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看,那些盗铸者基本上都是一些什么人?他们又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地私铸货币?”
“对付这些人,你觉得用权贵好?还是用酷吏好?”
刘彻跟小九分析道,“用权贵嘛,结果无非就三种,要么狼狈为奸,为虎作伥,要么唯唯诺诺,助长盗铸者气焰,要么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前两种结果我们就不说了,就说最后这种,对方真的要这么干的话,保不齐得被冠上‘酷吏’之名,毕竟私铸货币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而想要抓盗铸者的话,那么肯定得大开杀戒。”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干脆用酷吏呢?”
刘彻其实也知道小九为什么对酷吏的印象这么不好,因为不仅是王温舒,能够被冠上“酷吏”之名的官吏都是采用残酷的手段来审讯和执法的,但是说实在话,从前的刘彻并不在意,现在的刘彻……
嗯,其实也不是很在意。
刘彻道,“不过经过王温舒的事情之后,我就算任用酷吏,也不会再像从前那么随意,尹齐此人虽然执法严酷,但是为政廉洁,执法也从不避权贵,让他担任执金吾处理长安城内的盗铸问题,我觉得很合适。”
事实证明刘彻并没有看错人,虽然同样都是酷吏,但是比起王温舒,尹齐可以说是相当的克己奉公,上任之后因为其督察苛刻,别说是盗铸者了,就连权贵和官吏也有所收敛。
不过这都是尹齐上任之后的事情了,现在的小九并不知道,只是她也没有反对刘彻的决定,毕竟比起王温舒,尹齐也确实是不贪污,不受贿,在酷吏之中算是难得的清廉之人。
只是……
小姑娘挠挠头,她怎么记得这个尹齐好像不咋行?
王温舒从被判死刑到执行死刑前后不超过十天,大概是为了起到震慑和警醒的作用,王温舒是被判弃市之刑。
等到了行刑当日,小九来到了闹市,原本带着她一块出宫的刘据是不太乐意的,因为他觉得就算王温舒他们死有余辜,但是亲眼目睹他们受死的话也确实是太血腥了一些,不太适合小九这么小的小孩儿看。
不止刘据觉得不合适,卫伉和卫不疑也一样,但是三位兄长都拗不过小九,既然如此,那么张贺和李禹他们更加没办法了,于是他们只能够带着小姑娘一块去闹市了。
在去的路上小姑娘还很好奇地问道:“三兄怎么没有来啊?”
虽然卫伉、卫不疑和卫登三兄弟都不是一个阿娘生的,但是他们哥仨的感情好着呢,具体表现为不管是卫伉也好,卫不疑也罢,两个哥哥只要不是办正经事,那都乐意把最小的弟弟卫登给带上。
光是这点就有很多当兄长的办不到了,所以不用问,小九用眼睛都看得出来他们三兄弟的感情好了。
所以这会儿见只有卫伉和卫不疑哥俩,没有了小尾巴卫登,小姑娘第一反应是——
难不成三兄病了?
声明一点,她可没有诅咒他的意思,只是单纯觉得奇怪而已,毕竟卫登可不是那种能坐得住的人。
“今天不是来看王温舒他们行刑嘛,怕太血腥了,所以就没有把你三兄也一块带来了。”回答小九的是卫伉,对于他来说,他觉得八岁的小孩儿实在是不适宜观看死囚行刑。
但是在会合之前卫伉完全没有想到他把八岁的弟弟留在家里了,而自家表弟却把五岁的妹妹给带上了!
卫伉表示,表弟这就有点不像话了。
表弟刘据表示自己有点冤,虽然他确实是很喜欢小九这个妹妹,但是今天出宫他是真的没想过把她也一块带上的,然而奈何小姑娘已经从张贺的口中知道了他们今日出宫的原因,于是……
小姑娘二话不说就黏上来啦。
面对一个对自己黏黏糊糊的宝贝妹妹,作为哥哥的刘据能怎么办?
只能够一边唾弃自己一边把宝贝妹妹给带上了。
“哪里血腥了?”小九一本正经地道,“这明明是大快人心,就应该让三兄也一块过来看看。”
小姑娘觉得反正卫登也不是什么胆小之人,看看也无妨。
不过既然卫登这次没来那就算了,他们总不能再让人跑出去把他接过来,因为闹市距离卫府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真的派人过去接卫登的话,说不定把他接来的时候都已经行刑完了。
毕竟王温舒他们已经被押上来了。
今日要在闹市中被处以死刑的除了王温舒和他的爪牙之外,还有伤都没有好全乎的孙蛮。
也不知道是伤得太重,还是连日来受到的惊吓,今日的孙蛮看起来可没有了当日他在陶家的威风,瞧他那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有多可怜。
然而作为亲眼目睹他在陶家事实恶行的当事人,小九可一点都不同情他,因为她觉得他此时此刻的痛哭流涕甚至不是因为在哭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有多恶劣,而是单纯在哭自己马上就要死了。
当执刑官当众宣读了今日要执行死刑之人的罪行之后,不止是小九,就连其他围观的百姓们也收起了对孙蛮的同情。
原本见他哭得那么可怜,而且还被砍了一只手,他们还以为他是在狱中经过了严刑逼供,即将被冤死的可怜人。
结果一听孙蛮的手臂是因为他当着死者的灵堂前欺凌人家花骨朵一般的玄孙女,结果被见义勇为之人给一刀劈断的,别说是围观的老百姓了,就连卫伉他们也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真是活该!”
卫伉他们来之前当然已经知道了今日要执行死刑的人是谁,也知道了王温舒他们都犯了什么罪,但是知道归知道,卫伉他们也没有知道得这么细。
所以一听这里面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卫伉他们就觉得解气极了,哪怕他们知道孙蛮的身份,但是才十来岁的卫伉等人正是青春热血,爱憎分明的年纪。
别说现在等着被处死的人是他们三姊夫的弟弟的“小舅子”,就算是他们的三姊夫,只怕卫伉他们听完执刑官说的话后也一样觉得他死有余辜了。
听到执刑官不仅宣读孙蛮的罪行,而且还详细述说了他作恶的经过时,刘据又看了看身边包括卫伉他们在内的人,见他们都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后,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被李陵抱着的小九,直觉告诉他这件事跟他妹妹脱不了关系。
是的,小九是被李陵抱着看热闹的,没办法,小姑娘的本事再大也没有办法一夜之间就让自己长到一米八,刘彻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知道小九要跟着刘据他们一块出宫看王温舒他们被处决后就点名让李陵陪他们一块去的。
倒不是单纯为了保护小九他们的安全,主要是为了给小姑娘当“梯子”。
事实上刘彻考虑得确实挺周全的,没有李陵的话,小九想要看王温舒他们行刑的话,只能够骑在诸位哥哥们的头上了!
因为刘据他们即便比同龄人高,也高不够快一米九的李陵,有自知之明的刘据难得地没有在这件事情上面跟别人抢小九。
小九全神贯注地在盯着孙蛮他们看,倒没有注意到自己亲哥的目光,事实上刘据还真的没有猜错,执刑官之所以一改前态地详细述说死囚们的作恶经过还真的是小九让刘彻吩咐的。
她没有忘了要把陶灵雨一家的案子定为典型案例一事,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这件事,知道有冤该往何处申,既然如此,那么当然得找机会将陶灵雨一家的案子宣扬出去了。
王温舒等人被处死这一天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来围观的老百姓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已经变成一个大型科普现场,但是在听完执刑官说的话之后,他们确实一边唾弃咒骂孙蛮等人,一边暗暗吃惊——
原来他们要是被狗官冤枉了,竟然还能够上诉翻案?
原来在这个世上,他们这些平头百姓真的有喊冤叫屈的权利?
同样前往围观王温舒他们被处刑的还有陶灵雨一家,当看到他们一家的仇人相继被处死之后,他们并没有觉得害怕,反而是觉得痛快极了。
尤其是陶灵雨,如果她今天没有来观刑的话,她压根不知道原来比起孙蛮和已经被判徒刑的王向,王温舒才是最可恶的那一个。
然而这样一个可恶的人,不仅能够当上了官,而且还能够得到刘彻的赏识?
换做是以往,陶灵雨根本不可能知道执金吾这样的大官是谁担任的,但是自从他们一家横遭厄运之后就不一样了,她不仅知道了,而且还从小九那儿得知了原来王温舒此人一开始还只是个盗墓贼而已,为人没有多少文化不说,甚至连律法都懂得不多。
当时陶灵雨知道后的第一反应就是——
他这样的人都能当官?
那她也能!
虽然冷静下来之后陶灵雨意识到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但是这会儿亲眼看到死在自己面前的王温舒,她脑子里又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之前那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王温舒他们都一一被处死之后,小九他们就没有再继续留下来了,在离开的时候,卫伉他们的心情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不过他们并没有忘了关心小姑娘:“小九,你刚刚有没有被吓到?”
小姑娘摇摇头:“没有嗷。”
卫不疑看了一眼漆黑的眸子依然灵动的小九,就知道她没有说谎了:“那你胆子倒是挺大的。”
“说到胆子大,我觉得那个见义勇为的义士胆子才大。”卫伉说,“听执刑官刚刚说孙蛮他们多嚣张啊,吓得其他人都不敢上前帮忙了,结果那位见义勇为的义士二话不说就直接劈断了孙蛮的手臂,听着真是解气。”
“何止是解气?听着简直让人心神激荡!”张贺道,“幸好当时有这位义士的出现。”
“是啊,不然陶家的小娘子说不定真的被孙蛮那恶霸给当众欺凌了。”李禹也忍不住道,“只是很奇怪,执刑官为什么没有把那位义士的大名说出来?”
为了防止义士被报复?
这倒是不太可能,因为汉律也规定了,不允许任何人对见义勇为之人实施报复行为,否则的话将会受到严厉处置。
这个律法既是为了保护见义勇为之人,也是为了鼓励和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卫不疑注意到刘据的反应和他们不太一样,好奇问道:“据表兄,难不成你知道那位见义勇为的义士是谁?”
“确实知道。”刘据作为小九的亲哥,刘彻的亲儿子,别人或许会不知道,但是他还能不知道当日那位见义勇为的小义士是谁吗?
卫伉他们一听,都好奇地看向刘据,然后就看到他看向了依然被李陵抱着的小九。
“少卿,竟然是你?”
“原来是你救了陶家小娘子啊?阿兄。”
李陵:“……???”
小九:“……??????”
“过分了昂!”虽然小九也不在意什么虚名,但是见卫伉他们居然不约而同地以为李陵才是那位义士,小姑娘当下气鼓鼓地道,“怎么就没有一个人猜是我啊?”
“你?”
“小九你是那位义士?”
“哈哈哈哈别开玩笑了这怎么可能?”
没有人觉得小九说的是真的,直到他们笑完见小姑娘依然绷着一张气鼓鼓的小脸,而刘据在一旁冲他们点点头,卫伉他们才意识到——
不会吧?
小九说的不会是真的吧?
“小九,真的是你?”
小姑娘抱着小胳膊轻哼一声:“如假包换!”
闻言,卫伉他们既觉得不可思议,又莫名地觉得很激动,这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才五岁的小姑娘竟然就能够行侠仗义实在是太酷了。
要知道在汉初,侠义之风十分盛行,虽然在刘彻登基之后,慢慢地趋向于学问操守的儒家中庸之风,但是作为年轻一辈,卫伉他们哪个心中没有藏着一颗想要行侠仗义的心?
结果他们这些当哥哥的没有做到的事情,竟然让一个五岁的妹妹做到了,卫伉他们既有点羞愧,又很是骄傲。
“小九你也太厉害了吧?”
“真没想到你就是那个小义士。”
“小九你快跟我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本还气鼓鼓的小姑娘被哥哥们这么一夸,嘴角瞬间就压不住了:“行叭,既然你们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们叭。”
小姑娘坐在李陵的手臂上,眉飞色舞地跟卫不疑他们说起自己当日见义勇为的英姿。
虽然卫伉他们刚刚已经听执刑官述说过了,但是再次听到,他们仍然被激起了满腔义愤。
“真恨当时我没在场。”
“孙蛮这种人实在是太嚣张太可恶了。”
“换做是我的话,别说是一只胳膊了,孙蛮两只胳膊我都给他劈断!”
看着一个个骂骂咧咧的哥哥们,小九的眼珠子转了一下,然后道:“其实也不必觉得可惜,因为别说是在这世上了,恐怕就连在长安城里都不止一个‘孙蛮’。”
“大兄你们要是有心行侠仗义,肃清长安的孙蛮之流,还黎民百姓一个安宁和太平的话,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一旁的刘据看着笑眯眯的小九,感觉就像是在看一个钓鱼的小渔人,然后——
卫伉他们异口同声地问:“什么办法?”
嗯,鱼儿上钩了。
小九说的办法其实就是让卫伉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自愿组成一支民间打黑小分队, 帮助身陷困境、求助无门、心有顾虑的受害者们。
小姑娘坚信长安城内不止一个孙蛮,也不止一个王向和王温舒。
所以有必要组建一支民间打黑小分队吗?
小九觉得那可太有必要了!
“你们刚刚不是好奇执刑官为什么没有说见义勇为的人到底姓甚名谁吗?”
卫伉他们点点头。
“那是我故意隐下我的身份。”小九说,“如果让大家知道陶灵雨敢为父上书是因为有我在背后替她保驾护航的话, 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有胆量上书喊冤呢?”
所以小九觉得她不必存在于这个故事里面, 如果非得要给见义勇为的义士安排一个身份的话,那么小九也希望这个见义勇为的义士同样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卫伉他们虽然算不上是大人,但是他们也不算小了,所以听到小姑娘这么说,他们仔细一想就能够明白小九的用意。
只是……
“如果不让他们知道这个真相的话, 他们还能跟陶灵雨一样顺利上书喊冤吗?”
卫伉他们从来没有踏足过官场,他们仅仅只是站在他们各自父亲的身后窥见过朝堂的一角而已,而且这一角说不定不涉嫌任何的阴暗和腐败。
所以如果换做是从前的话,他们听到小九这么安排或许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得知王温舒他们跟王向、孙蛮他们是如何狼狈为奸之后, 卫伉他们不再这么想了。
因为外人不知道, 他们却知道陶灵雨并不是真的凭着自己的一腔孤勇成功地上书救父,所以其他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要是真的想要效仿陶灵雨的话, 他们会成功吗?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大吗?
卫伉他们无法确定。
因为回忆整件事之后, 张贺他们发现陶灵雨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小九,如果没有小九的话,那么当日在陶家老太爷的灵堂前她甚至都难逃一劫,更别提后面上书救父了。
“好问题。”小九说,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们了。”
小姑娘目光灼灼地看着面前的卫伉等人, 她说,“我能够为陶灵雨他们一家保驾护航, 你们难道就不能够为其他被冤枉的人保驾护航吗?”
小九得声明一点,她今天也不是有预谋要钓鱼的, 事实上她也是在跟卫伉他们说起她见义勇为的经过时看到他们的反应突然灵机一动打算钓一钓他们。
小姑娘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想法,但是她没想到这一池的小鱼那么好钓,她刚把钩扔下去,甚至都没有来得及上鱼饵呢,结果小鱼就直接上钩了?
不过小九虽然不是有预谋要钓鱼,但是她既然这么提议了,她也是经过考虑的,如果卫伉他们只是跟陶灵雨一样是普通百姓的孩子的话,那么他们再有热血,她也不会随便鼓动他们组成什么打黑小分队。
因为分分钟他们没能成功打黑,反倒是被黑给打了。
甚至卫伉他们只是普通小官吏的孩子,小姑娘也会经过深思熟虑再决定要不要鼓动他们。
但是卫伉他们不是普通百姓的孩子,也不是普通小官吏的孩子,他们基本上都有一个位高权重的爹。
李禹是没有,因为他爹李敢被除爵位被革官职了,但是他爹可还是连卫青都敢刺杀的猛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个不好惹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嫁掌印(笙落落) [穿越重生] 《嫁掌印》作者:笙落落【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11-06完结总书评数:336 当前被收藏数:2804 营养液...
-
快穿之爽文人生(等等了) [无CP向] 《快穿之爽文人生》作者:等等了【完结】番茄网2023-09-04完结简介:【快穿,无cp,主角无暧昧】系统235在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