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芽芽学羽)


哪怕是在南方,今年的冬天也依旧很冷,寒风吹在脸上跟刀子一样。
可柴兴家几人看着自己挑着的年货,想到回去后家里老小看到这些东西的神情,却是心中无比火热。
一年前,他们做梦也不敢想,能有如今这样的好日子。
如今,因为神尊恩泽,县里那些大户们家中的田地,全都分给了他们这些平民百姓。
每家每户少说都是十几亩田地。
如此多的田地,除了交给官府的两成税,其他的便全是他们自己的了。
春季收的小麦豆子等,除了两成税也全是他们自己的。
两季的收获后,每家每户都有了两三千斤的粮食储存。
看着那金灿灿的麦子和稻谷,真是别提心里有多踏实了。
除了这些粮食,还有神尊命令大家种植的番薯。
村里人一开始还不愿意种,听说是神尊特意带回来的,又有政令强制,大家这才勉强种上。
到了收获时节,大家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好,后悔没多种些。
番薯藤下一挖,就是一大串拳头大小的番薯。
一亩地,足足收了两千多斤!
直接赶上了种其他东西十亩地的收成!
产量多也就算了,这东西还又好吃又管饱。
生吃脆甜可口,煮熟了又甜又软。
掺在大米里头,不仅省米,还甜香好吃。
原本,就算分得了田地,家中有了不少粮食,大家也仅仅是不会再担心饿死,却根本不敢敞开了肚子吃。
可自从番薯收获后,所有人的心就完全踏实了。
有如此高产的番薯在,他们还用担心缺粮食吗?
自此,大家每顿都高高兴兴地吃了个肚子滚圆,两个月下来,村里人男女老少都胖了一圈,看着别提多喜庆了。
还有往年时不时就会来袭扰的倭寇,今年也被神尊剿得绝了迹。
他们再也不必担心刚收获的粮食,好不容易攒下的钱被倭寇抢走,不用再担心自己的性命随时被人收割。
人吃饱了,生活安定了,自然也会有些别的想头。
这不,眼瞅着要过年了,村里不少人都挑了些粮食去县里售卖,打算换些钱,采买些年货好好过个年呢。
千年难遇的好日子,可不得好好庆祝一番么。
而且,没有神尊,哪有如今的好日子。
过年这样重大的节日,自然是要好生祭拜神尊,才能表达他们对神尊的感恩与崇敬的。
自然是要去县里采买,才能摆出像样的祭品。
四人挑着年货,一边大步往家里走,一边兴高采烈地聊着天。
走着走着,柴兴家萝筐里的一个油纸包从捆得满当当的年货堆里掉了出来。
他走在最前头,后头的三人自然都看到了。
“兴哥,东西掉了!”
柴兴家立刻停下来去捡,另外三人这才看到那油纸包上头那张印着店铺图案的红纸。
几人虽然不认得字,却记得上面的图案。
“哟,兴哥阔绰啊,竟然去荷香斋买糕点!”
比柴兴家小几岁的男子立刻出声调侃道。
也不怪他们大惊小怪,主要是荷香斋是县里有名的点心铺子,随便买一包点心,那就得好几十文钱,他们这些村户人家可买不起啊!
柴兴家将油纸包揣进怀里,摸着脑袋憨厚地笑了:
“嘿嘿,这不是家里婆姨有了身孕,吃什么都没胃口,这才想着给她买些果脯开开胃么!”
“兴哥对婆姨可真舍得!不愧是退伍兵,手里有钱呐!”
又一个同行的壮年男子调侃道。
柴兴家顿时满脸通红:
“春桃妹子不嫌弃我以前是军户,也不嫌弃我年纪大,肯嫁给我,还给我怀了孩子,可不得对她好些么!”
这话顿时引起其余二人一阵哄笑。
唯有那个最年轻的那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年轻男子,一脸期待地问:
“兴叔,当兵真的有那么多钱拿吗?”
说到当兵的事,柴兴家顿时谈性十足。
“以前当兵那肯定是很惨的,不仅没钱拿,吃不饱,还要时常辛苦地操练,经常挨上官的打,甚至一辈子被上官当家奴使唤。”
“可如今神尊治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像我退伍前那样,打大户缴了不少战利品,神尊说了要分三成给咱们这些兵,那就是真的分,按照战功,每个人少说都能拿十几两银子,战功多的,那就是好几十两!”
“就算没这些,上兵月银一千文,中等兵七百文,下等兵五百文,那也都是足额准时发到手的。”
“而且以后都是营兵制,应召和退伍都有银子拿,以后老了也还有奉老银呢!基本上是在神尊手下当了兵,一辈子便什么也不愁了!”
年轻男子忙不迭掰着手指算能拿到的钱,越算越是双眼放光。
有了这些钱,家里盖房子,弟弟们娶媳妇,都有钱了!
若是牺牲他一个,能换来这些,那真是千值万值!
“兴叔,你可听说什么时候再招兵?”
柴兴家一眼就看穿他的想法,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嘿,你小子也想去应征当营兵啊!那可得好好练练,如今神尊麾下的待遇出了名的好,想应征营兵的多得是,对力气体格的要求肯定会提高!”
年轻男子立即求柴兴家多指点。
另外两人听闻年轻男子的志向,也是好一番夸赞。
几人一路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陈青竹治下如同他们一样,欢欢喜喜迎接春节的百姓还有千千万万。
就连官员们,今年也过了个格外不一样的新年。

今年对官员们影响最大的,便是养廉银的发放。
大魏太祖痛恨贪官,因此对于官员的俸禄也定得很低。
连首辅,一年也只有三四百两的俸禄。
陈青竹治下的官员,各级俸禄直接比大魏高了一倍。
除此之外,年底还有养廉银。
这养廉银与官员全年的表现息息相关,若政务完成得好,没有重大纰漏,每个官员还能在年底拿到相当于年俸禄一倍的养廉银。
表现优秀者,可得年俸两倍的养廉银。
表现劣等的,则降低为四成。
今年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没有表现不好的。
而且陈青竹也是有意给治下官员们一些甜头,因此绝大多数都能拿到一倍的养廉银。
这是官员们可以正大光明,不担任何风险就能拿到的钱,没有人不高兴。
尤其陈青竹治下如今大多数都是才入仕的官场新人,在年底突然能拿到一笔相当于一年俸禄的银子,那就别提有多开心了。
宣布这项政令的同时,陈青竹也向所有官员发出了警告:
“大魏太祖有句话说得很好,若想发财,便不要来当官。”
“但凡事有个度,本座认为,你们的十数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费心费神处理政务,的确是配得上一份远超寻常百姓的报酬。”
“因此,寻常农家,辛苦劳作一年最多不过攒下二三两银子,而你们,就算是最低等的吏员衙役,年俸加养廉银亦可得三十六两,离衙门二十里以上的吏员,尚有住所分配。”
“你们所得,是寻常农家的十倍百倍。”
“这便是本座能给你们的极限,若还有人想要更多,利用手中权柄贪赃枉法甚至残害普通百姓……本座也不介意重新启用大魏太祖的剥皮刷洗,连坐三代亲族之刑!”
远高于大魏的俸禄,在未来必然会加重国库负担。
但这一定程度地保障了官员们拥有远高于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杜绝了大魏那种不贪就活不下去的情形。
比起贪污带来的损害,高额的薪俸开支也算不得什么。
当然,如今她是有足够宽裕的钱财来支付这些的。
以后么,自然也会想别的办法来增加国库收入。
陈青竹告诫官员的话,原原本本通过谕令送达各级官吏耳中。
下层的官吏并不觉得自己会贪污,甚至利用权柄残害百姓,他们感受到的只是要多发一倍俸禄的惊喜。
而上层官吏们,则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冷酷,暗中告诫自己绝对不要犯在神尊手中。
如袁松伯这等清流,却是倍感欣慰。
这样的政令,只让他越发觉得自己没有跟错人。
南都抄没了不少权贵与大户,陈青竹手中十分宽裕。
对于袁松伯这位清廉的首辅,她早就想要犒劳一番了。
她直接将南都城的一座侯府赐予袁松伯,还赐给他黄金千两,白银五千两,让他的身家立刻就丰厚起来。
袁松伯要推辞,觉得这些钱财可以派上更大的用场。
陈青竹却严肃地告诉他:
“身为首辅,你是人臣之极,若连这等身家都没有,叫天下读书人如何再有动力入朝为官?”
“更何况,本座觉得你配得上这样的待遇,也希望你能在为天下呕心沥血的同时,能享受世间更多的乐趣。”
一番话直把袁松伯感动得老泪纵横。
当然,对于慧岸,慧云,慧明,秦大富,严庆之,张六等得力下属,她也没有厚此薄彼。
依照官位高下,也分别给他们赐予了不同大小的宅邸,赏赐了金银。
哪怕是慧云这样京城官家小姐出身的女官,来到这座属于自己的豪华府邸,也难掩心中的激动与豪迈。
气派的大宅上,挂着烫金的牌匾,写着大气无比的“苏第”二字。
这个苏,不再是京城苏家的苏,而是她苏慧云的苏。
她以女子之身,得封次辅。
这座前身是伯府的豪华宅院,不是嫁妆,不是民宅!
是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所拥有的宅邸才可称之为的“第”!
光是这个“第”字,便是她那不可一世的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也无法企及的。
若将来收养几个孩子,她便是要被后人崇拜几百年的家族始祖!
想想这样的场面,就叫人心潮澎湃。
慧云尚且如此,慧明,张六这等底层出身的,得到了偌大的府邸赏赐,心中更觉得像是做梦一般。
光宗耀祖,改换门庭,便要从他们这一代开始了!
陈青竹颁布的发放养廉银的政令从南都传向地方,钱还没发到手里,各级官吏便已经无比欢欣地期待起来。
为了在过年前按时将养廉银发到各级官吏手中,吏部与户部忙到脚后跟打后脑勺。
身为户部郎中的严夫人孔淑雅,几乎直接住在了衙门里。
于是,等严庆之这个巡抚,从外地巡视一圈回到南都的府里,迎接他的便是门口喝酒打牌的婆子,院内懒懒散散的丫鬟小厮。
院子里时令的梅花完全没有修剪过,地上还有不少枯枝败叶没扫干净。
他劳累了一路,只想立刻吃上热菜热饭,洗个热水的汤浴。
然而,就连这最简单的愿望也落空了。
府里的下人不知道多久无人管束,懒散惯了,就连一盆热水都等了许久才端上来。
饭菜更是急匆匆赶出来的,不管是味道还是菜色都很不如意。
自从夫人去户部任职,这府上是一日比一日不像样。
先前他便已经就此事告诫过夫人,如今回来竟是比上次还不如。
严庆之满肚子气。
“夫人呢?”
下人回道:
“老爷,如今户部公务繁忙,夫人已经连续好几个晚上直接宿在衙门那边了。”
严庆之沉着脸道:
“去请夫人回来。”
然而,即使他派了人去传话,孔淑雅依旧是直到亥时过半(晚上十点)才回府。
身上穿着一身官袍,法式极其简单,这么久没见他这个相公,脸上竟也不施粉黛。
看到他,也完全不像是往日一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只一句“老爷回来了”,然后便满脸倦色地打了个呵欠,道:
“好困啊。我明个一早还要去衙门办差呢,得赶紧洗漱睡了啊!”
说着便要去水房。
严庆之沉着脸叫住了她:
“孔氏!你给我站住!”

严庆之怒声质问:
“你还好意思问我闹什么,你自己看看,如今这家还有个家的样子吗?为夫大老远回来,连个热菜热汤都没有!”
“还有神尊赐予的府第,我今天下午都问过下人了,那府第都赐下来一个月了,你有好好去打理吗?”
孔淑雅闻言,有些生气,不过依旧耐心解释道:
“最近户部要复核各地所交税金,又要发放各级官吏的俸禄,实在太忙了,一时间还没顾上这些闲杂小事。”
她刚想说,等忙过了这一阵,衙门里休沐了,她便来整顿家中内务,便被严庆之满脸怒色地打断了:
“你管府上中馈叫闲杂小事?”
孔淑雅自然听出了他的怒火。
心中也是委屈又愤怒。
她在户部与来要开支的各部官吏打机锋惯了,面对男子,早已经不是忍气吞声的做派。
闻言也冷下脸色道:
“与户部涉及到数千官员吏员,十多个府的公务相比,些许家中内务,难道不是闲杂小事?”
“事有轻重缓急,我先顾国事,再顾家事,有什么错?”
向来能言善辩的严庆之,竟是无法找到合适的言语来反驳自己的夫人。
难道他敢说他严府的内务比户部的政务还重要?
可他心中还是觉得憋气不已,想了好一会儿,才冷声道:
“好,好!既然你孔氏是大忙人,顾不上府上的闲杂小事,那就把府上的一应事务交给李氏来管!”
李氏是一直跟着他的一个资历很老的姨娘。
孔淑雅闻言,顿时愣住了,眼中满是受伤:
“你竟然要叫一个妾室来管家?”
在她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妾室管家,对于一个正室夫人来说,就跟男人被戴绿帽子一样耻辱。
严庆之冷笑:
“你自己顾不过来,弄得家不像家的,为夫换个人来主持中馈又有何不可?”
因为孔淑雅户部事务繁忙,无法顾及家务,两人已经不止有过一次争执了。
以前一直是孔淑雅让步,哄劝,努力顾及家中内务。
可今天,她想到明天还等着她的大堆公务,再看眼前这无理取闹的丈夫,只觉得无比心累。
索性一次把话说清楚。
“当初明明是你让我务必做好这户部郎中,说什么做不好就休了我!”
“我听你的,竭尽全力在户部站稳脚跟,做好一个户部郎中!如今,我一时公务繁忙,没顾上家里,你便怪上我了,还要用妾室主持中馈来羞辱我!”
“这日子,过得真是没什么意思!”
她不明白,丈夫明明也身居枢要,知道朝中事务有多繁忙,多么关系重大,根本无法分心旁骛,为何在这关键时刻,还要如此苛责她。
她明明已经很努力在顾全家里,为何他还一点都不体谅她。
为人妻实在是太累了。
苏次辅,慧明将军她们,下了值若有空闲,会看书弹琴,会练剑骑马,也会三五成群约着去南都城寻访美食,找好看的首饰,有趣的玩意儿,甚至江上夜游,听曲喝酒取乐。
而她,稍微有些空闲,便要急匆匆赶回家中,过问府上诸多的人事物。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寻找乐趣与休息的时间。
但即使她如此努力,如此辛苦,她的丈夫依然不念她一丝好!
既如此,倒不如和离了一个人更自在。
反正她儿子允哥儿也大了,早就可以自己开府立足。
她自己有嫁妆,田地铺子院子一应俱全,做着户部郎中的官,可谓要权有权,要钱有钱。
她早已经不需要依附于丈夫活着。
若没有家累,不说过得多畅快风光,至少不会像如今这么多烦心事。
如此想着,竟觉得和离了真的很不错。
她的神情渐渐平和下来,语气也变得冷静:
“严庆之,你既对我如此不满,我也累了,咱们倒不如直接和离。”
“也免得弄出些宠妾灭妻的闹剧,弄得允哥儿面上无光,也让我们以后不好同朝相见。”
听到这话,严庆之顿时愣住了。
再看夫人由愤怒委屈转为平静的神色,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他脑海里下意识只浮现出几个字:
哀莫大于心死。
一个人由愤怒到突然平静,只能是心灰意冷。
天地良心,他就是拿妾室掌家的事情吓唬吓唬如今不顾家的夫人,她怎么就突然要和离了!
“不行!我不同意和离!”
他拉不下脸解释,只能立即强势地表态。
他堂堂二品大员,怎能被人和离!
而且,他夫人要家世有家世,要能力有能力,如今还是朝中的户部副官,他是疯了才与这样的妻子和离。
然而,孔淑雅却并没打算与他多说。
“如今户部公务繁忙,明日还要上朝,我没工夫与你掰扯,等衙门休沐了再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