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当年皇上被俘,隋朝另立君王,说不定……
“朕不照样击退了东突厥!”隋炀帝杨广大言不惭,也好意思用击退二字。
隋炀帝有脸说,众臣都没脸听……
“东突厥之辱,朕自当记着,有朝一日,定踏平了突厥!”隋炀帝杨广豪言壮志,他举
起酒樽,举杯高饮。
【一通操作下来,东突厥最后退军,隋炀帝杨广算是化险为夷,没被突厥给抓走。】
【朱棣】:可惜。
【嬴政】:屈辱。
【如此死里逃生,按理说隋炀帝杨广该履行自己的承诺,给此次拼死护驾的士兵赏赐。
围城之时可是承诺人均六品官职。
话说君无戏言,可杨广偏偏就戏言了。】
【之前答应的人人封赏,但是数万之,最后只封了一千五百人。
若官位的确无多也罢,起码给些金银作为补偿安抚,但是隋炀帝杨广又以国库空虚为由,没有赏赐。】
【真是有钱修宫殿,有钱选美人,却没钱安抚将士,如此众人怎可能服气?!】
【有臣子劝谏隋炀帝杨广,让为君者岂能失信于人,隋炀帝听此大怒,还指责那劝谏的臣子,是不是想从中得什么好处,不然为何替旁人讨厌赏赐,怕不是要吃回扣!】
【朱棣】:为君起来,不如草寇。
【嬴政】:儿戏如此,怎为君王?!
杨坚夜被气的不知说何,孽障二字他已说烦。
【虽然隋炀帝杨广最后把这笔账赖了,却就此失了人心。】
隋炀帝刚要一饮而尽的酒樽直接砸向半空,朝着直播的屏幕就去了,可惜屏幕半点事没有。
“朕给他们军饷做甚?还想让赏赐,四十一城丢了三十九城,朕不问罪就是给他们最大的赏赐。”隋炀帝杨广认为自己没错。
实际上东突厥还是忌惮自己才撤退,那是觉得打不过自己才跑的,和那些将士有什么关系?!
“朕有何错,你们说有何错!”杨广问大臣们,谁敢说当皇帝的有错……
咣当一声,酒樽砸地,与此同时,隋炀帝杨广面前的屏幕消失了。
原来是乐瑶一个没注意,手机没电了。
乐瑶赶紧去找充电器,虽然就这么一小会,但是乐瑶这边的时间和直播间那头的时候不对等。
此时,江都大殿已入夜。
杨广内殿却仍灯火通明。
“陛下,三更,该安寝了。”萧皇后过来给杨广宽衣。
“神迹为何今日出现,是来审判朕的?”杨广对镜,没了今日在大殿之上的桀骜不驯。
“殿下何须多想,神迹乃为大吉之兆,护佑陛下,护佑大隋。”萧皇后轻声安慰。
杨广情绪忽然又激动起来,“朕所做一切皆为大隋,它凭什么来审判朕!朕是天子,朕的命不由天!”
萧皇后默不作声,隋炀帝杨广平日喜怒无常惯了,萧皇后早已习以为常,只等隋炀帝杨广的脾气过去便是。
“说朕大兴土木,说朕围困雁门!当着众臣面半点不给朕留颜面,该死,罪该万死!”隋炀帝杨广的情绪愈发激动,整个内殿充斥着他的怒吼声。
正当隋炀帝怒吼之时,殿外骚乱。
宫人急匆匆来报,“陛下,殿内发生暴乱,请陛下速速起驾。”
“皇后,速速与朕离开。”癫狂的隋炀帝一下变的惊慌失措,拉着萧皇后就往外跑。
不想跑出去没有多远,造反之军便冲开了宫殿大门。
“搜查昏君,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为首的裴虔通下令,裴虔通原为隋炀帝杨广的亲信。
宇文化及跟在裴虔通后面,只见他脸色苍白,身后的衣襟都失了大半。
作为造反之首,宇文化及气势还不如裴虔通。
宫殿里外都是叛军,杨广插翅难飞,最后被搜了出来,推于殿前。
见为首的是宇文化及,隋炀帝杨广指着他的鼻子就开始骂,“你这狗贼,竟敢造反!”
“我只是顺从民意而,而已。”宇文化及声音还没大过杨,有些底气不足。
“乱臣贼子,岂谈民意!”杨广眼睛通红,“朕英明果断,待你们不薄,何罪至此!”
就在这个时候,乐瑶的直播再次出现了。
【刚刚掉线了,不好意思,咱们接上方才的事情说。】
见神迹出现,隋炀帝杨广好似见到了靠山,再无之前之嫌弃。
“神迹站在朕的一侧,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敢逆天命!”隋炀帝杨广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叛军将领一时间气焰有所消散。
见神迹于隋炀帝杨广身前,他们未敢再上前一步。
#江都之变#
不知怎么,直播间的弹幕被江都之变刷屏了,乐瑶寻思这是粉丝想听江都之变呀。
【那咱们就先说说江都之变,隋炀帝之死。】
乐瑶敌不过粉丝,先跳过了“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的笑僵在脸上,一个死字刺向他心口。
【朱棣】:这昏君终于要死了。
【嬴政】:死太晚矣。
杨坚不语,此时他已经派人把太子杨广押入殿中。
太子杨广看向杨素,但是杨素却别过头,连目光都不想与他交集。
此时的杨广内心无比焦躁,到底怎么回事?!
当他听到隋炀帝之死时,楞了一下。
江都之变?隋炀帝之死?隋炀帝是谁,不会是他自己吧,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如此雄才伟略,怎么可能发生政变,他逼宫别人还差不多。
再说了,他早定下了他为帝的称呼,明帝!
所以,隋炀帝定不是自己!
“那孽障终于要死了。”隋文帝杨坚看向杨广,他的好儿子呀,他演技颇高的好儿子呀。
跪下地上的太子杨广感受到来自他父皇狠厉的目光,忙装作谦卑。
心里却带着戾气,这是何意,就区区一个不知真假神迹而已,竟只凭借一面之词来问罪自己,简直昏君所为。
在不明情况前,杨广以退为进默不作声,继续观察神迹。
他仔仔细细的听每一句话,好随机应变。
【大业十二年,在经历了三败高句丽还有燕城之围后,隋炀帝杨广再次下江都。
此时隋朝已经大乱,被压迫的百姓纷纷造反,大大小小的起义加起来有一百多。
所以隋炀帝此次下江都,于是说是巡游,不如说是彻底摆烂,逃避现实。】
【他带着十万禁卫骁果军下江都,这十万的骁果军本以为还是和以往的随行一样。
毕竟隋炀帝杨广为帝以来,不是在巡游就是在巡游的路上,基本没在都城待过几年。
但这次隋炀帝南下可是打了再也不回的心思,却未提前给这十万骁果军透露半分。】
江都大殿。
本来以为隋炀帝杨广有神迹若护,叛军将领气势消散了不少。
但如今看来,神迹好似并不向着昏君。
“朕本意迁都,你们如何不知。”隋炀帝杨广此话一出,叛军将领手上的剑又握紧一分,但是隋炀帝仍未失了他帝王的气焰。
“乱臣贼子,朕待你们不薄。”隋炀帝杨广看向他们,只觉养了一群白眼狼。
有激动的将领恨不得现在上去取了这昏君的狗头。
【骁果军们思念家中妻儿,因此知隋炀帝铁了心思不再回都。
众人想逃回长安,大不了不当兵了,做平头百姓。
第一批逃回长安的是窦贤和他手下兵将,此事被隋炀帝杨广知晓。
于是隋炀帝杀一儆百,没想到此举措却让骁果军彻底心凉。】
“逃亡的叛贼,难道不该杀!?”隋炀帝杨广认为自己做的没错。
“你这昏君,说我们是逃亡的叛贼,你自己何尝不是逃亡的君主!”一小将被气的红了眼。
若为守护疆土,他们定不逃离,可守护这昏君却不值。
雁门之围,拼死护主,得来的是什么!
三征高句丽,能返的又有几人!
“来人,拉下去,斩首!”隋炀帝杨广气怒。
可惜他一声令下,并无人执行。
【如此,隋炀帝杨广又想了一个好办法。】
一听这昏君又想出好办法,朱棣、朱高炽还有小皇孙朱瞻基纷纷皱起眉头。
“就这昏君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呀,他可别想了。”朱瞻基吐槽。
讲真,还不如和那个孽障朱叫门一样,要不被擒要不死了算了。
朱高炽点头,如今的大隋已经被那昏君折腾到如此地步,如何都无力回天,还不如让大唐早早接手。
要说大隋后朝为大唐,乃是大隋之幸,不然又是一个五代十国。
“好主意,又想到什么好主意?”隋文帝杨坚看向跪在地上的杨广。
虽知现在的杨广还未干这些混蛋事,但想他之后……
此时的杨坚在纠结,要不要直接弄死这个孽障。
杨广一抬头,瞬间红了眼眶,满脸的委屈。
不得不说,演技真是绝了。
“如此昏庸,不配为人君,不配为人。”杨广痛心疾首,“儿臣为何会这般。”
杨广哐哐的锤着自己心口。
“若真如此,儿臣不如直接了断了自己,不能妄送了大隋江山。”
说罢杨广就要撞柱子而死。
即将撞柱之时,独孤皇后终是不忍心,让人拦下杨广。
杨广松了一口气,心道他的父皇真是好狠的心呀,为了妖言惑众的神迹,竟要眼睁睁的看着他死!
【隋炀帝杨广想出什么好办法呢,既然骁果军思念妻儿,那他就重新赐给他们妻儿。
于是隋炀帝杨广下令,江都城凡是适龄的女子,只能嫁给骁果军。
隋炀帝杨广认为有了新的妻儿,自然就可以不要旧的。】
隋炀帝杨广觉的自己没错,“朕赏赐你们新的美妾,你们还要如何。”
“那是我们的妻儿,是活生生的,不是物件,有了新的就可不要旧!”将领们见隋炀帝杨广丝毫无悔改之意,真觉的这昏君没救了。
他昏庸无道,醉生梦死,美妾萦绕,就觉的其他人都如此?!
【积怨已久,终成大患。江都之变,隋炀帝杨广死于叛乱。
死之时,隋炀帝杨广还质问为何。】
“你们为何,朕如此优待你们。”隋炀帝杨广随之问出。
“朕之策,乃利国利民,虽苛责百姓,但利在千秋,朕乃是明君。”隋炀帝杨广到现在还不知他哪里错了,只怪时运不济,天妒英才。
【江都之变说完了,咱们继续说隋炀帝杨广的三征高句丽,正是此三征,加快了隋朝灭亡的脚步。】
“兵败乃军家常事。”隋炀帝方开口,一将领终于忍不住,也不管后果直接冲到杨广面前,杨广大骇。
但此将领并没有直接杀了杨广,而是用布头直接堵住了隋炀帝杨广的嘴。
“你个昏君,还不闭嘴!”将领咬牙切齿。
【先说说第一次出征高句丽,那时大隋国力鼎盛,杨广御驾亲征,带领一百多万大军选伐高句丽。
兵分两路,一路由杨广亲自带领,另一路走水路。
出征前,隋炀帝还下了两条军令,一是所有行动必须上报,将领不得私自下令。
二是一旦高句丽投降,便不能在打,要安抚百姓,体现大隋之仁,还设了抚慰使一职业,监督此事。】
【朱棣】:如此君王,将领士兵白送性命
【嬴政】:对敌人仁慈,真“明”君。
杨坚已经不想再说什么,就冷冷的看向太子杨广。
【经过奋战,隋军一路杀到辽东,大败敌方将军,眼看对方投降,隋军继续要攻城,后方却鸣鼓退军。
将领错愕,不知为何,原是抚慰使传皇帝令,对方投降,不得再打。】
【无奈之下,隋军唯有退军,不想对方乃是诈降,隋再次进宫,对方再次投降,抚慰使又下令不得进攻。】
乐瑶放了一个动画,一个小人举着旗,我投降了,我又不投降,我又投降了,你打我呀,有本事打我呀!
【隋军哪里禁得住如此折腾,于是派人去请命隋炀帝杨广,但隋炀帝不但没怪罪抚慰使,还痛斥了前线将领,一下隋军士气大败。】
【杨广一看不行,又亲自上阵,下了一条他自认为很好的军令…】
第18章
【隋炀帝下令,让三十万大军和水路大军夹击高句丽,将领劝阻,若高句丽断了隋军粮草,后果不堪设想。
隋炀帝杨广一拍脑袋,这容易呀,背着粮草走呗。
士兵的盔甲本就沉重,再背上粮食,怕不是还未开战就累死,于是为了保命,士兵一路上偷偷的丢弃粮草。
如将领所言,高句丽果然断隋军粮草。
这一战,三十万人只回来不足三千。】
【第一次征战高句丽,隋军元气大伤,但事不过三月,隋文帝再次二战高句丽。
刚经历了大旱的百姓哀声载道,本就没粮食吃,还要做民夫干苦力给士兵送粮食吃。】
听到隋炀帝杨广仅仅三个月就出征高句丽,朱棣和嬴政都沉默了。
三个月,什么样的王朝经的住如此折腾。
【可惜隋朝后院着火,杨素之子杨玄感造反,隋炀帝杨广不得不撤兵平定乱贼。】
杨素听神迹提及自己的长子杨玄感造反,立马跪下。
“陛下,臣立马回去弄死那个孽障。”杨素出了一身冷汗。
他长子素来忠良,如何会干出此等糊涂事来。
“若儿臣真如此昏庸,杨玄感造反的对!”杨广随之应和。
被杨广应和的,杨素满头大汗,“臣绝无此意,无论何时造反都是不对,都是罪该万死!”
杨素似乎忘了他家主子,当今的皇帝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得的天下……
杨广掩住眼中狠厉,自己不好过,这老匹夫也别想好过。
【于是第二次征战高句丽失败,但是此时的隋炀帝杨广似乎魔怔了。
大业十年,离着二征高句丽不过一年,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当然,惨败结束。
三征失败后,便发生了燕门之围,随后隋炀帝杨广下江都,发生江都之变。】
【如此,大隋朝在败家子隋炀帝的统治下,紧紧十四年就灭国。】
十四年,隋文帝杨坚听到十四年,重重锤向殿柱,手背直接青紫。
杨广见此,演技再次上身。
“都是儿臣的错,儿臣就此了结了自己的,只请父皇和母后好好保重!”太子杨广梅开二度,又要撞柱自杀。
“谁都不准拦着,让他自己死!让他死!!”隋文帝杨坚赤红眼睛,指着柱子让杨广撞。
杨广掩住眼中的恨意,比起撞柱子,他更想直接撞死杨坚。
该死,只要再给他一年时间,他定能篡位成功,杀了这老儿!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杨广知道若不对自己狠一点,即便杨坚不会因神迹所言杀了自己,皇位怕也和自己无缘了。
他满心大志怎么能不做皇帝!
杨广冲着柱子就撞了过去,不过特意少了几分力气,不至于丧命……
乐瑶不知道直播间那边的平行世界发生了什么,她继续唠嗑,终于到了隋炀帝之死。
【据说,隋炀帝杨广死的时候还很有气节,“好头颅,谁当取之”
其实杨广本来是想喝毒药,他让随身伺候的宫女带着药,万万没想到江都之变,宫女跑了,无奈之下,要留全尸,只能一条白绫了结了自己。】
【路人甲】:杨广怕不是到死都觉自己冤枉。
【路人甲】:如此真是便宜了这昏君,把全大隋折腾一遍,他死的倒痛快。
【路人甲】:该让他体会体会,一会搬砖,一会挖运河,一会去造船是什么滋味!
传说中的路人甲粉丝又出现了。
乐瑶觉得路人甲粉丝的嘴炮特别厉害。
而且怼完就走哇!
也不知怎么回事,路人甲吐槽的这几句话竟然外放了。
江都大殿。
众将士听神迹所言,特别是最后几句,觉得特别有道理。
凭什么就让昏君如此简单的死了!
多少将领因为他的荒唐指挥命丧战场,三征高句丽,皑皑白骨可做城墙。
又有多少百姓因为这昏君的荒淫无度,累死在修长城挖运河的黄土堆中。
天降大旱,守着满满粮仓,却不肯开仓放粮,又饿死了多少百姓。
就这样的昏君,凭什么能留得全尸,凭什么能享受到人间的奢华后安然的死,他不配!他不配!!
“昏君不能死!”
“昏君不能死!”
“昏君不能死!”
众将士齐呼,呐喊声响彻江都大殿。
被堵住嘴的杨广似乎只听到不能死几个字,一时间竟热泪盈眶,看,关键之际,他们终究醒悟。
宇文化及犯了难,这叫怎么回事呀。
开始他不想造反,非让他牵头造反,他好不容易赶鸭子上架的造了隋炀帝杨广的反,如今他们又不让隋炀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