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贾璋传(惊鸦)


在贾琏的精心筹划下,他升任苏州府同知,补上了犯事勋戚空出来的缺儿。
这些年来,贾琏在顺天府一步一个脚印地熬到了正七品。
如今出任从六品同知[2],则是在官场上迈出了新的一步,真可谓是可喜可贺。
而史湘霓、芝哥儿、年幼的芙姐儿[3],还有姨娘粉蝶,也会跟随贾琏,一起前往江南烟波里的姑苏水乡。

据他信中所说,他在苏州府适应得不错。
苏州府气候怡人,上官很照顾他, 林姑父同族的族人是当地的地头蛇,也给他帮了不少忙。
他还特意在苏州采买了一套钧瓷, 在信中请求贾璋转交给林如海赏玩, 顺便代他向林如海道谢。
而在中秋节后, 乡试又一次开始了。
贾琮、贾芸等贾族中人,再次前往贡院考举。
贾璋的兰庭别居里面,也迎来了一些寄住的门生。
这些人是贾璋做考官时, 点选过的那几个才华斐然的年轻人。
身为座师, 贾璋还是愿意提前投资他们一下的。
给这些人一个免费住处、回答一下他们的问题, 本就是惠而不费的事情。
而在乡试发榜后,贾琮居然踩着三百个录取名额的边儿中了举。
虽然只是孙山, 但正因如此, 才会让人觉得幸运。
听到报喜人来了后, 贾琮之妻白蔷跟着贾琮一起喜极而泣。
身为读书人家的女儿,白蔷太晓得功名二字有多么难得。
秀才还好,举人、进士,这两者一个比一个难。
在三哥的襄助下,夫君他靠着水磨工夫, 也能熬出一个秀才功名来。
但考举的难度要比考取秀才难很多。
即便有府里与三哥的襄助,即便夫君本人读书时很刻苦, 他也不一定能够考上。
因为举人、进士这种东西,并不是资源多、攻书刻苦、教书的先生好, 就能考中的。
若只靠好资源、好先生就能让人考上举人,那也不会有那么多勋戚豪族出身的子弟一把年纪还待在家里做纨绔, 顶着白身招摇过市了。
所以白蔷才这么激动、这么兴奋。
她不仅仅因为贾琮考中了举人而激动,更因为贾琮踩着线考上的幸运感到欣喜。
贾琮这个名次,很难不让人感到庆幸。
毕竟,他再稍微考得差一点儿,他的名字就不会出现在桂榜上面了。
贾芸却没有贾琮这么幸运。
他并没有考中举人,即便是孙山之位也没有考上。
但贾芸心里不觉得失落。
因为在听到他不想继续考下去的想法后,三叔贾璋特意留下他,问他愿不愿意跟在他身边帮忙,帮他打理生意、铺子的事。
这样的差事,比他之前想过的退路,即在族学当西席先生要好上百倍。
贾芸忙不迭地接下了贾璋的橄榄枝。
他可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三叔愿意用他,是三叔信任他,他肯定要抓住机会。
在母亲与街坊倪二的建议下,接任新差事的贾芸采买了两盆极好的秋海棠与一些上等冰片,前往荣国府向贾璋致谢。
在前往荣国府的路上,贾芸心中弥漫着对贾璋的感激之情。
见到贾璋后,更是千恩万谢起来。
贾璋并不是很在意贾芸的礼物是否贵重。
他本就是荣国府的少爷,现在官位又不低,还得陛下与师父师祖的看重,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但他很喜欢贾芸的态度,也欣赏他说话好听、做事敞亮的本事。
若贾芸没有这样的本事,即便贾璋想让族人盯着铺子掌柜,他也不一定非得用贾芸。
而贾芸在离开荣国府后,想到贾璋勉励他的话语后,在心中暗自发誓,自己一定要把三叔交代的事情办好。
他一定不会辜负璋三叔的信任。
还有……
如果他能帮三叔把事情做好,是不是就能迎娶小红了?
贾芸心里很清楚,母亲不会喜欢自己迎娶荣府仆役的后代的。
而林大管家这种家财万贯的豪仆,也未必愿意把独生女儿嫁给他这样的穷小子。
但贾芸了解母亲卜氏。
若他既有事业、又有银钱,还格外喜欢小红、态度格外坚定的话,母亲她老人家就算反对,态度也不会十分坚定。
还有那林之孝夫妇,若他能办好差事,变成三叔跟前儿的红人的话,那他们就不会不愿意把他们家女孩儿嫁给他了……
想到这里,贾芸心里有些柔软甜蜜。
他摸了摸藏在袖袋里面的帕子,只觉那张帕子上还残存着茉莉粉的味道。
那是小红拾了他落下的帕子还给他时,他闻到的清新香气……
在贾芸离开后,紫鹃瞧着小红粉面含羞的模样,就猜到小红对贾芸动了心。
想到小红平日的聪明伶俐与对黛玉的真心实意,紫鹃私下里悄悄儿对她道:“你和芸二爷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听到紫鹃的话后,小红脸刷地一下就白了。
她心里十分急切,面上却强自镇定地道:“姐姐是想多了,我和芸二爷只说过几句话,并没有别的交集……”
紫鹃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好丫头!我不傻,所以你也别哄我!只要你不做出让咱们鹤鸣苑丢脸的事情,我才懒得把你的私事告诉别人呢。”
“我想和你说的事情是,那芸二爷是本家的爷们!他家里虽穷,身上却有秀才功名,还有三爷的看重。”
“这样的人,可不一定能娶你做正房太太。你要晓得,就算他愿意娶你为妻,他娘会同意这件事吗?”
“小红,你可得拿定了主意!要是他让你做偏房,你可千万不能点头。”
“你在三爷三奶奶身边做事,是有十二万分体面的大丫鬟,嫁三爷身边的管事小厮也好,嫁外面的小地主也使得,全都能过上体面富足的好日子,哪个不比给芸二爷做妾强?”
小红年纪年纪渐长,早已不是不谙世事的小丫头了。
听到紫鹃的话后,小红的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她很清楚,紫鹃说的话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她才格外感激紫鹃的好意。
在紫鹃说完后,小红拉住紫鹃的手撒娇道:“好姐姐,我全都知道了。芸二爷他说是要娶我为妻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念着他。”
“紫娟姐姐,你放心,我不会丢了咱们鹤鸣苑的脸,更不会犯傻的。奶奶不是在家里念过‘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吗?我还记得这句诗的释意呢,才不会犯糊涂。”
“听到你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虽然紫鹃已经打定了主意要一辈子不嫁人,好守在黛玉身边,但她还是希望这些与她一起伺候过黛玉的小姊妹们都能得到好结局。
这么多年,大家都在一起生活、一起做事,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即便平日里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地方,但这些事情,紫鹃从来都不放在心里。
所以,她也不会盼着她们过得不好。
更何况,鹤鸣苑的大丫鬟、小丫鬟们嫁得好、过得好,姑娘她就能得到体恤下人、宽和慈爱的好名声了。
虽说三爷和姑娘都不在乎这些事,但紫鹃希望自己看着长大的林姑娘能够得到最好的一切。
其实,黛玉在得知紫鹃要自梳做嬷嬷、照顾她一辈子的想法后,也曾劝说过紫鹃不要走上这一条道路。
她和紫鹃情同姊妹,不希望紫鹃因为自己,就耽误自己的幸福与人生。
但紫鹃说她不想嫁人。
她说她陪在黛玉身边,不但生活得轻松,还能天天见到黛玉和小少爷,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这就是她的幸福。
她还说这世上的男人,还是负心薄幸的多,她并不愿意拿虚无缥缈的婚后生活,来换现在每一天都很开心的辰光。
她要看着黛玉与三爷白头偕老,还要看着菱哥儿慢慢长大,她只想一辈子待在黛玉身边。
年轻时做大丫鬟,老了做老嬷嬷,这样就很好。
黛玉向来心细如发,她能看出来紫鹃所说的到底是不是真心话。
因此,在探知道紫鹃的真实心意后,黛玉就不再劝说紫鹃了。
适合紫鹃的,才是对紫鹃最好的。
而且紫鹃的真切心意,确实让黛玉很感动。
于是黛玉默默地调高了紫鹃的月钱,又经常找由头给紫鹃做衣服、打首饰,非得找些借口给紫鹃塞好处。
见此情形,紫鹃立即劝说黛玉不要再给她赏赐了。
她对黛玉讲,她并不是为了得到额外赏赐才这样说的。
如果黛玉再赏赐她,她会感到良心难安。
在这之后,黛玉才不再继续煞费苦心地编造赏赐紫鹃的理由了。
想来,所谓的姊妹情深、主仆厚谊,大抵就是这样的罢!
在庆祝贾琮中举的小宴结束后,没过多久,二房那边又热闹了一场。
宝钗她有喜了。
这些年过来,宝玉脖子上面的玉石愈发黯淡,他本人也愈发喜欢阅读佛经了。
只是,有贾璋在,无论是警幻,还是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都不敢过来点悟宝玉,更不敢过来偷走他脖子上的通灵宝玉。
因此,宝玉依旧是那个喜欢风花雪月的王孙公子。
所以,宝玉虽然喜欢佛经,但在听到宝钗有孕的消息后,他依旧会感到高兴。
宝钗见他这么高兴,便想乘机见景,劝宝玉收一收心。
贾琮中举这件事,确实刺激到宝钗了。
她真怕来日贾环都有前程了,宝玉却还在家里,跟袭人、麝月、秋纹、香兰她们玩笑。
每次想到这种情景,宝钗都会眼前一黑。
但宝玉并没有把宝钗的话放在心上。
在他心里,现在的生活就很好。
有诗词佛经可以读,有朋友可以玩笑,有漂亮的丫鬟们红袖添香,还有宝姐姐做妻子……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家里姐姐妹妹们全都嫁人了。
林妹妹成了他的嫂子,云妹妹成了卫若兰的妻子,二姐姐、三妹妹也都嫁出去了。
就连最小的妹妹惜春都定亲了。
宝玉心里是很可惜这些精华灵秀之女子,下嫁给满心功名利禄的禄蠹的。
但她们都感觉很好,过得也都不错,所以这件事,他也就不再胡思乱想了。
可是宝姐姐却总觉得不好,总想让他变成璋三哥那样的人。
他做不来那些,也不想做那些事情。
所幸这些年,宝玉已经积攒了许多应付宝钗的经验。
因此他哼哼哈哈地答应了一通,然后跑到窗边书案旁,装模作样地读了一会儿四书五经。
在宝钗睡着后,宝玉就把这些之乎者也全都丢掉,带着焙茗出去顽了。
宝钗醒来后,就听莺儿禀告宝玉已经离开的消息。
对此,她也只余下一声浅浅的叹息。
而在另一边的厢房里,袭人轻轻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上次薛家姨太太来府里探望二奶奶,跟二奶奶提议把她这个对宝玉影响很深的丫鬟发嫁出去。
那时候,二奶奶没点头,但也没有反驳薛家姨太太的提议。
她全都偷听到了。
在那之后,袭人一直都很惶恐。
她亟需一些能让她安身立命的东西。
她现在琢磨的事情是,二奶奶怀孕,是不是就意味着她也可以停掉避子汤了?

等宝钗发现袭人的小心思时,什么都晚了。
因为,在宝钗怀孕后, 袭人就背着宝钗,偷偷倒掉了避子汤。
眼下这个时候, 袭人已经有喜了。
知道这件事情时, 宝钗心里既惊讶, 又生气。
谁能想到,最不齿赵姨娘行径的袭人,最后居然会效法她最不齿的人?
这让宝钗感到讽刺。
说句心里话, 宝钗并不在意宝玉有没有妾室, 也不在意宝玉的妾室有没有孩子。
但她很在意宝玉的长子, 是不是她的亲生孩儿。
偏生宝钗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性别。
更没法子判断袭人的孩子是哥儿,还是姐儿。
所以宝钗才感到生气。
她真的很想敲打、收拾袭人, 好纾解心中郁气。
可宝钗只知道敲打袭人的方法, 根本不知道怎么收拾袭人与袭人肚子里面的孩子。
宝钗她太年轻了, 也没见过太多阴私勾当。
即便禀赋聪明,她没办法心狠手辣起来。
薛姨妈确实跟宝钗提过袭人,她对女儿说,袭人对宝玉的影响大,还是个有心计儿的女子。
留着袭人这个打小就伺候宝玉的丫鬟, 对正头太太来说,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
因此, 薛姨妈建议女儿找个由头,把袭人发嫁到荣国府外面去。
若是宝钗觉着不落忍, 就厚厚地陪送袭人一副嫁妆,也就是了。
那时候, 宝钗还觉得这法子对袭人太残忍了。
毕竟,袭人她满心满眼地全都是宝玉。
直到现在,宝钗才明白,原来是自己优柔寡断。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就算宝钗能心狠手辣起来,也没法子暗算怀孕的袭人了。
因为,袭人怀孕的消息,已经被她本人捅到宝玉和贾母那里去了。
宝玉只会风花雪月,没什么庇护袭人的能力。
但贾母有这样的能力。
即便贾母并不偏疼宝玉,即便贾母因为袭人转投王氏的事情对袭人颇有意见,即便宝钗是个还算不错的孙媳妇……
但孙子总是比孙媳妇重要的。
贾母不可能为了宝钗的心情,就让袭人打掉肚子里的荣府后代。
就算不喜欢袭人了,贾母也不会同意宝钗暗算袭人的孩子。
为了补偿宝钗,贾母送了宝钗一些好东西。
还向宝钗许诺,如果袭人真生下庶长子的话,她会把袭人送到庄子上,不会让犯错的袭人碍宝钗的眼的。
就算袭人没生出庶长子,袭人的孩子,也可以抱到宝钗身边抚养。
但宝钗还是觉得不安心。
直到月份大了、王君效王太医断言宝钗怀的是个哥儿后,她才放下心来。
她不为了别的事情高兴。
只为她膝下孩儿头上,没压着一个庶长子。
至于贾母让她抱养袭人孩子的建议,宝钗也答应了下来。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句话反过来说,依旧能够成立。
袭人的所作所为很可能给宝玉这一房带来一个庶长子,而这正是宝钗的逆鳞。
宝钗是不忍心,也不敢设计袭人堕胎,但她又怎会没有半点脾气?
若真没有任何回敬的手段,院子里其他妾室、仆役岂不会觉得她这个宝二奶奶良善好欺?以后还不全都爬到她脑袋上作威作福?
宝钗绝不允许那样的事情发生……
袭人得知老太太做主,要让宝钗抚养自己孩子的时候,心里苦得要命,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
可袭人心里也清楚,老太太和宝二奶奶都不喜欢庶长子。
她这回会落到这个结局,纯粹是在自作自受。
但袭人实在是太害怕了。
她怕宝钗把薛姨妈的话记到了心里,要把她嫁到外面去。
袭人满心满眼地只有宝玉,又怎能忍受另嫁他人的恓惶命运?
是的,她偷听的时候,宝钗是没有答应薛姨妈的建议。
可是谁知道宝钗以后会不会答应呢?
只有生一个孩子,才能保证她永远都能留在荣国府里面。
像荣国府这种大户人家,可以把没有子女的姨娘、通房发嫁出去,但却不能把有子女的姨娘、通房发嫁出去。
荣国府丢不起那个人,家中小辈也不能有一个给外人做妻妾的亲生母亲……
二房的家事,都在隐秘处发生。
除了宝玉、宝钗、袭人这几个当事人外,荣国府其他人并没有受到什么困扰。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人会为你感同身受。
生活中的所有苦楚,都只能自己缓缓吞咽、慢慢消磨……
而在春光明媚时候,陈也仁夫妇送了帖子来荣国府。
他们夫妇二人邀请贾璋和黛玉去他们家园子赏花。
陈也仁是爱花的名家,他邀请贾璋这个莳花好手去他们家园子做客的理由,是他最近得了一盆极好的春兰名种,想与贾璋一起赏玩。
与黛玉一起抵达春波楼后,贾璋带着黛玉与陈也仁夫妇互相见礼。
在这之后,陈也仁夫人主动提出要带黛玉去二楼雅间听曲儿。
黛玉心知三哥哥跟陈也仁有话说,因此她笑着接受了陈也仁夫人的邀请。
目送妻子离开后,贾璋被陈也仁带着,去看陈也仁那盆宝贝春兰了。
春波楼雅间里,陈家的歌舞班子正在表演《踏摇娘》歌舞。
陈也仁夫人热情地对黛玉说:“璋三奶奶,您瞧这歌舞,当初贵府三爷参加文会时,春波楼里就在表演这一曲歌舞。”
黛玉听着耳边的音乐,看向庭中的舞蹈,轻笑道:“竟是如此吗?那真的很巧,这歌舞也很好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