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胤礽他姐团宠日常(冬日暖歌)


“嗯。”
胤礽重重的点头,然后语带开心的回抱住了宁澄澄,然后,得到了宁澄澄在耳边的低语。
最后,他有些略带困惑的跟宁澄澄分开,不过还是在离开之前开口:“姐姐,我记住了。”
“姐姐相信你。”宁澄澄微笑朝他点头,转身回到了嫔妃公主们所在的场地。
众人一同寒暄,在问过了大阿哥的情况之后,就给宁澄澄科普了一下台子下面的情况,比武的速度还是蛮快的,加上年龄段跨度也不大,所以,这会子,大海选基本已经结束了。
负责武试的官员一通念过名单之后,所有人休整两刻钟,这期间自然是要抽签排号,所以,观众们也就开始无聊了,也就是在此时,原本站在下面的木栅栏旁边的兵卫门,将他们跟前的一小节木栅栏,直接卸了下来,形成了一条栅栏与栅栏之前的通道。
随即,百姓们开始以此处往外涌出,人群流动起来,而且没有推搡拥堵的情况。
因为这样的人,只要一起个声头,就会立刻被一旁的兵士亮枪威胁了。
“诶,这倒是个好法子。”
才开始就一直为这个问题而感到困惑的宜嫔见状,颇为感慨的赞叹道。
“我还记得小时候,每次一到年节,我想上街去凑个热闹,我阿玛总是说,街上人太多,我个子小,大人们的大脚板子一个不留神就会踩到我,到时候小命不保来吓唬我,原来我一直不信,直到后来奶娘跟我说,在一次灯会上,真的出了人命,我这才不敢闹了。”
她感慨着自己曾经在娘家时的生活,另一边的荣嫔见状也插口道:“正是呢!听说那一年,是有人在走路的时候,鞋跟儿被踩掉了,他就弯个腰的功夫,后面的没看到他,直接就把他给撞到了,然后……唉……打那以后啊……每到年节,听说顺天府都要派人在人多的街头街尾派人把守,隔上一段时间,出一波人,再进一波人,就是担心再出现这种事。”
端嫔董氏很显然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的,刚才一直都没怎么出声的她此时终于忍不住开口:“就不能在这几天里,也实行宵禁吗?夜里确实挺黑的,就算是有灯,也比不得白天,就算是要玩,也不急于晚上那几个时辰啊,性命还是最重要的。”
“董姐姐这就不清楚了吧,难得过年节,还在家里憋着,那多没意思,而且,姐姐可能不知道,像年节的什么花灯年货的,就指着那几天能卖呢,有人流才有生意啊,老百姓赚了钱,这才有闲钱交税不是?你说是吧,纯宁?”
不愧是能生出老九的宜嫔。
宁澄澄心中感慨一声,对着宜嫔微笑点头:“嗯,听汗阿玛说,一开始大臣们也是因为担心花费太多,所以持反对意见的,不过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之后,他们发现收上来的税都几乎可以抵消这次的花销之后,就打开了思路,诸位娘娘请看,就在街头上,不是正有老百姓在做生意嘛?”
此言一出,大部分在场的人都开始探头看向了宁澄澄指着方向看去,有人甚至下了座位去看,久在深宫,她们已经甚少看见市井的烟火气了。
“那个……纯宁公主,我们这样讨论朝政,是不是……不太好啊。”
敬嫔王佳氏有些忐忑的开口。
“怕什么,只是说两句,又不说他们好坏,皇上不会怪我们的。”宜嫔大大咧咧的挥手,随即惊讶道,“诶,那个……是糖葫芦吧,都几年没吃了,今儿见了,还真有点想了。”
“那东西你要想吃,让小厨房给你做就是了,怎么还馋上了?”
荣嫔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害,那哪能一样,你,去,给我们这里,一人买上一串,半夏,给她钱。”风风火火的宜嫔说干就干,立刻吩咐了小太监去买糖葫芦。
娘娘有吩咐,小太监匆忙去办,动作也麻利,因为人多,最后还直接把人家扎糖葫芦的草木棒子给扛了回来,倒是让众人乐了一回,对于这糖葫芦,反而还有兴趣了,纷纷拿了一支。
这时,便显出不同人不同性格的讲究了,有从签子上取下来一颗放盘子里的,又举着不知该如何下口的,不过等到大家都拿到手,正纠结的时候,还是宜嫔催着张了口。
她倒是没讲究,直接用手托了底就咬下了一颗山楂,吃完了还忍不住赞叹道:“嗯,好吃,就是这个味儿。”
然而,待宁澄澄咬下一口之后,便立刻皱起了眉毛。
与此同时,敬嫔王佳氏也忍不住出声了:“那个……妹妹,不觉得酸吗?”
“还好啊,我没觉得酸。”宜嫔不以为意的再次张口,随即,另一边也被酸的几乎控制不住表情的荣嫔艰难的咽下嘴里的东西,表情惊讶的开口,“妹妹你……该不会是……有了吧?”
刚把第二个山楂咬进嘴里的宜嫔一怔,下意识的摸上了自己的肚子。
一旁的宁澄澄:“……”好么,这是老五来了啊。

第56章 目光所及
随着“少科试”中武试的正式结束,宜嫔郭络罗氏怀孕的消息也被确诊,而她的日子,甚至比刚刚传出怀孕的乌雅氏还要长,众人在感慨着郭络罗氏心大的同时,也难免为少科试中的武试的结果讨论一番。
对于此次武试的结果,宁澄澄听说,康熙并不满意,因为从最终得出的结果上来看,虽然前十名中,满人子弟有六个,蒙汉两族族则一共有四个个,但如果说是前二十名的话,汉人子弟所占的比例就略高了,这样在如果在常人看来,满人子弟的武学素质还是不错的。
但是要仔细分析一下所有参与的人的民族分布,就会发现,明明是占了整个大清几乎七分人口的汉族,此次来参加的人,只占了总人数的两成不到,但这两成不到的人里面,居然不少人都挤进了前五十名,这不仅意味着参与的人的质量之高,也分明的呈现了现如今满族子弟的堕落。
至于蒙古旗,那边过来的人,就更少了,但是却没有一个落出前五十名的。
而要知道,这次光参加“少科试”的人数,几乎已经达到了上千人之多,可见蒙汉两族的势力,以及满人的式微。
不知道是不是想通了这些,后来康熙着急了满八旗的各个旗主,对他们发了好大一通火,言词之间,不外是训斥他们没有尽到旗主之责,让旗里的子弟荒废武艺,一个小小的徒手擂台赛,就输成这个样子,骑射也一定是一塌糊涂的。
旗主们也委屈啊,纷纷表示,在皇上您的英明领导下,咱们大清国泰民安,生活富足,孩儿们便也不需要像他们年轻时候那样为生计发愁,更不需要去面对野兽和敌人的威胁,又不需要他们去打仗,这无所事事,斗鸡走狗,荒废武艺,便也不奇怪了。
虽说要真说起来,敌人也不是没有,那吴三桂的残部,还没有清理干净呢,但也总不能才这么点儿大,就直接丢到战场上去拼命吧?
随即又有人试探着提出,既然皇上认为年轻一代没有能力,那不如多举行几次狩猎,也好让他们练练身手。
这话一出,得到的就是康熙的挑眉冷笑,那旗主当时就汗如雨下,以为自己是出了什么坏主意,但康熙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叫诸人都离开了。
第二天,一封圣旨便应声而下,大意是这么说的:
从今往后,只要是旗人子弟,但凡满了八岁,就必须进入朝廷设立的私塾读书习武,而从这以后,先前朝廷无条件给发的丁银,也会通过私塾所属的礼部发放,不上学的,就不发丁银,当然,朝廷也不会昧了你该有的,只是给你存着,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发,至于上学要上到什么时候?上到你有能力给朝廷效力为止。
十岁可以,就十岁就能退学,八十岁还不行,那就上到八十岁,且这个丁银发放,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标准,达不到,那就等你达到了再发给你。
而至于那些个拖着不上学的旗人家庭,朝廷也会拖着你们一家子,或者一个家族的丁银不予发放,家里有做官的,那就俸禄也暂存再户部,来不来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另外关于上学的奖惩制度,也就到了学校,再说分明。
这道圣旨一下,整个满八旗都炸了锅,满族的官员们纷纷跳出来反对,但康熙也只用一席话,就镇住了他们。
“朕的儿女,享朝廷供养,尚需修文习武,完善品格,将来好参政和亲,奔波忙碌,为朝廷效力,怎么?你们的意思,你们家中的儿郎,竟比朕之儿女还高贵?只享朝廷只供养,吃喝玩乐,醉生梦死,不需要为他们享受的供养,付出任何代价吗?”
掷地有声的话语,一下子就让所有人都惶恐跪地,不敢再对康熙的这条旨意有什么意见了。
“姐姐,你不知道,我听梁九功跟我说的时候,我觉得汗阿玛真的太厉害了,说的太有道理了,凭什么我们身为汗阿玛的儿女,每天都要勤奋努力,但是明尚他们那群人,却可以无所事事,居然还能拿到朝廷的丁银,那朝廷岂不是亏大了?”
毓庆宫里,胤礽双手捧书,两个眼睛却没看书,而是一脸骄傲的看着宁澄澄,表达着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另一边,宁澄澄也正拿着一本棋谱,一边看一边在眼前的棋盘上打谱:“嗯……那你觉得,老祖宗们先前为什么要提出给旗人子弟丁银的规矩?”
“嗯……鼓励生育吧,毕竟人越多,咱们的力量越大嘛?”
胤礽倒是不含糊,直接说出了问题的答案。
“没错,那你猜,这次汗阿玛这个旨意过后,会不会对这个规矩有所影响?”
宁澄澄点点头,抬手摸索了一会儿手里的玉棋子,然后一边放上棋盘,一边继续开口。
“应该不会,汗阿玛只是让他们去上学,有没有让他们去上战场,只要老老实实上学考试,那就有该拿的银钱拿,为什么会对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有影响?”胤礽想了想,摇了摇头。
宁澄澄手下一顿,突然放下了手里的棋子和棋谱,起身走到了胤礽的面前,然后在胤礽的茫然的眼神中,掀开了他手边的茶杯,以手沾水,在桌面上写起字。
胤礽低头看去,就见宁澄澄在桌面上,用水迹清晰的写下了一行:“那你认为,阿玛的这道旨意,有后患吗?”
“!!”
在看到宁澄澄写完“后患”那两个字的时候,胤礽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正欲开口,却见宁澄澄抬手一抹,桌上的一行字瞬间消失,只余下一些凌乱的水渍,似乎那一行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话,完全没有出现过。
“姐……”
胤礽下意识的出声,随即——
“咣啷!”一声脆响之后,胤礽手边的茶碗被宁澄澄轻轻的从上面翻倒,霎时间,一片狼藉。
“诶,你这孩子,怎么突然这么毛毛躁躁的,来,我看看,伤到了没有?”
宁澄澄像是平常见到胤礽闯祸一样,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的同时,立刻执起了已经被她的一系列动作行为看傻了的胤礽的手,反复的观看了一眼之后,这才似模似样的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没有伤到。”
“素梅,你进来收拾一下,何柱,再去给你主子重新沏一杯茶。”她扬声书房外面喊去。
“是!”
屋外两人应声的同时,一个离开一个进了门,开始收拾桌面,宁澄澄还在这个节骨眼儿有功夫检查胤礽的衣服:“衣服没事吧,要不要去换一件。”
“不,不用……没,没事!”
胤礽难得结巴的回应,得到了宁澄澄的一个挑眉:“嗯?”
“咳!没事,姐姐不用担心。”
反应过来自己的这个情绪似乎不太对,胤礽立刻努力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眼神一时躲避宁澄澄,一时又忍不住去看她,带着一种困惑。
宁澄澄则不以为意,她的目的已经达到,这边要离开了,于是她松开了胤礽的手:“好了,时候不早了,你继续准备考试吧,我先回去了。”
“等一下!”
胤礽立时又懵了,条件反射的抬手去拉宁澄澄,很显然,他还没从刚才宁澄澄突如其来“发问”中反应过来,不明白为什么姐姐这就丢了个难题给他,她自己却要跑。
“我,姐姐不等我刚刚没有回答完的问题吗?”
宁澄澄对他温柔一笑:“没事,这个问题,你可以慢慢想。”
“那……姐姐你回去干什么?”
胤礽不死心的没话找话,因为他有一种预感,那就是,如果他今天放他姐姐离开了,那他今天估计要睡不着了。
“马上就是六妹妹的百日了,我去一趟翊坤宫看看她。”
宁澄澄倒也不隐瞒,直接跟胤礽说了。
六公主是五月里贵人郭络罗氏给康熙生的女儿,过几天就是百日,她做为姐姐,于礼上,只要给出贺礼就可以了,但是,现如今为了启发胤礽的思考,也只能拿她来当借口了。
因为,虽然胤礽对康熙的盲目崇拜的确是很好,可是,她也不希望,胤礽将来之局限于康熙的思想。
“那……”胤礽还想要说些什么,下一刻,宁澄澄已经伸手从被素梅收拾好的桌面上拿起了一本书,一股脑儿的塞进了胤礽的手里,然后截口道:“好好看书,不然的话……”
她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你可能就要被张衡臣在文试中甩出八条街了。”
胤礽:“……”
拜张英成为了胤礽的师傅之一所赐,这次张廷玉会参加文试的事,胤礽也是早就知道了的,所以一直暗暗决心要给张廷玉一点颜色看看,也不瞧瞧人家比他大几岁,宁澄澄也不管他,身为皇子,他的确可以心比天高,跟大阿哥一样,多受几次打击就会好的。
想到这儿,她抬手轻轻的拍了下胤礽不自觉抓住书的手,带着素梅转身离开了毓庆宫。
出了毓庆宫,想着自己刚才的那些个“行为”,宁澄澄忽然觉得有些气闷,毕竟她也没想到,现在居然跟胤礽说话,都要使这种奇怪的手段了,还把张廷玉拉出来挡了一下枪。
胤礽本就对张廷玉有奇怪的敌意,这下,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呢……
宁澄澄扶额苦笑了一下,素梅在一旁似有察觉,于是立刻低声道:“公主,要不,咱们先去御花园转转吧?”
毓庆宫去翊坤宫,绕御花园是有些远的,但宁澄澄此刻正觉得不爽,看看花草确实有益心身,于是点头:“好。”
于是一众人改变了路线,但没有想到,这一路线的改变,却让她意外的遇到了一个许久未见的人。

关于紫禁城的御花园,原先还在现代的时候,宁澄澄参观的时候倒是走过一次。
当时也许不是时节,也许是宁澄澄只觉得累,心思并不在参观上,所以对于这座小花园,她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只觉得不够大,景致也一般般。
但直到真正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见识到这个时代的紫禁城以及有专人打理的御花园之后,她才终于明白,这里究竟为什么叫做御花园。
那不光是简直可以说是集齐了她以往完全没有认知到的奇异花早不说,包括这些奇异花草之间由专人修整的假山流水,以及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可皆有特色的美景,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以及,去了还想再去。
即使是她现如今以紫禁城为家了,每每经过或者来到这里,都能发现以往不曾看到的景色。
真真是散心的好去处。
更让人庆幸的是,康熙也是个甚少有闲心逛御花园的皇帝,也因此,也就少了许多想要来此偶遇帝王的妃嫔这种幺蛾子。
不过,那不代表着宁澄澄来御花园,完全不会遇到后宫的妃嫔们。
毕竟,她有心里闷的时候,别人也是有的。
只是这一次,宁澄澄没想到会遇见佟佳氏。
那个自从康熙十七年年初,就被康熙禁足的佟佳氏。
彼时,宁澄澄正慢慢在御花园里走着看景,走了一段之后,她便感觉有些累了,于是就想着到附近的西景亭里面歇一歇,然而,正要转个角的功夫,却听见一个陌生有熟悉的声音响起:“四阿哥快看,额娘手里这朵花,好不好看呀?”
听见“四阿哥”这个称呼,宁澄澄的脚步不由得就是一顿,脸上略微显出诧异的表情,还忍不住的回头看了素梅一眼。
她没听错吧,这好像是佟佳氏的声音,但是,这人不是被禁足三年了吗?怎么今天反而能出现在御花园里面了?
素梅朝着宁澄澄点点头,又摇摇头,意思很明显,她肯定了宁澄澄的判断,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佟佳氏会在这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