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哈哈地笑起来,推着宝玉道:“你看你娘紧张的!我都多大岁数了,难道跟宝丫头一个小孩子过不去么?何况人家是亲戚,有自己的买卖,也有自己的姻亲故旧,日日过来给我请安,已经是最知礼的了。哪里用得着你娘还站起来给我回话?快快扶你娘坐下——你最近身子可好些?”
换了话题。
王夫人回到房里,连带贾政的话,贾母的话,王熙凤劝的话,薛宝钗自己说的话,整整想了一夜。彩云便陪了一夜。
第二天,王夫人令人传话入宫,说自己病势渐好,请元妃不用担心。
元妃长出一口气,笑着对抱琴说:“太太终于松口了。”令她抓紧安排。
又过了一天,元妃传旨贾府:“想妹妹了。让薛家大妹妹和三妹妹来陪陪我一日。”
贾母莫名,贾政莫名。
王夫人心尖发颤,薛姨妈大喜过望。
薛宝钗听说这个话,先合掌向天祝祷,方抿嘴笑着去准备入宫的衣裳首饰。
贾探春则惊疑不定,沉吟起来。
林黛玉忙忙地过来找她,一丝儿没有自己没有被宣的不悦,而是关切地问:“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忽然想起来让你们俩入宫?你自己心里有数没有?老太太跟你交待过什么没有?”
贾探春叹了口气,拉着她进了内室,不说此事,反而说起外头的铺子:“现在我R兄和倪二、茜雪手里管着。我R兄管着的是我的,倪二茜雪管着的是你的钱。余下你的银子,我正琢磨着,可以再分个妥当人出去管着,开个钱庄。但若果然是开钱庄,你这银子却又不太够了。我让我R兄先找地方呢,回头准备好了,咱们再斟酌。”
林黛玉才不容她打岔,根本就不拾这个茬儿:“旨意来的突兀——前儿老太太跟我说闲话儿,说是许嬷嬷和沈嬷嬷都已经上了折子,去问皇后娘娘的意思,看能不能放出宫了。你看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贾探春又叹了口气,反问道:“你倒是来帮我弄清楚真相的,还是来宽慰我的?太太前儿传话进宫说自己病好了,你不知道?”
☆、第一百廿三回 进一趟宫
林黛玉走的时候满脸担心,贾探春懒得宽慰她,只是令待书悄悄去告诉鸳鸯一声,让老太太看着她一些。
鸳鸯倒是没听这个话,而是拉着待书直接去了老太太跟前。
贾母有些不明白元妃此举的意图,便想从待书嘴里套出些话来。谁知待书却推得干干净净,一问摇头三不知的。
贾母叹口气,只好嘱咐她:“你姑娘明日进宫,虽则你是跟不进去的,但一路上的事情,你定要服侍妥当了。晚上让她早睡。”
待书低眉顺目:“自从沈嬷嬷教训过,姑娘每日作息均十分严格,老太太安心,到点儿是必睡的。”
贾母把这个话在心里转了一转,展眉笑道:“也对,宫里有许嬷嬷和沈嬷嬷看着,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你们给姑娘预备些散碎银子小荷包,防着宫里要用。”
待书应声去了。
然而贾探春其实还是有些睡不着的。
皇宫究竟是什么样?
是清宫么?乾清宫?坤宁宫?慈宁宫?漱芳斋?还是什么什么犄角旮旯的宫室?
会遇到谁么?皇后?皇帝——四郎?!
贾探春忍不住偷偷地捂着枕头笑。
自己果然还是好奇激动更多些,至于元妃的想法,随她便罢。什么伴君伴虎的,那些个事情,自己只要守好了沈嬷嬷教导、暗示给自己的规矩,是不会出问题的。
不多心、不动念、不贪、不嗔,就会平安。
探春翻了个身,慢慢睡去。
薛宝钗一夜没睡好。
她自然知道自己的命运其实自己能够掌握的委实不多,但是,她会尽一切努力去为自己争取。尤其是在元春面前。
因为前头四姓提出来让自己进宫取代进宫四五年并无寸进的贾元春,所以现在这一位贤德妃娘娘对自己有敌意、戒心,这都是正常的。也因此,她急着给自己找个人家赶紧嫁掉,也会顺理成章。
而自己的母家仍旧把持着内务府在江南采买的大宗银钱,这世上不会有人对这个不动心的。贾元春即便是已经当了贵妃娘娘,也不会免俗。
自己是她巩固地位、联姻贵人的最合适的一枚棋子。所以,端看她会把自己放在棋盘上的哪个位置而已……
越想越多,越想越兴奋,一向都自持身份、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直翻腾到后半夜才睡着。
清晨,薛宝钗和贾探春都早早起了身,谨慎梳妆、守礼着衣,规规矩矩地站在贾母正房门前,等着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训示。
贾母看着从来最俭朴利落的贾探春站在鲜艳夺目的薛宝钗身边,竟然也掩不住那一身的富贵英姿,不由得喜笑颜开,连连点头,笑向薛姨妈道:“姨太太生得真好!看着宝丫头,我这心里可真羡慕。”
薛姨妈看着自家女儿,也是越看越满意,又想到自己谋算半生,终于能让女儿进宫走一趟,兴许转眼就能一飞冲天,也是眉花眼笑的,对着贾母奉承回去:“老祖宗一字排开这么多的好孙女儿,还说羡慕旁人。宫里的娘娘就不说了,单看三姑娘这通身的气派,谁也想不到才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而已啊!”
邢夫人只得跟着笑。
王夫人与众不同,微微肃然了脸色,谆谆叮咛:“你们只是进宫陪陪娘娘,少说少看,事事小心,听娘娘的话。旁的一概不许管,可记得了?”
薛宝钗和贾探春齐声称是。
乘车乘轿,屏息等候,听传入宫。
来领她们的人竟是许嬷嬷本人,笑眯眯的,先给她们俩微微屈膝:“姑娘们,一向可好?”
薛宝钗连忙侧身避开,低头叉手:“嬷嬷折煞我了。”
贾探春却笑着受了礼,然后回礼:“劳嬷嬷动问,我们很好。嬷嬷和沈嬷嬷、卓嬷嬷、邓嬷嬷都好?”
许嬷嬷笑得更加真诚了三分,点头道:“我们这几把老骨头都好着呢。姑娘们请随我来。”
许嬷嬷身后还有两个随侍的小太监,只管小心翼翼地跟在了薛宝钗和贾探春身后。
贾探春这下子真的放下了心,安安静静地跟着许嬷嬷往前走。
绕过御花园,又走了好一段,方才到了贾元春居住的重华宫,小小的一处宫室。
薛宝钗只觉得自己的脚都走酸了。
顶着个贵妃的名头,怎么会住得这样偏远?而且,院落这样小?刚才路过的储秀宫咸福宫,甚至崇敬轩,都大得多……
贾探春心头也对贾元春在宫里的地位越发疑惑,但却不动声色,只管按照沈嬷嬷以前的教导,面色淡然、挺胸直背地跟在许嬷嬷身后往前走。
许嬷嬷一路只管安静地往前走,一字不说。
两个小太监有些莫名,互视一眼,只觉得诡异。
一般来说,头次进宫的内命妇或姑娘们,是必要跟导路的太监宫女们好好地套套近乎,然后轻声细语地探问一下宫里娘娘们的情形,并确认一下诏见的这位今日高不高兴、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什么的……
可这二位倒好,只在宫门口寒暄了两句,就便一言不发了。
——这是个什么路数?
许嬷嬷心里却越发对贾探春满意起来。这个姑娘十分坦荡,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直白地告诉了自己,以及自己身后的贵人们,她对入宫或者联姻攀扯,并无一丝一毫的心绪。元妃娘娘找了来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倘若不见,那就不见。对她而言,完全无所谓。
只是薛家这位大姑娘……
许嬷嬷心里有些不舒服。
这是贾妃娘娘的亲戚,生得这般明媚鲜妍,看起来又是这样稳重和平,规行矩步,竟是一丝儿不错。即便是对上自己,也是恭敬得过分!这番作态,若不是和三姑娘一样无欲无求,那就是所求甚大!
她家所在的四姓,已经出了一位贵妃。除非元妃意外身故,否则,她是绝无可能再进宫的——
但如果,她竟在宫里遇到了圣上呢?
许嬷嬷心头一紧。
这个时辰,皇上刚刚下了朝,也许正在来后宫的路上?!
如果真是如此,那皇后娘娘那里……
☆、第一百廿四回 闲死了的闲话
重华宫里并没有多少宫人。十几个宫女,十几个太监,如此而已。
许嬷嬷将薛宝钗和贾探春送到了,便笑容可掬地跟元妃告辞:“贵妃娘娘,奴婢完了皇后娘娘的差事,也该回去了。您与令亲慢慢叙谈,宫门下钥前送她们二人出宫就是。”
元妃客气地点头,令清韵送她:“请嬷嬷吃杯茶再去。”
抱琴引了二人到偏殿坐了,笑道:“不怕的,娘娘的宫里少有旁人来聒噪,姑娘们可以散散。”又请她们宽衣。
薛宝钗和贾探春不约而同地谢绝,笑着道:“不妨事。”
元妃换了常服过来,笑着问家里人好,又问探春:“祖母和母亲怎么样?”
探春恭敬答道:“老祖宗歇了几日便无妨了,二哥哥和林姐姐日日陪着。前几天史家大姑娘也来了,老祖宗很是喜悦。太太前头累着了,卧病在床。因前儿琏二哥哥家的大姐儿见喜,太太便撑着起来帮着琏二嫂子照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