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近日光)


除此之外,还有四百汉军突破重围。】
听到自家孙子投降,李广整个人都傻了,方才李陵势不投降的誓言还在自己耳边回想。
“这个不孝子!不配为我李家儿郎!”李广捂住心口,心如刀绞不过如此。
李广再次跪下, “臣全家老小都有罪。”
“如何,李大将军又要自杀?”汉武帝刘彻问道。
“臣…”李广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毕竟神迹所述的事情没有发生,若自己忽然自杀,以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怕是会发生动乱。
最后他家陛下就是落下一个害死忠臣的名声,所以自己死不得,但是……
“你的死对朕没有任何意义。”汉武帝刘彻道,“好好活着,好好教育教育李家儿郎。”
汉武帝刘彻没昏庸到因为李陵投降之事就赐死李广,李陵投不假,但他的确有才能,只要好好培养起码比公孙傲他们强。
【而主力军李广利那边也不顺利,李广利率领的大军被匈奴围困,最后大败二困。
最终汉武帝刘彻发动这场时隔多年的汉匈战争大败。
可想而知汉武帝刘彻此刻的心情,但是让汉武帝刘彻更糟心的事情还在后面。
本来前方来报李陵战死沙场,但因为有汉军突破了匈奴大军的重围 ,于是李陵就从战死沙场变成了投降。
汉武帝刘彻恼怒不已,朝堂的官员也都一起谴责投降的李陵,只有太史公司马迁出来替李陵说话。
司马迁认为李陵是个孝敬的孩子,并且也为朝堂冲锋陷阵,如今只因为他投降就受到那些贪生怕死臣子的谴责,司马迁觉的李陵不应该被如此对待。
并且李陵只带了五千汉军就取得了如此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况且李陵此次投降只不过想要保住性命,带有朝一日回到朝堂再次效力!】
【赵匡美】:司马迁真是偏爱李家人。
赵匡美不由感叹,也是因为司马迁在史书上对李家人的笔墨,才有后朝世人对李家的惋惜。
“实事求是,司马迁也不算偏袒。”赵德芳道,“赵破奴不也投降过,只是后面发生的误会…”
“这还不算?”赵匡美爵的这要不算就没有算的。
【因为司马迁的求情,汉武帝刘彻直接处罚了司马迁,给他处以宫刑。
因为司马迁没银子来免罪,最后接受了刑法……】
听此,李广打心底觉的对不起司马迁,他为何要给那个畜生求情,他根本不配!
在李广心里,就算死也不能投降!
【但是汉武帝刘彻最后还是想明白了,他也意识到李陵的投降是迫于无奈。
于是在公元前97年,汉武帝刘彻再次对匈奴发动战争,并且嘱咐公孙傲趁此机会把李陵给接回来。】
公孙傲抬头,他没想到都到了公元前97年了,自己仍旧是“中流砥柱”,果真大汉无人。
“接他回来作甚,让他死在匈奴,我李家没有叛国贼。”李广道,显然此时的李广还是没接受李陵投降之事。
【咱们先说说公元前97年的这场汉匈大战,此次还是由贰师将军李广利为主帅,率领六万骑兵和七万步卒,总共十三万大军。
而匈奴一方有十万大军,李广利眼看双方势力不分上下,刚和匈奴大军碰头后他就撤退了。
此战说不上败了,算的上平手。】
平?汉武帝刘彻对于平手二字有了新的认知,如何把临阵脱逃解释的如此委婉。

第359章
【因为李广利大败, 公孙傲因此也没有机会接李陵回来,并且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孙傲不仅没把李陵接回来,还产生了一个误会。】
【路人甲】:公孙傲除了跟着卫青能打胜仗外, 怎么跟谁都不行。
见天幕神迹对自己的评价, 公孙熬自我反省起来, 那肯定是自己的能力不行……
李广看公孙熬的神情, 以为他在为没把李陵接回来自责,于是开口安慰公孙傲, “公孙将军不必自责,那个孽障不配让你自责,投降匈奴,他该死!”‘
李广越想越气,他李家怎么出来这么个玩意!
【咱们来详细说说这个误会, 归来的公孙傲说他们抓到了一个匈奴俘虏, 那个俘虏说李陵帮助匈奴单于训练匈奴大军。】
【李广】:这个畜生!!!
李广跪下, “陛下, 臣立马回去杀了这个畜生!”
“不都说是误会,且听听。”汉武帝刘彻道。
虽然李陵投降匈奴, 但是他的确能打, 汉武帝刘彻不会因为没发生的事情就错过一员猛将。
【但事实上训练匈奴大军的并不是李陵, 而是和李陵同一时间投降的李绪。
之前李陵只能算被匈奴俘虏, 如今却坐实了投降之事。
在汉朝投降和俘虏在刑法上是有本质的区别, 被俘虏是出于无奈。
像李广还有赵破奴都被俘虏过,等他们逃回汉朝后虽有惩罚, 但后期仍旧被汉武帝重用。
但是投降的人可没有这个待遇,就这么说吧, 一人投降全家升天。】
“到底是不是误会那可不好说。”赵匡美对此持怀疑态度,要李陵当真忠贞报国,之前就该死在战场上。
可他投降匈奴,就说明他并不是那么想死。
【由于李陵的投降,李家满门遭殃,在汉朝投降和谋反一样,是要灭门的。
于是按照法律,汉武帝刘彻灭了李陵满门,正因为这件事情有许多人说汉武帝凉薄。
但是从汉朝的法律看,李陵的确是投降了,并且后来也娶了匈奴公主。
当然,有人说正是因为汉武帝刘彻灭了李陵全家,他才心灰意冷的投降匈奴。】
乐瑶也不知该如何讲述李陵这个人物,说倒霉他是真的倒霉,但是说叛国他也是真的叛国。
“这个畜生!”李广再也听不下去,直接气的晕了过去。
汉武帝刘彻开始纠结要不要用李陵这个人,从这些事情的表现来看,即便是误会,但李陵终究是彻彻底底的背叛了大汉。
【说道李陵,咱们就不得不提苏武,同样是被匈奴俘虏,但是苏武宁死不降。
匈奴单于为了让他投降,断他水粮,可即便喝雪水吃草根他也不肯投降。
最后没有办法,匈奴单于只能把苏武打发到荒无人烟的北海去放羊,这一放就是将近二十是年。
匈奴单于还让李陵去劝说苏武,李陵把汉武帝刘彻的薄情寡义都告诉了苏武,但是苏武仍旧不投降。】
汉武帝刘彻记下了苏武的名字,同时对李陵的印象又下降了一截,虽然能打但是人品的确有些问题。
李广这一家人着实让汉武帝刘彻头疼,一边的确是有能力,但是能力又不是强到无可替代。
【阿斗】:苏武这样的才是大汉的臣子!
【阿斗】:李陵就是个有能力的叛徒!
反正阿斗是不能原谅李陵,他可是背叛了整个汉朝。
【说完李陵咱们继续说汉武帝刘彻后期对匈奴的战略,刚刚说了公元前97年由李广利率领的十三万大军和匈奴打成了平手。
到了公元前90年,汉朝再次对匈奴发动进攻,这次的主帅还是李广利。】
听到这次出征的还是李广利,大将蒙恬他们不由的叹了一声气,“汉朝果真是后继无人。”
“不仅后继无人,也再无财力支撑。”公子扶苏道。
“扶苏,你是如何看出来的。”秦始皇嬴政问道。
公子扶苏开始分析,“从卫青霍去病时期的十万骑兵,到公元前99年的六万骑兵,说明汉朝已经无力再组建大的骑兵队伍。”
“这次汉匈大战,汉朝派出去的人马怕不是更少。”公子扶苏猜测。
【此次李广利带领七万主力大军,于此同时,商丘成率领三万大军从西河郡出发。
大将马通率领四万大军从酒泉出发,这次汉朝还是兵分三路。】
公子扶苏听汉朝还能整合十几万的大军,不由惊讶,多年的战争汉朝竟然还有如此国力?
难不成汉武帝刘彻在经济上有什么经营之道?
不光是公子扶苏,秦始皇嬴政也十分好奇,他想知道汉武帝刘彻是怎么做的如此发动战争还有家底。
即便汉文帝汉景帝事情休养生息攒下了银子,也禁不住汉武帝刘彻如此折腾。
待会神迹若讲到汉朝的经济,他得好好听听。
【咱们一起来看看此次战绩,马通没有遇到匈奴因此没有损失,而商丘成则惨败。
贰师将军李广利那边开始还好大败匈奴,可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功绩,他继续深入,但万万没想到他最后被匈奴夹击,全军覆没。
而李广利也投降了匈奴但是李广利的运气就没李陵好了,虽然也当了匈奴单于的女婿,但最终被人陷害,投降一年后被当成祭品祭天了。】
整个汉朝一片死寂,之前汉武帝刘彻听的有多兴奋,如今就有多糟心。
【公元前90年这次大战是汉武帝刘彻时期最后一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公园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
听到自己的死期,汉武帝刘彻并没有过多的情绪,自己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长寿的君王了,如今他关心的是自己的下一代君王如何。
听神迹讲述了很多后朝之前,汉武帝刘彻深知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如今他都亲自辅导太子刘据,也不知道刘据登基后表现如何。
当下汉武帝刘彻对刘据还是很满意的,有个当君主的样子。
【汉武帝】:汉朝下一代君王刘据如何。
汉武帝刘彻插空赶紧问,若刘据是个混账东西,他得赶紧换了太子。
乐瑶一看名叫汉武帝的粉丝主动提到了太子刘据,她便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本来乐瑶还想盘点历朝历代的倒霉太子,没成想如今变成了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直播。
【要是史上最悲催的太子,刘据肯定要名列前茅,咱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巫蛊之术。】
巫蛊之术?汉武帝刘彻一愣,难不成自己也废太子了?那继承汉朝大统的是谁?

第360章
【这次巫蛊之术的主角是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之子,大将卫青是他的舅舅。
因为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太长,导致刘据在太子之位时间也长。
之前咱们说过,皇权面前无父子, 在封建王朝最难当的就是太子, 历朝历代顺顺利利继承皇位的太子少之又少。】
听神迹说到这, 李治和李泰不由的看向他家大哥李承乾, 这次他们两人可不和大哥抢,让他们大哥顺顺利利的当皇帝。
随后两人又看向他家父皇, 讲真,他家父皇真是难得的晚年不昏庸的主,不愧是千古一帝!
“若是太子刘据能顺利登基,不知大汉会如何。”阿斗感叹,但是他想了想, 好像大汉的历史的轨迹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听神迹提到自己活的太长, 汉武帝刘彻不知为何一下想到晚年昏庸的唐玄宗李隆基。
汉武帝刘彻觉的自己不至于和唐玄宗李隆基一般吧?
【刚开始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对太子刘据的确不错, 加上太子刘据身后可有卫青和霍去病。
可以说汉朝后期的武将很多都是有卫青和霍去病一手提拔起来的,有强劲的外戚支持, 刘据的太子之位自然牢固。
起码在卫青还在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的关系还是很不错。】
听神迹开始分析太子刘据, 汉武帝刘彻相当认真的听着, 在他的印象里刘据是个温和听话的孩子, 这样的刘据怎可能行巫蛊之术。
汉武帝刘彻心底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便是自己晚年昏庸。
【但是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的性格却是截然相反, 根据《汉书》记载,太子刘据性格温和, 温和到汉武帝刘彻都怀疑刘据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汉武帝刘彻性格强硬,是雄君,因此他很厌恶自家太子如此软弱的性格。
但是汉武帝刘彻心里也清楚,汉朝经历了如此多大战,需要修养生息,因此下一任帝王必须是个守城之君。】
秦始皇嬴政不由点头,怪不得汉武帝刘彻能和自己并称千古一帝,在政治方面他的确足够清醒。
“正是因为太子刘据性格温和,汉武帝刘彻才会如此打匈奴。”公子扶苏似乎明白了什么,汉武帝刘彻这是在为后朝君主着想。
因为汉武帝刘彻知道,若自己在位期间不怕匈奴打趴下,那到了下一任皇帝便会被匈奴欺负到头上。
公子扶苏不由的看向他家父皇,那自家父皇如此强硬也是为了自己。
想到这,公子扶苏愈发觉的自己不争气,自己怎么就辜负了父皇的期望,自杀了呢?
公子扶苏特别想知道,自己为何自杀,不会和宋朝太子那般受不了压力而自杀的吧?
【后期随着汉武帝刘彻的儿子增多,太子刘据的危机感自然加剧,咱们来看看汉武帝刘彻是如何安慰太子刘据。
汉武帝刘彻说自己之所以如此强硬,那都是为了后朝,自己要是不出征讨伐匈奴,那后世必定不安定,但是为了达成目的,自然要劳民伤财。
因此自己可以这样做,但后朝的皇帝不能如此做,不然就像秦朝那般二世而亡。
所以自己想要的守城之君,还有比太子刘据更适合的人选么。】
秦始皇嬴政再次从夹缝中得到关于秦朝未来之事,秦始皇嬴政猜的不错,那个败家子秦二世应该是和隋炀帝杨广一样的败家子。
【太子刘据听到自家父皇对自己的宽慰后,便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理念,与汉武帝刘彻完全相反的政治理念。
举个例子,汉武帝刘彻在位的时候为了培养太子刘据,多次让太子刘据监国。
而太子刘据则会平反已经被汉武帝刘彻定罪的人,并且不用酷吏,犯错的官员他都会从轻处置。
这无疑是不给汉武帝刘彻面子,同时也把自己摆在了汉武帝重用酷吏的对立面。
根据史书记载,因为太子刘据废除酷吏,因此当时的朝堂威望并不高。】
汉武帝刘彻皱起了眉头,他觉的自家这个儿子在政治上缺乏的不知一星半点。
自己还活着,就开始和自己唱反调?
此时汉武帝刘彻忽然有点理解为何会发生巫蛊之术,说白了是他们父子之间日益积累的矛盾。
【路人甲】:其实太子刘据被废不冤,从他和汉武帝刘彻唱反调就能看出这孩子不懂什么权术。
【路人甲】:还没等着上位呢,就把朝堂的大臣得罪光了。
【路人甲】:也就是有卫青在,不然早就被废了。
从粉丝路人甲的发言可以看出,他并不同情太子刘据,甚至觉的太子刘据被废是他自己活该。
【并且太子刘据坚信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他并没有明白,在自己没有真正实力的时候,流言蜚语是能害死人的。
根据史书记载,在巫蛊之案发生前,也就是卫青死后,宦官苏文就在汉武帝刘彻面前说太子刘据的坏话。
当时皇后卫子夫还劝说太子刘据要杀一儆百,但是太子刘据不肯,他认为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如何都成不了真。】
【阿斗】:三人成虎,太子刘据怎么不明白呢。
阿斗语气中充满了无奈,经过神迹的洗礼,如今的阿斗真的成长了不少。
“父皇,儿子觉的太子刘据真不适合当皇帝,他就和我一样,是个能力不足且不听话的普通人。”阿斗觉的刘据还不如自己,起码自己还听爹和相父的话。
【赵匡美】:不过汉武帝也不是糊涂人,他不正是看中了太子刘据的贤良,为何会起了杀心?
赵匡美觉的太子刘据还是适合当皇帝的,起码政治思虑上是守城之君,这不正是汉武帝刘彻想要的。
【随着汉朝局势的改变,人也是会变的,即便是英明的汉武帝也会变。
之前咱们说过,自打卫青去世后,汉朝对外便没了以往的战绩,特别从公元前99年开始,汉朝多次发动战争,可是没一次打赢。
不管汉军因为什么原因输,最后的锅都会落在汉武帝刘彻的头上,谁让下令出征的是他。
这也是为何后人对晚期的汉武帝有穷兵黩武的标签。
随着一次次的失败,一向自负要强的汉武帝刘彻在朝堂的威望下降,渴望停战的声音就越来越多。
恰好太子刘据是主张和平的一派,他的威望自然高了起来。
一位君主,特别是雄韬伟略的君主怎能忍受自己在位期间太子的威望高过自己呢?
他可以在朝堂最辉煌的时候交接权利,但却不能忍受在朝堂摇摆之际被别人夺权。】
神迹的分析一字一句直戳汉武帝刘彻心窝,他只能说神迹真的太了解自己了,他的确是这样的人。
【正是因为局势的改变,所以在汉武帝后期,汉武帝刘彻的脾气变的愈发暴躁和猜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