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极口称赞宝玉懂事,传令下去:“让赖二亲自送宝兄弟去角门,看着上了车再来。”
贾政听着宝玉传过来的话,也拈须点头不语。
秦钟跟父亲说了一声,忙的跟着茗烟儿去了东角门,等了片刻,果然见宝玉和贾探春穿了素色的大氅,戴着围兜站在那里。贾探春见他来了,并不愿意见,便转身先上了车,令待书:“你在外头看着宝二爷,一则听他们俩说什么,二则万一他要敢丢下我转身再回去,你就一把揪住他。我在车里看着你们。”
贾宝玉见秦钟肿着眼睛过来,心疼不已,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痛道:“鲸卿不要太伤感。”
秦钟却微笑摇头道:“无妨的。你不必担心我。她并非我亲姐,虽然一向亲近,但毕竟不同。何况你们东府一向乱,我姐姐这几年煎熬,早已经心力交瘁。如今这一走,是福不是祸。我父亲难过,也是因为跟你们府里只怕就以前没有那样亲近了。至于其他的,我并不伤心。”
一番话,听得待书心惊不已。
难怪宝二爷与这位小秦相公这样投契,原来,温柔多情只是看看而已,骨子里,都是一样的凉薄冷漠。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便道别。
宝玉不放心,攀着车辕还回头嘱咐:“这几日你若是在众人中不自在,尽管来找我。我同你老太太跟前去。不会有人为难你的。”
秦钟颔首,挥手令他先走。
贾探春听了待书回来说的话,沉吟许久,方叹道:“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二哥哥遇见这样的人,没有不跟他好的道理。”
别看秦钟年幼,但果然在世事上既聪明又通透。宝玉从来就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交结者唯论俗或不俗而已。这秦钟恰好便是这种人,相貌清秀、举止温柔、骨子里又奇峻。宝玉只要遇到,必定沦陷。
回到荣府,贾母睡不踏实,听见动静便忙起来问:“是谁回来了?”
鸳鸯出去看了,忙回道:“宝二爷和三姑娘都回来了。可要叫他们俩?”
贾母想了想,便道:“让宝玉去睡吧。他那傻子,眼睛里也看不出什么,你叫三丫头过来。”
探春在外头脱了大氅,又向火前烤了一刻,将手脚暖和过来,方进了贾母卧室,给贾母行了礼,坐在榻前。
贾母便问那边情形。
探春将东府的糟乱略略说了说,又试探道:“我瞧珍大嫂子十分伤感。我们才进去时,她似乎还跟珍大哥哥起了争执。两个人吵架的声音一院子都能听见。还是二哥哥扬声喊了一句珍大哥哥也在,他们两口儿才停了下来……”
贾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却一言不发,挥手令她退下。
鸳鸯见她还欲再说,连忙给她使眼色。
贾探春只得退了出来。鸳鸯跟在她身后,出来关门,轻轻地说了一句:“姑娘不要问,知道多了并不是好事。”
贾探春知道今夜只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知道些什么了,索性笑着点头,带着待书回了房间。
转眼天便亮了。
夜间折腾了这一趟,宝玉和探春便都没起来。
贾母年高,觉少,心里又有事,晨间只略躺了躺,比平时稍晚了一刻,便起来了,让鸳鸯:“那边的事情,你去问着些。太太们一向不欲我操心,凤丫头不知厉害,若是丧事上乱了阵脚,日后只怕都是大麻烦。”
鸳鸯恭顺听了,心里却十分清楚自己并没有那个本事看出来不妥。想了想,立即便出来找了探春。
探春还在睡着,便朦胧听见鸳鸯在问自己起了没有,忙翻身哑着嗓子扬声答应:“是鸳鸯姐姐么?快进来。”
☆、第七十七回 算计协理的那个人
鸳鸯进了屋子,笑道:“这可难得,三姑娘有多少年没让人堵在被窝里过了?”
贾探春早就对她们的服侍泰然自若,见鸳鸯过来帮自己穿衣梳头,便嘻嘻地笑着爬了起来。
待书端了洗脸水进来,见她们两个已经开始轻声地聊天,也知道鸳鸯必是有重大的事情才会跑过来这样早,便若无其事地自己堵在了内间门口附近,连翠墨和赵嬷嬷都摇头示意不可进入。
赵嬷嬷明白,连忙出去把小丫头们赶开:“蝉姐儿,你带着她们去端姑娘的早饭。顺便看看宝二爷起身了没有。”
小蝉会意,领着粗使的丫头子们嘁嘁喳喳地走了出去,临出院门还记得低声叮嘱:“东府有丧事,不要高声。”
贾探春听着鸳鸯轻声把贾母的话都说了,点了点头,道:“姐姐放心,我这几日会不时地令待书过去看看,如果有了什么,我会立即想办法知会老太太。”
鸳鸯犹豫了一下,低声问:“老太太是吩咐我去做这个事情,若是姑娘去说或者姑娘告诉我我去说,只怕回头东府那边……”
贾探春笑着回头看她,摇头道:“你放心。东府那边,珍大嫂子躺下了。我去看了,她这是旧疾,一冷不得,二累不得,三急不得气不得。所以,她理不了事。如今珍大哥哥一心把葬礼办得繁花似锦,内院没有人,他岂肯罢休?早晚托到凤姐姐手里。只要事情回了这边,咱们俩都不用说话,自然有人告诉老太太东府的情形。”
鸳鸯半信半疑。
丧事进入第三天,天文监生算了停灵日子,和尚道士也都请去了天香楼做法坛,念经超度。来来往往的世交亲友越来越多,果然贾珍也越来越烦躁。
内院乱七八糟他早就知道。
这是他故意为之。如果过分整肃了,一则不是贾家的初衷,二则他已经习惯了放浪的日子,也的确忍受不了。何况还有后来他按捺不住和秦可卿搅在了一起。内院就更加脱离了正常的轨道。
如今别说尤氏病着,便是好着,只怕这该乱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乱到了这个份儿上,说起来已经不是丢脸的问题,而是有可能会趁乱出事的问题!
贾珍愁眉不展。
让谁来帮个忙呢?尤氏的两个小妹倒是不差,但终究身份太低,当真的代表着尤氏出面理事,只怕反倒成了最大的笑话儿了……
贾宝玉看见了,凑了过来:“大哥哥,你不是外头已经给蓉哥儿捐了五品龙禁尉的官儿,还跟薛大哥哥要了樯木寿材,以往悬心的事情都解决了,怎么还是这样闷闷不乐的?”
贾珍便往内院那边指:“你瞧瞧,人来客往,乱得一团糟。这才陪着举哀,那边又要茶饭。拈了香还没送到灵前,拐了弯先去把马拉去马厩。这满京城打听打听,还有丧事办得比咱们家更乱的么?内院无人,内院无人啊……”
贾宝玉笑了起来,拉了他背了众人,低声道:“我给你荐一个人,替你管这一个月的事,管保妥当。”
贾珍一听,眼睛一亮,忙一把拉住他的手,笑道:“可是三姑娘?我可听你嫂子和侄儿媳妇都说过,三姑娘精明能干,虽然看似没正经管过家,但事事都办得妥帖,竟是十个人里有九个都赞不绝口的!只是姑娘理事,怕有些妨碍……也不妨事,便让她在你嫂子那院子歇了,对外只说协助你嫂子就好!太太不知放不放,好兄弟,你去帮我说说!”说着便拉着宝玉往内院走。
贾宝玉听得目瞪口呆,半天方哭笑不得拉住贾珍,低声笑道:“大哥哥,我荐的是琏二嫂子!三妹妹虽然能干,然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真出了纰漏,可是怎么办?”
贾珍愣了一会儿,才呵呵地笑:“是是是。我想差了。我原想着,宝兄弟和三妹妹那样好,只怕张口就要推荐她……”顿一顿,细细地想起来凤姐儿的身份,以往的办事习惯,荣国府当家奶奶的名声,竟是越想越妙,连连点头:“好兄弟,这个人选极得当!咱们这就去跟太太说,如何?”
两个人便忙去跟邢王二人商量。邢夫人无所谓,但王夫人只怕王熙凤没办过婚丧大事,怕她万一办砸了,只怕会丢了王家的脸面,便有些犹豫。终究架不住凤姐儿自己想要卖弄才干,便答应了下来。
消息传回荣府,鸳鸯正在伺候了贾母午睡下,不由得一惊,接着便满脸笑容地让琥珀:“你去看看三姑娘,就说午间老太太吃得有些干,咳了两声。问她下午给老太太弄些什么汤水好。”
琥珀虽然莫名,但是觉得这样事情果然还是三姑娘最擅长,答应一声便去了。过了一时回来,笑嘻嘻地说:“三姑娘赶了我出来,说咱们一个二个都懒死了。还说下晌就给老太太吃白白的滚水就好。”
鸳鸯会意,也笑了起来,故意还叹了半天:“罢了罢了,得罪了三姑娘,可没好事儿。”
待书被派了去跟平儿要东西,平儿便有些为难,说对牌在凤姐儿手里,而二奶奶却去了宁府。待书撅了嘴,想了半天,问还有谁要去回事。旁边张材家的笑道:“待书姑娘是什么事儿?我能代回么?如是不能,待书姑娘就跟我一起去好了。”
待书笑了起来,忙行礼道谢:“那我跟着嫂子去吧。姑娘还让给那边珍大奶奶送些养胃的小食去。我也甭偷懒了,一起拿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