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秦唐之好(晏央)


“想看我,就光明正大地看,为何要这样鬼鬼祟祟的?说吧,这回你又想问什么?”
小张良摸了摸自己被李令月捏过的地方,开口道:“你真的姓李吗?”
“嗯?”李令月还从来没有被人质疑过姓氏,听小张良这么一问,倒觉得挺新鲜。
小张良道:“无论是那秦国使臣姚贾,还是刚刚见过的那名函谷关守将,他们对你的态度,都恭敬得有些不正常。你真的姓李不姓嬴吗?”
李令月一时有些无语。
小张良这般聪慧,她从不觉得,她的身份能够在小张良面前隐藏多久。只是,小张良这脑洞也未免太大了吧?都拐到她是秦王室成员上头了。
李令月有心想逗逗小张良,便问:“你觉得我该姓嬴?那我跟秦王是什么关系?”
小张良认真地道:“我打听过,秦王年方十七。我本以为你是秦王的姐姐或者妹妹,可现在看来,又不大像了。”
他睁着黑白分明的双眼盯着李令月看了一会儿,困惑地歪了歪小脑袋。
“你能告诉我答案么?”
“我从不主动将情报告知别人。不过——”李令月露出了一丝坏笑:“若你愿意穿女装给我看,也不是不行。”
“那算了。”小张良果断拒绝,只见他将小脑袋别到一边,气鼓鼓地道:“我很快就会知道的!”
李令月一行人入得函谷关,便正式踏入了关中之地,一旁早有举着“王”字大旗的秦将在等候他们。
姚贾借用李令月的望远镜观察了一阵,而后对李令月道:“是王贲将军,想来,他们是奉王上之命,前来迎接太女的。”
李令月只稍稍一想,便明白了秦王为何会有此举。
虽说秦与唐现在是名义上的盟友,秦王政也允许李令月带着唐军入秦,但没有哪个君王会如此心大,任由别国军队在自己的领土上乱窜。
王贲所率领的这支军队,既是来为李令月大军引路的,也是来牵制李令月大军的。
李令月好奇地打量着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领。
王翦与王贲父子都战功赫赫,自然不需多说。秦灭六国,与五国的对战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然而,王家祖孙的下落,才是为后世之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王贲跟随秦始皇出巡,而后便离奇“失踪”了,史料中再也没有对王贲的记载。王贲之子王离在秦末遭遇项羽之时,也离奇“失踪”,无人知晓他的下落。
有人说王离被项羽杀死了,还有人说王离悄悄隐遁了起来,后世的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就是王家祖孙的后代。
至于真相究竟如何,恐怕也只有老天才知道。现在直接问王贲与王离,他们怕是也给不出答案来。
武将之间,想要尽快相互熟悉起来,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比斗即可。
转眼间,王贲已经与廉颇比完了一场,俩人勾肩搭背,一副好兄弟的模样。
李令月手底下的其余诸如尉迟循俨、陈茵之类的将领,也被王贲的手下约架了,唯有李令月这个主将无人问津。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李令月来到王贲与廉颇面前,对王贲道:“我为唐军主将,王将军身为秦军主将,却不来与我约战,莫非是瞧不上我么?”
“并非如此。”王贲迟疑着道:“太女身份贵重,我怎能与太女动手?”
“我虽是大唐太女,但在军中,咱们便只以军人的身份相交,不论其他。”李令月道:“还请王将军赐教。”
她都这样说了,王贲自然无法拒绝。
“不知李将军擅长什么样的武器?”
李令月掏出了那支铜制火铳,朝着飞鸟开了一枪。那快准狠的架势,让王贲不由侧目。
“这便是我擅长的,长枪,弓箭,刀术我也同样擅长。不过,后世的武器自然要比将军所用的武器先进。”
来自后世的武器,是时代的结晶,是岁月的沉淀,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努力的成果。
“若是我拿着武器来跟将军比斗,也未免太不公平了。而眼下将军用的武器,我又着实不习惯。所以,咱们还是赤手空拳来一场吧!”
李令月表示,天策上将没有死角,即使是肉搏,她也不会害怕!
她的话不无道理,王贲最终还是同意了她的提议。
在得知两边的主将要比斗时,秦军与唐军都围了上来,准备旁观。
“咱们将军要跟那位女将军肉搏么?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若是武器比试,倒还有些悬念。赤手空拳,那女将哪里会是王将军的对手?”
“要不要让王将军手下留情?我真担心那女将会被咱们王将军一拳撂倒!”
王贲身形高大,李令月在他的面前显得十分纤细,对比十分明显。
李令月这边的人闻言,顿时不服气了。
“少胡说八道,咱们主将这般厉害,怎么可能会被你家主将一拳撂倒?”
“没错,主将可是‘天策上将’的后继者啊!”
在许多人眼中,“天策上将”是战神的代名词。从前归属于李世民,如今自然就落在了李令月的头上。
自李令月踏上战场,打了大大小小无数场仗,未曾输过一场。
在战场上,她时常身先士卒,勇猛非常,以自身高超的战斗力激励着身后兵卒们的士气。
这样的她,又怎么可能会被王贲撂倒?
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李令月与王贲的比斗已经开始了。
王贲本想着先试探一下李令月的实力,若李令月的单体作战能力一般,他便假作与李令月激烈拼搏的样子,最后“险胜”李令月。
但在搏击开始之后,王贲发现,拥有天生神力的李令月十分难缠,他仅仅是应付李令月层出不穷的招式,就要费劲脑筋,他根本就没有留手的余地!
如此,也好!
王贲摒除杂念,将全副心神放在了这场比斗中。
他与李令月动作奇快,一些眼力不好的,完全跟不上他们的动作。
王贲与李令月一时谁也奈何不得谁,最终,李令月略胜一筹,逼得王贲一只脚踏出了比斗场地。
“承让了。”李令月对王贲道。
“太女果然强悍,我甘拜下风。”王贲这话说得心服口服。
这支军队拥有先进的武器,严明的纪律,主将又如此悍勇,作战意识绝佳。难怪这支军队能够自由在赵、燕、韩、魏、齐五国的腹地穿行,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了。
经过一番较量,秦军加深了对唐军的印象,唐军也建立了对秦军的初步认知。
往后几日,秦军与唐军的人几乎日日切磋。
秦军会好奇唐军所用的武器,唐军也会与秦军交换武器比斗。
原本枯燥的赶路,就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度过了。
只有韩非与小张良没有融入到这热闹的氛围中。
事情正如小张良所预料的那般,即使不用李令月来告诉他真相,他也很快就得知了李令月的身世之谜。
可这答案怎么会这般离谱?
这支军队,怎么会是来自后世之人?
后世之人,为何要主动襄助秦国?难道,秦国才是天命所归?
小张良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知道了心心念念的答案,但他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甚至还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当韩非与小张良消化完这个惊天消息时,咸阳,已近在眼前。

第019章
作为秦国都城的咸阳庄严肃穆,守备森严。每一名排队等着进入咸阳的人,都需先由着门口小吏验过符、传、验等物。
在众多排队等候进入咸阳的人中,李令月一行人格外显眼。
过往的人都纷纷猜测,这是秦军班师还朝了。
只是,李令月的唐军与秦军有诸多不同之处,让老秦人们感到很是困惑。
这些老秦人世世代代生活在秦地,许多人家中都有人参过军,他们可不会仅仅因为李令月一行人说着秦国话,就像山东六国的人一样,粗暴地把李令月等人归为秦军。
他们看了看唐军,又看了看杵在唐军不远处的,由王贲所率领的秦军,张了张嘴,没有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口。
不管这支军队是打哪儿来的,既然这支军队能够安安稳稳地站在这里,便代表着这件事是秦王默许的。秦王心中有数,那他们也不必说什么了。
城门处负责守门的官吏一见到这架势,顿时吓得有些腿软。哪怕有姚贾和王贲作保,他们也不敢将这支大军放入城中。
好在这时,纲成君蔡泽带着盖有秦王政印章的旨意来了。
纲成君蔡泽在秦昭王时入秦,是历经秦国四朝的老人,曾为秦国相邦,为秦昭王献计杀信陵君,灭东周。
如今他虽已辞去相位,在秦国过上了半养老的生活,秦王政却依旧愿意对他委以重任。
由蔡泽来负责迎接李令月一行人,足可表明秦王政对他们的重视。
因秦王政曾说过,要以对待他的礼仪来对待李令月,蔡泽在李令月面前很是恭敬。
他朝着李令月行了一礼,而后道:“王上命我迎太女与大军入城。”
蔡泽心知,李令月听了这话,心中必然有诸多疑惑。
他对李令月解释道:“王上知道,后世长安是大唐都城,太女家乡。可如今,长安是咸阳管辖下的一处乡镇,尚未建设好。若以此地来作为太女的落脚点,恐怕怠慢了太女。只是长安对太女意义到底不同。因此,王上让太女亲自来选,是要在长安歇息,还是要另择一处富庶的乡镇。”
秦时,咸阳所辖范围极广,就如后世长安多为都城之时,其占地往往也会扩大,李令月对此显然也心知肚明。
她不得不承认,嬴政这手笔委实够大,给出的诚意也够足。
换做她,她可不见得能够允许异国军队停留在本国都城中。
李令月道:“多谢秦王好意,不需要另外择地了,长安就很好。”
哪怕现在,长安许多地方还是一派荒芜,她也愿意努力将长安一点一点建设成她记忆中的样子。
“既如此,往后,长安就由太女来接管了。”蔡泽道。
“我听闻秦王幼弟被封在长安乡,秦王将这长安给了我,那位长安君可有意见?”李令月问。
她可是记得,嬴政的这位幼弟,长安君嬴成蟜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儿。
蔡泽淡淡地道:“长安君既为秦国公子,自然深明大义,王上已经将他封去了别的地了。”
在提及这位秦王幼弟时,蔡泽的态度十分冷淡。
李令月见他不愿多提嬴成蟜,便也没有再继续追问。她心里估量着,更换封地一事,这嬴成蟜大概是不乐意的。
她只略略一想,便将这个念头抛在了脑后。反正,无论对于她而言,还是对于秦国而言,嬴成蟜都是无足轻重的存在。
唐军一进入咸阳,便有人将此事报与嬴政。
彼时,嬴政正浏览着王贲与蔡泽呈上的书信,以及底下探子送来的,与李令月有关的情报。
他面无表情地坐在大案之后,手指轻扣着桌案上的竹简。
能够让他花费精力主动研究的人不多,李令月算是一个。
年轻的秦王显然已经陷入了沉思中,纤长的眼睫垂下,令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这时,又有底下的人来报,说李令月一行人已经在长安乡安顿下来。
嬴政这才抬眸问道:“太女对长安乡可满意?”
“满意,小人离开之前,太女已命那些将士们各自选了荒地,开始开垦了。太女说,寒冬将至,他们虽难以种出什么作物来,但提前将地收拾出来,待明年开春,便可直接播种。除此之外,她身边似乎还带了一批匠人,那批匠人如今正试图改进农具。”
嬴政左右的官员听到李令月一行人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都很是惊讶。
若不是一早便知道,这是一支凶悍的大军,他们恐怕还要以为这是结伴而来的农家子弟呢。
身为大唐太女与其麾下的虎狼之师,这些人是不是太接地气了些?
“还是王上有先见之明。”吕不韦这回是真的对嬴政心服口服了。
之前,他并不赞同直接迎唐军入咸阳,觉得这么做太过冒险。可嬴政却说,大唐太女既送他赵国十城,又送他大片燕国土地,他将长安的使用权给与太女有何不可?
太女已向他们展现了她的诚意,若他还对唐军处处猜忌打压,这合作又该如何进行下去?
唐军已入了函谷关,如今关中之地一马平川,已无天险可守。把唐军安置在咸阳,与安置在别处,有何差别?
有王贲军跟着那支唐军,作为一道保险,便够了。
秦王的话,让吕不韦无法辩驳,可对于此事,他依然忧心忡忡。
直到听了底下人的禀报,他才不得不承认,秦王这步棋走对了。
唐军对秦国,的确没有觊觎之心,从那位大唐太女进入咸阳之后的种种举动来看,她也十分领秦王的情。
吕不韦沉吟片刻,问道:“宴会所需之物已准备好,王上可要明日便设宴款待那大唐太女?”
嬴政道:“不急,这是寡人与大唐太女第一次见面,必得尽善尽美。如今寡人准备的宴会中,唯有我秦地之曲,没有大唐之曲,甚为不妥。听闻,大唐曲目中,有一曲《秦王破阵乐》,是国宴的必奏之曲……这些日子,寡人便派人与太女身边的人好生学学这首《秦王破阵乐》吧。”
说到这曲名,不少秦国大臣都小心翼翼地拿眼去瞄嬴政。
曲目中虽带有“秦王”二字,但他们可不会天真地认为那《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是嬴秦的秦王。
秦王虽已打定主意要与这来自后世的大唐太女合作,但这样一遍遍被人提醒大秦亡了,终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可从秦王俊美无俦的脸上,秦国大臣们找不到一点外露的情绪。
秦王骨节分明的手指不轻不重地扣在桌案上,这声响拉回了秦国大臣们的思绪。
“吩咐底下的乐人,尽快将《秦王破阵乐》学会。在这期间——那位太女不是说,她是陇西李氏的人么?便让她家的人去见见她吧。”嬴政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李崇、李瑶、李信三人。
自从上回李崇与李瑶被召入咸阳,嬴政便一直没有放他们离开,为的就是今日。
通常而言,嬴政并不是很有耐心。但对于一些志在必得的东西,他又耐心十足。
李崇三人在接受到来自嬴政的指令后,应了一声,便退下了。
对于如何与这位名义上的“后人”相处,祖孙三人也感到很头疼。可秦王有令,他们便是在头疼,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往好处想,那大唐太女既然亲口承认他们与她是一家的,她应该多少会给他们留些面子吧?
将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嬴政又开始处理政务。他一开始处理政务,便容易陷入忘我的境界中。
待紧急之事处理完毕,嬴政终于百忙之中抽空想起了某个人:“成蟜对他的新封地可满意?”
底下的人把头埋得低了些:“公子成蟜……对王上突然更换他封地之举……颇有微词……”
嬴政闻言,露出了一丝冷笑。
这次,嬴政连问都没有问过嬴成蟜一句,便把他的封地给了李令月,着实是打了嬴成蟜的脸。
可此举,又何尝不是嬴政给嬴成蟜的一个警告呢?
若非嬴成蟜近日在长安一地小动作不断,嬴政原也是想做个兄友弟恭的好哥哥的。
可惜,有些人要作死,旁人拦都拦不住。
在长安落脚的第一天,李令月见到了名义上的老祖宗,老沉持重的陇西郡守李崇,温文有礼的南郡守李瑶,以及朝气蓬勃的小将李信。
李崇与李瑶还有些拘谨,李信却是很快就与李令月打成了一片。
身为同龄人,且又同为军中将领的他们,本就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在混熟了之后,李信好奇地问李令月:“我们真是你的先祖吗?那你们建国之后,有没有给我们追封个大王做做?”
他的话音刚落,头上就挨了自家阿父一记爆锤:“在太女面前胡说八道些什么?!”
被制裁了的李信揉着脑袋,有些郁闷地缩在了一边。
李令月则笑着道:“大秦的时代,距离我大唐建国的时代,实在太过遥远。即使要追封祖上,也顶多追封个几代人,哪里能追封到数百年前?”
“大秦的时代,距离大唐建国的时代相隔很远?”李信迅速地捕捉到了关键词。
他看了看李令月,又看了看自家阿父与大父,心中想着,这岂不是说明,秦国不是大唐灭的,阿父与大父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
好消息,他们陇西李氏不必再担心被秦王视为江山的掠夺者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