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果真只是宽厚?还是教导下人无方,还是……
史湘云又想起林黛玉说的那话,联想到探春这两日的不自在,心里更加沉了下去。
娘娘都诏见了宝姐姐和三妹妹两个人入宫,这必是有令二人不要生嫌隙,好好相处的意思。可是才从宫里回来,二老爷二太太没有发话解除赵姨娘、贾环的禁足,也没有发话让探春的女戒缓一缓再抄,贾母也没有其他安慰,反而立即给宝钗大张旗鼓地做了生日。
就这样还不算,莺儿还要把自己的伤处在贾府内外展览一圈儿……
史湘云的表情更加纠结难过,垂下头去,一言不发了。
林黛玉便去拉她,笑道:“行了,你看看你,要不然就什么都不想,只管直通通地大喊大叫。要不然就七想八想地乱来,反倒把自己弄得难过难受的!你看三妹妹都没当回事。”
贾探春也笑着摇她的手:“云姐姐不要胡思乱想,我才不怕呢。”
史湘云心胸本就宽大,闻言灿然一笑,这些纠结且丢到脑后,笑道:“好。咱们去瞧瞧,今儿老祖宗给咱们准备什么好吃的!”
三个人说说笑笑地携手往贾母处去,薛宝钗刚给贾母请完了安,笑着上前道:“这我可真松了口气,你们几个没事就好。”说着,便当着贾母的面儿转向探春赔礼道:“前儿那事,是莺儿不对,我罚了她。谁知她竟然这样大胆恶毒,又跑来府里装相。这都是我管教不周,对不住三妹妹了。如今莺儿已经被我赶了去老宅洒扫,保准她不再过来生事。还请三妹妹恕我这一回。”说着竟要行礼。
探春心中警铃大作,连忙上前一把拉住她:“好姐姐,你这不要折死我了?我刚还和云姐姐说,这事本来就不与你相干,下人无状而已。快别再提起了,不然,反而坏了咱们姐妹情谊。”脸上懊恼不已,“都怪我浮躁,光想着教导环儿那个孽障,就忘了周全宝姐姐这一边。还请姐姐不要多心,咱们仍复如旧才好。不然,我可真没脸再见你了!”说着,也屈膝下去。
史湘云一见她二人和好,不由得眉开眼笑,忙一手一个拉了二人,大笑道:“好啦好啦,这件事再也不许你们俩提起了。走走走,咱们去瞧二哥哥。他昨儿可填了一首好词……”
林黛玉心里自然知道探春这是在作态,而且,只怕宝钗其实也是在作态——不然,她为什么要在贾母跟前提起这件事,还这样大度谦恭。如果真的是真心诚意地对探春道歉,保全她的名声,那就应该私下里对探春说这一番话才对。
所以,林黛玉根本不予置评,直接拉了湘云往前走。
她的态度实在太过明显,探春马上遮住宝钗的视线,温和笑道:“宝姐姐,其实莺儿本性不坏,只是有些娇憨,心里少了算计——这也是宝姐姐平日里不肯用心机,所以丫头才学不到的缘故。她是宝姐姐自幼随身的,最得心应手,如今她走了,宝姐姐这里谁来服侍呢?”
宝钗含笑点头:“这怕什么?丫头下人,一拨儿来了一拨儿走了,大了都要放出去。如今我身边还有文杏,年纪虽小,胜在听话,更好教导。”
探春笑着点头:“宝姐姐说得也是。”
史湘云笑着回头看她二人,笑道:“你看看,你们俩现在这样子多好。你们俩进宫时,在娘娘跟前,也得要如此,娘娘才能放得下心呢!”
☆、第一百三十二回 独无灯谜
姊妹四个拉了宝玉,又说说笑笑地回了贾母处。正值邢夫人王夫人过来请安,看着她们欢声笑语的,连邢夫人都不由自主地笑开了眉:“老太太,您快瞧这几个孩子。看着她们这样开开心心的,咱们有多少愁不散的?”
虽然刚刚目睹了宝钗和探春一阵的暗流涌动、刀光剑影,但终究还是早就习惯了装看不见,贾母也满面欢喜,笑着拉了邢夫人的手拍了拍,感慨道:“是啊。我老啦,你和老二家的也都不年轻了。这个家,早晚都得让这些孩子操持。她们还能这样玩几天?所以我纵着她们一点子。等到出阁的出阁,娶亲的娶亲,可就没这么无忧无虑了。”
邢夫人的笑容顿时有些发僵。
她想到了王熙凤,又想到了大姐儿,心里微微地发虚。
谁知宝玉听见,竟破天荒地转了过来,笑着扶了邢夫人的肩,道:“大娘不必伤感,回头,我们跟着二姐姐,多多地去您那里玩,陪您一处玩笑,好不好?”
邢夫人被这几句话暖得眼底就是一湿,紧紧地拉了宝玉,连连点头:“我是巴不得。到时候你们想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只管跟我说,我都给你弄了来!”
王夫人看着儿子讨了邢夫人的真心喜欢,自然得意,刚要插口说话,外头有人来报:“宫里来人了。”
一家子连忙都站了起来,贾母也有些吃惊。
宝钗和探春刚回来三天,怎么这就又有旨意了?敢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只见重华宫的掌宫太监夏守忠满脸堆笑地跟着贾琏进来,提了一盏宫灯。敢情,是来送灯谜的。
众人都松了口气。
夏守忠的话句句意有所指:“贵妃娘娘请了皇后娘娘的旨意,邀着各宫的娘娘,正一起过灯谜节呢。府上的几位姑娘都是读过书的,贵妃娘娘说,快也做些个灯谜,送进去,大家一起玩笑,这才有趣。”
探春一听,就知道这是要给自己和宝钗选人家,顿时一肚皮鸟气冲了上来。
到了晚间,夏守忠又送了众人的灯谜回来:“娘娘的灯谜众位姑娘都猜着了,众位的灯谜娘娘也都猜了,请各位看看猜的是不是。另外,娘娘令臣来问问,三姑娘缘何没猜也没做?”
探春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脸皮厚得众人叹为观止:“娘娘灯谜送来时正好病了,头晕得站不住,便辜负了娘娘的心意。如今虽然好了,却惭愧得紧,就不赶着再凑了。明年元宵再请娘娘指点罢。”
夏守忠深深地看了探春一眼,躬身应是,便走了。
贾母还以为探春是恃宠而骄,便微微有些不高兴,但一转眼又忘了,笑着令人:“快着快着,把咱们的灯都挂起来,咱们摆个宴,好好吃个酒!”
贾政听说贾母喜兴,自己也高兴,便令人搬了许多节下贺礼,也来赴宴。
但是他这一来,第一个从宝玉开始,到各个闺阁女儿,都端起了十分规矩,整个宴席上便忽然间安静起来。
贾母知道这都是他一人之故,酒过三巡就撵他回去休息。
贾政却不肯走,当着众子侄们便与贾母撒起娇来:“儿子闻得老太太做灯会,大制春灯雅谜,所以特特赶来参会。如何老太太竟要赶我走?我却不走,老太太须得将疼惜这些孙儿孙女之心,分赐一些儿与儿子才行!”
贾母也笑了起来,道:“你不走,他们都不敢说笑,没得叫我闷。你既然要猜谜,那便猜来,她姐妹的都在那里,你去猜一个我听。”
贾政便下来,绕着春灯,一边走一边猜,直猜了元妃、迎春、惜春和宝钗的,却发现她们几个的谜底,分别是爆竹、算盘、佛前海灯、更香,这些东西,爆竹一响而散,算盘打动乱如麻,海灯清净孤独,都不是好兆头,即便是更香,也显得凄凉,不像是福寿之人赏玩之物。
兴趣大减之余,贾政忽然发觉,并没有探春的灯谜,不由得三分振奋:这个女儿一向聪慧坚定,必不至于如此颓丧。忙回头问道:“如何没有探姐儿的?”
探春今日并没有半分病容,她在夏守忠面前睁眼说瞎话,自然不会有人去拆穿她——难道大过节的,给自家人扣上个欺君的帽子有什么好处不成?但是当着贾政,如果她再拿这套话去蒙事,不仅王夫人,只怕贾母也不容她!
林黛玉便有些担心,忍不住便要站起来。宝玉连忙一把摁住她,摇头示意不可。
探春想起元妃的种种算计,贾政与北静王府的暗里勾结,荣宁二府大厦将倾,早就满腔的不耐烦;贾政这一开口,立时又令她想起仍在禁足的赵姨娘和贾环,脸上的表情各种不好看,守着规矩站起来,看似恭敬,口中说话却极为无礼:“女儿遵老爷的命,这些日子除领娘娘的旨意入宫陪伴、领老太太的命与宝姐姐庆生之外,都在恭谨抄写女戒,是以并无闲暇玩乐。请老爷明鉴。”
众人一听此言,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这话若是同辈之间直白说出,那就是六个字:抄女戒,没工夫。
宝玉当时几乎喷笑出来,疾忙回手掩住了自己的嘴,眼睛看向探春,却是佩服到了十分。
但贾政被这个寄予最大希望的女儿这样顶嘴,心头只觉得尴尬到了十分。
贾母的脸色几乎是立即便沉了下来。
这个三丫头,竟然已经恃宠而骄到了这步田地么?
王夫人心下暗笑,表面上却急忙圆场道:“老爷只怕是累了,老太太不如就让他回去歇着吧?”
贾母嗯了一声,又关心嘱咐了几句,便让贾政走了。
看着幼子的背影那样萧索委顿,贾母本想取乐的心思顿时熄了,冷冷地看向探春,便要发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