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为她还是王家出来的嫡女,竟然压根儿看不出自己这个宝贝外孙女儿的价值所在。
若是真能将黛玉配给宝玉,以林如海的能耐,这门亲事必是贾家和宝玉一辈子的助力。
原本以她的面子,要劝服女儿贾敏并不是太难。
偏这蠢妇三番五次地在那里兴风作浪,还压根儿就没那智商摆平局势。早被自家闺女和人家的小姑娘看了个真儿,最要命的是,还被人抬抬手就轻而易举地破解掉了。
亏得她这几年竭力地给她们在中间周旋,好歹圆了个面子活儿,才没真的撕破脸。
没有看见这两年,她的宝贝外孙女儿都不愿意来了么?
要不是看在宝玉、元春和没了的珠儿的面子上,她早就把这蠢妇给休掉了。
可惜了元春那个好孩子,倒是便宜了皇帝了。
本来是多好的太子侧妃或是皇子正妃的人选啊。
之前送她在皇帝身边儿伺候两年,不过是为了提提身价儿、顺便看看情势的。
谁料道,世事无常,到头来,好好的孙女居然被皇帝自己个儿给收用了。
莫非,他看出自己家的打算了?
这可就不好办了。
到底还是在宫里头当了几年的差,天家的忌讳,她还是懂的。
有什么心思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上位者知道了你的心思,还给驳回来了。
元春既然已经被册封,那么跟她同辈的几个嫡女庶女都没可能再配给太子和皇子们了。
下一辈儿现在连个庶女都还没有,琏儿媳妇怀着的那一胎,便就是个女儿,可也来不及了啊。
至少要再等十五年,她可是等不得了。
贾家能不能等得,也是两说了。
可惜啊。
人算不如天算,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老太太一边儿叹息着人生的不圆满,一面儿还是慈爱地看向了代钰。只要两家人还没撕破脸皮,那么这个婚事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元春封了妃子,想必林家姑爷也会考虑的。
毕竟他这会儿混得可不大好,都又给万岁爷弄到翰林院编书去了。
说不定,就要重新考虑了呢。
王夫人和贾老太太都在看代钰。
代钰又何尝没有看到她们两个那意味深长却含义迥异的目光。
不过,厌恶杀意也好,探究示好也罢,她都不以为意,左右她的心思早已经不在后宅这点儿方寸之地。
但,话虽然如此,要是有人故意找死,或是蓄意算计,她也绝对不会吃亏,有什么病,给吃点儿什么药便是。
这念头方才一转,事儿便就找了上来。
今儿是二舅母王夫人的大日子,她的气势当然是比平日里更强一些。
故此,等着代钰跟着母亲弟弟上前见礼的时候,便听得她阴阳怪气地道:“今儿姑太太倒是来得迟了,想来是家中事忙,愈发请不动了。”
贾敏微微一笑,不欲与她起争执,只平静道:“二嫂子这话可是冤枉我了,既然是元丫头的大喜事儿,我们不好好收拾齐整了,可不敢来,省得人家说我们对天家不敬,非得在这大喜的日子扫人家的兴呢。”
王夫人心中倒是有几分算计,可是这嘴巴实在太拙,只要她不再发狠、忽然下黑手,光靠说的,实在不足为虑。
何况,还有贾老太太呢。
这一位可不是摆设,不会让任何人毁了这种大场面的。
代钰心念方转,果然下一个瞬间,贾母已经笑成一朵花儿道:“玉儿快来,来外祖母的身边儿来。”
听得这话, 贾敏面上虽然还是微笑着,眼中却是带了几分担忧地看向了代钰。
代钰知道她是忧心自己看了刚刚王夫人那番嘴脸,心中气恼, 又懒得再敷衍,于是不给贾家面子直接闹出来,在这种大日子里, 让大家难看。
说实话, 若代钰真是个什么事儿都不懂的小女孩儿, 也许真的会有控制不住情绪、不分场合胡乱发泄的事儿出现。
不过她早不是真正的九岁小姑娘, 哪里会真的因为个蠢妇的几句话就带出情绪来呢。
像王夫人这种级别的女人,根本还远远够不到做她的对手的水准。
要在意,也是该在意贾老太太这样的啊。
一个王氏, 算的了啥。
代钰暗暗表示自己简直都懒得理会她。
这女人傻到居然到现在还觉得闺女被老皇帝睡了是好事, 也真是心大的够可以的。
没见到你们家老太太虽然是满脸的笑容,但眼睛里头却都是想要哭出来的抑郁么。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难为她这位二舅母都是四十来岁的人了,也算是操持了这么多年的家务事儿,却连这点子眼力都没有, 真是白瞎了这么多年的饭。
再看看旁边的邢夫人,那满脸僵硬的笑容和完全掩饰不住的羡慕嫉妒恨, 整个一个小家子气的无知妇人的模样, 哪里有半点儿大房太太的气度。
怪不得老太太一死, 贾府就完蛋了。
下一代两个当家太太都是这么个水准, 想不完蛋都难啊。
再往下, 贾琏的老婆王熙凤倒是个聪明人。不过却也只是小事儿上精明, 大事儿上却也看不了那么远。兼且现下她正怀着身子, 听说这几日就要临盆, 身子太重, 已经不大方便理事了。
因着她这是头胎,加上老太太素来疼爱她,邢夫人也少不得给她几分面子,故此这个闹哄哄的场合便没有叫她出来。倒是看不到她对这个事儿的态度了。不过原本,在这个事儿上,她的想法
再看旁边儿的尤氏和李纨,倒是有几分沉稳的气度,可惜一个是公公和丈夫不给力,纵使内宅小事安稳,也搁不住大事儿折腾,根本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另一个则是根本就都够不上管家的权利,再沉稳大度都没有什么用。
至于尤氏身边儿跟着的秦可卿,表现就更是可圈可点了。
然而,她正是那个传说中“败家的根本”。
不知道她跟贾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就身世这一样,就够让贾家一家子喝上一壶的了。
当然,今儿这场合,她的心情也的确复杂了些。
若是元春给皇帝正式册封,上了玉牒,那算起来,她跟了贾蓉可就是差了辈分了。
偏她还早已经是贾蓉的正妻,那么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元春和她若都还想活着,那么她的身世就完全不能公开了。
虽然说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公开的身份。
但,既然是“金枝玉叶”,谁又真的想做一个小官的养女呢。
便是她想,宁国府也不会答应的。
故此,她此刻的沉默和端庄,倒也不完全是装出来的。
就如同不久之后她的病也并不完全是装的那样,实在是情有可原。
代钰进入正房还不到一刻钟,便已经将贾府几个主要女眷的表情看了个清楚,对她们各自的心思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然则她的表情却很是自然,仍是一向的淡然平静。
见到她这样,贾敏暗暗松了口气,虽然知道自个儿的闺女性子一向如此,但自己好歹是做了她这么多年的妈,多少也能看出来她高兴不高兴的。
这种模样的淡然平静,那就是表示,她一点儿都没有生气。
她见王夫人闹腾了那么一场,代钰也没有生气,便也觉得自己这闺女的确是好气量,同时也愈发觉得娘家这个二嫂面目可憎了起来。
亏得她之前专门采取了曲线政策托了自己老娘贾老太太想跟这个二嫂搞好关系呢。
她好歹也是掌家多年的当家太太,那些生子的秘方,还有调养身子的药方什么的,虽然说是自己老娘贾老太太给的,但是她哪里不知道,这些是老娘从这个二嫂王夫人那里搜罗来的呢。
她同林如海成婚那么多年,都没有个一子半女的,说她不着急,那是假的。
且不论林如海是几代单传的独子,若是迟迟没有子嗣她便要成为林家的罪人。便是寻常的人家,正房太太十余年没有生养,也足够被口水淹死的了。
最要命的是,她不但是自己没有生养,膝下竟然连个庶子庶女都没有。
过了头几年如胶似漆、红、袖添香的日子之后,她也曾经得了母亲贾老太太的指点,带着复杂的心情想过给丈夫纳妾,不过林如海怎么都不肯不说,后来便是勉强收了两个从小服侍的丫头做通房,还是没有什么子嗣。
虽然说丈夫从来没有因为这个埋怨过她半句,也曾隐约跟她透露过子嗣这个事儿根本不怪她,事情远远比她想象的更复杂,但是她却还是过不了心里这个坎儿。
这个时候,她同娘家的书信往来自然也就更加密切了起来。偏偏母亲贾老太太话里话外地想要调和她同二嫂王氏的关系,还委婉地说这些药方都是她那个二嫂提供的。
故此,她曾经是很感激这个暗中帮助了她的二嫂的。
也以为昔日在闺中的时候,同二嫂的那些不对付,不过就是彼此都还年轻气盛时候的小摩擦。
甚至母亲偶然流露出的想要把黛玉说给宝玉的事儿,她也开始存了点儿心思。
毕竟,虽然她跟王夫人这个二嫂不怎么对付,但是,跟母亲哥哥们的感情还是不错的。
黛玉是她放在心尖子上的闺女,若是能嫁回舅家,有自己亲妈贾母这个外祖母看着,想必也不会受什么委屈的。
再者说,黛玉出生的时候有百花盛开的吉兆,想必是注定不能随便厮配普通人的。
自家老爷的意思又是不想黛玉嫁入皇家,那么同样有着衔玉而诞吉兆的外甥宝玉,可不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她娘家虽然在哥哥们这一辈儿起不大比得上父辈祖辈,家世有点儿走下坡的意思,但好歹还是个国公府。
若是宝玉这个衔玉而诞外甥果真是个天注定有大才的,那可不就是个振兴荣国公府的好机会。
且她的黛玉生的那般好,又那般聪慧,若不是这样的家世、人才,又怎么能配的上?
她心中存了这么点儿心思,便也就顺水推舟地想同二嫂和好的。
谁料到,这事儿却是一点儿都不顺当。
先时还在扬州家里的时候,就有些家里头被娘家安排人搞风搞雨的传闻了。
这还不算,待到她们家举家来了京城,刚刚回了趟娘家,她就先是被生的极好、看着也聪慧然则功课一塌糊涂、接人待物也乱七八糟的外甥给恶心了一回。
跟着几年,又被二嫂那张万年不变的刻板虚伪的脸膈应了不小。
加上,今儿她带着闺女儿子亲自上门道贺,如此喜庆的日子这位二嫂居然还是这样的嘴脸。那么,也许之前的一切,不过就是她的母亲为了消除她同娘家的这点儿隔阂故意帮着二嫂做出来的。
想到这个,她心中最后一点儿想要重新跟娘家修好的念想也没有了。
更何况,她哪里感觉不到,就是因着她跟娘家接触得勤了些,丈夫和女儿便就开始远着她了。
虽然并不明显,变化也不算太大,但朝廷上的事儿再也不同她说了这一点,她又如何看不出来。
不都是因为她之前两年表现得跟娘家稍微亲近了些么。
那么她因着娘家这些人,同自己的丈夫女儿疏远,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贾敏想到这些个事儿,心中又是酸涩、又是难过,一时间没控制住,竟差点儿在面儿上带出来。
还是代钰看出她莫名地沉默下来,明明贾母还在同她说话,她却只是自个儿在那儿定定地发着愣,便知道她这个便宜老娘是又多想了。
所以说,什么“多愁多病的身”、那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少想点儿有的没的,只老实在家里享福不好么?
总是这么着,便是自己再有灵药,也救不了她的命啊。
代钰一面暗自叹息,一面轻轻拉了一下贾敏的袖子。
贾敏这才回过神来,深深看了代钰一眼,然后迅速调整了心情,重新跟贾母说上了话。
贾母就坐在贾敏和代钰的旁边,哪里没看出这点儿小插曲。
她一面继续慈爱地笑着,跟贾敏拉家常,一面却暗自多看了代钰几眼。见到她拉回贾敏之后,仍是一派平静淡然,老太太心中愈发确定,她这个外孙女儿不简单。
要是能配给宝玉,就实在太好了。
何况,她还有个那样的爹。
虽然听说林家姑爷的官位又让万岁爷给撸下去了。但是,老太太却隐约觉得,这个姑爷很快就会东山再起的。
之前在扬州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嘛。
说不准,这一回升的官,比上回还大。
朝堂上的事儿,老太太虽然不大明白,但是看人却还是很有经验的。
好歹活了几十年了,在这偌大的国公府里头从重孙子媳妇儿熬到自己也有了重孙子媳妇,若是没有点子识人的本事,早就被太婆婆、婆婆还有那些妯娌们拆成渣了。
要不然能把独生女儿给他嘛,那孩子注定不是池中物。
人都说女儿肖父,现下看来,这黛玉还真是有几分林姑爷的风采。
她这么看着,实在觉得越看越满意。
她百年之后,也就只有黛玉这样的人才能管着这个国公府,将它发扬光大了。
琏儿两口子守成都勉强,宝玉是她最疼爱的孙子,又是个有吉兆的。她一直坚信着,若是有光耀门楣的机会,那必定就是要落在宝玉的身上了。
既然如此,便必得要给宝玉选个最好的正室,黛玉可不正合适。
虽然之前有些着恼她太过不识趣儿,但现在看,有自己的想法很好,总比听话又蠢到家的蠢妇好。
何况,王氏那个蠢妇还并不听话呢。
这不,元春那事儿才出来,她就又要这么张狂了。
若不是为了场面好看,她早就又要让王氏“病着”了。
要不是为了宝玉能说一门好亲事,她甚至都直接想让王氏“病逝”。
可惜了,这么个蠢妇,居然生的孩子都不错。宝玉、元春且不说,便是早逝的贾珠那也是极好的。
想到这些事儿,老太太的心情愈发复杂起来。
也愈发觉得,黛玉就是为宝玉量身定做的媳妇儿。
那个百花盛开的吉兆,敏儿那丫头自以为瞒得很好,但是她却是一早就知道了的。
难得宝玉又喜欢这个表妹,如此一来,不帮着他一把,简直都枉为他的祖母。
算起来宝玉已经十一,黛玉也快满十岁,这个事儿是要抓紧提了,可不要被人家抢先了才是。
贾老太太心中寻思了一回,对宝玉黛玉的事儿,又起了新心思。
便就是这个时候,外头传来一个喜悦的声音道:“老太太、太太,听说姑妈和林妹妹来了?是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
代钰听着这个声音, 便就知道是谁来了,心中暗觉不好。
果然下个瞬间,便见到一个穿得红彤彤的少年从门外疾步进来。
这少年穿得花哨、生的却着实好看, 真个儿是面如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赫然正是她那个许久不见了的便宜表哥贾宝玉。
有段时日没见,这小子长得愈发妖孽了些, 加上那满面真挚的笑容, 眼中隐约的湿润, 真个把个久别重逢的情感展现得如火如荼、可歌可泣。
不能不说, 不管人的性子如何,只要是有幸生得了一副好皮囊,便是相当有优势的。
原本贾敏其实已经很不待见二嫂并贾宝玉这个侄儿了, 但见到他这副模样, 也不好拿冷屁、股对着他的热脸,只得勉强笑道:“宝玉来了。”
她接了这句话,贾宝玉的那双秋水般的眼睛便愈发湿润了起来,简直有些感激涕零的意思。
他先依着礼节给贾老太太和王夫人等几个长辈请了安, 然后便立刻上前了两步,朝着贾敏恭恭敬敬地行起礼来:“给姑母请安。长日未见, 姑母同妹妹可安好?表弟也来了?这程子读的什么书?”
他不这么说话还好, 便是远着些打个招呼也还罢了, 如今这么正式地一弄, 贾敏便有些招架不住了。
说到底, 她便是有千般伶俐、万般心思, 面对着有血缘亲情的娘家亲属的时候, 也总是狠不下心来的。
而且, 贾宝玉这个侄儿原本就是她颇为看重的。即便后头因着种种原因疏远了些, 但因着最初的印象实在太好,今儿一见他也似乎同往日完全不同了,看着分外地有礼了些,故此,她更是不忍心冷落他了。
只是,到底心里还是没过的了那个坎儿,骤然将此前种种不快就这么揭过去,她还是做不到的。
如此的心情之下,因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贾敏纠结了片刻,便就转过了头,借着招呼代钰的功夫,避开了跟贾宝玉的进一步亲密攀谈,顺便躲了个清静。
相似小说推荐
-
皎皎,你也不想……(叫我苏三少) [穿越重生] 《皎皎,你也不想……》作者:叫我苏三少【完结】晋江VIP2025.02.16完结总书评数:82646当前被收藏数:8...
-
蓬门伊始(东曦宸) 那一年,卢玖儿八岁,神韵显现。卫子谦十三岁。戚家盛十四岁。戚博文九岁。
这是个家长里短、还闹心耗费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