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近日光)


朱元璋听到神迹再次提到北平,心中不解, 都城不是在南京么?
【如此待遇,但凡有脑子的人也不会造反, 更不用说张辅。
当年张辅爹跟着明太宗朱棣造反,那是因为明惠帝朱允炆不给朱棣活路,且明惠帝朱允炆明显的重文轻武。
他们这些大将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待遇,因此才跟着明太宗朱棣反了。
到了明仁宗朱高炽这,虽然他不主张征战,但对大将功臣是相当的好。】
朱高煦听到一愣一愣的,可是跟着他待遇会更好,若他登基,绝对会把大明的江山打到最大!
【朱高煦】:若我登基,天下都是大明江山!!
“爹,我能开拓疆土,太子他能么,他连马背都上不去!”朱高煦情绪激动起来,“我才是继承您衣钵的人啊!”
看着自家二弟的豪情壮志,朱高炽的内心终于又波动起来。
【朱高炽】:没钱。
这两个大字蹦到了朱棣和朱高煦面前,差点甩到朱高煦脸上。
“咱们大明怎可能没钱,没钱,没钱就印宝钞。”朱高煦就讨厌他哥这扣扣搜搜的样子。
然后朱高煦又叹了一口气,他不说话。
【对于大明的经济,咱之后再说,先说汗王造反的事。】
乐瑶生怕自己顺着的粉丝的话题跑远了,赶紧把话题给扯了回来。
【大将张辅肯定不会造反,他不但不造反,还揭发汉王朱高煦造反的行径。
除了大将张辅外,济南道监察御史李浚也受拉拢,但没和济南指挥史靳荣一般同汉王朱高煦同流合污,而是和大将张辅一样,选择告发汉王朱高煦。
这个在《明史·朱高煦传》中有过记载一路御史李浚走的艰辛,躲过了追杀才到了京城。】
听到叛贼告密,汉王朱高煦越听越觉的自己就是当年的父皇第二,同样被人告密,历史是何其的相似。
朱高煦目光灼灼的看向朱棣,碰到了他爹要弄死他的眼神。
【确定了汉王朱高煦造反的情报,张辅请求带兵,直接去捉拿汉王朱高煦这个反贼,但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去平定这场造反。
朱瞻基可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朱允炆,他当年可是和朱棣御驾亲征过。】
朱高煦听到后一脸不屑,他的御驾亲征怎么能和自己当年战场杀敌相提并论,自己当年的英勇决定不比他爹朱棣差。
【按理说,论打仗汉王朱高煦决对能排的上名次,靖难之役他可是有赫赫战功。
但是打仗却不是一个人的事,除了将领还得有兵,除了有兵还得有士气。
当年明太宗朱棣之所以能以少胜多,除了他的大将之才外,与他手下人对朱棣的誓死效忠以及百姓对朱棣的拥护也是有重大关系的。
而且当年朱棣造反可是出师有名,朱允炆刚登基就改了先帝之政,如此让“清君侧”名正言顺。】
【咱们再反观一下朱高煦这边有什么优势。
首先,名不正,出师无名。
朱瞻基是正八经的太子上位,且之前还是朱棣指定的皇太孙,由他坐皇位正的不能在正。
而且朱瞻基对他那些藩王都挺不错,尤其对朱高煦这个叔叔,要在他登基之前半路伏击杀了他的叔叔,不但没惩罚,还赏赐。
朱瞻基也没有乱改他爹的政策,继续与民为利,休养生息。】
朱元璋听到他儿子朱棣的好圣孙,不由点点头,“这孩子不错。”
朱棣听此,更加坚定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凭着这样的好圣孙,朱高炽就必须当太子。
父凭子贵的朱高炽。
之前朱棣就听到神迹提过自己的好圣孙,但神迹并未多言。
如今朱棣知道已经为何在有太子的情况下还立了皇太孙,他这个孙子的确不错。
【名不正,言不顺就导致朱高煦手下的兵将没有强烈的造反欲望。
就是俗话说的信念感仇恨感没有拉满。
又不是吃不上饭穿不暖衣,像宋朝那样的当兵等于羞辱,还往脸上刻字那般。
且朱高煦对封地的百姓也不好,之前干了不少缺德事,民心这块也没有。
一支没有信念的大军,怎能打胜仗呢。】
“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哥,给军人脸上刻字,是不是从你开始的?”赵匡美问赵匡胤。
“我改,不都改了吗。”赵匡胤被问的没有底气,这条恶习的确是从赵匡胤开始的,后面一直沿用。
当真是好的一点不学,糟粕全都沿用不废。
【再是盟友,朱棣造反的时候,起码还是有盟友的,和朱棣一条船上的人不少。
而朱高煦这则是自己,朱高燧在之前就弃暗投明,不参与朱高煦的造反,朱高煦的叔叔们更不用说,之前朱棣造反的时候他们都不参与,到了朱高煦这就更不参与。】
卡通朱高煦再次出现,他头上几个大字“有一起的么!”
其他藩王打扮的小人一块道,“不约”
【朱瞻基御驾亲征,很快就包围了汉王朱高煦的封地乐安,所有的城门都被包围起来。
朱瞻基没有直接破城,而是让神机营出马。
神机营有多厉害,咱们就不多说了,只见直接往城里射箭,面对如雨的攻势,城中的军队直接军心涣散,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他们甚至想把朱高煦绑起来交给朝廷。
毫无疑问,朱高煦的这次造反大败特败,可以说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连一天都没有坚持到,第二天汉王朱高煦就出来投降了……】
听神迹如此说自己,朱高煦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他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败了?
明明他骁勇善战,明明他当年战功赫赫,这方面他的成就堪比唐太宗李世民!
为何没人支持自己,只要跟着他,大明就会变成大唐,盛世大唐!
自古天下不都是打下来的么,朱允炆能被推翻,为何朱瞻基就不能被推翻。
想不明白,朱高煦他想不明白……
【李世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唐太宗李世民给出了答案。
朱高煦这次造反,没有任何一点足够让他造反。
为何要反?定是当政的君王有让人不能忍的错处,像李渊是打压李世民,朱允炆则是不留情面的削藩。
到朱高煦这,却是一次次造反,但又被对方一次次原谅的反贼。
“这造反造的怎么和闹着玩一样?”赵匡美吐槽,之前说朱高煦如何如何厉害,仿佛是第二个天策将军,就这么败了。
“哪怕他自个焚也好啊。”赵匡美继续吐槽。
别说赵匡美,连赵匡胤都整不明白,如此羸弱,造什么反?
“他是觉的自己爹能八百人打天下,所以他也能?”赵匡美分析,明显的你行我也行的思想,“就和咱们那个大宋车神一样,觉的大哥行,他也行?”
赵匡胤…………
【算上之前的造反,加上暗杀,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
面对如此大逆不道的汉王朱高煦,大臣们纷纷进谏,请求皇帝朱瞻基处死汉王朱高煦。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朱瞻基并没有赐死汉王朱高煦。
他仅仅是将朱高煦父子二人废为庶人,然后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
听到这,赵王朱高燧脱开而出,“都这样了,还不杀?让我早就弄死了。”
实话实说,在皇位面前,能像他大哥这么仁厚的真的没有。
朱高燧感叹自己迷途知返,没跟着他二哥一起胡闹。
“你敢杀我?!”朱高煦瞪眼。
“不是,二哥你摸着自己良心,你伸出一只手数数,你造反了多少次,要是咱爹,你都死八百个来回了。”朱高燧无语。
“二哥,你听话别造反了,咱俩就不是干皇帝的料,当个将军不好么……”朱高燧劝,毕竟兄弟一场。
【但是吧,面对仁慈的朱瞻基,汉王朱高煦仍旧不领情。】
此刻,天幕上再次出现了卡通朱高煦,只见他伸出他的大长腿一扫。
头上几个大字“大明第一扫堂腿!”
“大哥,二哥没救了,他还不领情,你感觉劝劝大侄子弄死他吧,白眼狼。”朱高燧这嘴一直叨叨叨叨。
而朱高炽主打的就是一声叹气,不知怎么说。

【不知汉王朱高煦是不是让造反糊了心智, 都到这个时候了他还不知悔改。
接下来咱们说说汉王朱高煦是如何继续作死,最后以一记扫堂腿出圈。】
大明第一扫堂腿!
几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同时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
每当响起这个音乐,神迹前的帝王们都会下意识的皱眉, 知道又是一个奇葩。
但是朱高煦不知道啊, 听着这气势磅礴的音乐, 加上第一两个大字, 他觉的神迹是要表扬他。
【话说汉王朱高煦被朱瞻基软禁了三年,他还自诩被困在了逍遥城呢。
可见, 虽然被软禁了,但是朱瞻基对他叔还算可以。
三年后的一天,朱瞻基第一次过去看汉王朱高煦。
三年不见,朱高煦当年的锐气不减,他不服, 他仍旧不服!
于是他给了朱瞻基一记扫堂腿, 让当今圣上朱瞻基狠狠的摔了一个大马趴!】
天幕上, 卡通的朱高煦出现了, 只见他用自己的大长腿成功的让卡通皇帝摔了个大马趴。
然后皇帝小人蹦跶起来,“你敢绊我!”
卡通朱高煦掐腰, “绊你咋地!”
【唐太宗李世民】:!!!
【秦始皇嬴政】:!!!
【宋太祖赵匡胤】:!!!
【明太祖朱元璋】:!!!
朱高炽此刻的表情特别无奈, 无奈到气都叹不出来。
而一旁的朱高燧似乎被戳中了笑点, 虽然他知道他不该笑, 但是他真的忍不住啊。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朱高燧捂着自己的肚子,笑出了眼泪, 脑海中全是方才神迹的卡通动画。
朱高煦愣在原地,他没想到大明第一扫堂腿是这样来的……
本来还以为是多么厉害的第一, 就这……
【朱瞻基怒了,彻底的怒了,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第三次,这是他叔第三次挑衅,第一次伏击暗杀他忍了,第二次乐安造反他也忍了,但是这个大马趴,他忍不了!!!
要说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朱瞻基下令侍卫抬来一口重达300斤的大铜缸,用这大铜缸把朱高煦扣住。
别看此时的朱高煦已经四十八岁了,但是英勇不减当年,他愣是把铜缸顶起来了!
气恼的朱瞻基又命侍卫直接在铜缸周围烧木炭,当场把朱高煦给焖熟!!
于是,汉王朱高煦就这样惨烈又滑稽的结束了自己造反的一生。】
【唐太宗李世民】:!!!
【秦始皇嬴政】:!!!
【宋太祖赵匡胤】:!!!
【明太祖朱元璋】:!!!
“好狠的一昏君,他好狠啊。”朱高煦没想到自己竟然这样死了。
“爹,爹,你的好圣孙把我给炖了。”朱高煦是又气又恼,还带着一丝丝的丢人。
“你绊他作甚。”朱棣没向着朱高煦,就是太子和太孙仁义,要朱高煦是朱棣的兄弟,怕是第一次造反时就死了。
朱高煦委屈,“我就绊了他一下,他可是亲手杀了他的叔叔!”
朱高燧终于不笑了,“二哥,你就说你该死不该死,你瞅瞅你办的那些事,像是一个四十八岁的人能干出的事?!”
朱高炽再次叹气,这次是一口长长的气。
“你叹什么气!!!”朱高煦觉得朱高炽的叹气仿佛在打他的脸。
【不知大家没有感觉到汉王朱高煦的割裂感。
在明太宗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汉王朱高煦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要知道能在战场作战指挥的,定不是头脑简单之辈。
但是自打明太宗朱棣成了皇帝后,汉王朱高煦仿佛和失了智一般。
做的所有的事情都透出一股清澈的愚蠢。】
朱高煦…
【不过,现在网上兴起了另外一种说法,汉王朱高煦不是真的蠢,而是为了配合朱瞻基,为了让朱瞻基掌握皇权,并顺利削藩。】
朱高煦???
朱高炽抬眼看向他家弟弟,看着他恼怒又带着愚蠢的眼神,咂咂嘴。
【咱们就来列举一下这种说法的论据。
论据一,朱高煦的第一次造反,就是埋伏杀朱瞻基那次。
要是他真心想杀朱瞻基,怎可能连人都等不到,还闹的人尽皆知,如此愚蠢。
明摆着是做戏给众人看,且朱瞻基还如此轻易的放过造反的叔叔,显得仁义大度。】
【路人甲】:难道不是明仁宗朱高炽死的太突然,汉王朱高煦来不及准备么?
显然粉丝路人甲是不同意网上这类观点的,啥事都能整出阴谋论来,武略厉害文韬就肯定厉害么?
这问题就像理科厉害退论文科肯定厉害一样,完全没有关系好嘛。
“二哥,所以你是在做戏么?”朱高燧问朱高煦,“你演技挺好的。”
朱高煦……
【论据二,朱高煦要造反的时候拉拢大将张辅,之前咱说过张辅怎么样的身世。
拉了一个最不可能造反的大臣,但凡有脑子的人都干不出来这事。
而朱高煦偏偏干了,他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让自己的造反的事人尽皆知,好给朱瞻基御驾亲征讨伐自己的机会。】
【路人甲】:都是武将,朱高煦的时候以为张辅会支持吧,毕竟大将丘福当年特别支持朱高煦。
“二哥,你当时到底是什么想法?”朱高燧好奇的问,原来他以为他家二哥是单纯的傻,如今看说不定是扮猪吃虎。
朱高熙没答,他怎么知道自己当时怎么想的,他现在又没造反。
【论据三,这么大的一次造反,汉王朱高煦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封地乐安。
参照他爹朱棣之前的造反,第一步就是扩大自己的战略地盘,但是朱高煦却一直顾步乐安。
他又不是没有带过兵打过仗,起码把济南拿下,当年靖难之役朱棣不就差点栽到济南了么。】
“对呀,二哥,你当时怎么就在乐安不动,你如何想的?”朱高燧更加好奇了。
这下连朱高炽的眼神都变的深邃起来,他终于开始正式朱高煦。
见殿中的目光全部聚在自己身上,如此的关注多年不见,朱高煦挺直腰杆,仿佛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当年。
“二哥,你倒是说说啊。”朱高燧着急的不行。
朱高煦背着手,看向天,装出很深沉的样子,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为何。
【朱高煦】:我哪知道,我如此厉害么!!哈哈哈哈!
朱高炽再次叹气…终是他多想了。
朱高煦看到自己的心声又出现在天幕上,一下降低了自己的逼格。
【朱高煦】:消失,消失,这不是我心里想的,不是,不是!
朱高炽……
朱高燧……
朱棣……
【路人甲】:他想打出去,也得有人马呀,总不能自己单枪匹马吧。
“所以,是打不过么?”朱高燧这个嘴快赶上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赵匡美了。
朱高煦……
【论据三,汉王朱高煦投降投的太干脆了,可以说半点抵抗没有。
这哪里像打过靖难之役的大将军,若是打不过,起码也该拼死一搏,大丈夫怎能轻易言败。
这和之前朱高煦英勇善战的人设完全不一样,所以这里的朱高煦是故意投降。】
听神迹分析的,朱高煦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难道自己真的为了他大侄子的皇位,牺牲自己?
自己如此的无私??这是他??
【路人甲】:正是带兵打过仗,才知道投降是最好的选择。
看神迹一边说,一边又用文字否定自己,朱高煦这心,忽上忽下的。
到底是夸自己还是骂自己,还说自己割裂,神迹他自己不也割裂么!
【论据四,汉王朱高煦的这一记扫堂腿,着实太为奇葩。
他好不容易见到自己心心念念要弄死的大侄子朱瞻基,竟然就给了他一记扫堂腿。
他都力能扛鼎了,怎么就一记扫堂腿。
哪怕他甩朱瞻基几个大耳瓜子都比扫堂腿帅气的多。
所以可见朱高煦就是和朱瞻基演戏,以最荒唐的方式结束汉王朱高煦的一生。
其实已经偷梁换柱,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朱高煦!!!
所以,自己没死???
【路人甲】:有没有一种可能,朱高煦就是幼稚的想看他大侄子摔个大马趴。
【路人甲】:毕竟他都干出偷他舅舅爱马的缺德事。
朱高煦……
【这么看,大家分析还有有迹可循,但是还有一点,汉王朱高煦死后,他的子孙全部被杀,无一生还。
若真朱高煦和朱瞻基联手演戏,汉王朱高煦的子孙至于被满门抄斩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