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姐有药(北有佳鱼)


既然都已经说开,且彼此又都知道了对方的水准,于是,两父女再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索性坐下来,就着方才还没冷的温茶,将这些事儿细细分说了一遍。
事实证明,余太傅这老狐狸,果然是借着小儿子的手搭上了十六皇子那一派,然而自己却甘心跟着林如海一起被贬到翰林院抄书,这份儿耐心和城府,真不愧是屹立百年不倒,每隔一两代都能出宰相的大世家养出来的娇子。
不过,既然他这点儿心思肯跟林家透了点儿口风,那么便就是想要交好和结盟的意思了。
那么,岂不是说……
想到余太傅临走时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还有谢夫人告辞的时候那成竹在胸一般的微笑,代钰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他们家该不会,要跟自家联姻罢。
毕竟,最好的联盟,可不就是姻亲。
只是,林如海会这么做么?
想到这里,代钰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林如海,却正巧碰见他也低下头朝着她看过来。
似乎是已经看出了代钰心中所想,林如海略微愣了愣,继而便微笑着道:“玉儿不必太过介怀,为父答应过你的,你的婚事,需得你自己情愿才好。”
他说完这句,似乎是为了让她更加安心一般,又加了一句话道:“咱们家,并不需要以姻亲立足。”
代钰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得一暖,看着林如海坚定的目光,她多少还是放下了些心来。
父女两人又商议了之后的路线,无非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然后便就各自散了。
代钰原想着既然太子重新回了皇储之位,七皇子等几个成年皇子最近被重新宠爱起嫡子的皇帝训斥得灰头土脸,如此,在十六皇子羽翼丰满之前,她们的日子应该会平静许久才是。
只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的发展远超她的预料,很快地,又一个爆炸性的事件就发生了。

只不过, 因着此前谁都没关注,并不知道会应验在这里而已。
一切都是从太子被废之后,又重新被立开始的。
听闻太子自从重新恢复储君之位后, 几乎好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
不只是太子, 便是皇帝也是如此。
之前的冷漠也好, 猜忌也罢, 好似都完全被他们两个人丢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这父子俩,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之后,竟重新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就如同蜜里调油一般, 每日里形影不离,父慈子孝,惊呆了许多臣民。
当然,所谓“惊呆了许多臣民”这么说是有些夸张了些。
民间至多只是听闻“万岁爷近来与太子愈发亲厚”这种官样文章, 倒是在朝为官的臣子们对这一点的感受更加直观的多。
那何止是愈发亲厚啊。
简直是如胶似漆嘛。
这是林如海某一天回到小书房跟代钰闲聊的时候说起的原话。
能得到谈论政事素来板正的林如海如此打趣一般的评价,想来, 那对天家父子的感情果然不是一般的好了。
说不定真实的情况, 比这种传言之中形容的还要夸张些, 以致于倒也真是让人有些好奇, 他们这对儿天底下最为尊贵的父子俩又在玩儿什么游戏了。
只不过, 即便这一切对那对父子来说, 真的是游戏, 对天下人来说, 可却一点儿都不能当做儿戏。
故此, 林如海说这话的时候,虽然是带着微笑的,但是目光之中还是隐约有些无奈的。
说到底,君王的心思,谁都没有把握能够完全猜得透。
即便是林如海这种心思玲珑的资深臣子,也不能说就可以完全把握得住。
特别是这种完全不按照牌理出牌的时候,那就更是让他心中有些没底了,急需有人一起探讨探讨,拿个主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出现了这种情况,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亲朋好友、同袍幕僚,却竟然是自己不满十岁的大女儿黛玉了。
而且,以他的理智和敏锐,却丝毫没觉得这种变化有什么不对。
这件事情本身,便就已经能够说明,他这么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个年纪尚小的女儿,绝对有着能够探讨这件事的本事。
故此,他便在见到代钰的时候,直接将这话做玩笑一般地说了出来。
他心里知道,对于这个极其聪慧的长女来说,他只说这么一句话便就已经足够。
接下来他需要做的,不过就是等着听她说话,自己跟着作答和探讨便好。
他这个心思并没有露在面上,不过他的言行却早已经说明了这一切。
而代钰也是在第一时间便接收到了他的信号,并且对此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突然和异样。
彼时代钰其实正在替他整理书房。
自从上一回被他带着见过了余太傅,并且发表了那么一番言论之后,代钰便就获得了在林如海书房自由出入,顺带每天晚饭前可以父女两人单独聊一聊正事儿的特权。
对此,已经满了六岁,虚岁都七岁了的林家小弟表示了无限的羡慕。
虽然如此,但是他也并没有表现出来什么嫉妒恨的心理。
因着这孩子这几年的确被代钰调理的不错。不仅是身体好了不少,便是心理健康上,也是比寻常的孩子好上不少。
所谓长姊如母,虽然说代钰不过只比林默玉大了三岁,但因着贾敏身子常年不好,近些年家中事儿多,她应付外头的事儿尚且力不从心,虽然说管照小儿子的衣食住行没有什么马虎,但是这心理健康的事儿,她可就顾不上了。
好在有代钰在。
她其实也并没有多管什么,只要她坐在一旁,哪怕什么话都不说,便能给人一种安定感。
看着她那张绝美又淡然的脸,便好似觉得这世上并没有什么事儿能够让人惊慌失措,就像有她在身旁,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故此,耳濡目染之下,几年下来,林家小弟也成了一个面色淡淡、情商极高的早慧儿童,他当然知道姐姐和父亲商量的是正事。这还不是他这个年纪应该知道的。但若是他到了姐姐的年纪,甚至,都不用等到姐姐的年纪,都能做得同她一样,甚至更好。
他是这么坚信着的。
不过家里人,除了母亲贾敏安慰了他几句之外,竟然也没有其他的人来就这个事儿跟他说道说道。
林如海自然是有他独特的教子方针,代钰原本还想着去跟小弟聊上两句的。后来见到他一切行动如常,并没有半点儿不高兴的样子,便就歇了这个心思。
既然他有这种气量,那又何必多此一举。
反正母亲贾敏已经去安慰过了,她和林如海便就只做没看到罢。这个小弟,将来肯定也非池中之物,自然从小儿便要要求严格些了。些许小事,何必太过小题大做。
林如海对此也是默认态度,故此,他们父女两个自是讨论他们自己的,留下倍感寂寞的贾敏没事儿就去看着小儿子读书习字,却反倒还常常被小儿子安慰,也是一片和乐的景象。
其实也难怪贾敏感到失落。
她原来也是能够参加这种涉及政事的谈话的。
但是,自从贾家越走越远,她又碍着情分没法儿完全同娘家断绝往来之后,林如海便渐渐很少在家里说朝堂上的事儿了。
毕竟,虽然说贾敏作为林家当家太太并没有要背叛林家的理由。但,林如海实在是对外母家的几个舅兄没有什么信心。
送进宫里去的那一位二舅兄家的嫡长外甥女儿的事儿还没个准信儿,隔房那位堂舅兄家里的长孙媳妇可是光明正大地每日里在家走来走去的。
别的不说,光这两件事儿,将来就是相当棘手的难题。
即便留着些口德不说“没有那金刚钻儿还想着揽那瓷器活儿”这种损话,但说到底,这还是两家政见不同造成的问题。
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近来在朝堂上的日子也颇不好过,既然实在是跟舅家走不到一处儿去,又不可能为了避嫌伤了发妻的心,便也就歇了将烦心事儿带回家里来的心思。
只不过,这种事儿,不跟人商量排解一下,其中的抑郁憋闷,也的确是够让人受的。
他原想着,自个儿慢慢排解忍耐一番也就罢了,谁料道事情竟忽然有了转机呢。
那日他本来是跟余太傅——现在应该称呼余大学士才对了,两个人在书房闲谈,却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女儿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成长到了这种程度。
以他的眼力和见识看来,长女这种见识和谈吐,那分明已经是个可以出谋划策的谋士了。
甚至,若是她想,恐怕再进一步都可以。
只不过,本朝对女子束缚太多,可惜了女儿这一身才华了。
本朝一向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如此聪慧,恐非寻常人家所能接受的了的。
在家的时候,自然有他爱之护之若珍宝。
但是过几年,到了出嫁的年纪,又当如何?
满城俊杰,诸多世家,又有何人能够爱她护她如自己一般呢?
看起来,也是时候要好好甄选一番了。
且不说在这片刻的功夫,林如海转了多少念头。
单说代钰,听得了林如海说的那一句话,便闻一知十,推测即便大位短时间内仍无更迭,但皇帝这回却的确是想要为太子立威,想来太子那边儿近日必有大事发生。
对于代钰这个看法,林如海也深以为然,跟着便就又同她说了余家的动向。
说来也奇怪,自从上一次余大学士登门之后,明明已经流露出了那么明显的结盟之意,可余家对他的态度却仍是同以前一样,看不出什么变化来。
而说到代钰这边儿,也是自从十六皇子找了她那一回之后,便也再没了音讯。
好像十六皇子崛起这事儿,不过只是个梦境。
梦醒了,就杳无痕迹了,跟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了。
那两边儿都没有什么动静,倒是听说北静王长子因为久病不愈,已经挪到山上的寺院里头去了。
这用的虽然是民间的那种“舍身救命”的法子,但是既然是“舍身”,就表示,北静王府是放弃了这个长子了。
听说这事儿闹得很大,北静王妃一怒之下,也跟着儿子一起住到了山上,要带发修行,为儿子祈福。
跟水淳年纪仿佛的、侧妃所出的次子水溶听说近来倒是很得万岁的青睐,都选去东宫做侍卫了。
这果然是要变天了的节奏。
大家都不看好的太子殿下,这是要上天啊。
代钰和林如海就这个事儿交流了几句,一致认为,皇家这对父子完全不按照牌理出牌,还是暂时按兵不动的好。
谁知道他们又要整什么幺蛾子出来,前朝可没有哪个储君被这么折腾过。
要知道,万岁爷他老人家的身子骨,看着再撑个十多二十年还没问题呢。
到那个时候,连最小的、上个月才出世的二十一皇子都够年纪能继位了。
最重要的是,代钰清楚地记得,最后贾家就是因为站错队倒了霉,而贾家站的是太子那一边儿。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林家完全可以再稳住,看看局势再说。
父女俩在政见上,观点非常一致,故此,很快地就达成了统一意见。
愉快地回到主院,跟有些闷闷不乐的贾敏和愈发懂事起来的小弟一起用了晚膳之后,代钰辞别了众人,独自回房安歇。
一夜无话。
谁料第二日一早起来,便有贾府的人来报说:“府里大姑娘册封了,老太太叫咱们来给姑老爷、姑太太和姑娘、哥儿道个喜,请姑太太收拾收拾,带着姑娘家去一趟。”

这似乎跟她原来的认知有出入啊。
她原本以为,元春是要等着下一位储君登基的时候才会被新君册封的。
这位贾家倾力培养的大姐姐在宫女的位置熬那么久,若只是为了给本朝的皇帝老爷做小老婆, 那原本很是不必如此周折的。
再者说,要是从贾老太太那里算的话,这辈分也不对啊。
代钰内心虽然有些疑惑, 然而还是什么话都没有多说, 只迅速梳洗毕, 然后便赶到正房去跟贾敏汇合。
见到贾敏的时候, 果然见到她的脸上多了几分喜色——不管怎么说,那些到底是她的血脉亲戚,说要完全丢过手, 从此成为陌路人什么的, 那可真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替亲戚家的喜事儿高兴高兴,这大抵也是人之常情,代钰倒是挺能理解的。
不过,代钰也瞬间就明白了, 为何家里有些事情是不便跟贾敏多说了的。
其实,这也是为她好。
看她这几日的情绪变化, 想必她自己也是明白这一点的。
只不过, 明白是明白, 但是要在内心里完全接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娘家和夫家居然是完全不同的阵营什么的, 总是让心思细腻的出嫁女左右为难啊。
关键, 估计在她心中其实想的是:既然两家人已经有了这种姻亲关系, 那么通常情况之下, 难道不该是“求同存异”么?
就算是夫家想跟着皇帝陛下、娘家想跟着太子殿下, 但万岁爷乃是天子, 太子乃是储君,不管跟着谁,原本不该是两条殊途同归的路么?
其实这也怪不得贾敏想不明白。
原本她想的这些,也是常理。
要知道贾敏是贾老太太和老国公亲自教出来的最心爱的闺女,她的见识在女子之中,本已经算是上乘。认真论起来,她甚至比很多男子、许多臣民们的资质还要好。若是寻常的政务大势,她也能够看得清楚明白。
只不过,可惜的是,本朝的事儿,可远远不是寻常状况那般简单。
且不说万岁爷的脾性十分令人难以捉摸,便是太子和诸皇子俱都十分能耐、还各有千秋这事儿,又有哪朝哪代能够遇到呢。
偏偏,万岁爷还真个儿有个“万岁”的架势,登基都快三十年了,还那么健朗,眼瞅着再过十几二十年也没啥大问题。
这么一来,不单是长成了的那几位皇子有想法了,便是才满了十岁、知道了些事儿的皇子们,恐怕内心深处也是有这个想法儿的。
那一位十六皇子可不就是个例子。
这般复杂的情况,便是那些个几朝元老、才华出众的重臣们恐怕也是把握不准方向的。
真明白的人统共那么几个,很明显,自家这位便宜老娘不是其中之一。
这也难怪了。
就算资质再好,她也不过是个豪门贵妇,见识总有局限。再加上有个那样的娘家,总是要再拖点后腿的。
说实话,自家这位老娘没有十分做出偏向娘家的事儿,代钰便已经很满足了。总比那些仗着自己有些小聪明,就在夫家、娘家搞风搞雨的蠢妇人们好的多了。
只不过,她的身子骨本就不好,再这样每天想东想西的,那调养起来就更加费劲了,还是得抓紧再让她多喝点儿药就好了。
这些念头在代钰脑中一闪而过,却没在她的脸上留下半点儿痕迹。
她抬脚进入正房的时候,面色仍同寻常一般,一片平静淡然,不见悲喜。
倒是贾敏一见到她进来,早欢喜地抬手招呼她道:“玉儿快过来坐,与为娘好好说说话儿。”
代钰从善如流,俯身施礼后,便就径直走到了她的身边坐下。
果然贾敏愈发喜气盈盈地道:“今儿你外祖母家来人报喜,你大姐姐被册封凤藻宫尚书了。”
果然是册封了么?
代钰听得这话,只觉一阵无语:她的那位大表姐,还真的是去给皇帝做小老婆了啊。
原来这辈分都不对,也可以成事的么?
难怪便就是有册封贵妃、钦赐省亲这样的荣耀,那位元春娘娘归家那回、不当着外人的时候,还是哭得不像样子的。
多才多艺、心比天高的花季少女陪着个老头子,那可不是再悲催不过的事儿。
更不要说,这么一来,贾家再想要去傍太子,可就只有再在下一辈儿的女孩儿里头重新培养了。
可惜下一辈到现在都还没有嫡女。
不要说嫡女了,本家到现在连庶女都还没有。
隔房的有没有,代钰倒是不清楚,然则,她很清楚,没有本家的女儿,分支的就更不要想了。
现在说的那可是皇家,还是储君,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世家远支的闺女肖想。
本家虽然没有女儿,但嫡子庶子倒是一大堆,还很多都以风流倜傥出名,然而再如何,却一个顶用的没有,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会子没有闺女,就算是现生,都来不及了。
太子的年纪,可不算小了。哪里还能等着这几个嫡子再生女儿出来呢。
当然,也大可以来一句来日方长,现在开始努力生女儿,再赶紧培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