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芽芽学羽)


“看到了吗?眼前这些人全都是被倭寇掳掠而来的大魏百姓,他们在倭寇手中受尽折磨,过得猪狗不如。”
“还有许多如他们一样的人,他们被倭寇抢走全部财物,烧杀掳掠,有的死于倭寇刀下,有些死在来海岛的路上,有些死于倭寇的折磨,根本没机会活着站在此处!”
“百姓因为倭寇受到多少磨难!你们执行永安帝那昏君的命令,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吗?”
最后一句质问,掷地有声。
所有的话,无不说在了在场百姓的心坎上。
众人双目赤红地瞪着那些锦衣卫。
锦衣卫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这些看起来几乎不成人形的奴隶,竟全是被倭寇掳来的大魏百姓。
其中一些出身贫苦的,羞愧地低下了头颅。
接下来,这些人有问必答。
于是,陈青竹与在场百姓们都知道了。
永安帝除了他们以外,还派出了九拨人执行同样的任务,他们身上也带着同样的圣旨。
这话再次引来百姓们愤怒的谩骂。
还有不少人开始担心起了圣旨上提及的那十二府的百姓。
陈青竹适时地道:
“各位放心,有本座在,便绝不会再让倭寇踏入大魏一步,也绝不会再让百姓受倭寇荼毒!”
众人想起神尊方才屠杀倭寇的强大手段,心中顿时生出了无限的希望与感激。
对啊,大魏皇帝昏聩无道,不把百姓的命当命,但他们还有渡厄神尊!
神尊会保佑他们!
“神尊万岁!”
“神尊万岁!”
众人纷纷激动地高呼。
至此,这些百姓哪怕不知道渡厄神尊已经反了大魏,也全都恨透了永安帝这昏君,心中无条件支持渡厄神尊。
陈青竹带着蓉娘继续扫荡倭寇势力。
又花了大约七天,终于在五月倭患来临之前,荡平了海上诸岛与倭国沿海的绝大部分倭寇势力。
期间又收获了许多倭寇藏匿的财宝货物,并且解救了上万被掳掠为奴的大魏百姓。
让他们原地等待,并且保证会在一年内接他们回大魏,陈青竹这才带着蓉娘返回了南都。

第383章 越发忠心耿耿。百利而无一害。
回到南都,陈青竹便召集大臣们前来举行了一次大朝会。
除了作为心腹的属下们,还召集了各部与南都府衙今年遴选的官员吏员,总共约有七八百人。
朝会的地点也改在了更为宽阔的奉天殿外。
七八百位身穿绯色,绿色官袍的官吏,整齐列队站在台阶下的空地上,齐齐俯身参拜:
“参见神尊!神尊福寿无极,仙福永享!”
呼声整齐又浩大。
许多官吏都是头一次面见神尊,心中紧张又好奇。
尤其是那些从民间选拔出来的女性官吏,情不自禁地想要瞻仰这位让她们得以走出闺阁,像是男子一样成为官吏,掌握权柄的神明。
“众卿平身!”
清冷庄严的女声,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耳中。
不少人趁着直起身的刹那,悄悄抬眼瞻仰神尊的身影。
只见雕龙的汉白玉阶之上,一位身穿白色道袍,做道士打扮的女子,正长身玉立站在那里俯视众人。
距离太远,看不清她的五官,只能看到她的肤色和身上的道袍一样白,晨光之下,整个人都在散发七彩宝光,看起来既觉得威严不可冒犯,又觉得神秘梦幻。
许多人深深将这道身影刻入心中,且大受鼓舞。
能遇到神尊,是她们的幸运。
她们定要好好努力,争取早日走到离神尊更近的地方,不负神尊,也不负自己!
紧接着,众人便听到神尊继续从容不迫地道:
“今日召大家来,主要是为了告知大家两件事!”
“近日本座去了一趟倭国,扫荡倭寇,却发现了两队锦衣卫的踪迹,并且从他们手中获得了两份永安帝亲笔所书的圣旨!”
“据本座审问那些锦衣卫所知,永安帝总共派出了十队人马,力图联络海上所有倭寇。”
“梁保,你来给大家念一念这圣旨上的内容!”
说着,就将其中一份圣旨递给梁保。
梁保声音洪亮地念出了圣旨的内容。
顿时满堂哗然。
众官吏愤慨不已,完全没想到永安帝身为一国之君,会如此没有底线,不顾百姓死活。
同时,一些官位较低的官员和吏员,也担心起了治下的安危。
倭寇的威名,哪怕他们身在南都城,还算比较安全,却也是早有耳闻。
这些贼寇来去如风,凶残暴虐不说,还极其善于隐藏行踪,大魏上百年都未能解决这些倭寇,更何况他们这个只有大大小小十二个府的新生政权。
所有倭寇倾巢而出,百姓还有宁日吗?
他们的军队不算多,如何能顾全十二个府!
长此以往,治下匪寇横行,民不聊生,他们这新生的政权只怕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众人满心的忧虑愤慨,议论了好一会儿,这才听到神尊淡然的声音传入耳中:
“大家无需担心,就算永安帝勾结倭寇也没用。”
怎么会没用呢?那可太有用了!
众人心道。
然后便听神尊继续道:
“因为海上所有的倭寇势力,都已经被本座全数剿灭!从今往后,都不会再有倭寇再敢来大魏劫掠百姓了!”
众人纷纷难以置信地看向高台上的神尊。
此时,袁首辅站了出来,中气十足地大声对众人道:
“大家没有听错!神尊前些时日一直带着少主在海上扫荡倭寇,如今已经剿灭了所有倭寇,从今往后,倭患二字,便可扫入故纸堆了!”
“等咱们治下分完田地,神尊也将陆续派遣军队前往诸岛,接回被倭寇掳去的百姓!”
被袁首辅再次确认了这个消息,众人顿时又惊又喜。
回过神来,对自家神尊的崇拜更是飞跃至巅峰。
他们的神尊真的太强大了!
困扰大魏上百年的倭患,竟是被神尊以一己之力给解决了!
跟着这样的主君开拓江山,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只管忠心耿耿闷头干就是!
朝会散去,朝堂上的消息也随着这些官吏们下值,飞快传入民间。
不过半个月,南都附近的商贾,百姓们都知道了。
并且,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还在以极快的速度传入其余州府。
所有人因为神尊的庇佑而骄傲安心的同时,也对永安帝的昏聩无道越发印象深刻。
大家纷纷庆幸,如今他们有神尊这样英明的主君,而不必再侍奉永安帝那昏君。
千万百姓对渡厄神尊越发忠心不二。
大朝会上,宣布的都是关于此行剿倭的各种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等朝会散去后,几个心腹大臣来到皇极殿御书房,这才向陈青竹汇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掌管情报的张六率先道:
“神尊,中都凤阳守军陆续向外撤离一事,如今已经有了进展,属下等观察许久,终于确定,他们是在与鄂省军队换防。”
其余众人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面露忧色。
如今换防,其意图太明显了。
中都守军,尤其是将领,已经彻底畏服于神尊威名,完全无法再对抗或进攻南都。
这支军队,俨然已经废了。
甚至,只要他们这边再使些力气,就能直接策反这支军队。
可如今,快要煮熟的鸭子飞了不说,他们还将面临新的敌人。
“如今换了多少人马?”陈青竹问道,面色倒是一点没变。
“已经换了大半。”张六道。
“神尊,是否要想办法阻止?”
中都军队异动一事,陈青竹先前在海上剿灭倭寇的时候,便听张六汇报过了。
不过,那时候尚未确定中都那些军队的最终目的,陈青竹也抽不出时间来处理此事。
毕竟,比起已经对南都丧失斗志的中都守军,还是倭寇的威胁更大。
眼下确定中都守军的目的,陈青竹就更不着急了。
“为何要阻止?”
众人皆是诧异地望向她。
陈青竹继续道:
“永安帝此举,无非是想让倭寇与鄂省守军一起,两面夹击我南都诸府。”
“如今倭寇已全然不成气候,他敢单拿鄂省守军与我们拼杀吗?”
此话一出,众人的面色顿时松缓下来。
袁松伯更是率先反应过来,面露兴奋之色:
“神尊说得有理!新来的鄂省守军不敢动兵,迟早会被我方渗透,变成下一个凤阳守军!”
“而凤阳守军足有十万人,若去了鄂省,同样会将我南都治下之事传遍鄂省守军!到时候,鄂省守军亦将同样向往我南都治下!”
“凤阳守军换防,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何须阻止?”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自家神尊的深远用意。
陈青竹赞许地点点头:
“正是如此。”

截至今日,已经有三批返程的锦衣卫来向永安帝复命了。
得知他们已经与当地倭寇势力达成协议,永安帝阴郁的心情总算得以好转。
毕竟,倭寇是他对付渡厄邪魔最关键的一环。
确定这些利欲熏心的倭寇愿意冒险去攻打渡厄邪魔治下,他心头的大石便落地了。
然而,这样的好心情只持续到第四批锦衣卫返程。
锦衣卫指挥使敏锐地感知到,这次执行的任务,恐怕有了差池。
但他不敢耽误,哪怕心中忐忑,也还是只能第一时间如实去向永安帝汇报。
“陛下,又有一支锦衣卫队伍已经返程了,但二十多人的队伍只回来了五人。”
永安帝一开始还没当回事。
海上航行风险很大,路上有人手折损也十分常见。
“是遇到了风浪还是海盗?”
他漫不经心地问道。
锦衣卫指挥使神色凝重地道:
“都不是。”
“他们平安抵达了东番岛,也在当地百姓处打听到了倭寇的庄园。但他们抵达那庄园后,却完全没见到倭寇,只看到一群忙于耕作的普通百姓。”
“可不知为何,那些百姓对他们的敌意很强,一见他们出现,就立即对他们进行了围攻。”
“二十多个锦衣卫中,有十几人不是被生擒,就是被杀死,只有这五人勉强逃了出来。”
因为只剩下五个人,他们根本无法再继续寻找倭寇势力,便只能想办法先回大魏了。
永安帝觉得有些不妙。
当即便下令让锦衣卫指挥使再派人去东番岛,低调行事,务必要将此事探查明白。
其后十余天,再没有任何锦衣卫返京复命。
永安帝开始忧心,眼看着已经快到倭寇登陆的时候了,居然还有这么多锦衣卫没能回京复命。
那他们到底有没有顺利与倭寇取得联系?
总不能半数的人都葬身大海了吧?
还没等到探查的消息送回,南都的情报先送到了。
王忠身为与御前大总管,对于皇帝的这些阴私也是时常经手的,因此,他已经先一步过目了南都的情报。
“陛下,南都的情报送到了。”
他呈着题本的手都有些颤抖。
因为其中的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完全不敢想象,永安帝接下来将如何大发雷霆。
而此时向陛下送上这个坏消息的自己,很容易被这怒火波及。
“直接说吧。”
永安帝其实很不想看关于南都的情报。
因为多半没什么好事。
王忠只得硬着头皮道:
“回陛下,如今南都盛传渡厄邪魔已经将海外的倭寇悉数剿灭,并且……并且……”
永安帝心头咯噔一下,见王忠吞吞吐吐,更是不耐烦地站起身,呵斥道:
“并且什么,说!”
王忠只得硬着头皮道:
“并且说陛下您派遣锦衣卫,勾结倭寇!”
永安帝闻言,顿时跌回了御座上。
原先所有的疑惑都在这一刻被解开了。
为何这么久都再没有任何锦衣卫返程,为何那些本该是倭寇的庄园处只剩下普通百姓,且那些百姓一见锦衣卫现身就敌意很强。
那渡厄邪魔恐怕真的已经荡平了海外所有倭寇势力。
并且,可能很早就抓到了锦衣卫,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他的计划。
她甚至还把这些事告知了被倭寇掳走的大魏百姓,所以那些人才一见到锦衣卫的人就喊打喊杀。
事到如今,不仅他的计划完全破灭了,他在南都附近的名声也全毁了。
他完全不敢想象,那些百姓会如何唾骂他。
甚至,他可能因为此事在史书上留下永久的骂名。
许久,永安帝都沉浸在惊惧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那渡厄邪魔,真的强到让人害怕!
那么多倭寇,分布在茫茫大海上,大魏上百年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都无法肃清的毒瘤,竟是被她轻而易举就全数剿灭。
他不敢想,此事传扬开来,将会有多少百姓会狂热崇拜渡厄神尊。
长此以往,哪怕他有龙气护身,渡厄邪魔无法伤到他,可他的江山,他的民心,都会被那渡厄邪魔蚕食干净。
不行,绝对不行!
他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永安帝努力让自己从惶恐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想办法破局。
这一次,他没有再与“仙尊”商议,而是选择了兵部尚书庞胜荣,锦衣卫指挥使,总管太监王忠三个心腹。
王忠这种没根基的阉人就不必说了,其身上的荣华富贵全都是他赐予的。
背叛他后,王忠将从权势顶峰跌落尘埃。
另外两人也都是他手下的肱骨之臣,能力没得说,对他也绝对忠心。
并且,他们这样的人,平日里没少在各个衙门捞好处,作奸犯科的事情也没少干,手中也沾染过不少底层的性命。
他是个慷慨的君主,向来优待忠心自己的臣子,对于这些无伤大雅的小错,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放在渡厄邪魔那边,就绝对是死罪。
所以,在他对三人阐明利害,一番敲打后,三人也格外卖力地为他献计献策。
四人密谋一番,定下了三条计策:
第一,坚决否认勾结倭寇一事。
告知民众,这是渡厄邪魔伪造圣旨污蔑他。
第二,鄂省守军与凤阳守军已经换防大半,如今叫停也来不及。
若无倭寇的配合,他们贸然攻打渡厄邪魔治下只能是平白耗费兵力,所以唯今之计只能暂且按兵不动,保存实力。
为了杜绝渡厄邪魔对守军的渗透,必须对整个守军进行全面封闭管理,坚决杜绝关于渡厄邪魔治下的消息传入军中。
第三,绝不能让渡厄邪魔因为铲除倭寇俘获太多民心。
那已经叛乱的十二个府也就罢了,其他沿海诸地却不能轻易放弃。
为此,他们四人一番商议后,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计策——
那便是派一支口风严又忠心的精兵,冒充倭寇到沿海四处劫掠。
如此,不仅能打破渡厄邪魔已经肃清倭寇的传言,阻止她的影响力向沿海诸地扩大,还能很大程度地充实永安帝的内帑。
虽然这些都只能算是消极防守的策略,但迄今为止,永安帝等人也找不出来更好的可以反击渡厄神尊的办法。
这些计策实施下去,也能叫人稍微安心些。

第385章 百姓们做梦也没想过的好日子。
更让他们安心的是,接下来的大半年,陈青竹治下都没有任何异动,也没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陈青竹的修为离筑基期还差距甚远。
如果形势允许,在突破筑基期前,她并不打算把永安帝那边逼得太急,也不打算与他们正面碰撞。
因此她暂时没有继续向北扩张的打算。
而且,她刚收服的十二府,目前还没有完成分田地,不管是兵还是民,都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积攒实力。
所以,在为治下解除倭寇与守军的威胁后,她便将政务交给内阁,在没有紧急事务的情况下,每月只举行两次朝会来听属下们汇报政务进展。
其余的时间,她全部用来修炼。
剿灭倭寇后,她再次得到了许多功德光点,吸纳灵气的速度又有所提升。
不过,与她先前预料中一样,功德对修炼速度的提升越来越少,这次明明也获得了很多功德,却仅仅只提升了五成。
但陈青竹并不为此焦躁。
如今的资质与刚重生的时候相比,也已经是天壤之别了,她很知足。
更何况,等分田地完成,治下千万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后,她必然会再次得到海量功德。
半年多时间一晃而过。
转眼便是腊月二十三,已经是小年了。
金化府的一条山村小道上,三十七岁的柴兴家与同村的三个壮劳力,一起用扁担挑着满满的两大箩筐年货往家里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