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八段弩只有西州王庭的御用工匠才能制作,可是真的?”
说到武器,轩帝倒是来了些兴致。
“是,此弩制作图纸在西州王手里,只有在制作之时才会拿给工匠,并由不同的工匠分制一部分,无人知晓其全部图纸,所以也无人能复制。”
“那你手上那一把是怎么来的?”
“偶然得之。”
裴清召只有这四个字,显然并不愿多说。
“孤要这弓弩。”
裴清召微微一愣,这便是轩帝的条件。
“圣上,这弓弩无法量产,恐怕……”
“西州做不到,不代表我央国做不到。”
“可若是此事成了,此弓弩若出现在您手上,裴氏恐怕不会罢休。”
“裴钰若死了,这裴氏不是该到你手上么?”轩帝声音轻缓,却似凌冽的刀,刀刀到骨,“还是说,你根本没有信心拿下裴氏?”
裴清召咽了咽唾沫,道:“如此神兵自当献给圣上!”
“甚好。”轩帝对裴清召这话十分满意,“这么说你是打算将这件事推到西州的身上。”
轩帝打量着仍跪于地上之人,他若没记错,西州王后是裴钰的嫡亲。
用西州特有的弓弩去刺杀裴氏家主,让裴家嫡脉之人相杀,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裴清召还当真打得一手好算盘。
裴清召如实道:“此前西州王贺兰倬因忙于应付战场之事,将朝中政事丢给了王后裴妙音,原本朝中便有臣子不满此事,如今贺兰倬归朝之后,裴妙音依旧干政,没有还权的打算。因而西州王刺杀裴氏家主,以此断绝裴王后的依仗,从而夺回西州朝政,便也顺理成章了。”
裴清召这一局,手段、托词皆足,轩帝倒是想看看,这一场裴氏内斗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反正于他而言,毫无损失。
“今日读书许久,孤未见过任何人,你退下吧。”
闻此,裴清召省得轩帝的意思,再次拜服,道:“拜谢圣恩。”
轩帝看着裴清召离开的身影,忽而问道:“你看他做得成么?”
闻此,站于殿内角落的辛栾,垂首道:“老奴什么都未听到,不知圣上所问何事。”
轩帝哼笑着看了他一眼,眼中并无怒意,“老东西。”
裴氏冠礼,广邀天下文人雅士共作见证。
裴氏论其世族地位,得东境百家俯首,裴钰以其学识而论,得天下学士敬佩。因而这一场冠礼,注定盛况无双。
华清斋亦接到裴氏之贴,斋内琢选数名生徒随院首裴怀之共入帝京庆贺,阿笙亦在其列。
众人着文士服,于前一日午后抵达帝京。
因天下名士齐聚,帝京学子纷纷出门拜会,帝京街道亦是热闹非凡。
作为华清斋子弟,阿笙等人随裴怀之被安排入住裴氏的无尘别院。
阿笙刚下车驾便见到帝京的上空飘起了浅薄的雪,漫天雪絮飘散,盖上屋檐和枯落的树枝,看着人心底生寒,她下意识裹了裹身上的袍子。
众人安置之后能得闲一个下午的时间。
午膳后,阿笙走到易澜山身旁,堆起客套的笑,道:“师兄,听闻你们家也做粮油生意?”
易澜山的姑姑远嫁陈国,所嫁之人乃是陈国国舅褚良,这个褚家便是陈国第一大粮商。
易澜山皱了皱眉,他家世代经营术数一道,众人皆知,阿笙这般问他愣了愣,而后道:“我家不经营这个,不过我姑丈做这个,怎么?”
阿笙拿到广寒楼的信鸦令后第一时间打听陈国的粮商,却没想到居然与易家有些关系。
“在帝京可有生意?”
“有是有,不过不多。”
“可能带我去看看?”
易澜山狐疑地看着阿笙,“你一个女娘不去逛衣裳首饰,去看粮店?怎么个路数?”
阿笙一本正经道:“爱好。”
城东大街,窦氏车驾因城门口有人斗殴而不得不缓行。窦升平看了看车驾之外,不少行人聚集看热闹,而后被守备一一驱散。
“裴氏一个冠礼,城中的守备人数都增加了许多,当真是厉害。”
这话说得是倾佩,但一旁的窦老爷子却是眼都没抬一下。
“裴氏的座上宾越是显赫,咱们圣上的心里就越不舒服。”
天下文士聚集帝京,不乏仲景等国士之身,裴氏的高朋满座到底是扎了帝宫那位的眼,今年听闻轩帝不会出席裴氏冠礼。
太祖曾为三位裴氏子弟戴冠,但至今日,家主冠礼戴冠之人却并未邀请天家,旁人怎么想不知道,但窦盛康一向看重家族延续,因此在裴氏与天家之间秉持着两不得罪的心态。
“唉,那不是易家那小子么?”
易家的姻亲,陈国的褚家与窦氏这些年在生意场上你来我往交手数次,窦盛康听闻这个名字方才抬眼,往外看去。
街对面,两名穿文士服的学子走过,身旁还跟着一名女使模样的人。
“这是易家那个学商的小子?”
“是的父亲,听闻易家有意与褚家合作经商,因此让最小的儿子学习商道,如今他就在华清斋的玄字班修习。”
“华清斋的学生?”
窦盛康闻此,多看了易澜山一眼,待他往前一步,才让人看清,与他同行的是一名女娘,也着文士服,看样子同是华清斋的学生。
“华清斋为裴氏麾下书堂,看样子也是为了明日的冠礼而来,能在裴氏冠礼受邀之列,这二人当是在斋内也颇受器重的。”
窦盛康并未多言,他看着那二人转身便钻进了褚家的粮行,而后放下了帘幕,不再多看。
这日下午,阿笙穿着华清斋的文士服,拖着易澜山将城中褚家几个大的铺子都逛了一遍。而今日,跟在她二人身边的不是锦瑟而是弄墨。
弄墨此前随茉莉与几大粮商谈合作之事,虽无大的进展,但那些粮铺的掌柜却是识得她的。
阿笙带着弄墨与易澜山这般招摇过市,自然是有目的。
当晚,包括窦氏在内的央国大粮商都收到一个消息,西州的海上商道已经与褚家搭上了关系,由易家小公子亲自陪同商讨合作之事。
海上商道其实对于各家而言都有好处,但是行首不肯点头,也没人敢去坏了规矩。
央国商贩都盯着窦家的态度,却忘了这条行道贯穿东境诸国,停靠三个口岸,人家合作的可不止央国的人。
而运输一事涉及运力,一旦运力拉满便是再后悔也没得商量了。
于是各大商铺连夜与主家商量,是否要主动与西州商道的人接触。
次日清晨,阿笙很早便被弄墨派来的人唤醒,道有粮商一大清早便登门拜访,不过弄墨按照阿笙的吩咐,都一一回绝了。
阿笙此时的回绝倒是让人抓耳挠腮般的难受,众人只觉传闻更加真了。
锦瑟看阿笙今日心情甚好,今日她特意着的锦服名为半山月,以清朗幽微为调,行走间宽袖摆动如山岚浮动。
“姑娘今日为何这般注重着装。”
阿笙看着铜镜中一双如珠玉般的眉目,笑得几分明媚,“世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要去诓人,自然得穿得像样。”
闻此,锦瑟不由笑开。
“对了,礼物可备好了?”
闻此,锦瑟从旁拿出一个木匣子,抽开里面却是空的。
“姑娘,九公子人挺好的,用这诓人怕是不妥。”
阿笙看了一眼那匣子,道:“裴氏所有他皆触手可及,这天下物,他皆可拥有,又何须我送。”
锦瑟颇有些为难。
阿笙转头看着她笑了笑,“放心吧,裴氏的人看得懂。”
阿笙带上这匣子方随华清斋众人一同前往明辉堂。
明辉堂是央国国祀之内,其内有单独一殿供奉着国之功臣、名将。今日裴氏宾客满席,但众人皆明白明辉堂的庄重之处,因此少有人打闹喧哗。
众人锦衣华服,端正以待,一一入内。
裴氏接引之人接过来客之礼,纷纷记录。
待到阿笙的时候,那接礼之人手中一顿,却还是双手接过,正欲记载木匣子一个,却被身后学士模样的人叫停。
“姑娘这可是嵩山白牙木?”
阿笙点头,“正是。”
那学士模样之人眼中有喜,“嵩山白牙只长于千里高山之上,有高山伯牙之名,姑娘这赞的是高洁如山的品性?”
阿笙摇了摇头,她带着浅淡的笑意,道:“送的是明月千里的自由。”
高山伯牙沐千里月华而生,却被做成了这四四方方的匣型,何得自由?正如裴钰其人。
闻此,那人愣了愣,而后低身拜服,亲自将阿笙所送之礼登记在册,再恭敬地将人迎了进去。
阿笙入内院,遥遥看了看,正巧看到窦氏众人已在其位,阿笙又寻了寻,今日倒是没见外祖母。
她问引路之人,“九公子现下在何处?”
那引路之人低首道:“家主如今尚在沐浴。”
冠礼之前须沐浴净身,阿笙看着时辰,冠礼要开始还有些时候。
“我见到几个老友,你可先去做自己的事,我稍后再入席。”
“是。”
那人拱手离开后,阿笙抬步直接往窦盛康的方向而去。
第七十七章 裴氏冠礼(二)
今日裴氏高朋满庭,窦盛康正与人交谈,却听得身后有人一声,“窦家主身体可安好?”
窦盛康回头便见一个小女娘站在自己身后,她端着文士之礼,朝自己见礼,窦盛康虽觉几分眼熟,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此人,复回了礼。
“你是?”
阿笙浅笑,道:“我是西州海上商道的主事人。”
闻此,窦盛康愣了愣,笑道:“小姑娘,你莫要开老夫的玩笑。”
西州海上商道涉及多国,牵涉利益甚深,岂会是一个小丫头主事。
阿笙双手交叠,站得笔直,她神色端正,带着谦和的笑,道:“前些时日,我家殿下曾托人向窦府送去拜帖,却不得回应,所以我才不得不跑这一趟。”
此事只有窦氏之人知晓,听闻她这话,窦盛康的神色方才严正了一些。
“想必窦家主已经听闻我们接触陈国褚家之事。”
阿笙音色舒缓,丝毫没有面见大家之主的卑下之感,“按照我们如今的运力,其实褚家的供应已经占去一半。”
闻此,窦盛康似乎想到了阿笙要说什么,不由笑道:“既然如此,窦氏的参与当与你们而言可有可无才是。”
阿笙倒是没有被人戳穿的窘迫感,依旧端持着浅笑,道:“窦氏家业遍布央国内外,我们自然珍惜与窦氏合作的机会,只是窦氏似乎并没有看懂我们所给与的是什么。”
“愿闻其详。”
窦盛康此时心中倒没什么生意合作的打算,只是觉得这小女娘小小年纪便有这般气魄,听听也无妨。
阿笙侧目看向明辉堂内的热闹,问道:“不知窦家主如何看今日裴氏这冠礼?”
窦盛康顺着阿笙的目光,看向满院的文人雅士、门阀贵族,道了一句:“往来无白丁。”
“皇城脚下,受八方来贺的却不是天家,窦家主怎么看?”
让后者神色一顿,而后还是找回了笑意,道:“天家度量如千江入海,自当乐见。”
阿笙闻此,笑道:“我可没问您咱们圣上怎么想。”
窦盛康下意识的回复还是透露了他心中的真实想法,他看到的是裴氏与天家之间的矛盾。
阿笙这话让窦盛康脸上的笑意有些挂不住。
“裴氏如今的盛况一半来自自身的影响,一半来自太祖的恩赐。”阿笙眼眸明亮,印入老者的眼眸,“而裴氏的困境却全都来自天家。”
“你……”
窦盛康话被阿笙打断。
“但对于普通的世族而言,成败却皆在天家。”阿笙笑问,“对么,窦家主?”
“自然,天家之恩重于山。”
窦盛康此时的神色已经不如片刻之前的轻松。
“但高山可托举苍木,亦可填埋深林。”
“你到底想说什么?”
阿笙声音浅淡,在略见雪色的风中却坚定不散,“窦氏家业盘踞央国过深,窦家主可有从裴氏的教训中习得一二?”
窦盛康闻此却并不接她的话。
阿笙继续道:“豪绅门阀发展到最后都不若今日的裴氏这般,狡兔尚知掘三窟以求生,窦家主怎么会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东境诸国,以央、陈为首,陈国有褚家在前,窦氏难压其风头,因而大半产业仍在央国。褚家亦然。”
阿笙眼中的笑依旧浅淡,不见张狂,窦盛康知晓她并非为激自己而来。
“海上航道有西州牵头,西州在西南大陆的影响力不逊于央国,若能将窦氏的产业扩大到西南,即便来日天恩有变,窦氏又何愁没有退路?”
阿笙声色定然,字字凿凿,“所以窦家主,我们给窦氏的实则是一条退路。”
窦盛康神色微凝,思虑片刻,问道:“你们当真与褚家谈妥了?”
此女废了这番功夫与自己谈这么多,当真只是珍惜与窦氏的合作机会?窦盛康有此疑问。
阿笙浅笑,“商人图利,听完我的话窦家主认为褚家可有拒绝的理由?”
窦氏亦然,褚家亦然。商贸做到他们这般地步,便有破圈的必要。
阿笙拱手一拜,浅声道:“在西南大陆窦氏与褚家都属同一起点,窦家主切莫失了先机啊。”
说完便不再与窦盛康多言,转身往华清斋众人的方向而去。
此时窦升平自一旁走来,笑道:“刚才去见了华清斋的裴院首,听闻华清斋出了个四门同修的女学生,可惜没见着人。”
窦盛康神色凝然,缓声道:“已经见着了。”
此时礼乐声起,众人随席入座。十三位裴氏礼官手持裴氏礼法正典入场。
“令月吉时,始着冠帽……”
礼官顺着央国礼典的规矩,唱诵大段的言辞,末了,众人目光汇集中,一人着青山如素服,踏入堂内。
那人踏微雪而来,身如兰姿,气如月华,有匪君子,如圭如璧。
裴钰向礼官端正一礼,而后转身往物华殿而去,物华殿外,其母阮氏、先太傅商博以及裴氏族伯皆立于殿前两侧。
物华殿内是央国建国至今名将、文士的功名牌,能入其殿者皆为举世大才。
裴钰上前,躬身一礼。
先太傅商博同为三国国士,也是华清斋前任院首,蕴育文官、将才无数,十年前荣归故里。
裴钰曾为其生徒,商博今日特意出山,为其加冠。
褪去冠带,玉冠束发,先师教诲,谆谆之言。
裴钰垂首聆听,无敢怠慢。
待裴钰起身,礼正上前,将着有裴钰其名的玉牌送入殿内,以彰显他为传播圣贤之道所做的贡献。
此时又开始缓缓落下小雪,阿笙抬头看向漫天飘散的银白。
天地无私,皆许以素白,如裴氏所信奉的先贤之道,德之所养,非一人二人,而是千万人,乃至一切众生。
大爱无私,大德高洁,辉耀一切,这便是裴氏受众人敬待的原因。
良久,裴钰起身,走向殿前观礼的阮氏,而后躬身一礼,感念生母养育之恩。
“等等。”
阮氏轻呼,裴钰微低着身子,眼中是疑惑。
“冠有些歪了。”
商博年纪毕竟太大了,眼力不胜,裴钰这玉冠略有些偏移。
裴钰垂首,道:“劳烦母亲。”
“好。”阮氏轻微调整,方为其正了玉冠。
“多谢母亲。”
裴钰眉目带笑正欲抬首,此时大风凌厉,似有钝器穿风而来,闷入骨髓。
裴钰尚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觉阮氏忽然倾身一把抱住自己,双臂收紧,利器穿过血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时天地俱静。
玉冠染血。
第七十八章 裴氏冠礼(三)
裴钰缓缓抬头,只觉脸颊有热流缓缓而下,但这温度却不是来自自己的身体,左肩疼痛之感如凿骨髓。
旁的那些惊呼之声在他耳中如林间之风,只得呼啸却不入耳,他目之所及却是母亲含泪的眼和染血的衣。
那双熟悉的眼睛里是不甘和不舍。
立于一旁的裴氏族伯当即在侍卫的护送下找到躲藏之地,唯有裴钰一时无措地抱着自己的母亲,蹲在血泊里。
观礼席上一片混乱,袁成杰等人在侍卫的护送下往殿内躲避,唯有阿笙却是下意识往人流的反向跑。
她目光所及是那片孤寂的雪色之中,众人舍去的方向,还有一个人抱着他的母亲还孤守在那。
这一幕,她恍若看到了六年前的神武楼前。
忽而有人一把将阿笙捞了回去,回头看却是袁成杰,“危险!”
袁成杰不顾阿笙的反抗将人往内里拽,很快,一队武卫将尚在庭中的裴钰母子围在了里面。
相似小说推荐
-
hp自救指南(余酒难尽) 既不是废墟中的弃婴,也不是孤儿院的天选之子。
基拉只有一对普通平凡的父母,和天天写信赞美赫奇帕奇的哥哥。...
-
谁在他方呼唤我(小狐濡尾) [现代情感] 《谁在他方呼唤我》作者:小狐濡尾【完结】晋江非V高分2025-1-29完结总书评数:3741 当前被收藏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