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近日光)


瓦剌趁着明军横扫鞑靼之时,趁机侵占了不少蒙古领地。
等着明太宗朱棣班师回朝,瓦剌的首领马哈木带着瓦剌骑兵继续作战,侵占原来鞑靼的领地。
瓦剌首领马哈牡觉的自己可以,相当的可以,可以到能和明朝来上一战!】
乐瑶放出小动画,一个外族的可汗打扮的小人走到天幕中央,相当嘚瑟的抖啊抖的,头上几个大字,“我可以!我相当可以!”

看见天幕上蹦跶的外族卡通小人, 还有他头顶上大大的我可以。
朱元璋真想伸手亲自把贱兮兮的小人给拽下来,可以,他可以个屁!
“五哥,你猜他会不会被咱四哥打的落花流水。”湘王朱柏已经迫不及待。
“那必须的, 咱四哥是谁!”朱橞满脸自豪!
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 就比朱允炆大两岁而已, 别看朱橞小但是心眼可是不少, 如今眼见是他四哥得势力,他立马开始墙头草。
也不知现在讨好还来不来得及, 毕竟之前神迹说了,他先是投靠了朱允炆,但后期又和李景隆一起开了城门。
功过相抵,算的上无功无过吧?
跪在地上的朱允炆见朱橞这幅嘴脸,真想怒骂一声小人!
虽然朱允炆已经被贬为庶人, 但朱元璋还是让他把神迹看完, 他得让这个不肖子孙看看真正的帝王应该是什么样子!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把储君之位给老四朱棣。
废长立幼的确有背礼法, 但是当下情况不同, 他的四子朱棣是被老天认可的帝王,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坐这个皇位。
朱元璋开始打量晋王朱棡, 若还有孽障有别的心思, 他这个当爹的不介意替四子朱棣扫平障碍。
朱元璋这人偏起心来那是真偏心, 之前他是防备朱棣, 怕朱棣对朱允炆不利。
如今是防备其他子嗣, 怕他们对朱棣有造反之心。
不过和朱允炆不同的是,即便其他人有造反之心, 朱棣也有能力把他们摁死。
【觉得自己特别行的瓦剌首领马哈木,觉得胜利唾手可得。
即便鞑靼惨败, 他也不认为是明朝皇帝太强,而是鞑靼太弱了,当时跑什么跑,什么大军一跑军心不涣散?
说到底还是鞑靼不行,可自己不一样,他们瓦剌可是有整个蒙古草原的兵力!辉煌程度堪比当年的大元王朝!!】
我可以!
几个大字再次出现在天幕上,就差贴在观看神迹的众人脸上。
“真是心里没数啊。”赵匡美吐槽,“这瓦剌首领应该和那个明惠帝朱允炆凑一对,一个我可以,一个优势在我。”
建文年。
朱允炆看到神迹再次降临,心里烦躁的很,上次神迹降临就把燕王朱棣好一个夸赞。
朱允炆开始怀疑,面前所谓的神迹到底是不是朱棣找神棍做的戏法。
“下令,从即日起勿让神迹扰乱军心,只要神迹出现便让那些将领们捂住耳朵,闭上眼睛!”朱允炆竟然下了一个如此荒唐的命令。
黄子澄也不劝阻,甚至觉得他们陛下这令下的对,如今神迹的出现的确只会涣散军心。
“朕的旨意说的不明白?”朱允炆看向殿下众臣,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外心。
如今朱允炆觉得谁都不可信,他只信黄子澄和方泰这几个心腹。
殿下大臣颇感无奈,他们殿下此举不是掩耳盗铃么?
他们能听之,可是打仗的将领还能仗打一半,停下来闭上眼睛,捂住耳朵??
白白送死??
但君王有令,臣不得不从,众臣在不愿意只能闭上眼睛捂住耳朵。
但乐瑶这嗓门的穿透力真的可以,即便众臣们捂住耳朵,神迹的一言一字还是能听清楚。
其实看不看神迹真无所谓,乐瑶又不是短视频博主,主要以唠嗑为主。
偶尔就放个小动画啥的,对直播影响不大。
主打的就是一个唠嗑。
朱允炆能让大明众臣不听不看,但是却堵不住乐瑶的嘴,因为乐瑶根本不知道自己直播间通古代。
【瓦剌首领马哈木特别有自信,他已经做好准备要和大明皇帝大战一场的准备。
而且马哈木觉得,上次大明皇帝已经御驾亲征,应该不会再次御驾亲征,放眼历朝历代,有几个帝王御驾亲征的。
在这多说一嘴,马哈木虽然为草原游牧民族的首领,但是他却对中原文化颇有研究,特别是中原的政治操作。
有一点他说不错,历朝历代的确没有几个皇帝上位后还御驾亲征的,像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之后也退居二线,治国为主,没有御驾亲征。
大宋的皇帝咱就不提了,还不如不御驾亲征。】
赵匡胤……
大宋的一世英名就从大明车神那开始败坏的。
李世民之前没听宋朝之事,可神迹一次次的说,如此让他对后世大宋特别好奇,后朝大宋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神迹如此嫌弃?
大明车神,雪乡二圣,听起来都挺像殊荣的。
【所以瓦剌首领马哈木更加自信,首先他效仿鞑靼唯一一次成功的一战斗,就是他团灭了大将丘福的那场大战。
他也学习鞑靼那样,诱敌深入,如此可轻轻松松的先消灭他大明朝十万大军。
马哈木打起算盘,目前已经知大明已经损失了十万大军,第二次和瓦剌一战,怎么说也得损失个五六万大军吧?
上次明朝号称五十万大军,实际上也就十几万。
所以大明根本就没看起来那么厉害,实力说不定没有瓦剌强悍。】
我可以!
这几个大字再次出现在天幕上,和之前那个优势在我是一模一样的字体。
【策划好战略方针后,瓦剌首领马哈木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派兵不断侵扰明朝边境地区,就如同当年鞑靼挑衅明朝一般,如出一辙。
瓦剌首领马哈木试图挑起战争,然后引诱明军深入漠北,正中他的下怀。】
天幕上卡通马哈木出现了,只见他挖了一个大坑,头上几个大字“守株待兔”。
【明太宗朱棣怎会让瓦剌如此挑衅,于是在1414年,明太宗朱棣带领五十万大军,再次出征!】
恢宏的音乐响起。
出征的场面再次出现,永乐大帝何须避他人锋芒!踏平了漠北!
大明何须避他人锋芒!
军心再次澎湃起来!
朱棣手下的将领们觉的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他们的燕王日后定是千古一帝!
德州大营
见天幕出现,众将领和士兵们更没有心思打仗,特别是李景隆这边的将领们。
燕王朱棣越是优秀,将领们就越是质疑自己,为何他们要内斗如此,作为将领不该开拓疆土,保家卫国么,如今这算什么??
况且,他们忠诚的帝王还丝毫不领情,把他们的人命做草芥,半分不信任他们,竟觉的他们中间有燕王的细作。
大营中已经有人想去投奔燕王朱棣,甚至已经有人付诸行动。
“将军,作日又抓到逃叛的士兵。”李景隆手下副将来报。
已经不知是第几波,明明之前的已经军法处置,但仍旧没有压下军中动荡。
今日神迹再次出现,怕是…
李景隆烦躁不已,已然不知该如何处置,军心已经散了,再严厉的军法也无用。
李景隆长叹一口气,他心底觉得朝堂大势已去……
自己退到德州,燕王朱棣的攻势不减,这阵子陆陆续续的已经有一万大军直接投靠了燕王朱棣。
李景隆实在是想不明白朱允炆到底要干什么,他这还在前线作战,朱允炆竟然直接派人过来查他。
如何,觉得自己是朱棣那边的人?
就因为自己打了败仗?
他怎么不看看大将耿炳文不是也输了,老将军顾城不是也被生擒了。
还有神迹之前说的战绩,几个月就收复安南,鞑靼见之都闻风丧胆。
这样的战神燕王,谁能打?
他就想问问到底谁能打?凭着自己么??
李景隆倒不是贬低自己,他是心里对自己有数,自己是有那么一点能力,和燕王那样的打仗天才是无法相比的。
“他们爱走就让他们走。”李景隆越想越气。
“将军,这…”副将尴尬的站在原地。
不光李景隆心里难受,他手下的大将同样不怎么舒服,特别是当年跟随过燕王的老部下,比如说大将平安。
直接被停了职的大将平安,今日他就要被压回朝堂。
看着眼前的天幕,大将平安真的后悔了,后悔自己没早一日去投奔燕王朱棣。
大将平安早年跟随朱棣北伐,虽然是朱棣手下,但是他对朝堂决定的忠心不二。
在白沟河一战中,他的表现也相当的出色,虽然最后他还是被朱棣打败,但是不能因为自己败了就抹杀了自己全部的功劳。
仅仅因为自己是朱棣的属下,仅仅因为自己没有最终打败燕王朱棣,就被定为反贼?!
可笑,真是太可笑了。
平安气恼的哈哈大笑,过来押他士兵们心里也不舒服,将领平安是怎样的人军中谁人不知。
若真是燕王朱棣的人,还能在战场上那样厮杀?
大将盛庸过来看望平安,两人一同在战场奋战,差点就赢了燕军。
今日看到昔日的战友到如今的田地,大将盛庸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应该是狐死兔悲之感。
他这次没有遭到弹劾,不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奋勇,而是因为他曾经不是燕王朱棣的手下。
“起码让我看完天幕,”平安对朝堂派来的官员道。
官员无奈,“将军,您就别难为下官了,若回去晚了,陛下怪罪下来,您的罪名不就坐实了。”
“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平安怒吼,他不怕查,他对大明忠心不二!
来的官员叹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出征,明太宗朱棣还带上了自己的好圣孙,朱瞻基!】
好圣孙???
朱元璋看向自家儿子,“如何,世子也死了??”
朱高炽,我死了???
朱高煦,大哥死了!!!
朱允炆…好圣孙?

朱高煦高兴的欢呼雀跃, 但一想到他大哥以后还有个好圣孙,心里又不高兴。
他爹是怎么回事?怎么和他爷爷一个德行,又不是没有儿子,弄什么好圣孙?
想再出一个朱允炆么??
自己这个好大儿他怎么就看不见呢!
朱高煦心底的火苗再次燃起, 他心里想, 他爹朱棣这样做, 是不是让自己效仿反了他的好大侄子?
此时的朱瞻基还未出生, 朱高煦直接把朱允炆的形象代入到了他还未出生的好大侄朱瞻基头上。
“又一个废物。”朱高煦感叹道。
朱高炽…
【李世民】:唉……好圣孙
【赵匡胤】:唉……好圣孙
李世民和赵匡胤进入直播间比较晚,因此不知叫门天下的事, 自然也不知道朱瞻基。
因为有朱允炆这个好圣孙在前,听神迹提朱棣的好圣孙时,李世民他们第一反应便是这好圣孙怕不是真的“好”。
而作为直播间元老粉丝,嬴政展开记录后朝大明的竹简。
想当初神迹第二次出现,上来就讲的大明战神, 叫门天子, 土木堡战神。
即便过去了几个月, 嬴政仍对明朝的这位败家子印象深刻。
只是嬴政没有想到那个败家昏君的先祖竟然如此英勇, 这个明太宗才该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战神。
嬴政看着之前的记录,这个好圣孙朱瞻基应该就是那个大明战神朱祁镇的爹。
之前神迹虽然没有详细的说朱瞻基, 但是之前偶尔提过一嘴, 算是个不错的帝王。
可惜生了一个败家子, 以一人之力断送了整个大明王朝, 好在有朱祁钰收拾烂摊子, 最后那昏君竟然发起了夺门之变。
嬴政现在回想起来那个败家的种种作为,不由的为大明惋惜。
随后嬴政又看向公子扶苏, 儿子不行,不知道孙子行不行。
如今自己这个年岁, 也不知能不能等当孙子成人。
若能活的久一点便好了,这个念头再次冒了出来。
洪武年。
听到朱棣最后也立了自己的孙子为皇太孙,朱允炆莫名的恼怒。
可能同为孙子的原因,朱允炆莫名的觉的自己的皇位被朱棣的孙子给抢了。
他诅咒朱棣的好圣孙也是个窝囊玩意!
【朱允炆】:诅咒你的圣孙也是个窝囊玩意!
朱允炆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一行大大的红字。
看见弹幕的众人全部沉默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我生气起来连我自己都骂么?
“你还知道你自己窝囊。”朱元璋恶狠狠的对朱允炆道,随后又悲上心头。
听到自家四子也早年丧子 ,朱元璋悲呛道,“咱老朱家事造了什么孽。”‘
想起自己那个大胖孙子,怎么就死了。
“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怎么死了。”朱元璋心里难受。
朱允炆???
“皇爷爷…”朱允炆的声音哽咽 ,他家皇爷爷是说自己该死么?
【朱允炆】:死的好,死的大快人心!
一行大字又从朱元璋的眼前飘过,此时的明太祖朱元璋眼里还含着泪花呢。
只见朱元璋走到朱允炆跟前,使劲踹了朱允炆一脚,“又狠又毒的畜生!”
【朱元璋】:我的好皇孙,怎么就死了呢。
朱高炽自己也纳闷,虽然自己胖,但是也不至于死那么早吧。
乐瑶看着弹幕。
这???
【明太宗朱棣之所以带上自己的好圣孙,原因之一,是太子朱高炽身体不怎么好,肥胖不说还跛脚。
但是朱高炽没死,还挺好的活着。】
【朱高炽】:原来我没死。
【朱高煦】:怎么没死?唉…
听神迹如此描述朱高炽,正在神迹跟前的李承乾和李泰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虽然李承乾如今脚还好好的,但神迹之前说过他未来会跛脚,而李泰更不必说,整个人胖成了一坨。
感觉命运是一个轮回,这朱高炽怎么听着像是李泰还有李承乾的综合体。
【因为朱高炽身体不好,所以朱棣早早就立下了皇太孙,作为大明王朝的下一代继承人,好让明花草后继有人。】
朱高煦??我不是人???
【这个事情大家是不是觉的似曾相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是把皇位直接传给他的好圣孙朱允炆了么。
唯一不同的是,此时太子朱高炽还没死,而朱元璋立皇太孙时,太子朱标已经死了。
为了防止再出现靖难之役,朱棣决定亲自带自己的好圣孙上战场,让他建功立业,别像明惠帝朱允炆那般一无是处。】
朱允炆……
【这么看,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真的很大。
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在前,但是到他自己又极其的偏心李泰。
而明太宗朱棣,有靖难之役在前,到他这继续立自己的好圣孙。】
听到此处,唐太宗李世民又开始自省。
当年他就想着一碗水端平,长子有太子之位,次子自然要疼爱一些,不想…
【补充一点,瓦剌敢如此对明朝叫嚣,除了他的实力比鞑靼强大外,还因为他处于西北部,躲开了明朝的贸易封锁。
对于重护甲方面,瓦剌可比鞑靼要强的多,因此瓦剌有数目庞大的重骑大军。
咱们继续说回明太宗第二次北征,和第一次一样,明太宗朱棣还是稳扎稳打的战略推进,确保军队有充足的补给。】
乐瑶放出紧张的音乐,擂鼓阵阵,让天幕前众将领的心一下提了起来。
而神迹面前的朱允炆听着紧张的鼓声,却让他异常烦躁。
因众臣都闭上眼睛,朱允炆的心理活动便肆无忌惮起来。
【明惠帝朱允炆】:两次出征,劳民伤财堪比隋炀帝。
【明惠帝朱允炆】:老天无眼,为何不让他死在第二次北伐!
朝堂众臣的眼睛是闭上的,看不见天幕上的弹幕,但是军营中,众将领和士兵的眼睛可没蒙上。
虽然朱允炆下令,但是皇令下发总需要时间,又不和现代似的,一个电话能通知众人。
此时的朱允炆估计是刺激过头,竟是忘了这点。
见他们陛下如此恶毒的诅咒,众将领和士兵错愕不已。
都说内战无英雄,外站无贼子。
就算他们陛下再如何巴不得燕王死,但此时的燕王朱棣面对得是外族瓦剌啊,希望燕王死?那他们陛下是不是大明亡?!
【瓦剌采用了和鞑靼相同的战术,先诱敌深入。
马哈木首先派出一小队兵马,先让明太宗朱棣打赢一小仗,随后那些被生擒的“俘虏”向明太宗朱棣交代出马哈木大军的所在地。
这样情形不能说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同样是刚到蒙古的明军,同样的抓到俘虏,同样俘虏领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