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近日光)


“这外族首领觉的大明皇帝是个傻子,看不出他布局?”赵匡美大为不解。
“若换做明惠帝朱允炆,未必不中招。”赵匡胤道,招数不怕老好用就行。
赵匡美寻思,也是。
“哥,若是你,会如何?”赵匡美。
“将计就计。”赵匡胤没丝毫犹豫道。
“可前方就是陷阱,这不是去送死么?”赵匡美又大为不解。
“你去是送死,我去不是。”赵匡胤出口道,他不是在讽刺赵匡美,他在说事实。
论打仗,赵匡胤绝对能上最能打仗帝王的排行榜。
【咱们再说说马哈木那里的布局,他选忽兰忽失温作为瓦剌于明朝大军决战地点。
此战,马哈木可是带上了瓦剌的全部家底,包括瓦剌的三万重骑兵。
他决心定要大败中原大军,取大明皇帝首级!】
朱允炆听瓦剌竟然有三万重骑兵,如此还能败了?
【明惠帝朱允炆】:瓦剌如此还能败?
“这个昏君!”大将平安直接开口骂,他没想到自己忠心效忠的帝王竟然是如此昏君。
这一刻大将平安真的后悔了,他拼命保卫的究竟为了什么。
如今回想起来,燕王朱棣为何要反,若不是那个昏君下死手削藩,燕王怎会反。
大明的江山是谁在守护,那个昏君又在做什么,除了关起门来打自己人,他还会什么。
若上位之后,他能把削藩这股狠劲用在对付外敌上,还有谁敢反他?!
“将军,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下官可什么都没听见。”奉命押大将平安回都城的下官恨不得捂住大将平安的嘴。
“我就骂了,我平安就骂那个昏君!”大将平安不改口,他才不苟活!
【马哈木一切都布置好,只等着大明皇帝入他的陷阱。
忽兰忽失温是典型的山丘地带,四面隆起、中间平坦,特别适合突击作战。
只要大明部队一来,他便立马让重骑大军四面而下,正面出击,利用重骑兵的强大的破阵能力,直接把明朝的大军冲散。
将明朝主力大军冲击成几路,然后一一击破,最终全部歼灭,多么完美的计划!】
完美的计划!
一行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按照行军战术来说,马哈木这个计策的确不错,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是稳妥。
特别选的主战场还对他十分有利,若明朝大军一旦入局,怕是难以脱身。
“哥,重骑不是怕轻骑么?”赵匡美记得神迹之前分析过。
“三万重骑,势如破竹。”赵匡胤道,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机动性的优势就没了。
“那步兵么?之前不说轻骑怕步兵么?”赵匡美使劲回想神迹所述,“不对不对,神迹说了,步兵怕重骑…”
啊,这…
【但是明太宗朱棣再次预判了马哈木的预判,他见瓦剌兵分三路,于是先派出先锋部队,同样诱敌而出。
瓦剌大军已经明朝大军中计,随着四面而下,正在此时,轰隆的战火声响彻忽兰忽失温!】

【明太宗的神兵营出击!神兵营的火炮对准瓦剌的重骑大军。
瓦剌大军何曾见过此等架势, 瓦剌的重骑大军纷纷中弹落马。
其他没有被击中的,也因为这隆隆的炮火声导致马儿惊慌,被纷纷的甩下战马,死于惊慌马儿的乱踏之下。】
乐瑶配合般的放出连连的炮鸣声。
听的秦始皇嬴政直接站了起来, 眼神都亮了起来, 看出来嬴政是真的很眼馋后朝的火器。
后朝王朝竟然有如此强悍的军队, 火器时代, 到底是怎么样的英勇!
不光嬴政激动了,唐太宗李世民也跟着激动起来, 此时是唐朝初年,因此唐朝也没有火药。
赵匡胤倒不激动,他们大宋也有火炮,但是后朝大明的火炮好似和他们大宋的不一样。
【马哈木的策略被明太宗朱棣打垮,瓦剌的先锋部队被冲夸, 明朝大军乘胜追击。
不过准备了这么多年的瓦剌战斗力还是有的, 瓦剌大军快速整装, 继续对明朝大军进行反击对抗。
明朝大军左右开弓, 对准了瓦剌左右部两路大军,随后神迹火炮营再次出击。
当然, 如此冲击下, 明军损失也不少, 像是大将满都则在激战中战亡。
明太宗朱棣看准时机, 他带领几千精锐骑兵从山顶冲锋而下!
帝王冲锋!马背上的帝王!】
天幕的画面中, 为首的身穿铠甲的帝王冲锋而下。
“末将愿誓死效忠必陛下!”燕军大营齐声大喊,将领和战士们个个慷慨激昂!
仿佛他们正跟随朱棣迎战沙场。
听到如此恢宏的场面, 李景隆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们也都激动起来,果真是燕王朱棣!战神朱棣!!
特别是大将平安和大将盛庸, 他们两人甚至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们二人是效忠朝堂,他们更效忠的是大明,显然朱允炆手下的大明不是他们想效忠的大明。
对内强行,对外软弱,只对南方文绅优待,北方的百姓于不顾。
只因燕王朱棣驻守北方,连带百姓也不是人,凭什么,没有北方的坚守,何来南方的太平!!
明惠帝朱允炆握紧拳头,他满脸不屑,为帝者逞什么英雄?
【明惠帝朱允炆】:匹夫之勇,他怎么不死!!!
“你怎么不死!”平安破口大骂,从京都来的官员都来不及捂住他的嘴。
实际上,从京都来的官员也打心底瞧不起朱允炆。
如此的帝王和当年南宋的赵构有什么区别,明明燕王在为大明打天下,而他们陛下却想让燕王陛下死……
虽然是不同的平行世界,但人的本性却没变,此刻庶人朱允炆也是如此想的,匹夫之勇,朱棣怎么不死。
【朱允炆】:匹夫之勇,若是我为帝,必然不会这般。
朱元璋再次见朱允炆的心声,气的哐哐又是两脚,“你他娘的知道勇字怎么写?!”
朱元璋实在忍不了,“把这孽障扔出皇宫,不,直接流放边境!”
朱允炆慌了,贬为庶人他能接受,他知道他家皇爷爷心软,等着火气消了定会想起自己。
可若发配到边境之地,他会死…他真的会死!
“皇爷爷,我不能去蛮荒之地。”朱允炆过来抱住朱元璋的大腿。
蛮荒之地几个字说的相当讽刺。
朱柏他们几位藩王冷笑,“好圣孙,怎么如此怕死。”
“蛮荒之地怎么了,那也有百姓。”朱橚最有发言权,毕竟他在云南待过,那里的百姓是真的苦。
“皇爷爷,您不能这么对我,不能因为神迹一面之词就如此对我!”朱允炆痛哭流涕,“爹在天之灵…”
朱允炆竟然把死去的朱标搬了出来,希望朱元璋能念在他死去爷爷的份上可以放自己一马。
朱允炆不提朱标还好,一提,朱元璋更是爆怒,这个孽障有什么资格提他的太子,他有什么资格!!
朱元璋觉得朱标生有这么孽障都是他的污点。
朱元璋气的整个人都抖了,太子朱标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真的是太重太重,他最信任了儿子,跟着自己经历了穷苦到辉煌的儿子,没有任何缺点的儿子。
如今却被这个孽障侮辱!!
“把这个孽障踢出咱们老朱家的家谱,你这个孽障,不准再喊太子一声爹!!!”朱元璋大吼。
朱允炆不知自己做了什么竟让他家皇爷爷愤怒如此,朱标本来就是他的爹,亲爹。
“皇爷爷,你如此无情,爹泉下有知…”不等朱允炆说完,朱元璋的大嘴巴子直接拍在朱允炆脸上,直接打的他说不出话来。
“把这孽障拖出去!!!!”朱元璋的愤怒响彻整个大殿,吼完后,朱元璋因为情绪激动剧烈的咳嗽起来。
不知是因为咳嗽还是情绪若至,朱元璋老泪纵横。
直播间那头的乐瑶感知不到激动朱元璋的情绪,她继续唠嗑。
【朱棣冲击而下,对着瓦剌的中央大军发起最后一击,溃败的瓦剌大军哪里能经受的住朱棣的铁拳。
明太宗朱棣的英勇不减当年,还是战场上那个意气风发的他!
若没有当年朱允炆不顾情面的削藩,明太宗朱棣该是大明最厉害的将军,永留史册!】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
听得李世民他们热血沸腾,大喝一声好!
【瓦剌的中心大军别被明太宗朱棣打散,他们开始后退逃命。
可明太宗朱棣怎会让他们跑,在明太宗朱棣的带领下,全军士气大增!宛如开挂。
连步兵都往上冲,这样的大战,人生能遇到几何!
马哈木抱头逃窜,他怎么想到自己策划已久的大战会以这样的结局结束。
明明他拿出了全部家底,明明主战场在他精心选的地方,明明大明军团已经中了他的陷阱,对方怎么就赢了?
原本的优势全在瓦剌,对方怎么就赢了呢?马哈木他想不明白,他想不明白呀…】
优势没了!
天幕中四个大字赫然出现。
又是熟悉的优势没了,这个字眼再次刺痛了朱允炆的心。
【明惠帝朱允炆】:军中定是有细作,毁我大明江山!
【明惠帝朱允炆】:难不成瓦剌那也有朱棣派出去的细作,历史是何其的相似!
路人甲又忍不住朱允炆脑残粉的发言,合着明太宗朱棣能胜利都是因为细作。
【路人甲】:你怎么不说全天下都是明太宗朱棣的细作?
【路人甲】:承认别人优秀就这么难么?你行你怎么不上,是不想还是不敢?
粉丝路人甲亲自下场,再次把明惠帝朱允炆怼的无话可说。
朱允炆这一句细作,再次让大明军中的将领和士兵们的心彻底凉了……
白沟河之站,几万大军全军覆没,他们都是细作?以自己血肉之躯保护朝堂的细作!!
【不过这次明太宗朱棣却没有把马哈木赶尽杀绝,而是留了马哈木一命,他率领大军追到土剌河畔,便停止追击。
一路上,大明军团把瓦剌的兵力打的溃不成军,让瓦剌无力在于大明对抗。】
听到这,朱允炆整个人定住,什么意思?都打到这个份上,反贼燕王竟然把马哈木给放了?竟然给放了??
【明惠帝朱允炆】:那个贼人为何把马哈木放了,养虎为患,愚蠢至极!
【明惠帝朱允炆】:果真,只会自己人打自己人。
【明惠帝朱允炆】:若是朕,肯定不会放过他们,定会斩草除根!
【明太宗朱棣之所以把马哈木放了,是不想再出现当年鞑靼的情况。
不能把瓦剌打死,要留着瓦剌制衡鞑靼,不能在让鞑靼一家独大,这是帝王的权衡之术,有时候赶尽杀绝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要是制衡玩脱了,也会造成大祸患,主要还得看帝王行不行,显然,明太宗朱棣很行。】
【明惠帝朱允炆】:他凭什么行!
【路人甲】:凭他把你家明惠帝打的看破红尘,直接出家!!!
盛庸看天幕中明惠帝朱允炆一句接着一句脑残发言,最终是忍不住了。
他问大将太平,“我要造反,投奔燕王,你要不要一起?”
“好,一起!”大将太平没有丝毫犹豫,这样的昏君他要是再愚忠,自己就是个傻子!
朝堂派来的官员大惊,“两位将军!”
“你要不要一起?”盛庸问朝堂派来的官员,“你打不过我俩,我俩跑了你也跑不了,说不定会把你也认定为奸细。”
官员一听沉默了,他知道盛庸不是危言耸听,如今的陛下已经昏庸至此,善恶不分了……
“下官给将军松绑,日后多靠二位将军恩泽。”朝堂派来的官员决定跟着平安他们一同投奔燕王。
“将军,不好了!反了!他们都反了!”副将来报,只见李景隆在收拾东西。
副将,将军???
李景隆,“一起走?”

“将军??”副将一副惊恐模样。
李景隆倒是淡定的很, 他问,“如此看本将军做甚,你是觉得本将军原就是燕王朱棣的细作?”
李景隆问的如此直接,倒让副将不知如何作答。
“你看, 你都如此觉得, 那陛下更是认定了我是细作, 即便本将豁出命奋勇杀敌又有什么用。”李景隆叹气, “与其被当做乱臣贼子,还不如投靠燕王朱棣, 死也死在北伐的战场上。”
此时此刻,他竟然理解燕王朱棣为什么造反,不得不反,不反就是死。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可走了。”李景隆该说的话都说完了。
副将错愕的张着嘴, 无力反驳, 毕竟他们皇帝陛下的心声他也看过了, 打败仗就等同于叛徒。
当下局势, 不败也难,毕竟对面可是战神燕王啊, 把鞑靼和瓦剌都打的落花流水的燕王, 不是自己太弱, 而是对方太强的燕王啊。
“将军, 你等等我, 我,我也走。”副将想了想, 要不他也跟着走吧,留下来也打不过燕王, 到时候败了还得被当做叛徒。
将军说的对,与其在大明朝内耗,不如跟着燕王朱棣打外族去!
此刻,已经被关押的徐辉祖还在纠结,到底反还是不反。
徐辉祖和朱棣的关系不一般,徐辉祖的父亲是开国功臣徐达,而徐达则是朱棣的老丈人,这么算起来,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子。
但徐辉祖可没因为自己是朱棣的大舅子而对朱棣心软,在他的心中只有朝堂!
在这次白沟河之战中,正是徐辉祖掩护李景隆撤退,若不是徐辉祖,明军可以要全军覆没。
可如此功劳的徐辉祖却因他和朱棣的关系,被朝堂重查,甚至比大将平安更为严重。
徐辉祖自认为对朝堂一片忠心,不想却换来如此结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其实,朱允炆只是下令严查,但是命令传到下面就变了质,成了只要和燕王朱棣有关系之人便捕之……
所以大将平安和徐辉祖成了首要目标,明明二人没做什么,却已然成了燕王朱棣的细作,大明的罪人。
甚至已经有文官上书弹劾二人,并列举出两人的罪状。
正在徐辉祖纠结的时候,外面的大锁被平安和盛庸一起砸开了。
光线照进屋子,徐辉祖抬头看向二人。
“徐将军,你要不要一起走。”大将平安开门见山问道。
“我……”徐辉祖还在纠结,“你们都要去投靠燕王朱棣?”
“如何都是大明江山,不如拥护明主,不让大明成为第二个大宋。”盛庸道。
“徐将军,你想想当年的岳飞岳将军。”平安道。
如神迹所述,目前明惠帝朱允炆的操作和当年大宋如出一辙,如此帝王即便手下有再多强兵强也无用。
当年的岳飞,当年的文天祥不都如此么。
“大明江山。”徐辉祖喃喃道。
明朝的情况与宋朝不同,要说接近则更接近于唐朝。
“自己人打自己人,何必呢。”盛庸道,“若咱们齐心合力,定能踏平漠北!”
想到神迹所述的未来,盛庸不自觉的激动起来。
为将者,谁不想抵御外敌,如同当年的霍去病!
“徐将军,你走不走?”大将平安问,“你可是燕王的大舅子,定跑不了。”
平安知徐辉祖的实力,这样的将才不跟着明君太可惜了。
“好。”徐辉祖最终下定决心,他反了!
“等我一会,我想去找找铁铉。”徐辉祖还想拉一个人。
“铁将军已经在收拾粮草。”
盛庸和平安二人来徐辉祖这之前先去了铁铉那。
到此为止,李景隆麾下的几位副将都已决定要造反,投奔燕王朱棣。
在大营门口,他们几人遇到了李景隆。
气氛有那么一丝丝诡异的尴尬。
除了几位大将外,士兵们全部带着粮草投奔燕王朱棣。
“粮草就不要带了。”李景隆先打破了尴尬的气氛,总归君臣一场,彼此留点情面。
其实带不带的都无所谓,反正无人镇守,燕君迟早要来拿的。
“大王,李景隆率大军投诚。”副将张玉来报。
正在看地图的朱棣一愣,显然没想到李景隆会投降,按照神迹所述虽然李景隆最后为燕军开了城门,但是在此之前还是坚守的。
“他带了多少人马。”朱棣问。
“回大王,朝堂的所有兵马!”
“多少?”朱棣又问了一次。
“全部军马。”张玉回。
朱棣楞住,他是想过会有人来投奔自己,但是没有想到会是全员投奔。
不光是李景隆这一直大军,其他藩王也带着他们的军队过来投降。
最后还坚守在朱允炆身边的只有些文臣和亲卫,将臣几乎全部投降。
“为何?!为何会这般。”朱允炆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发现到如此地步,全员奸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