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太子丹身边的拉下去侍卫严刑拷问,本王不信问不出天命。”燕王喜下令。
“大王,卑职知神迹所述。”太子丹贴身侍卫跪下,与其被逼着说还不如现在交代。
“你!”太子丹怒瞪侍卫,竟然敢背叛他!
侍卫低头,不敢直视太子丹。
“回大王,神迹所述,荆轲刺秦必败,太子殿下匹夫之勇,大王会,会砍了太子殿下的脑袋赔,赔罪。”侍卫只记得这么多。
“父王,你别听这奸人胡说!”太子丹急了,而燕王喜的眼神则在他脖子处打转。
今日神迹再次出现,又在大殿之上。
嬴政和众臣皆打起十二分精神。
之前是汉,如今又是大明。
朝代更迭不可避免,嬴政豁达的同时只希他大秦江山可延绵千年,千年即可。
“大明战神。”嬴政看着屏幕中身穿黄袍的帝王,得此荣耀不知是何帝王。
百年之后,自己在后世眼中不知为何,是否可称的上大秦战神!
不过,为何两次登基?嬴政疑问。
大将蒙毅、蒙恬兄弟二人的注意力却在那太监身上。
帝王冲锋陷阵不足为奇,毕竟是大明战神,可为何身边带着一个太监,难道后世没将军?或这官宦乃是奇才?!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大为不解,继续看向神迹。
大明洪武年。
朝堂之上,一黄团忽然出现,有眼却无鼻,有嘴却无耳,正如史书记载。
“没想到咱也能见到,见到这个这个。”朱元璋指着黄团。
“皇上,是神迹。”身边伺候的官宦太监道。
见神迹中那威风凛凛的太监,官宦太监不禁心情澎湃,没想到后朝官宦地位如此之高,可跟着皇上出兵征战。
唉,可惜他生不逢时呀。
朱元璋怕出现前朝的官宦专权,因此官宦的地位低下。
“嗯,神迹。”朱元璋看了身边官宦一眼。
官宦太监知自己多嘴,吓的出了一身虚汗,怕朱元璋怪罪。
听大明战神这几字,让朱元璋龙心大悦,没想到他的后代子孙如此英勇神威,也不枉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
方才听神迹说灭火的皇二代,朱元璋心里一惊,如今看灭国的败家子是别人家的,他便放心了。
就说么,他老朱白手起家,作为历史上第二个平民皇上,怎么可能养出败家子来。
只是身边的那个太监有些刺眼。
自己已经如此提防,为何后世还有官宦出战,难不成是什么奇才?
大明永乐年间
明成祖朱棣携众臣看向神迹。
不想在他有生之年竟看到史书记载的神迹,本以为是帝王为了歌颂自己功德的杜撰,不想真实存在。
“大明战神。”朱棣松了一口气,方才听神迹谈到灭国两字朱棣心立马紧绷。
自夺权后,他励精图治,没有一刻敢懈怠,为的就是百年之后有颜面面对他的父皇。
如今看到他的后代子孙如此英勇,能得大明战神的称号,朱棣很是欣慰。
不过那太监尤为刺眼,还有两次为帝,这点朱棣想不明白,难不成是因为儿子不行,废了新君再次登基?
朱棣放下的心又紧绷起来。
突然间画面上出现一片大大的麦田图片,斜插进入千军万马前面中间,画风立马突兀起来。
但这画面落在朱元璋和朱棣眼中并不感觉到突兀,他们同时感叹。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呀。”
对于老天吃饭的古代,丰收的麦田无疑是帝王最想看见的。
【可不能践踏了田园庄稼呦】
【退退退都退!】
乐瑶捏着嗓子配音。
然后麦田一下子没了,视频被乐瑶倒着放回去,马儿倒着跑,哒哒哒,那英勇的帝王消失在众人的视野当中,乐瑶标配的大芒果头再次出现了。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聊聊历史传奇败家帝王大明战神,朱祁镇。】
朱元璋:传奇??败家??
朱棣:败家???传奇???
【朱祁镇,明朝的第六和第八任皇帝,今个咱们一起唠唠这位历史上唯一被俘虏后又再次登基为皇的“传奇”君王的一生!】
乐瑶一点屏幕,要关上刚刚的背景音乐,不小心又开了弹幕。
嬴政他们面前的小麦克风图标出现,对话权限开启。
【嬴政】:被俘虏的国君?!
【朱元璋】:被俘虏的国君!!!!
【朱棣】:被俘虏的国君!!!!
【杨坚】:天降神迹!佑我大隋!
前三位异口同声,差点盖住第四位君主的发言。
一直沉默的隋文帝发声,今日是他第一次见神迹,史册中也无此意向记载。
因此相比嬴政他们而言,杨坚还停留在发现神迹的震惊中。
乐瑶又悄悄的把弹幕给关上了,看她家粉丝如此激动,怕不是几位天使粉丝对其他朝代皇帝历史不是那么了解,其实历史上被俘虏的皇帝并不只朱祁镇,乐瑶打算科普一下。
【莫要激动,朱祁镇并不是史上唯一被俘虏的帝王。
西晋就出了两位被俘虏的帝王,五代后晋有一位,宋朝有三位,其中以“雪乡二圣”两位帝王最为出名。
最后一位便是今日的唠嗑的主人公明朝皇帝朱祁镇,加起来共有七位。
不知有没有遗漏的,欢迎大家补充。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回头可以单独出个被俘虏的帝王系列来唠唠嗑。】
乐瑶用小本本把这个话题记下来,以后直播可以聊聊。
【虽然不是第一个被俘虏的皇帝,却是唯一被俘虏后又再次为帝的皇帝。
先叫门,又夺门,实乃是一位很,很“传奇”的帝王】
嬴政立马收回自己方才心中所想,大秦战神……
既无能就不要逞匹夫之勇,自古以来君臣相辅相成,君治国,而将便是君主手中剑。
一人之勇,岂能治国安邦。
嬴政拂袖,“后朝竟如此。”
嬴政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怒火。
他可以豁达的接受大秦千年之后被取代,却接受不了被如此君王取代!
嬴政如此,他手下的将臣亦如此。
蒙恬蒙毅听大明战神被俘虏,顿时义愤填膺,堂堂帝王竟然被人俘虏,身边的将士在作甚!!
难不成后朝无人,竟只有一帝王出征?!
神迹仙人说的先叫门后夺门又是何意?
蒙毅自觉孤陋寡闻,看向丞相王绾求解,然王绾也不知何为“门”,只能神迹仙人继续指点迷津。
大明洪武年。
“叫门,夺门,什么意思?胡惟庸你给朕说说,是好还是坏?”朱元璋道坏字时,觉得心的一沉。
朱元璋紧盯着胡惟庸,“好?还是不好?”
此时,朱元璋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别忘了开头神迹仙人便说过,此次说的是一手好牌打烂的帝王。
“臣才疏学浅,未参透神迹仙人所述。”胡惟庸哪敢信口开河,这问题是死局呀,回好亦或者不好皆不行,不如闭口不说。
殿上一阵沉默,无人敢出来应答。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皱起眉头,“天子被虏,大明之耻。”
想他朱棣征战沙场,亲征蒙古,多次扭转乾坤。
如今后世子孙竟被外姓俘虏,还被贯以“大明战神”,怕不是在讥讽他大明!!
【咱们来细说一下这位大明战神的丰功伟绩。
朱祁镇前有驱除鞑虏、建立大明王朝的太太爷爷,后有五征蒙古、建功立业的太爷爷,承转亲爷爷和亲爹“仁宣之治”的盛世,开局便是大明盛世。
如此大好开局,能变成死局,除了朱祁镇大有本事外,还得益于他的一个朋友】
乐瑶一点,插入一张太监图片,同时直播的弹幕被一起点开。
【朱元璋】:这阉人是那小王八犊子的友?!
朱元璋自当皇帝以来,已然克制自己为君的言行,今日实在是克制不住,他不但想骂人,还想踹那个鳖孙几脚。
【朱棣】:孽障!孽障,此孽障是何人子!
若被朱棣知道,不会让他从娘胎里出生,祸害大明王朝!
【嬴政】:千秋百代,不敌败家一子,大秦不知出于几世。
【杨坚】:不知大隋灭于几任。
【嬴政】&【杨坚】:总不至于比后世大明差。
乐瑶看了一眼弹幕,不好说这俩粉丝什么…
【太监王振,秀才落第,后自阉入宫,由此看,是个狠人,只要能进宫,什么身份都无所谓。
后常伴于太子朱祁镇身边,果得重用。
朱祁镇对他尤为信任,不知王振怎么忽悠朱祁镇的,朱祁镇觉得他甚有学问,登基后任王振为掌印太监。
待王振得权后,第一件是就是让朱祁镇把明太祖朱元璋禁止官宦干政的指令废除。】
听到这,朱元璋已经气的面色瞪红,吓的身边官宦直接跪下。
“孽障,孽障,他娘的,王八蛋!”朱元璋怒气上涌。
暴怒的朱元璋还没意识到这个王八犊子似乎不是他指定太子朱标的后代
朱棣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紧握拳头,手崩青筋。
【王振得权后更加肆无忌惮,拉拢党派,巴结他的升官发财,忤逆他的处罚罢黜。
总之顺他者兴,逆他者亡!
就这样,朱祁镇还觉得王振有才能,委以重任,不知道朱祁镇那两眼睛是不是出气的,还是瞎。】
乐瑶忍不住吐槽,真是太气人了。
【嬴政】:不配为人。
【杨坚】:同上。
【朱元璋】: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呀!
【朱棣】:他是谁的子嗣!!
朱棣已经抽出了剑,就算是嫡子嫡孙,也不能让他活!!
【官宦当政,可想而知。
但更可怕的是,作为昏庸之君,还有选大的志向,明明没有能力但又觉得的自己特别的行。
把出征做儿戏,最后让天下百姓买单。】
【正统十四年,瓦剌军队因向大明邀赏未成,于七月进攻大明,朱祁镇不能臣子劝说,旨意带兵出征。
于是,朱祁镇传奇的一生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咱们好好唠唠土木堡之变,这个差点把大明朝钉在耻辱柱上的一战。
堪比宋朝的靖康之耻。】
所以,刚刚说的才是一个序幕?!
朱元璋捂着心口,“给朕传太医来。”
想他白手起家,平民皇帝,经历了风雨,不然如今被一孽障起到如此地步。
不愧是父子,即便是在平行时空不同朝代,朱棣反应也和朱元璋一般。
朱棣没想到自己没死于战场,倒是被王八鳖孙给气死!!!
【正统十四年,群臣上书再三劝阻,但王振在策,已然把朱祁镇捧做朱元璋在世。
朱祁镇铁心要御驾亲征,他要建立丰功伟绩!他太祖爷爷行!他太爷爷行!他也行!
即便他从未带过兵,也从未研究军法。
区区瓦剌,蝼蚁而已!】
乐瑶配图一帝君叉腰大笑之图,神情之轻蔑。
身后摇着一面大气,赫赫印着二字,“我行!”
脚边一直哈巴狗,吐着舌头,旺旺两声,四字弹出,“皇上英勇。”
【朱元璋】:你行个你奶奶个熊,狗东西!
【朱棣】:孽障,你行个屁!
两人异口同声,弹幕重叠。
与别的弹幕不同,二人弹幕字大如斗,颜色鲜红。
真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的愤怒。
群臣听到神迹说未来的昏君说“他太祖爷爷行!他太爷爷行!他也行!”
此刻,竟觉的他家主公受到了侮辱。
【事实证明,他行个屁。
朱祁镇带二十万大军围剿两万瓦剌军,没错,二十万对战两万。
其中还有大明朝精锐三大营。
三大营是由明成帝亲自组建,由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组成。
特别是神机营,手握火器,相比于冷兵器有巨大优势。
除此之外,不知朱祁镇到底觉的自己行还是不行,竟然带走了六部九卿,包括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六十多位朝中重臣,都乃朝堂的中流砥柱。
此战,大明朝可谓倾巢出动。
换句话说,基本把大明朝给搬空,只留郕王朱祁玉留守京都。】
原本的图片撤去。
乐瑶又放出一张恢宏的大军出征的图片。
只是配乐悲凉,让人不由的心酸。
【明朝的三大营呀,当年把蒙古军打的稀里哗啦的三大营呀。
就这么被朱祁镇这败家子给霍霍没了,有本事御驾亲征,自己去呀。
若真死在路上,那真是他对大明朝最大的贡献。】
随着音乐的情绪,乐瑶的情绪也上来了。
这段历史真的是越讲越让她生气。
自己去作死不好吗,还带着众将臣一起死!
几代人的基业呀,试想一下,从你太爷爷那要饭起家,最后成了知名企业家,到了败家这,带着全家继续去赌,然后输的倾家荡产……
大明永乐年间
听到三大营没了,朱棣不由心口一刺。
“三大营,竟也没了?”朱棣身子一晃,太子朱高炽过来搀扶。
“父皇,如今三大营还在,只要找出那孽障,一切未晚。”
可以说没有三大营就没有朱棣今日。
三大营相辅相成,为朱棣立下汗马功劳,是朱棣引以为豪的精英军队。
“朕想不明白,这般,如何还败了?”朱棣满眼血丝。
以二十万敌三万,加之精锐的三大营,全朝文臣武将全巢出动,就算是头猪,也该能赢才是。
不光朱棣想不明白,太子朱高炽也想不明白,如何就败了?
此时太子朱高炽的心比朱棣还要沉,神迹所述,这孽障乃是第六代皇帝。
如今自己是太子,若为帝,则是第四代皇帝,而第六代正是他的嫡孙。
大明洪武年。
“如何就败了?!”朱元璋不可思议,若国力衰败也就罢了。
如今有二十万的大军,还有精锐的军队,满朝文武跟随,竟然败了?!竟然败了!
难不成瓦剌军是神兵神将,可以一敌百?!
朱元璋深深的无力,戎马一生,却架不住败家子一个。
“后世如何拥立了这个败家子!”朱元璋拍案。
“着重记下火器还有冷兵器。”嬴政仔细听着神迹说的每句话。
自上次神迹出现后,嬴政特设官职,记录神迹所说的每字每言,殿下反复钻研,利于大秦的便用之,闻之教训则吸取。
虽后世朝代更迭,但嬴政想让大秦能走多远就多远,不愧于先祖几代人的期盼。
“不过。”嬴政皱起眉头,他想不明白,如此阵仗,怎能败了。
是军中有细作叛乱,还是那瓦剌一族真是天兵天将?
杨坚不住摇头,如此都能输,难不成是天要灭了后代大明?
“那朕的大隋呢。”杨坚陷入沉思。
隋朝实行轻徭薄赋之策,天佑大隋,粮仓丰盈。
且人丁兴旺,由户部所记,全国八百九十一万户。
如此家底,放眼前朝也是史无前例。
杨坚摇头,“不,朕的大隋定不会如此。”
即便后世出了二三个败家子也败不完。
【虽带着二十大军,又有强兵强将,但是朱祁镇放着军功卓越的将臣不用,却把命令将帅之权交给王振。
那个胸无点墨,却觉的自己是生不逢时堪比诸葛的王八蛋!!
将无实权,兵能不乱?】
乐瑶忍不住骂人了。
【朱祁镇没脑子,但是瓦剌却有。
朱祁镇出征,先行大同,而瓦剌却假意放弃大同,诱兵深入。
明君北行,不想中了埋伏后背后受敌,大同以北的明君惨败。
尸横遍野……】
【如此战况不利,朱祁镇自然是慌了,他以为的御驾亲征是坐在营帐内,等着前方大捷的消息。
他以为的行军作战不过是比谁人多谁剩,二十万大军,就算骑马跑过去也能踏平了区区瓦剌。
他以为自己乃是大明战神,不战而胜!!】
【而那个阉人王振,亦是怕了,他以为的派兵遣将就是动动上下嘴皮,一个你们打就行。
如今面对尸横遍野,阉人王振怂了,他不想建功立业,他只想赶紧回京都保命。
遂劝朱祁镇回京,朱祁镇虽不甘,但闻前方战败,他再无来时的豪情壮志,于是二十万大军打道回府。】
【若是真老老实实的回去也就罢了,可大明战神的骚操作又来了!】
乐瑶一口气说到这,气的都破了嗓子。
众人的注意力全在他们国君面前的屏幕上,那个大明战神一波接着一波的骚操作,连说书的先生都想不出来。
一波又接着一波。
朱棣和朱元璋二人已经被气的面色铁青,他们就想知道这个孽障什么时候死!!
【朱瞻基进入直播间】
【朱祁钰进入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