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与李令月派出的人扮作盐民的模样,混入了那些盐民之中,也跟着那些盐民一起往盐井的方向走去。
“你是新来的吧?看着有些脸生。”一名老盐民道。
“那是,从前家中做些小生意,日子还过得去,我自然不必来制盐。最近,家里生意做不下去了,我总得出来为家里找一条活路。”那名探子一面愁眉苦脸地说着这话,一面观察着盐民们的脸色。
盐民们听了这话,纷纷露出了理解的表情:“有那些豪强在上面压着,我们的生意自然越来越难做咯。”
第103章
若不是家中日子过不下去,谁愿意来帮这些豪强做这些活计?辛苦不说,最终还只能得些微薄的钱银。
在探子抛砖引玉之后,这些盐民们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三三两两地说出了他们的遭遇。
“从前,我也是自己制盐拿去卖的,虽说我体力有限,每个月制不了多少盐,但总算还能有些赚头。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本地的卖盐大户张家和王家就霸占了盐井,不许我们再采盐了。”
一名脸上满是沟壑的老盐民道:“张家要雇我帮他们制盐,可他们给的工钱还抵不上我从前一半儿的收入,我当然不愿意……不愿意也没法子,我大半辈子都与盐打交道,除了制盐的手艺之外,没有别的法子营生……”
另一名盐民接口道:“自从张家和王家霸占了盐井之后,城中盐价翻了数倍。我本来是做卤肉生意的,可盐价突然提升这么多,我哪里还用得起盐?没了盐,我的卤肉味道不好,生意当然也就一落千丈……这时候,王家找上了我,说只要我把我的卤肉方子给他们,他们还以从前的价格为我提供盐。到时候,我照样做我的生意,他们拿了我的方子,去府城做生意,不会与我相争……”
一旁有人犹豫着道:“他们的话,你信吗?”
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在地方豪强面前太过弱势,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豪强如果不肯信守承诺,他们拿这些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自然是不信的。可他们就是冲着卤肉方子来的,我不给,他们便不依不饶。后来我想着,就算我将方子捏在手里,盐价这么高,我也制不出卤肉来养家糊口了……嗬,嗬,就当是破财消灾吧。”
“可我没有想到,我把方子给了他们,他们还是不肯放过我……他们欺负我不识字,诓着我和我儿子签了为他们制盐的契……他们给的工钱又低,根本养不活我一家老小……我年幼的大孙子,原本养得白白胖胖的,后来饿得出去挖野菜吃。野菜挖完了,就去路边乞讨……那孩子很懂事,有一回,人家给了他一块糙米制成的饼子,他都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也没吃,拿回来让我们这些大人吃……”
那盐民原本正值壮年,可他佝偻着背,两鬓花白。在提到大孙子时,他眼中泛起了亮光。然而,没多久,这光芒就变成了悲伤。
“去年,有富家子弟在街头纵马。我这大孙子,饿得头昏眼花,没能及时避开,让那马给撞了个正着,脑袋正好磕在一块石头上,血流不止……那富家子弟扔下一块银锭便离开了。可这有什么用呢?等大夫赶到的时候,我那大孙子已经不中用了……”
在那名盐民看来,那块银锭,像是他孙子的买命钱。那名富家子弟扔下银锭的动作十分轻贱,便是撞了人,也不值得他低下头来,瞅上一眼。他们这些底层穷苦之人,在那些达官贵人们眼中,兴许当真如草芥一般不值钱吧!
这钱实在烫手,盐民不想接,却不得不接。大孙子已经离开了,他们要为他准备后事,活着的人,也要接着活下去……
“在为大孙子置办完丧事后,那银锭还没有花完。我拿着余下的银锭去找王家的人,想要跟王家解除合约,王家却不肯。说我和我儿子想要不再去盐井为他们做工,就得付出十倍的价码来……”
说到这里,这盐民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他的悲惨经历,引起了周围一些人的共鸣,其他人也开始诉说起了他们自身的遭遇。
有被张家和王家提供的“优渥报酬”所吸引,主动过来打工,却在签订完合同之后发现是一场骗局的人,也有原本的生意被挤垮之后不得不另谋出路的人……
但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来到了制盐厂,他们既然来了,张家和王家就不会允许他们随便离开。
探子默默将这番对话中的关键信息记录了下来。制盐厂就要到了,再跟下去,他肯定会被人发现。
这名探子左右看了看,寻了个机会悄悄遁了出去。
制盐厂内部,他也会亲自去查探。不过,这得等他的同伴们为他制作好了假身份再说,到时候,他就能够以新盐民的身份,光明正大地进入盐场……
收到探子的奏报后,李令月愤怒地对武皇道:“阿娘,这些人还真是不把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啊。”
将食盐收归国营的命令,是三年前发布的。
当地盐商若想制盐,需拿到盐引,相当于“经营许可证”,而后在官府制定的盐井或者盐场中采盐。在制盐的过程中,盐商需接受官府的监督,以免他们将品质低劣的食盐流入市场。
制盐完成后,官府会向这些盐商们收购一部分食盐,一部分拿来售卖,另一部分则存储起来做应急物资。拿到了盐引的盐商们也可以直接售卖食盐,但必须按照官府定下的价格来售卖。
李令月做好了有人会贩卖私盐的准备,毕竟财帛动人心,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会有人铤而走险。但在她看来,至少大面儿上,各地还是得按照朝廷的指示行事。
李令月没有料到,此地的盐商竟敢堂而皇之地跟朝廷的指示对着干,在没有盐引的情况下制盐,且还敢以高出朝廷定价数倍的价格出售食盐!
若不是盐价突然暴涨,许多老百姓的日子本不至于这样艰难。
比方说那名开卤肉店养家的店主,他家中日子过得富足,大孙子就不会因为上街乞讨而被马撞死,其他人的生意没有因为盐价而受到波及,他们也不至于破产的破产,负债的负债,最后因为各种理由,不得不拿着低廉的工钱,去制盐厂打工。
“本地豪族如此嚣张,本地的太守和县令绝不会不知情。既然他们知情,却默许了这种行为,只能证明他们与这些人沆瀣一气!”
难怪一直安静的爱民如子系统在抵达此地之后,突然开始向李令月示警。
如果她没来到这里,也就罢了。既然她来了,要是她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重新将当地百姓的幸福感拉上去,可是要被系统扣掉很多积分的。
当然,即使没有系统敦促,李令月在知道真实情况后,也绝对不会姑息!
武皇看着自家爱女气鼓鼓的样子,开口安慰她道:“这等阳奉阴违之人,是永远不会少的。若你每遇到一个都要生气,只怕你气不过来。再者,如今你还怀着身子呢,你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你腹中的孩子着想。”
“知道了,我才不会为那些人生气呢。”李令月挽着武皇的胳膊道:“阿娘,我想再派人去查上一查,争取能尽快拿到本地豪族和本地官员勾结的证据。”
能混上太守之位的人也不是傻子,不知什么时候,只怕那名太守就会发现武皇和李令月用了替身来应付他。一旦他发现端倪,就会立刻警觉起来。
到时候,李令月和武皇的人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他们的把柄,可就难了。李令月和武皇只是临时在此地落脚,她们又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只要太守、县令和本地豪强能够拖到她们离开,然后把尾巴扫干净,即使是她们,也没法轻易将这些人治罪了。
武皇在得知李令月的担心之后,颇有些不以为意:“急什么?便是咱们什么都查不出来,待咱们一走,他们自然会放松警惕。到时候,朕派人暗中潜伏着,杀他们一个回马枪就是。”
“之后,朕会派钦差在全国境内来回巡视,看看还有没有这等欺上瞒下之事发生。一旦发现,便直接将那人斩了!”
“待朕杀鸡儆猴过后,便是还有人想要再犯,也得掂量掂量他是否付得起这个代价!”
武皇和李令月没有料到的是,本地县令和豪强比她们想象中更加机敏。
他们很快便通过蛛丝马迹,意识到了事有不对。
晚间,县令约着张、王两家见了一次面。
人到齐之后,县令也不多费唇舌,直接开门见山地道:“最近似乎还有人在调查咱们的关系,不知是谁派来的人。总之,你们小心着些吧。圣人和皇太女还在咱们这里,若是消息传到了她们耳中,只怕咱们都要倒大霉。”
武皇和太女,可都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儿啊。
王家家主眼中闪过一丝凶光:“甭管是谁派来的,咱们尽快将那些人处理了吧!”
如果不是朝廷派来的人,当然要趁着消息还没传开,将消息死死摁住。
万一不幸是朝廷派来的……既然朝廷都派人来调查他们了,定是对他们起了疑心,他们自然更不能让人捉住把柄!
张家家主对他的话表示认同。
县令看了他们一眼,叹了口气,没有说话,算是默许了他们的提议。
如果还有别的选择,他当然想先弄清楚那些人的身份,再做下一步打算。可是,武皇和太女都在此处……他冒不得险。他们做下的事,一旦被朝廷知晓,他们断无活路。
当晚,一队人在摸清了武皇和李令月的居所之后,悄悄潜伏到了她们所在的客栈附近。
半夜,当所有人都酣然入梦的时候,那些人朝着客栈放了一把火。
风助火势,大火很快便蔓延了开来。
恰好透过荧幕看到这一幕的秦王,失手打翻了手边砚台……
程武发现,秦王不知因何缘故,突然变得急躁了起来。
他突然毫无征兆地下令,将宫中的侍卫们都召集了起来。
程武本以为,秦王这是有什么要事要交代他们去办,未曾想到,秦王在看了他们一眼之后,又颓然地挥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程武什么都没说,但默默地记下了这个细节。
这些日子以来,秦王的情绪常有异变,但每一次异变,似乎都是在他独处之后……也不知,在秦王独处之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能让秦王的情绪产生这样大的波动。
此时,大唐
当武皇和李令月所居住的客栈失火的消息传来时,无论是负责假扮武皇和李令月的两名女兵,还是狄仁杰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现在陛下和殿下的情况如何?”两名女兵问。
这两名女兵一人名唤阿瑶,一人名唤阿桃,二人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
她们原本都是弃婴,吃百家饭长大。为了好好活下去,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她们都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并扮作男儿。
也亏得她们二人身体素质不错,才能安然长大。
后来,她们听闻武皇幼女太平公主招收女兵的消息,她们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走到了李令月的面前。
虽然她们不明白,金尊玉贵的公主为何要亲自上前线杀敌,但这不是她们需要操心的事。她们能够看到的是,公主招收女兵,给出的待遇很好,管饭不说,每个月还发放军饷——她们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钱呢。
至于立了战功就可升官加爵,对于当时的阿瑶和阿桃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最初,她们选择主动报名参军,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
随着她们年岁渐长,再继续假扮男儿在街上讨饭,终究不像个样子。
阿瑶与阿桃身体素质不错,如愿通过了考核。但在进入军营中后,她们才发现,她们的身体素质在一众女兵中只能算下等。
在训练方面,不管她们有多么努力,她们始终很难跟上其他人。而在她们中一名出身富贵人家的小娘子,却可轻松碾压她们之中最强的人。
那小娘子与她们同吃同住,同卧同宿,闲暇时分,还会指导她们功夫,并跟她们分享自己的训练经验。久而久之,周边的女兵们自然都对她心生好感。
阿瑶和阿桃自然也不例外。军中是个慕强的地方,那小娘子不仅如此强大,还温和可亲,赏罚分明,自然得到了一批人的追捧和崇拜。许多女兵甚至暗暗效仿那名小娘子,就盼着自己日后也能拥有这样的飒爽英姿。
原本她们这批女兵是没有首领的,但在后来,那名小娘子成为了她们当之无愧的首领。
她们这支女军是太平公主亲手创建的,是为了拱卫公主而存在。
后来,在一次极为偶然的经历中,阿瑶、阿桃和其他人这才得知,原来,被她们视为首领的小娘子,竟然就是公主本人!
在震惊之余,女兵中的所有人对公主的忠心程度和崇拜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她们听到公主对她们说:“我创建这支队伍的目的,想必你们也听说过。我要率军与突厥、吐蕃人作战,还要防备随时可能反叛的一些地区。你们可愿成为我手中的利刃,助我一臂之力?”
“愿意!愿意!愿意!”
阿瑶和阿桃听到震耳欲聋的应和声在耳边响起。
她们的声音也混杂在这震天的声音之中。
毋庸置疑,她们都愿意为公主而战,在这些日子的相处中,她们都认可了公主作为她们的主将。她们盼望着为公主贡献一份力量。
所有人在训练的时候都比从前更加卖力了。
可惜,阿瑶和阿桃即使拼尽全力,她们的进步仍然十分有限。
好在公主殿下并没有放弃她们,也没有对她们失望。相反,公主殿下对她们说,并不只是正面战场才算是战场,背面战场也同样重要。
在殿下的鼓励下,她们开始和其他垫底的女兵一起接受特殊训练,并挖掘自己的长处。
最终,有的女兵成了斥候,有的女兵成为了情报人员,有的女兵则转行做了军医。
阿瑶和阿桃就转行做了情报人员,因为她们在乞讨的过程中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她们极善于模仿和伪装。
她们虽然没有再踏上正面战场,但她们发挥的作用,却丝毫不比那些正面与敌人作战的战士小。
也是因为,李令月十分倚重她们。这次,在李令月需要为她自己和武皇分别寻个“替身”时,她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姐妹俩。
言归正传,阿瑶与阿桃作为情报人员,她们原本有一套与李令月联络的法子,可她们如今正扮演武皇和李令月,备受众人关注,为了不暴露身份,她们也不好主动去联络李令月。
这也导致她们的消息还不如狄仁杰等人灵通。
狄仁杰忧心忡忡地道:“客栈失火,有人刻意阻挠救援……大火足足烧了两个时辰,才被扑灭,圣人和太女殿下如今下落不明……”
闻得此言,两名女兵松了口气。
“没有消息,那便是最好的消息。圣人福禄深厚,殿下又得天眷顾,她们定能化险为夷。”
阿瑶与阿桃姊妹二人是跟着李令月去战国时代晃悠过的女兵,只要一想到当初天降暴雪之时,李令月是如何带着她们脱离险境的,她们就完全紧张不起来了。
太女殿下既然有着如此神奇的本事,她和圣人定然无虞。别说她们了,就连客栈中与她们同住的那些客人,也多半不会有事。
有事的只会是那些胆敢对圣人和太女殿下动手之人!
两名女兵的镇定也感染了狄仁杰,他不由自嘲一笑,枉他贵为宰相,关键时刻,还不如两名年轻的小娘子有用。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