气复杂,然而谢璟并没有发现,他只是下意识地顺着她目光的牵引,落到了天熹楼的二楼,从打开的窗户,隐约能看到那抹倩影。
季南珂的眸中掠过了不甘与嫉妒,她学乖了许多,面上不露分毫说道:“曾经我也一直以为顾知灼是因为误会我,才执意和您退婚。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殿下,她其实是为了太孙。”
“她弃了您,重新挑了一个能让她登上凤位的人。”
谢璟想起谢应忱刚回京的那一天,他亲眼见到顾知灼把谢应忱送到宫门前。
他们俩,相谈甚欢。
从那之后,顾知灼就不再理自己了,还联合谢应忱,使计和自己退婚,一心一意的扶持谢应忱。
“您不想让她后悔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季南珂自己都有些酸涩,她紧张地捏紧了帕子。
她想听他说,他不在乎她后不后悔,可是,听到的却是一个字——
“好。”
所以,谢璟果然一直都想着顾知灼。
因为得不到?
季南珂的心里沉甸甸的,难受的很。
明明她轻易就取代了顾知灼,为什么到了最后,她也依然比不上顾知灼。
季南珂忆起了多棱如狼一样的眼神,打了个寒颤,挽住了他的手臂道:“回去吧。”
谢璟:“……”
他半推半就的让季南珂拉回了雅座。
一推门,迎来的是多棱的一声冷哼。
“殿下。”承恩公赶紧向他使眼色,夸张道,“您更衣回来了啊。”
谢璟没有应声,他走到了八仙桌前。
他想到了眼睛已经看不见,还被软禁在含章宫的父皇。
也想到了宫宴那天被强行带下去,无助的母后……
谢璟闭了闭眼睛。
先帝传位给父皇,父皇授命于天,是正统。
谢应忱才是奸佞。错的是谢应忱!
他拿起那把短刀,在手腕上一划,鲜血顺着刀锋滴落在了酒中,与血色的酒液融合在了一起。
他颤抖着手,端起了那个海碗,碗中满满的酒液溅洒在他的手背上。
酒和血混杂在了一起。
谢璟一口饮下。
烈酒灌入喉咙,灼烧着口腔和喉咙火辣辣的痛,身上顿时起了一层薄汗,后颈湿嗒嗒的,难受的厉害。
他把喝完一半的海碗重重地放下,往多棱的面前一推,抹了一把嘴角的酒液。
烈酒冲头,他的脚步摇晃了一下,靠在八仙桌上。
“好!”
多棱拍着桌子夸赞起来。
“不愧是我多棱的妹夫。”
他端起了碗,一口气喝下了剩下的半碗。
承恩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顺着话尾道:“大启与大凉从此便是血肉相连了!”
他亲自扶着谢璟坐下,谢璟不胜酒力,一碗下去人就晕乎乎的,到回去时还摇摇晃晃。
谢璟本住在宫里,宫宴那日,皇帝册封了他为瑞亲王后,还赐了一座王府。这座王府曾是皇帝的潜邸,年年有修缮,也样样都不缺,谢璟提前两天已经从宫里搬了出来。
大婚将至,王府张灯结彩,门前也挂上了大红灯笼。
谢璟的大婚定的急,又是和亲,大启还没有番邦公主和亲的先例,礼部只能再去翻《礼记》和历朝历代的史料,忙得焦头烂额。
凉国虽然不似大启这般,讲究十里红妆,也陪嫁了一万头牛羊和一万两黄金。按大启的习俗,嫁妆单子在前一日由多棱在礼部和凉国属臣的陪同下,亲自送上。
但是皇帝“病了”,只能送到谢应忱的案头。
“太孙。”多棱在文渊阁谢应忱待的主殿绕了一圈,拉了把圈椅在他跟前坐下,“我们在西凉也有六年的交情了。”
谢应忱笑道:“七十三鞭,孤和大王子还确实交情不错。”
凉国以武为尊。
谢应忱病弱不堪,是大启的弃子,又是大凉的质子,当然人人可欺。
多棱与他目光对视。
谢应忱就是个黑心肝的,他在凉国日子不好过,就使计撺掇他和父王和大王兄父子相残,血染了整个王都,接着又使计弄死了大王兄……
自己不过是前后抽过他几鞭,他居然还数过数!?
过了片刻,他忽而哈哈笑道:“……大启有一句俗语:往事莫提。今后,你我就是一家人了,来日你若再来凉国,本王子定要好好款待。肯定能让你早日忘记那七十三鞭。”
谢应忱的声音不紧不慢:“大王子有心了。”
罢了。多棱试探了这一回,也是彻底死了心。
谢应忱阴险又记仇,脑子里的弯弯绕绕能绕上好几圈,还是跟个蠢人合作,让人安心。
“这是我大凉公主的嫁妆。”
多棱递上嫁妆单子,谢应忱代表大启收下,说一些类似“愿两国再无战乱”之类的场面话,再交由礼部进行接下去的大婚仪程。
“太孙。臣尚有一事需禀。”
“说。”
礼部尚书范恒当着多棱的面禀道:“是关于迎亲的仪程,臣想请大公主为珈叶公主送嫁。”
这是大启的风俗。
出嫁女会由已出嫁的姐妹陪同送嫁,从前一天起就住在一块儿,直到礼成。
倘若没有人送嫁,会被认为不吉。
一般是嫡亲姐妹,或者堂表姐妹,再不济就是夫家的姐妹。
珈叶没有带姐妹来京城,谢璟也只有一位长姐大公主是已经出嫁的。
只不过,大公主被圈禁了,就需要谢应忱破例答应。
“那就让大公主去。”
范恒躬身应诺。
一切都由礼部按仪制来,谢应忱并不插手,范恒求妥事事禀报,他也忍不住会去想自己的大婚。
一联想着自己的大婚,不免觉得谢璟这场婚礼实在太简单了,若是自己……
不能让夭夭这么委屈。
谢应忱眸中柔和,仿佛能滴下水来。
多棱:?
看不懂。
走出文渊阁,多棱站在高高的石阶上,看向东方,那座他只去过一次的殿宇,琉璃瓦在阳光中反射出金色的光华,满是奢靡,让人向往。
“大王子,请。 ”
范恒紧跟着又脚步匆匆地去了瑞王府,把迎亲的规制又一五一十地重新和谢璟说了一遍,又亲自走了一遍迎亲路。
三皇子是皇帝登基以来头一个大婚的皇子,瑞王府张灯结彩,热闹极了。
谢璟辗转反侧,一晚上没睡着。
天还没亮,礼部和宗人府的官员,就已经到了瑞王府和凉人住的会同馆。
大婚的请帖散布全京城,镇北王府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去赴宴的只有顾知灼兄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