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能力气也很大,他会很多我不会的东西,他会掏鸟窝,会编可爱的小玩具,他跟我一样不爱读书,但是我觉得他比我聪明,他好会骗人啊!
他带着我常常把大我六岁的大哥和季哥哥骗得团团转,大哥和季哥哥都笨死了,大哥还会欺负我,我一点也不喜欢他。
孔能就帮我出气,他经常来找我玩,可是,我中毒了,孔能跟着我,他也中毒了。
父亲很快找来了解药,有两份的,可是他只喂给我,我吃下解药,身体慢慢不疼了,可是孔能在疼,他已经在吐黑血了。
我求父亲救救孔能,可是父亲说,只有一份解药了,要看着我完全好了才给孔能吃。那一刻,我意识到,或许我长大了也无法说服父亲。
我学着孔能骗人的样子,捂住肚子,说疼,父亲赶紧喂我解药,我立刻从嘴里抠出来,塞给孔能吃。
我力气大,父亲根本拉不住我。
孔能终于不疼了,他的毒也解了,拖了时间,他晕过去了,被赶来的太子救走了。
孔能再也没来找过我,我很担心他,我去他家里找他,他的父母很高兴的招待我,并感谢我救了孔能。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孔能的哥哥,是个非常温柔的大哥哥,我也想和他玩。
可是我没想到,孔能不认识我了,他的目光呆呆的,好像有点傻。
是我害了他,我再也不敢来找他,我没有朋友了,因为公主也不愿意来找我了。
太子每天都要读书,他也不能来找我了。
我开始生病了,我不想说话,只想躺在床上,好多太医来看我,他们好烦啊,我不想和他们说话。
父亲和母亲都很担心我,可是我真的不想说话,姐姐送我的玩具,我也不喜欢了,反正孔能也不会和我一起玩了。
直到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来带走了我,我的父亲很信任他,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是我跟着和尚走了。
我慢慢喜欢上了庙里的生活,我开始讲话了,后来母亲去世了,我回来送走了母亲,就再跟着长清师傅走了。
一晃十几年了啊!谢辰思绪回转,屋里的啜泣声已经停了,姜初已经哭得睡着了。
谢辰想起了长清大师,是他教会了自己一切善恶是非,可是,谢辰永远都走不出来,他好像被困在那个破庙里,那个要被下锅扒光衣服的小孩身上。
谢辰从前以为自己会出家,继承长清大师的衣钵,他有时候无聊,就给自己想法号,他已经想了好多个了。
可是有一天,长清大师叫他来青州,保护一个叫姜初的人。
来就来吧!反正他无处可去,也好无聊。
然后他看见季哥哥,可惜季哥哥不记得他了,因为他长大了,也或许因为他不叫杨丞协了。
谢辰,是他给自己取的名字,他喜欢这个名字,更喜欢孔能叫自己谢大哥。
真好啊!孔能这么健康的长大了,孔大哥认出了他,他不意外,毕竟孔大哥很聪明。
然后他收到了太子外甥的来信,他好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他愿意帮忙,他在赎罪。
第135章 敲门
五更的锣声响起,姜初动了动趴得发麻的身体,她感觉眼睛肿的难受,准备去弄点水敷一下。
然后,一拉开门,就看见了谢辰,或许是她的心太过荒芜,她并没有被吓到,只是好奇。
“你守着我么?干什么?怕我想不开?”
谢辰有些意外,在他还在做心理准备的时候,和姜初碰面了,他瞬间紧张了起来。
“我……我有话跟你说。”
姜初就侧身,“进来说吧!”
谢辰僵坐在椅子上,不知如何开口,姜初有点烦,催促,“你快说啊!”
谢辰干脆道:“对不起,我叫杨丞协。”
姜初歪着头看着谢辰,像是在消化谢辰的话,谢辰的额头渗出汗,他不自觉的握紧双手。
姜初回忆了一下,“杨家的小公子?杨谙是你?”
“亲父。”
姜初平静的起身,躺到床上,拉起被子盖住自己,然后闭上了眼睛。
然后又睁开,又闭上,原来不是做梦啊!
谢辰有些无措,他轻声道:“姜初,我……”
姜初打断他的话,“麻烦你出去,我要睡觉了,关上门,谢谢。”
谢辰被姜初的反应弄得心慌,“我不是故意要骗你的,我……”
“滚出去,滚啊!”姜初气愤叫道。
谢辰咽下要说的话,走了出去,拉好门,有些沮丧的坐在院子里。
姜初闭着眼,思绪一片混乱,天已经蒙蒙亮,她躺不住,她还要去带她的先生回家,她翻身下了床。
才坐下的谢辰,看的姜初推门出来立刻站起来,姜初没看她,径直去找孔华,把门拍得砰砰作响。
孔华惊醒,“何人?”
姜初停下手,“孔大哥,是我。”
孔华彻底清醒,他起身穿好衣服,拉开了门,就看见肿着眼睛的姜初,他什么也没问,是侧身让姜初进屋。
姜初不动,她道:“孔大哥,我要去京城了。”
孔华早有准备,谢辰暴露身份不就是为了送姜初去京城么?
孔华点点头:“大人尽管放心去,青州有我。是要今天就走么?”
姜初点点头,“天亮我就走,我带着阿大他们去。”
“我去安排。”孔华也出了房门。县衙后院的人再姜初拍门的时候都醒了,桑紫和桃香已经默默去帮姜初收拾东西了,李娘子也在做饼。
谢辰远远的看着,快速的离开了,京城危险,需要信任的大夫,他要去把周行带上。
姜初跟在孔华后面,她只等孔华安排好她就出发,她静不下来。
孔华吩咐好了马匹还有交代了孔能一些事,阿大他们也叮嘱了一些,看着忙碌起来的众人,孔华才回头看姜初。
“大人到了京城。可以随孔能回我家里住,我的母亲一定很喜欢大人。”
姜初点点头。
孔华想了想还是道:“大人,谢辰他,是个好孩子,你……”
姜初就低下头,很抗拒的样子。
孔华只能收回要劝说的话,正色问:“那大人可知晓自己去京城该做什么?可知道谢辰的身份该如何用?”
谢辰的身份姜初已经大概知道为什么要告诉她了,是为了在杨谙面前,不担上擅离职守的名头,为了护住她的小命。
至于去了京城她该怎么做?她没想好,她只想去接先生,所以她低声道:“我在路上想吧!”
见姜初虽然悲伤,但是不至于失了理智,孔华才放下心,为了万一,也是有些不忍心,他又交代:“若是你忍不住,不要有顾虑,就躲去太子府好了。”
“好,我知道了。”对着孔华担忧的眼神,姜初勉强笑一下,“孔大哥放心。”
桃香也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大人去京城肯定要去杨府的,季师爷不去,季婶肯定会担忧,自己要去安抚季婶和季伯。
至于季师爷,桃香在心里默默的道歉,反正大人又不会对他做什么的。
天色蒙蒙亮,姜初就坐上了船,至于陆地需要的马匹,就路上买好了,或者驿站借用,不过驿站可能没有那么多。
姜初闷着头赶路,一路上她想了很多,众人默默的跟着她,没有人打扰她。
临近京城,姜初他们还遇上了向威带来的五千精兵,然后谢辰亮出了一个令牌,领头的参军立刻出来恭敬的招待。
谢辰拒绝了,一行人继续往京城出发。阿大六人就算是跑了这么几天了,也还是缓不过来,谢大侠,怎么能是杨家的小公子呢?
小公子的神秘很多人都知道,有些后进府的侍卫甚至怀疑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人,阿大也没见过,但是听说过。
这位小公子,可是杨太傅捧着手心里的宝贝啊!
离京城还有二十里地的时候,姜初停了下来,大家默契的下马,围坐在一起,修整。
姜初已经平静很多,她喝了半水囊的水,又啃了一块饼,然后开口:“我们对一对话吧!”
大家一起认真的看着姜初。
姜初已经知道谢辰是被长清大师批语,二十四岁前不能回家的,所以她先看着谢辰道:“你差三月才二十四,所以,我上京是因为你要回家,长远大师叫我护送你,我是祥瑞,可以庇佑你,明白么?”
谢辰配合的点头,其他人也表示明白。
姜初继续道:“季师爷不来是因为青州不能没有人,他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他留在青州。”
桃香应话,“我知道了大人,我知道该怎么做。”阿大他们也齐齐点头,季管家肯定会问他们的,只要隐去前几天的事,季师爷在青州确实很安逸的。
姜初闭了闭眼,艰涩道:“我们是送小公子回家,所以,乌先生的事我们不知道,得在杨府住一天才能知道。”
桃香心疼的红了眼,她捂住嘴,背过身去哭。
姜初看着谢辰,晃了晃手里的水囊,“杨公子用水简单的梳洗一下吧!”
谢辰有些悲伤,“姜初,你别这么叫我。”
姜初压下万千思绪,她笑着道:“谢大侠别误会,这都是为了不让杨大人起疑,我们得适应,提前尊重你。”
姜初的笑容像是一把刀子插在谢辰心上,他接过水囊,打湿帕子,开始擦脸。
桃香擦擦眼泪,上前帮他重新束发,然后擦拭衣服上的灰尘和皱褶。
第136章 初到京城
当姜初跨过京城城门的那一刻,她打起精神,扬起笑容,阿大已经先行一步,去杨府告知小公子回来了。
姜初压下速度,跟在谢辰后边。谢辰一马当先,在去杨府的半路就遇到了杨府的人。
季管家亲自带人来接,身后跟着八抬大轿,将近百人的队伍,特别引人瞩目。
周围的人都好奇的打量,打量着骑在大马上的谢辰。
“恭迎小公子回家。”季管家直接半跪行礼,身后的人也跪着,高声道:“欢迎小公子回家。”
是杨家的小公子回来?是杨家人啊!打量的人立刻吓得收回目光,低下头。
“起来吧!”谢辰淡淡道。
季管家笑着道:“小公子终于回来了,杨大人在府里等您,您请上轿。”
谢辰跳下马,把缰绳扔给季管家,歪腰上了轿子。
季管家这才看向姜初,“这是姜大人?”显然,阿大已经简单的禀告了。
姜初早就下了马,听见季管家问话,立刻亲切的上前一步,歪腰行礼:“姜初拜见季叔。”
季管家赶紧托住姜初,连忙道:“姜大人这是做什么?折煞老奴了。”
姜初立刻不赞同的摇头,“季叔不可这样说,季师爷在青州,帮我良多,待我如亲弟,姜初心里感激万分,看见季叔也倍感亲切。”
姜初目光真诚,又一路风尘仆仆,形容憔悴,看着就乖巧可怜。
桃香趁机上前,“季叔,我好想您和季婶婶,婶婶身体还好么?”
“好得很。”季管家笑了起来,看着桃香神态自在,他对姜初的话也信了,他笑的真切了几分。
“得知姜大人护送小公子归家,杨大人高兴的不得了。”季管家道。
一行人就这样招摇的回了杨府,而杨谙的小儿子回来了,这件事迅速传开,而一路和季管家亲亲热热讲话的姜初也被很多人注意到。
太子和卫诤也很快知道了,卫诤很是愧疚,明明孔华特意写信给他,让他照顾乌先生的,可是他没有做到。
他知道,姜初是为乌先生来的,这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那他就要帮一帮。
杨谙已经迫不及待的站在门庭处,他已经好久没见过儿子了。
谢辰下轿,才进大门,就看到了杨谙,他跪拜在地:“孩儿拜见父亲。”
杨谙赶紧来扶,已经红了眼眶,他哽咽道:“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姜初站在最后面,嘴角弧度不变,看着这感人的一幕。
杨谙同无数的父亲一样,对着谢辰嘘寒问暖,拉着谢辰,要带他去吃饭,厨房早就忙碌起来。
杨丞岱压抑心中的嫉妒,也在一旁对这个弟弟嘘寒问暖的。
“姜大人见谅,我们杨大人高兴坏了。”季管家客气道。
姜初很有自知之明,她立即道:“我也很为杨大人高兴的。”
姜初就跟着季管家安静的在偏厅等着,季管家招呼着她吃东西,身边只剩了孔能和周行。
周行从进入杨府就安静如鸡,紧紧的跟着孔能,连步调都争取一致。夭寿哦,这谢大哥居然把他带京城来了,不不不,不对,是杨大哥?
其他名义上都是杨府的人,肯定是要去复命的。
就在两人说话间,传来了大骂声,“姜初,滚出来。”
卫诤气势汹汹的闯进了杨府,他这张脸就让杨府的人,不是很敢拦他。
杨谙正在满脸慈爱的看着谢辰吃饭,听到喧哗声有些不悦的看着侍卫,“怎么回事?”
“大人,卫大人来了,叫着,姜初,滚出来。”侍卫回答道。
杨谙这才想起,是姜初送他儿子回来的,不过,这位卫诤怎么回事?没听说两人有仇啊!
谢辰连忙起身,“父亲,我们去看看,姜大人一路上很照顾我。”
“姜初,乌先生受皇命去教你学文识字,是你的先生,如今你到了京城,乌先生尸骨未寒,不去跪拜先生,你的书,读到狗肚子里了么?”卫诤愤怒的指着姜初。
杨谙到的时候,他刚好听到这段话,也算是了解了卫诤来的原因。
只听姜初震惊的声音:“什么?乌先生仙去了?我……我不知道啊!”
“哈……”卫诤冷笑,“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卫大人,姜初才到京城,她是送我儿回来的,卫大人可不要随意污蔑。”杨谙出声回护,这卫诤为了打压自己,真是什么帽子都乱扣。
“杨大人……”姜初几步上前,恭敬的行礼,“下官姜初,拜见杨大人。
杨谙满意的点头,“辛苦你送协儿回来了。”说着又瞥了满脸怒容的卫诤,他才故意道:“乌先生身死,他教过你读书,你就去看看吧!”
姜初乖顺的应下,“是,大人。”
姜初带着孔能,周行,跟着卫诤出了杨府,脸上可见不悦。
卫诤是坐着马车来的,姜初跟着钻了进去,一进去她就感激的看着卫诤,若不是空间不够,她高低得行个大礼。
“多谢卫大人,我本以为明天才能顺其自然的去看乌先生的。”
卫诤无颜面对面对姜初,他担不起姜初的感谢,他愧疚道:“子初贤弟……”
姜初险些没反应过来是在叫她,毕竟这个被她临时起的字,已经快被她遗忘了。
卫诤不需要姜初搭话,他实话实说,“乌先生病的突然,等不及我带去太医就没了,我让吕仵作做了检查 ,又问了曾经给杨珛把过脉的太医,乌先生的死因和杨珛很像。”
卫诤找不到证据,但是根据他这段时间的查访和验证,他肯定道:“乌先生是被人害死的。”
姜初握紧双拳,她控制自己,咬牙问道:“为什么?先生一介书生,杨谙为什么要害先生?”
卫诤看着姜初,“没有理由,杨谙杀人不需要理由,或许只是乌先生让他不高兴了。”
他暂时动不了孟相,就拿乌先生出气了。
姜初靠在马车上,”原来如此啊!我给先生准备了很多药的。”
卫诤看着失魂落魄的姜初,更是愧疚,“对不住,我答应过孔华照顾乌先生的。”
可是他没照顾到,他们都以为杨谙会对孟家下手,心神都在孟家身上,谁知道杨谙居然如此狭隘。
他无法去解释,因为听起来就是推卸责任的借口。
姜初咬住下嘴唇,控制自己的哭意,“卫大人,这不怪你,只怪杨谙太过狠毒。”
卫诤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低声保证,“子初放心,杨谙已经没有底牌了,太子要赢了。”
第137章 安息
卫诤带着姜初来到祁府,乌先生的灵堂设在祁府,就是祁先生才停留过不久的地方。
祁同存眼眶红红的看着姜初,“你就是师弟吧!我听师叔提起过你。”
明明师叔说要带他们回青州,那里有他的爱徒,可是现在师叔也长眠了。
“师兄。”姜初行了个礼,看着眼前的素白,突然有些胆怯,仿佛她不去看,就能再欺骗自己一样。
“大人……”乌先生的两个随从看到姜初就跪倒在地,哭道:“大人,是我们没照顾好先生。”
姜初越过两人,一步一步的向棺椁走去,凉意袭来,乌先生神情安详的躺着,周围的冰块,让乌先生看起来像是睡着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