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滋生出一大堆无证经营者。
大家配合得非常好,每天都有巡警过来查,但是老街的孩子们在各个街头守着,有人来了,就赶紧相互通知,巡警一到,一个非法经营都没有。
王春雨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干的事情和其他人正在干的事情有区别。
她也有自己的规划,布匹肯定不可能直接拿出去,她先做成两件衣裳,然后拿出去卖,价格要稍微比市场价高一些。
来买的人肯定会问:“你这个有点贵。”
她就可以说:“这个是有些贵,你要是有认识的裁缝,你可以在我这买点布料让裁缝做,这样算下来会便宜一些。”
如此一来,她就能卖出布料了。
她果然没有想错,她就靠着这一招卖了不少布出去。
自然也有认识的人问她:“王大妈,你哪儿来的这么多布?”
她解释道:“哪里是我的布,这是我有一个雇主,她家里有多的布,让我帮忙卖。”
对方啧啧:“那你能在中间赚不少钱吧?”
王春雨一向小心谨慎,生怕惹人嫉妒招人恨,又专门说了一句:“挣不了什么钱,布都是人家的,钱也肯定要给人家,比不上你们家这种都是自己的,卖多少钱都是自己家。”
对方家里是出来卖花生,也挣不了多少钱。
王春雨已经足够小心了,然而第二天到雇主家,雇主家的管家把她叫到了一边。
“王大妈,你最近家里怎么样?我听人说你女儿在女校读书,要不少钱吧?”管家问道。
王春雨:“她是她姐姐供的,我没什么能力,也没能给多少钱。”
“可我听说你在外面卖布。”
王春雨道:“可能是您弄错了。”
管家压根不搭理她,只是让人去清点库存。
她们对比王春雨做的衣服和用过的布,要弄清楚王春雨有没有在里面偷工减料。
她们做裁缝的,只要雇主家不是那种死抠门的类型,都是默认一些小的边角料给裁缝。
王春雨自然也留了一些,她家里有孩子,这些边角料也有用。
她现在也解释了这个事情。
管家已经明白了弄错了,王春雨卖的布跟他们家没关系,可是她已经把事情告诉了老爷夫人了。
正好就有边角料的事情。
管家就用王春雨拿了边角料把王春雨辞退了。
王春雨心里憋屈死了,她明白肯定是有人在背后告状了。
至于是谁……
她不知道。
肯定是老街上那些卖东西的人,如果不是卖东西的人,就直接往警察那边举报,让警察来抓她更加方便。
只有这些卖东西的人才会往她的雇主家举报。
王春雨往回走时,她真恨不得像个泼妇一样去那里插着腰骂街,把所有人骂一遍。
什么人啊!
哪怕王春雨明白,明白老街的人就是这样,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一点!恨不得所有一起过苦日子,但凡别人有一丁点好,立马就有人偷偷使坏。
也许干这个事情的只有一两个人,可就是这一两个人,让她必须提高警惕。
她回到了老街,其他人都在卖货。
她没了心情,原本干得好好的一件事,她心里觉得堵得慌。
不只是因为她丢了原本的裁缝工作,还为这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有些时候,她就想不通,大家都是苦命人,这是何必?
王春雨当天晚上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地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要不要去找林娘,把现在发生的事情告诉她?她其实有点怕,怕对方这一次没有整到自己,会再来一次。
然而她又想起了上一次有麻烦找林娘,林娘解决麻烦的方式……
不行不行,不能找林娘。她固然生气,但这一次和张赖子的事情不一样。
王春雨又开始在心里盘整个事情。
其实她是后加入的,其他人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流程,大人们在老街的巷子里卖东西,小孩子们不仅要拉客人过来,还要望风,有风吹草动立马通报大家躲避巡警。
她也没付出什么,她直接加入了,而且每次客人过来以后,也没怎么买大家的东西,买她的比较多。
自然就有人眼红了。
王春雨想通了这一点,心里好受一些了。
王春雨是个很善良也很胆小谨慎的人,比起人心坏了,就是故意想要看她过的惨,她更能够接受她自己白蹭了别人经营出来的黑市场,所以别人心里不平衡这个解释。
前者太不可预测了,会让人心慌,后者则可控多了。
实际上也是如此,当王春雨失魂落魄地回来,隔壁家的宋大娘其实已经后悔了。
这事就是她多了几句嘴。
本来大家就是在老街上卖东西,家里的半大孩子负责拉客和望风,一旦巡警来了,立马就跑。
王春雨加入进来后,她既没有孩子望风,也没有孩子去帮忙拉客,但她生意还是最好的,谁能不生气?
正好就听说了她那布是雇主家拿出来的,她私下里和人聊天,心里有气,就把这事儿说了,谁曾想对方就认识她的雇主。
宋大娘嘴巴难听,但真把王春雨的工作搞掉了,她心里也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她正难受着呢,就听到敲门声,外面是王春雨的声音。
“宋大姐,在家吗?有点事情跟你商量。”
王春雨愁眉苦脸地上门了。
宋大娘虽说心虚,但还是去打开了门。
她心里担心王春雨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现在是来找她麻烦。
却不想,王春雨进门后,唉声叹气地说道:“我家里的情况,宋大姐你也知道,我也不怕你笑话,昨天王老爷家的管家说我拿了她们的布,不让我去他们家干活了。”
她说着话,眼泪就下来了。
宋大姐又是愧疚又是难过,道:“你手艺好,肯定还会再找到一家。”
王春雨道:“我不找了,我这里还有一家,她们家主母嫁妆里布料多,又找不到渠道卖出去,让我帮忙卖布,唉,我也没有这个脑袋,这不,就想要找你帮帮忙。”
“我?我能帮什么忙?”
“你们在老街这里卖东西的时间久,我想和你们合作,大家一起把这些布卖了,到时候得了的钱,大家一起分。”
宋大娘眼睛都亮了,赶紧答应了,保证道:“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卖。”
王春雨把卖布的事情交给了宋大娘,由宋大娘来组织大家卖布,宋大娘的钱稍微多一点,下面的人都是一个价格。
她观察了两天,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等到雪青三天一次来收钱时,被这一次卖货速度惊到了。
“怎么卖了这么多?”
“我让其他信得过的人一起卖,放心,她们自己也是干这一行的,不会出现问题。”
雪青听完以后,又多给了一笔钱:“你多物色一些这样的人,过段时间还会有其他的货物给你们卖。”
王春雨还以为把布卖完了就没了。
雪青道:“我们认识了一个纺织厂的老板,他们的布也想要让我们帮忙卖。”
王春雨很容易就把纺织厂老板的事情代入到大家的事情中去,也就信了。
她如果没有被辞退工作,也许会拒绝,可现在她没有工作了。
她没有工作后,不用看人脸色,现在也有钱拿。
做了这样的工作以后,她就不想回去当个看人眼色的人了。
再则说,她想要多一点钱,她小女儿还在读书,大女儿有孩子了,她想要多挣一些钱存着,她也怕有一条自己也会不明不白就死了。
于是,此刻,她说道:“行。”
彼时,老实本分的王春雨也没有想到,她会成为日后平城最大的犯罪团伙的重要一环。
她此刻就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要在这乱世中多挣一点钱,多一点保障。
唐先书大概在五天后终于有时间来找王春雨谈谈。
张冬明和肖静也跟着,她们三个人很喜欢一起做事。
三个人过来时虽说没有穿警察制服,但街头的这些孩子认识她们,还有一些大胆的孩子拉着她们说话。
胆子小的就一溜烟跑了。
“大娘,大娘,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了。”
“大娘,我长大了能不能也当女子警察?”
“可能不行。”
“为什么?”
“因为你是男孩子。”
几个小孩子哈哈大笑。
唐先书和肖静也没多想,被小孩子拉着停了下来,就跟人聊天。
张冬明看着那几个跑开的孩子的背影,趁着这边的小孩子的注意力在唐先书和肖静身上,她不动声色地往后退。
张冬明本来个子就小,再加上性格内向,也不怎么惹人注意。
她走到了另一边的巷子,就看到里面的人在收拾摊子,还有一些人在问:“等一下,我还没买呢。”
“怎么这么快就收摊了?”
“警察来了,一会儿再来吧。我都给你留着。”
“那给我留着。”
原来是私下里摆摊卖东西。张冬明也没有觉得太意外。
这一幕对她来说很熟悉,她早几年在街头时,就很羡慕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虽然家里穷,可她们到底有父母撑着,她经常看到这些孩子在街边跑着,实际上就是在望风。
她也没有苛责什么,她就是从穷人堆里走出来的,也知道卖不了什么钱,就是家里一些老人小孩补贴一下家用。
她从这边退了出来,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现。
王春雨一行人只当是这段时间挣了不少钱,她们也能勉强算个妇女犯罪,所以女子警察过来了。
她们对于自己犯的罪没有太在意,当一件事非常多的人在做,哪怕这事是犯罪,也没有几个人会害怕。
尤其是王春雨,她之前去找警察告张赖子偷大元宝,结果都说了是新时代了,也不打板子了,也没把张赖子怎么样,所以王春雨虽说要躲警察,却不怕警察。
唐先书来找她时,她还热情地给人倒了茶水。
“快进来坐,喝点茶,不知道官大人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唐先书开门见山地问道:“我们是来查张赖子被杀的案子。”
王春雨立马说道:“我们跟他也不熟,只知道他那个人嘴巴不好听,手脚也不干净。”
王春雨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之前还看到他偷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大元宝。”
唐先书观察着这个人的表情,并没有害怕,也没有内疚说谎。
王春雨说到这里时,似乎有些不把人当外人了,道:“我还去找了你们警察,唉,说起来也都是命,那个时候如果警察把他关起来,可能现在还活着。”
她表现得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唐先书作为警察,听到这话时,自然也就想起了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现在平城的案子积压严重,上头解决不了问题,反应到她们这个级别,自然就是这种小问题就不会认真办理。
旁边的肖静问道:“那大婶,你知不知道他跟人说他要当上门女婿的事情?”
王春雨表情凝固了一瞬间,但立马就说道:“他?给人当上门女婿?姑娘,你肯定是不知道他是个什么人。绝对不可能。”
肖静把之前唐先书的猜测说了出来:“有没有这种可能,他就是因为想给人当上门女婿,所以被杀了?”
大家也没有想过王春雨就是事件中心人物,毕竟她看上去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妇女。
王春雨还仔细想了一下,说道:“我觉得不可能,你想啊,如果真的是这样,把人打一顿就行了,那里用得着杀人这么麻烦。”
这就是她以前的逻辑,她就是希望林娘把人打了,然后恐吓一下。
唐先书三个人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也没有发觉王春雨有什么问题。
主要还是王春雨太谨慎了,张赖子死了以后,她就一直在想要怎么办?而且这段时间她经历的事情也多,说谎的水平也上来了。
等到三个人离开,王春雨才松了一口气。
唐先书三个人又去问了这边的其他人,大家都是一个说法。
“不知道啊。”
“没听说过。”
其中一家,有个小孩子也凑了过来,想听听大人们在说什么,她父母立马就说:“妞儿,你去看看火。”
小孩就在里面听,等到人走了,这才问道:“妈,她们说那个张赖子是不是去文莲姐姐学校找她的那个张赖子?”
大人立马揪嘴巴,说道:“别胡说八道,小孩子家家的,说这种话,嘴巴要烂掉,知不知道?”
她们家和王春雨家并不熟,街头巷尾其实不少人都知道那个张赖子去找过文莲麻烦。
这些事情私下里都在说,可明面上,没有一个人说。
因为对于老街这边的人来说,警察也好,外面的记者也好,都只是外人。
她们这些人才是要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人。
老街上的人都穷,虽说平常也要为了一点事情吵架,无法做到相亲相爱,可谁家有事,其他人都会自觉地帮一把。
尤其是这些年,国家动荡,内忧外患,穷人难以活下来,越是难以活下来,穷人能够做出来的应对就是抱团。
这几乎是刻在穷人基因里的本能。
再说了,现在王春雨还给大家搞来了挣钱的活路,就更加不会有人把这事说出去毁人家闺女的名声了。
————————————
张冬明没有把王春雨家的事情放在心上,她这两天魂不守舍,一直想着的都是那对死在土匪枪下的小两口。
她抽空去了那里,对方家里没有办丧事。
穷,没办法。
她过去的时候,那家人一见到她,大的那个孩子立马去里面喊人。
“奶奶!奶奶!给我们钱那个好心官爷来了。”
老一辈还是保持着旧政府的习惯,会把警察当做官差,会叫人官爷,因为那个时候官差没有女人,所以都叫官爷,孩子们也跟着这样叫。
张冬明没注意到称呼,她注意到原来这孩子看到了。
两个老人就从里面出来了,老奶奶拿着一个袋子就过来了。
“这钱——”
张冬明左右看了看,注意到没有其他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说道:“这钱你们收着,别说出去。”
她们家也的确缺钱,老人家心里觉得不好意思,也还是收下了。
张冬明叮嘱道:“不要跟任何人说这个钱的事情,也暂时别用。”
她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反正就是把钱给了她们,现在看到这家人的情况,也不后悔这样做。
两个老人非要她留下来吃饭,一个拉着她,另一个就去把火坑上挂着的那只鸡解了下来。
“本来是想等他们回来就吃这个鸡。唉——”
张冬明不习惯这个氛围,她会一直想起自己过去的事情,莫名地想哭,赶紧摆了摆手,说道:“我没时间吃饭了,我还有事情要忙,你们后面要是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来红石路派出所找我。”
这就是她今天来的目的,她希望对方有事能够来找她帮忙。
她说完这句话,跑了。
张冬明没吃这只鸡,两个老人家也舍不得吃,再加上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
两个老人家一商量,把这只鸡送人,当然不是白送,他们决定去厂里上班。
于是,这只鸡就送给了纺织厂的一个保安,对方拿了鸡,答应得好好的,说是会帮忙找个活。
好几天都没有半点音讯,再去的时候对方直接说不认识他们。
老两口又气又急,在街头破口大骂。
“吃了我家的鸡还不办事,你也不怕遭报应!”
对方就回了一句:“你们家现在遭的报应是你们以前做了哪门子孽?”
这话一出,两边就要打起来了。
看热闹的人赶紧把人拉住了:“老人家,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这些工厂的保安有了点权力,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做出这种事情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现在平城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家人的事情,也就明白她们家困难,想要出来找活干,结果还被这保安给坑了。
可怜这老人小孩,这世道,谁家没有老小。
自然就有好心人把老人带回家,小声跟她们说——
“你们别指望工厂招人,年轻人都进不去,你们这把年纪就更进不去了。”
“我们也知道,可没办法啊。一把老骨头了,家里还有两个小的,这样下去,都得饿死了。”说着说着,老人的眼泪就出来了。
“老人家,我给你指个好去处。”穷人之间的信息流通非常快,尤其是这个年代。
“你知道老街那边有个王春雨吧?你去找她,她们在卖东西,你们这有老有小的,最适合干这个了,到时候,你们老的负责卖,小的就负责望风,虽说发不了财,但肯定养你们几个人没问题。”
相似小说推荐
-
陛下养猫日常(刀上漂) [古装迷情] 《陛下养猫日常》作者:刀上漂【完结】晋江VIP2025-1-17完结总书评数:1082 当前被收藏数:6002 营养...
-
今夜尚有余温(帘重) [现代情感] 《今夜尚有余温》作者:帘重【完结】晋江VIP2025-01-20完结总书评数:51187 当前被收藏数:27344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