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隋文帝如何统一天下,咱们后期专门出个专题谈谈,今个隋炀帝杨广如何败家的。】
江都大殿。
“朕要灭了你这个黄头妖怪!”杨广听到败家二字,情绪忽然激动起来,只见他再次抽出长剑。
剑落空,刀刃劈在地上,地砖劈裂。
但是乐瑶啥都看不见,杨广纯粹做无用功。
乐瑶放了一个小动画,动画里的小人左边扛着大宫殿,脚跨大河,右边还举着剑。
头上顶着金银美人。
小小的画面塞满了东西,熟悉的颜文字横插进来,“朕全部都要!”
然后小人一个大大大的横叉跨步,正好扯到了那个那个啥。
看着画面的众人,自觉一疼。
【杨坚进入直播间】
被杨广气昏过去的隋文帝杨坚终于醒了,再次进入直播间。
“神迹说什么了。”杨坚醒来便问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脸色难看,“说那混蛋东西,败家。”
【隋炀帝在位期间,做了几件大事,头一件就是迁都洛阳。
隋炀帝派遣杨素、杨达等人督建都城,征二百万民夫日夜的修建京都洛阳,并让各洲的百姓和富商迁家到新都。
声势之浩大,宫殿之华美。】
【洛阳宫殿之柱从南昌运来,据说两千人运一柱,假山之石取的是五岭之北的奇珍异石。】
【杨广】:朕迁都洛阳乃是千古之举,何为败家!奢华又如何,朕乃一国之主,该享此。
杨广颔首,一副千古一帝的姿态,“尔等懂什么!”
【朱棣】:相比关中洛阳京都南北纵横,可南粮北运,迁都洛阳于隋朝统治的确有利,可如此奢华,不为明君所为。
【杨坚】:败家玩意,败家玩意!
听杨广迁都洛阳,杨坚没说什么,但听到他如此奢华,不由破口大骂。
【杨广】:朕造福大隋,花些银两又如何!和父皇一样守财?死了能带到棺材不成!
【杨坚】:你败的是谁给你积攒的家财!
杨如此勤俭简朴,想的就是为后代多积累财富,就算败家,也能败几代。
但是杨坚没有想到杨广会如此败家。
不过好在隋朝家底丰厚,即便如此“迁都”,也不会伤了筋骨。
【咱先不说宫殿奢华之事,其实自古迁都的也不止隋炀帝杨广,还有明朝的皇帝朱棣,东汉的光武帝刘秀等,但是迁都如此之快的,隋炀帝杨广数第一人。】
听神迹点名自己,朱棣的眉头上挑了一下。
迁都之事他还未提起,但是迁都的想法已经萌生很久。
太子朱高炽看向他家父皇,“父皇,您想迁都?”
“皇爷爷,您要迁都去哪呀?”朱瞻基两眼放光,“是不是北京!”
朱棣瞪了朱瞻基这小子一眼,朱瞻基赶紧看他爹,朱高炽抬头看房梁。
朱棣这个反应就是承认了他迁都京城的想法,从登基起他便在北京设六部,永乐四年修建宫殿,又多次北巡。
可以说朱棣一直在为迁都做准备 ,自古迁都可不是一句话的事,牵扯之多需从长计议。
【朱棣】:迁都之事,的确不可操之过急,要从长计议。
【杨广】:为君者,当机立断,从长计议?朕本以为你长了脑子,如今看也是个优柔寡断的废物。
【朱棣】:你!
【杨坚】:这兔崽子用了多久迁都??
【隋文帝杨广迁都只要用了不足一年】
【朱棣】:一年?!!
【杨坚】:一年!!!!
【嬴政】:一年!??
弹幕被一年给刷屏了。
【杨广】:没错,朕就用了一年,如何,朕就是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哈哈哈哈!!
“竟然只用了一年,如此大兴土木,怕是民不聊生,国库虚空呀。”太子朱高炽不由感叹。
然后偷偷看着他爹朱棣。
‘“父皇,咱国库的银子,禁不起折腾。”朱高炽悄悄的说。
朱高炽虽为太子,可是朱棣带兵出征的时候都是他监国,因此朱高炽比他爹更了解国库有几两银子。
朱棣瞪了朱高炽一眼,“用你说。”
除非是疯了才会一年迁都。
朱棣这会终于理解神迹所说的败家为何解。
杨坚捂住心口,“派人,派人把那个孽障押,押过来!”
一年,只用了一年,这是把民夫做牛马呀,如此民间岂不是怨声载道。
此时的杨广正一身简朴的坐于书房,面前是大隋国土图,他目光定在洛阳,眼中带光。
“太子殿下,皇上传令让您去大殿。”侍卫禀报
杨广起身,“父皇何事?”
“下官不知,还请太子速速复命。”侍卫道,杨坚下令是把杨广押走。
可如今的晋王是太子,是日后的帝王,他们哪里敢。
杨广皱起眉头,觉得不对劲。
“本太子马上去。”说是这样说,但是杨广先让杨素赶紧进宫。
与此同时,乐瑶的直播进行中。
【咱们继续说隋炀帝杨广干的第二件大事。】
【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又修建了大运河,确切的说把前朝的运河连接起来,也是十分大的工程。
先修建的是通济蕖,调了百余万的民夫,此渠长两千里。
后修山阳渎,又调了十余万的民众用的是春秋时期的河道,长三百余里。
第三段修的是永济渠,调百万男女民众。
第四段修的是江南渠,此渠八百里。
如此行程了纵横南北的大运河!】
【运河修建完毕后,隋炀帝杨广随即开始巡航,他派人造龙舟,用的乃是江南之木,造了数万艘。
所经运河,两边都要栽柳树,风吹杨柳,好龙舟!】
【杨广】:没错,朕创建了大运河,朕的功绩千秋百代!朕堪比始皇!
杨广愈发自豪,修建运河乃是千古之举,造福后人,同他迁都洛阳之策相辅相成。
运河建成,洛阳乃四通八达,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枢纽,加强了南北的联系。
“敢问,从古至今,哪一个皇帝有朕的气魄,谁有朕的谋划!怕是那秦始皇嬴政也比不过朕!”杨广大笑。
“你们说,是不是!”杨广指向殿下的大臣问。
众臣应和,“皇上英明,皇上功绩千秋万代!”
忽然有种被骂的感觉。
【杨坚】:这小畜生大修运河,用了几年??
【朱棣】:浩大工程,纵横南北,少则二十年,多则三五十年。
嬴政沉默不语,以方才那隋炀帝攀比自己的性子,嬴政认为此运河修葺之速定不会慢。
“这厮与朕比什么。”嬴政皱起眉头,就算比赢了,嬴政也不高兴……
既然粉丝提出这个问题,乐瑶就帮着粉丝们捋捋这个时间。
【公元605年四月,开凿通济渠,同年八月隋炀帝杨广携万叟龙舟巡查运河。
公元608年,开凿永济渠。
公元610年,开凿江南渠。
算起来前后不到六年,隋炀帝杨广便建成了长达四千里的大运河。
如此速度,也算千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杨广】:朕之大业,谁与争锋!
杨广高举酒樽,一饮而尽。
这便是他的大好河山!
“继续,继续说朕的功绩!”杨广龙心大悦,他的功绩可不止这些。
随便拿出一桩,都能入史册,他是可以和秦始皇并肩的千古一帝!
听到杨广只用了六年,隋文帝杨坚被杨广气的捂住心口。
这个败家的玩意呀,迁都洛阳也就罢了,竟然同年开始修建大运河。
劳什子的朕之大业,谁与争锋!
民之安康,又何曾顾忌过!!!
当年的北周是如何灭的,隋的江山又是为何得的。
若百姓安康,如何会有起义?!
这孽障说自己得天下不正,他自己就如此糟蹋这天下么!
“那个孽障,那个孽障,大隋江山毁于他手!”杨坚重重拍向案几。
虽还未听神迹预知接下来的天命,但是杨坚已经能猜出大隋会如何。
“皇上,从太子殿到内殿,脚程如何。”独孤皇后坐到隋文帝杨坚身边。
杨坚和独孤皇后对视一眼,“来人,传左右领军进殿。”
这个不孝子,得防。
于此同时,杨素已到杨广殿中。
“太子殿下。”杨素行礼。
“父皇传我进殿,杨国公,您看为何呀。”杨广语气谦卑。
“可是,废太子……”杨广最担心的就是杨勇,杨勇一日不死,终为他心头之患。
“太子殿下稍安勿躁,待臣去一探究竟。”杨素拜别杨广,先行一步去了内殿。
朱高炽听的肉疼呀。
虽在史书上见过,但听神迹把隋炀帝干的大事按照年份捋顺下来,方为惊叹,原迁都同年又大兴水利,这得多少银子,得多少百姓。
如此浩大工程,单拎出来一件,就够一代皇帝做的。
隋炀帝竟然一气呵成,看出来隋朝家大业大,能禁得住隋炀帝如此败家。
“爹,隋朝真有钱呀。”朱瞻基感叹,“这个隋炀帝是真败家呀。”
“比那个小王八蛋也好不到哪里去。”朱瞻基口中的小王八蛋正是朱祁镇。
“不对,还是那小王八蛋更气人。”朱瞻基摇头,明明自己还是个小豆丁,却颇有一副为人父的姿态。
朱高炽抿唇不予,这个烂,没啥好比的,一样都不是玩意。
“皇爷爷,你说隋炀帝和那小王八蛋谁更气人。”朱瞻基又问朱棣。
“没一个好东西。”朱棣道。
“咱大明不会再出一个…”朱瞻基小嘴还没说完,朱高炽直接捂着这小崽子的嘴,还嫌他皇爷爷不够气么。
见神迹半晌不语,杨广不满。
【杨广】:继续,继续说朕的丰功伟绩!
见自家粉丝让自己继续说隋炀帝杨广的丰功伟绩,乐瑶看不出这粉丝到底是隋炀帝杨坚的黑粉还是真爱粉了。
【但是如此功绩,耗费人力物力之庞大,也是千无古人后无来者。
通渠六年,所用民夫五百多万人。
可以说大运河的修建是建立在百姓的尸骨上,且这长达四千里的大运河,后期还堵了。】
建运河难,维持运河也难。
【朱棣】:五百多万民夫!
【嬴政】:竟用了五百多万。
【杨坚】:畜生!!
“关键后期还堵了。”刚被朱高炽放开嘴的朱瞻基立马吐槽。
反正他是看不惯隋炀帝杨广。
要这种劳民伤财之事可算的上丰功伟绩,那史记上就没有昏君了。
江都大殿。
杨广眯着的眼睛瞪圆,听到神迹如此描述令他很不悦。
只见杨广直接摔了酒杯,心口好似被石头堵了一般,为何,为何不认同他,为何!
【杨广】:劳什子的劳民伤财,朕修建大运河为了谁,又造福了谁!这群莽夫只看当下,朕造福的可是万千的后人!
【杨广】:五百万人又如何,我大隋子民足有五千多万,五百万不过十分之一而已,都死了又如何,再生便是,一生十,十生百!
【杨广】:能被朕所用,是他们祖坟冒烟,且身为大隋子民,他们的命本就是朕的,朕让他们作甚他们就作甚!
杨广连续狂吼,整个直播间全是他的弹幕。
朱棣、杨坚还有秦始皇被他这一番言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特别是杨坚,他不敢相信自己养了这么个畜生出来。
自古就有官逼民反,如此不把百姓当回事,失了民心,大隋不亡谁亡!?
这时候有人出来反驳。
【路人甲】:还祖坟冒烟,一家老小都被拉去修运河了,早就绝户了,还有我们都是人,不是牲口。
【路人甲】:造福百姓,那万艘龙舟如何说,让百姓过眼瘾么?
【路人甲】:登基不过几年,如此作呀,赶着去黄泉么?
【路人甲】:讲真,换个傻子,大隋都不至于如此。
【杨广】:哪里来的贱民!!
路人甲怼完杨广就下线了。
乐瑶在屏幕面前伸出大拇指,悄默默的说了声厉害。
作为历史主播,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不偏不倚的说历史。
即便有个人情绪,乐瑶也得忍着。
刚刚见那粉丝如此激动的言论,乐瑶真是想怼又不敢怼。
【杨广】:凭什么说朕,自古帝王都如此,像那个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又好到哪里去,他修那万里长城死了多少百姓?!
【杨广】:说朕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他秦始皇又好到哪里,他的阿房宫更奢华,他能有的,朕凭什么不能有!
他是千古一帝,朕凭什么不是!
杨广再次把秦始皇拉下水。
自杨广登基以来,他一直对标的表是千古一帝,他的政策全是英明之策,为何到如今这般…
刚登基的秦始皇陷入了沉思当中,万里长城?阿房宫?
杨坚就想问一句,你个孽障配么!
对,秦始皇为修建长城,也动用了百万民夫,史册记载,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但是秦长城的确防御了北方匈奴。
最重要的一点,秦始皇嬴政并没有在修建长城的同时,迁都、修运河呀!
【杨坚】:你也配!@孽障
杨坚的页面对话直接把杨广的昵称改成了孽障。
听隋炀帝杨广怒斥秦始皇修长城之事,朱棣皱起眉,他拍案而起,“修长城怎么了?!”
朱棣这忽然一拍,把朱瞻基吓了一跳。
听他皇爷爷拍桌之声响,闻之都手疼呀。
“皇爷爷,您别和那个昏君一般见识,修长城当然是对的!”朱瞻基道。
“怎么对,你说说。”朱棣借题考考朱瞻基。
这题朱瞻基可是很熟,要知道他爷爷可是修长城狂魔,作为孙子的自己自然知道修长城之因。
朱瞻基被起小手,“修建长城乃是为了维护边境安定,抵御边境外族来袭,若无长城,边疆的百姓何来安定?!”
他们大明从明太祖朱元璋起便开始修建长城,正因为从朱元璋起修建长城,明朝乃是除了秦朝以外修建长城最多的朝代。
可以说修建长城是贯穿整个大明朝的国策之一。
“嗯。”朱棣满意的点点头,答的不错。
照着隋炀帝杨广之说,自己迁都大兴土木,修建长城,难不成自己也是和他一样的败家子?!
明明自己国策过激,民不聊生,还要拉上明君,放眼望去,上一个如此败家的还是秦朝的秦二世胡亥。
以朱棣所见,隋炀帝杨广该和那个灭国的秦二世比之才对。
【朱棣】:修长城乃利国固国之策,且秦始皇方统一王朝,内有六国余孽,外有匈奴侵犯,修长城为最利,秦王乃明君。
朱棣坚定的站在秦始皇嬴政这边。
听后世之君赞同自己,秦始皇此时说不出心中所感。
当下嬴政刚登基为帝,虽帝国统一,但是内忧外患,秦始皇嬴政无一时停歇,他时刻绷紧神经,为稳定秦朝的统一呕心沥血。
修建长城乃是秦始皇嬴政下一步的重之国策,嬴政打算不惜一切代价筑边境防线。
修建长城之策当下还在考察当中,嬴政打算亲自北巡,定长城之线。
【既然说道长城,咱们就唠唠修建长城的必要性。】
乐瑶打算小小的科普一下八大古迹之 ,咱们大中华的万里长城!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乐瑶直播间屏幕底下多了一个麦克风,因为麦克风是透明的,乐瑶半点没注意。
与此同时,乐瑶的直播变成了大大的天幕,投影在天空中。
“这是何物。”
“是神仙下凡!”
“佛祖,佛祖!”
“天罚,天罚来了!”
各朝百姓忽见神迹,各执其词,有抱头逃窜的,亦有虔诚下跪,更多者惊慌失措,不知所为。
本见于宫中的神迹突然出现在整个王朝,城中官员速来宫中禀报,皆不知该如何。
倒是早已见过神迹的帝王嬴政他们尤为淡定。
神迹降于王朝,乃是天命,任谁都阻止不了。
【这里纠正一下,秦始皇嬴政并不是新建的长城,而是把秦长城、燕长城、赵长城连在一起。
当然如此工程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那修建长城到底是不是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呢?】
“神仙说皇上了。”一老翁脸色都吓的煞白,他心道,果真皇帝再大也大不过神仙。
“老头子,快捂住耳朵哟。”他边上的老妇颤颤巍巍的捂住耳朵。
老翁不干,他都这个岁数了也活不了多久,在残烛之年遇到神迹,自然要好好听听神迹所说。
和老翁一样想法的百姓不少,他们竖起耳朵,想看看神迹如何评论他们的新皇,秦始皇嬴政。
说来也奇怪,乐瑶说的是大白话,但是众人都听的懂,好似有个自动翻译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