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你听,神迹说我儿子是个好人!”赵恒激动了,他儿子是好人,那他这个当爹的是不是可以不死!
“好人?听着甚是别扭呀。”赵匡美凑到赵德芳身边,“怎么不夸他是一个好皇帝呢?”
赵匡美挺会抓字眼的,赵德芳也觉的甚是奇怪,按照神迹之前的先捧后杀,这“好人”难道是令有深意?
“父皇,要不要御医过来?”赵德昭有点担心他爹,之前神迹夸赵光义是车神,又夸赵恒是泰山封禅的最后一个帝王。
如今又夸宋仁宗是个好人…这…
“朕不至于被气死。”赵匡胤长吐一口气,他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几个孽债还能把他气死?!
【宋仁宗,赵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是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
宋仁宗在位期间,宋朝经济繁荣,人才辈出,特别在文化领悟,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自宋仁宗时期!
在他统领下的时期被称为“仁宗盛世”!
宋仁宗驾崩后,臣子为他痛哭流涕,连敌国辽国都为他举国痛哭!】
一个大大的字体特效弹出了出来!
【宋仁宗在位期间,从未和辽国兵戎相见,边境一直和平稳定。
辽国国君知道宋仁宗驾崩时,悲痛欲绝,辽国的国君把宋仁宗曾经送给他衣服做成了衣冠冢,让辽国的百姓为他哀悼!】
好人!!
梅开二度,文字特效后,乐瑶又放了一个小动画,一个卡通皇帝躺在地上,周围全是为他痛哭流涕的卡通小人,而那个卡通皇帝皇帝头上写着两个大字,“好人!”
要说乐瑶手上的小动画很多呀,也不是她多手巧,而是直播间出了新的功能,有人多小人的立绘,就和拼图一下,拉到屏幕中间,加上字体就好。
听辽国对自家儿子这么好,跪在地上的赵恒忿忿不平,他儿子能得此殊荣还不是因为他的壇渊之盟,起码有他一大半的功劳!
赵恒想邀功,又怕一旁虎视眈眈的赵德昭打他…
不过,他儿子这么厉害,他皇叔能不能看在他儿子的面上抹了他造反的罪名?
虽然神迹都是在夸赞宋仁宗的“仁德”,连敌国都为他哀悼,按理说该是一位好皇帝。
但是赵匡胤听的心里很是不舒服,他对付了一辈子的辽国,深知贪得无厌觊觎觊觎大宋的辽国是如何德行,如今竟为大宋皇帝举国哀悼,不舒服,着实让人不舒服。
虽然神迹还未往后详说,但是能让虎视眈眈的敌国如此痛心,真是好皇帝?
赵匡胤觉得若自己此刻暴毙,敌国辽军怕不是要欢天喜地的大庆三日。
“让敌国举国哀悼,扶苏你如何看。”秦始皇派人把自己的儿子们都传唤于殿中,一同看神迹。
通过后世的明朝的朱叫门,隋朝的败家子隋炀帝杨广,宋朝的怂蛋父子帝王,接连的几个败家玩意忽然让秦始皇意识到教育子嗣这个问题。
一个长久以来被秦始皇忽略的问题,秦始皇嬴政的心思全在治国平天下,如何加固大统一王朝,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
如此嬴政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教育皇子,他把皇子托付于他们的夫子,嬴政相信虎父无犬子。
看他们大秦帝国就知道,秦朝的几代君王没有掉过链子的!
但听神迹所述败家子多了,秦始皇嬴政还是有些许担心。
被点名的长子公子扶苏上前,“儿子以为能让敌国如此,实乃明君。”
公子扶苏眼神中带着些许崇拜,也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如此明君。
秦始皇嬴政皱眉,显然这个答案并不让他满意,让敌国痛哭流涕,真正的明君,若是死了敌国该举国欢庆才是。
“ 将闾,你以为呢?”嬴政又问次子,公子将闾向来谨言慎行,“儿子不敢随意断言。”
不说便不错。
“公子高,又如何认为。”嬴政不甘心的又问第三个儿子。
公子好为人耿直,“神迹赞他为好人,那就是好人!”
秦始皇继续问,直到问到他最小的儿子胡亥。
胡亥方才走神,压根没看什么神迹,只能照葫芦画瓢,把哥哥们说的挑好的重复一边。
“子婴,你如何认为。”儿子都问完了,嬴政又问起侄子。
“子婴认为,被敌国哀悼,并不能所证为明君,怕不是不被忌惮的庸君。”子婴说出自己的了结,嬴政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皇爷爷,他真的是明君么?”朱瞻基还没看到宋仁宗的史记,不知神迹是不是在讽刺。
“朕以为不是。”朱棣一口否认,宋仁宗在位期间,大宋虽繁荣昌盛,但对外之策却让朱棣嗤之以鼻。
【宋仁宗为人仁厚,勤俭节约,对臣子宽厚,宋仁宗赵祯特别推崇无为而治,把皇权下方,形成了宋朝独有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即,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和臣子讨论,不能由皇帝一人决定,如此相互制约,维护了朝堂稳定。
同时也让士大夫手上有了更多的权利。】
经典动画又出现了,卡通皇帝和卡通臣子平起平坐,头上几个大字,“好朋友!”
【宋仁宗仁慈到什么程度呢?说几个小故事,宋仁宗口渴难耐,偏偏忍着,问他为何,原是担心自己说口渴,会有宫人受到惩罚】
文字特效出来,这可不是乐瑶故意弄的,不知道是不是直播的特效文字出bug了,不过配合的还挺有意思的。
【宋仁宗时期,税收是唐朝的几倍,朝堂可谓十分富裕,但他特别节约,有一天他想喝羊汤,可转而一想,若百姓都知我爱羊汤,怕每日又要多杀几百头羊,伤害生灵又太为奢侈,最终没喝。】
【宋仁宗还特别听臣子劝,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从不一意孤行,像是实行新政后,有众官员反对,宋仁宗就不在坚持新政。】
【宋仁宗时期,商业活动昌盛,无敌可种的百姓可从商得温饱,在经济的刺激下,四大发明其三都在宋朝出现,还有沈括这样的科技人才,让宋朝走在科学的前沿!】
听到现在,基本都是夸赞宋仁宗赵祯的话,倒是让赵匡美有些意外,他本来以为神迹定会欲扬先抑,如今大部分都是夸赞,真是一位仁义的君主么?
但是赵匡胤却听出一点不对劲,税收是唐朝的几倍?官员反对不执新政?百姓无地可种??
【综上,宋仁宗在期间,宋朝内部算的上安乐,所以宋仁宗驾崩后才得了“仁”的谥号】
【赵匡胤】:那对外如何?
乐瑶见粉丝提问,停顿了一下,想了想。
【对外,宋仁宗也是一个好人,不然他驾崩的时候为何辽国会如此痛哭。】
【路人甲】:辽国哭,不是因为听话的摇钱树死了么?换做下一任还不知听不听话,你说他能不哭么?
路人甲粉丝又跳出来插了一嘴。
说来奇怪,路人甲的弹幕可以被直播间的所有人看见,并且会置顶。
【赵匡胤】:此话是何意?他对辽国之策如何?!
赵匡胤心感到不妙。
【路人甲】:你还是先问问他对西夏王朝吧@赵匡胤
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
赵匡胤使劲看着屏幕,生怕自己看错了,西夏如何成王朝了?
【当然,西夏成朝,并不是宋仁宗一个人的原因。
从宋太宗开始,西夏隐患的种子就埋下了,到了宋仁宗时期彻底爆发。】
宋光义欲哭无泪,怎么神迹又扯到他头上了,如何,不把自己挫骨扬灰不算完?
【在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后,宋太宗心里大为郁闷。
正逢夏州大乱,夏州主李继捧投奔大宋,宋太宗大为欢喜,既然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收复定难军五洲也可。
但由于操之过急,想学他哥杯酒释兵权,导致李继捧之弟李继迁组织党项叛宋。
从此宋和西夏的拉锯战开始。】
赵匡胤的目光看向赵光义。
这种感觉真是太折磨人了,赵光义有点崩溃,给他个痛快的,死了算了……
【夏太祖李继迁,党项族,大宋赐名赵保吉】
【宋太宗时期宋朝的军事实力还是在的,宋太宗根本没把李继迁放在眼中。
虽然夏太祖李继迁极其折腾,投靠大辽,策反他哥李继捧,陷害李继捧,总之反复横跳,愈战愈勇。
虽如此,宋太宗却未斩草除根,在他假意归降后,赐银州观察史一职。】
“真是仁。”赵匡胤冷声道。
【宋太宗只是养虎为患,宋真宗才是放虎归山。】
赵匡胤的目光又到了赵恒身上。
赵恒的脸色瞬间不好了,神迹不都讲到他那个“仁意”的儿子,怎么还带转回来的?
此时的赵恒一点不想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干什么,好家伙,好处都让未来自己得了,罪让现在的他受着。
【但是到了宋真宗时期,定难军五洲始终叛乱,被驱逐在外的李继迁请求回定难军五洲。
宋真宗一向爱好和平,早就不想管定难军五洲的烂摊子了。
1003年,他竟然真让李继迁回去担任定难军五洲的节度使。
李继迁做梦都没想到宋真宗能答应!
于是五洲数千里地,成为了西夏崛起的基础。】
“我错了,别打我!”宋真宗赵祯赶紧抱头,怕赵德昭动手。
“你个没脑子的孽障!”
没想到赵光义一个巴掌下来,打得赵恒直接脸着地。
别人打他赵恒都能接受,但是赵光义不行。
“我没脑子不是像您老人家了,你若斩草除根,我至于放虎归山!”赵恒不服。
“你没听爹怂怂一窝,你就是那个爹!”反正要死了,赵恒什么都敢说。
【李继迁得五洲,只是开始。
咸平年五月三月,李继迁率军攻陷灵州,同年,迁都灵州。
眼看西夏迁都成定局,宋真宗不知该如何对付西北边境,于是想到一个主意,不就是要土地么,给你土地,绥州和宥州就给你了!
咱们和平相处,你老老实实做大宋臣子,要啥给啥。】
“不愧是你呀。”赵匡美听的拳头都硬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神操作,叫什么宋真宗,该叫宋神宗才对!!
【李继迁死后,西夏局势动乱,本是宋朝收复西夏的大好时机。
但宋真宗不想打仗,就诏安西夏将领,自愿来大宋就给官职。
继续养虎为患。】
宋殿的气氛愈发低沉,赵匡胤的血压慢慢升高。
嬴政听此眉头就没舒展过,虽为后朝之事,但却让人恼火。
王翦已经被气的头顶发晕,大宋这都是什么皇帝,对敌人仁义如此?
如何,敌国是亲儿子???
就是亲儿子,也得诛之呀!
“何为养虎为患,此乃养虎为患。”嬴政对他的儿子们道,这也是为何秦以法家思想为主。
公子扶苏若有所思,这与夫子教于他的不一样。
只能说人心险恶,但不能因此就不信人心。
看秦朝臣子,尽是忠良,为君之,忌猜疑。
【到了宋仁宗赵祯,西夏李元昊打算称帝,但还有顾虑。
但一件事却彻底打消了西夏李元昊的顾虑。
嵬名山遇是李元昊叔叔,他见李元昊残暴,怕有朝一日自己性命不保,于是带着全家老小来投靠大宋。
边境的官员慌了,不知该如何,若是处置不好怕不是要引起战争。
众人皆知他们官家爱好和平,不喜战争。
思来想去,边境官员竟然把嵬名山遇捆绑着又送回西夏,嵬名山遇绝望。】
【李元昊还担心嵬名山遇一旦投宋,那西夏机密均被大宋得知,于是李元昊惶恐不安,但万万没想到大怂官员竟然把人送回来了。
长时间的重文轻武以及宋朝的冗官现状,导致很多官员不作为,正是这种不作为给大宋埋下大祸。
如此,李元昊对大宋再无忌惮,他处死了嵬名山遇,杀鸡儆猴,随后直接称帝!】
赵匡胤重重拍了桌子,直接把桌子拍断,“宣太医。”
【李元昊还特意上表宋仁宗自己称帝了。
但宋仁宗却没立马做出反应,他得先和臣子讨论讨论该如何。
直到半年后才做出反应,一,废李元昊的大宋官职,二,经济封锁西夏,三悬赏李元昊人头。
但,并未打算出军。】
【李元昊主动出击,宋夏战争爆发,长达三年。
因常年的重文轻武,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宋朝三战三败。
宋仁宗的心态明显打崩了,把指挥的官员全部贬官宋军士气大衰,宋朝财政吃紧。
西夏也没好到哪去,常年征战,西夏民不聊生,又遇天灾。
倘若宋仁宗再坚持一下,虽打不过西夏,也能拖死西夏。】
“打不过,拖死你?”赵德芳被气笑了,怪不得神迹说他们是大怂,是真怂呀。
赵匡美也没了开玩笑的心思,“侄子,你累了,我来打。”
赵恒和赵光义看向赵匡美,是宋仁宗,关他们什么事!
【历庆三年,西夏求和,对西夏忌惮的宋仁宗答应议和。
宋仁宗的底线,是要称臣不打仗就行,保留皇帝名字号也可以,不就是个名号么……
但手下议和的官员庞籍还是有底线的,称臣还留帝名,算什么!
西夏官员又提出,不称帝可以,那你得两国议和书里的西夏国号改为“吾祖”
没错,我叫你爸爸,你喊我祖宗!】
“皇爷爷,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朱瞻基气的不行,“太爷爷呢,直接灭了他们!”
之前朱叫门那个败家子,好歹后面有接盘的朱祁钰。
杨广那个败家子就作了十四年,隋就灭了。
可这宋朝,就犹如温水煮青蛙一样,一下一下的气死人啊啊啊!!!
朱高炽算了算,那时候太祖还没出生呢……
【朱棣】:真是仁君。
看朱棣发言,乐瑶想起来一个事。
【插一句,明朝也有庙号为仁的帝王,朱高炽明仁宗】
朱高炽!!!
“爹,下个败家子,不会是你吧?”朱瞻基眼睛瞪大,朱高炽被噎的一个字说不出来。
朱瞻基小手拍拍自己,“没事,儿子给您兜底,我肯定不怂!”
朱高炽……
【宋朝当然没有答应,除去这个,签订了庆历和议。
西夏称臣,宋每年赠与西夏银七万两、绢布十五万,茶三万斤。
要说大宋就是有钱,别人称臣都上供,到大宋就给钱。】
【说到银子,咱们正好唠唠为何宋朝经济如此发达,百姓的赋税为唐朝的几倍,特别到了宋仁宗,他明明那么节俭,他殿里的被子多年未换,都洗的掉了色。
还有舍不得和羊汤,这个之前说过。
可以说是难得律己的帝王,但是如何国库入不敷出?】
乐瑶又插了一个小动画,皇帝穿着补丁衣服,下面的大臣却珠光宝气,伸手和皇帝要钱,那卡通皇帝头上两个大字,“没钱。”
【宋朝的国库也不是一个朝代就亏空的,是经过几代人努力才亏空的!】
乐瑶语气高昂,这种慷慨激昂的声调仿佛是在夸大怂,真能作!
赵光义…
干脆点名道姓算了,还几代人,往上数不一共才三代么。
【先说说对外方面,从宋真宗的壇渊之盟年年给辽三十万,到宋仁宗时期,再次给辽国增加赔偿的银两。】
又加了??
赵德昭和赵德芳齐声道,宋仁宗是觉得他爹给的少了?!
怪不得宋仁宗死的时候辽国哭呀,能不哭么,摇钱树没了……
【嬴政】:如何,又输了?
嬴政都已经学会吐槽了。
【这次倒不是输了,再说,宋也不敢打。
这次只是辽单纯出来敲竹杠,这不宋夏之战么,辽说西夏为宋朝之臣,宋不该讨伐。
辽说,你这样不对,要不给辽国关南十县,我就不管这事了!】
“竟然能不要脸到如此地步,比赵恒的脸皮还厚。”赵德芳感叹。
赵匡胤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辽国一向如此无耻,只想着掠夺大宋。
看来,必须在自己有生之年把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还有西夏。
定难军五洲竟然日后会成大患。
“官家,药熬好了。”太医递上药来。
赵匡胤一饮而尽,“再来一碗。”
太医???
赵匡胤打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别和神迹说的死的不明不白。
在他死之前,定要好好培养下一代!
赵匡胤看向赵德昭、赵德芳还有赵匡美,这灼灼目光整的三人表情瞬间变严肃起来。
父皇要干啥?
皇兄看我作甚?
“宣朕旨意,让众将军进宫。”赵匡胤道
听神迹的同时,赵匡胤已经着手打算整治朝堂,之前的杯酒释兵权,不过是怕在出现第二个黄袍加身,不想造成了宋朝之后的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