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蹙眉颔首:“正是。后来吃午饭,歇中觉,下午又一起听她们家自己的小戏唱了几支曲子,甚或加上吃晚饭太妃娘娘和国公夫人竟是再也没有跟宝姐姐说过一个字!连老太太都有些不自在了,刚把话题往薛字上引了引,太妃娘娘就说天晚了,不虚留了,让我和老太太秋天再去,说还有一片秋海棠,开了时再请我们。”
探春睁大了眼睛:“竟是直接把你们赶出来了?”
林黛玉苦笑:“正是呢。也不知道是关于宝姐姐本人的什么话传到了人家耳朵里,还是这个薛字招了南府的什么忌讳,竟是半分情面都不留的。这亏得是宝姐姐,若是换了我,当场只怕就闹着要走了。哪能受得了那样委屈气恼?”
☆、第二百零七回 这态度,能理解
这番话同样被贾母悄悄地告诉了王夫人,婆媳俩对坐着百思不得其解。
王夫人苦苦思索:“若说起来,薛家进京不过二年,除了照管一下自家的铺子,做做部里弄来的差事,并没有什么旁的事务。蟠儿也不过是跟着珍儿琏儿宝玉他们四处玩耍,小孩子家家的,又有他舅舅、姨夫震慑着,又有前头在金陵时做出来的祸事当前车之鉴,他能闯出什么大祸来?”
贾母也拧了眉:“可是宝丫头又端庄又漂亮,又一向稳重,八面玲珑的,便是摊上事情,也并没有听说过照死里得罪过什么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王夫人便叹气,低声道:“我本来就想着,林姐儿么,怎么说都不合适跟南府里联姻。咱们家的姑娘们又都不合适。宝丫头还算是懂事识大局,果然入了太妃娘娘和国公夫人的法眼,四姓也能再松口气。谁知竟是这么个结果。”
贾母想了想,道:“罢了,此事先放一放。太妃娘娘倒是告诉我另一件大事,我想着跟你商议一下子。前儿听宝玉说,冯家的老爷少爷一起出门去了,我本来没想到那里。结果今儿就听说,皇上也出宫去了。”
王夫人神情一凛:“这是效太上微服巡游?这可是震动天下的大事。当年甄家在江南接驾四次,用他们家姑奶奶那话说的,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这一次又要去谁家的地盘了?”
贾母冷笑,一手几乎要指到她脸上:“圣上已经回来了!”
王夫人反应了一下,想起来昨天问吴祥家的,她说的南府国公和世子等人都不在家,说是圣上传召。“哦”了一声,又问:“可知圣上去了哪里?”
贾母冷冷地看着她:“去了铁网山,回来的路上经过平安州。”
王夫人的汗顿时下来了。这一条路正是自家兄长经营数十年的王家路!
王夫人一时心乱如麻,她急切地想要知道皇帝这趟出巡究竟都遇到了什么事情,但又实在对着贾母张不开这个口。窥伺皇上行踪,那可是意同谋反的罪名。
贾母看着她这没出息的样儿就心烦,但还得按捺下性子来细细地告诉她:“太妃娘娘告诉我说,好似是路上遇到了一些波折,没有大碍。她告诉我的意思,我揣摩着,就是让我通过你赶紧跟亲家说一声,有什么该收拾的,赶紧收拾了。以后这条路上的用人做事,还是要加上几分小心才好。”
王夫人忙不迭地再三道谢:“太妃娘娘真是老太太的至交好友,这样大的事情都肯提点我们。我马上让人走一趟,去细细地告诉我哥哥嫂嫂一声儿。”
贾母见她这个态度,心里舒服了三分,面上和缓了一些,柔声道:“你哥哥做京营节度使这么多年,这一条路上他的门生故旧太多,一时之间脱不开手也是有的。但是为官一任,留名不留利。不然,都察院侍卫处,哪个都不是吃白饭的。咱们跟这两处又都没什么交情。”
“你哥哥如今在兵部也忙了一大阵子了,看看衙门案牍之间的推托扯皮,跟兵营里头军令如山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也是极好的事情。日后再不打仗了,指着爵位回京养老时,该怎么跟人打交道,他心里也有个数儿。终究他的年纪在那里,孩子们也是要上进的。光他一个人这样天天忙活,孩子们一辈子也甭想出头。”
王夫人立即想到两个侄子还在外地,虽然说差事也都不错,但是在回京或者升迁一事上,吏部总是有意无意地卡上一卡。每回要有些变动时,竟是都需要内阁大学士们出来传一句圣上口谕。
罗夫人常因为这个跟自己唠叨,但自己两个妇人都没有想到原来这是被王子腾挡住了侄儿们的上进之路。
王夫人心悦诚服地点着头告辞了。
贾母回头就跟鸳鸯抱怨:“就这也算世家小姐?连这么点子事情都看不出来,真不知道她娘是怎么教的!”
鸳鸯却更好奇另一件事:“老太太,南府里果然谁都不喜欢薛大姑娘?却是为了什么呢?”
说到这个上,贾母也不解,命把黛玉叫来。
外头有人请,宝玉便走了。
探春便陪着黛玉一起过来见贾母。
贾母一见她两个在一起,有些哭笑不得,质问黛玉:“你这丫头,是不是把南府里头的事情全都告诉三丫头了?”
探春哼了一声,行了礼就走,嘴里还嘟囔:“我还不稀罕听这些呢!”
鸳鸯忙笑着把她拉住:“三姑娘越发娇气了,老太太如今说一句儿都使不得了!”
贾母便做看不见她,先对着黛玉挤了个眼儿,方问道:“你可知道昨日南府里为什么那样对待宝丫头?那两位姑娘可曾露出来一字半句?”
黛玉摇头,道:“我刚跟三妹妹还在疑惑此事,想破了头也没想出来。”
贾母下意识地转头去看探春:“你们去怡亲王府和镇国公府的时候,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探春立即忘了刚才被贾母调侃,锁了眉头,半天方道:“我几乎没有跟宝姐姐在一处……”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第一次出门,在王家被宝钗算计的事情。忙问道:“不知上次去王家给罗夫人庆寿时,南府可有人去?”
贾母一下子也想到了那件事。
当时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不要说镇国公府、齐国公府和锦乡伯府无论如何也不会要宝钗这样的儿媳妇,只怕是得知此事的所有人家,都会对薛家这位大姑娘敬而远之。
“若是南府当时竟有人瞧见了此事,那昨日的态度就可以理解了。”
正说着,忽然外头有人来报:“冯家送了帖子来。”
贾母不由取笑探春:“冯家姐儿对你可是粘腻得紧,三天两头的,见不着就要写信写贴的。”
帖子拿了进来,探春展开看了,笑道:“这哪里是她要粘我?这是卢夫人要请我们一起去玩呢。说是他们家刚请了一个很会做菜的厨子,让我们几个去试试。”抿嘴笑了笑,转向黛玉,“还说了,必要让你去呢!”
☆、第二百零八回 自己去吧
说笑是说笑,探春却不打算去,道:“如今家里这么多事情,太太哪里有空带我们出门?要不算了吧?辞了她的,五月里咱们闲了,请卢夫人带着芸姐儿来咱们家里坐坐。老太太说呢?”
贾母却一摆手,笑道:“家里虽然事情多,你们几个又帮不上忙,在家里还得顾着你们,倒不如出去玩。冯家人口简单,卢夫人良善,芸姐儿干脆;倒是个常来常往的好人家。不必你太太带着,看看赖大家的、林之孝家的和吴祥家的谁有功夫就谁陪着走一趟罢了。”
贾探春自然是乐意之极,笑着点头:“那就多谢老太太体贴我的贪玩之心了!”
贾母便笑着令请姑娘们都来。一时众人赶来,贾母告诉了她们,笑道:“我们都不跟着,你们小姑娘们自己好生乐一日。冯家夫人是个好性儿的,你们只要记得别把贾家的脸面丢了,便掀了房子我也不管。”
薛宝钗自己气了一宿,如今也平静下来,笑容可掬:“既然只是普通一玩儿,我就不去了。最近天天渐渐暖了起来,我也怕热得很。加上我哥哥生辰,我母亲又在瞎张罗,我还是留在家里看着些得好。”
贾母似乎早就料到,笑道:“也好。最近你替我们家里出外应酬得实在也是有些多,我都不好意思跟姨太太提了呢。既然家里有正事儿,我就不强求你也跟着了。”
薛宝钗满脸笑着去了。
这边迎惜二人的眼睛都亮了,一左一右拉着探春嘁嘁喳喳地问。
贾母见她们这等高兴,心里也十分喜悦。忙将此事告诉王夫人和王熙凤,问她们翌日谁有空。
王夫人正忙得团团转,一听不用自己去,虽然庆幸,却又有些踌躇,忙带着凤姐儿赶了来,问清楚是去冯家,倒放了心,笑道:“卢夫人是个极和善的人。若是去她们家,我倒是丁点儿不担心人家会委屈了你们。我也知道你们几个都是有规矩的,出去绝不会丢了家里的脸。只是冯家芸姐儿十分干脆利落,你们学着三丫头,不要扭捏,我就不担心了。”
然后就问王熙凤:“明儿吴祥家的怕是出不去,赖大家的和林之孝家的,明天谁的事情少些?”
王熙凤在心里比量了一下,道:“赖嫂子手里的活计已经都分派下去了。明日我请大嫂子帮忙盯着些也就是了。害不着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