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芽芽学羽)


这顿时就勾起了陈青竹的兴趣。
淑懿皇贵妃可是张氏的亲妹妹加大靠山,她若不去坏其好事,都对不起严家送来的情报。
“秦永明,你去给严家传话,让他们派几个人跟紧靖南伯,看看他究竟要做什么。”
思索片刻,又觉得光是严家的人也未必妥当。
于是她又道:
“你也带两个人跟上去,和严家的人分别行事。”
秦家人更了解她,而且很有能力,若遇到紧急情况,必定比严家更擅长于随机应变。
“是!东家!”秦永明欣然领命。
要知道,来京城以后,观主对严家人的倚重就远超过他。
若观主在京城待的时间长了,谁是观主跟前第一信众还真就悬了。
此时观主让他独立于严家人之外监视靖南伯,就足以证明在观主心中,还是他秦家人更加可信。
两天后的一个夜里,裴骁悄悄从府上的角门离开了靖南伯府,前往南都城为慈航观制造灭顶之灾。
他与淑懿皇贵妃都以为,他赋闲在家多时,又腿脚不便前途断绝,不会再有权贵盯上他的行为。
然而,虽然京中的权贵确实如他们所预料的那般。
可陈青竹却早早就安插了眼线,并一五一十将他的计划透露出来。
他们那所谓的绝佳妙计,没多久就暴露在了陈青竹眼前,完全成了一桩笑料不说,还给他们自己引来了滔天大祸。

第257章 观主可是皇帝也推崇的正神。
与权贵们的消息灵通不同,此时,永安帝关于渡厄神尊的圣旨也刚下发各地,才仅仅在京城范围内流传开来。
皇榜之上,不仅有永安帝的旨意,还有渡厄神尊再次显圣杀水匪保护官船的神迹。
得知渡厄神尊再次在运河上显灵,剿灭水匪,许多在京城的商人都认为,这确实是一位护佑水域的水神。
陆运十分麻烦,运载量也低,商人们运送大宗货物,很多时候都是要走水运的。
因此,不少商人都纷纷将渡厄神尊的牌位请回家中供奉,以求保佑自己旅途平安。
而普通百姓们,对于这位被陛下贤明所感,两次显圣的神灵,虽然觉得很神奇,却觉得很遥远。
如今,陛下竟然要修建神宫供奉神尊,众人这才觉得这位神尊的存在,变得无比真实了。
许多人心生期待,等神宫完工以后,他们可就能更近距离感受到真实神灵的存在了!
毕竟,神宫可就修建在京城。
皇帝亲自下令修建的神宫,规模不是一般庙宇可比的,神尊是很有可能会去享用供奉和香火的。
到时候,他们说不定也能亲自看到神仙显灵了!
和这些看热闹的百姓们不同,严宅这边出去采买回来的秦家家丁,听闻此事后,那是相当激动。
不仅当时就兴奋地跟那些谈论皇榜的人说:
“我们当时就在那艘官船后头,是亲眼看到被神尊杀死的水匪的!好家伙,据船上的人说,那么多水匪,不过片刻功夫就全杀完了啊!”
“船上还有个富商,当时脖子被砍了一刀,血流如注,眼看着就要性命不保,神尊出手就直接将他从阎王殿拉了回来!”
“还有个护卫,肠子都流了一地,那也是必死无疑的伤势,神尊出手打了点白光在他伤处,那么大的伤口不过半刻就全部愈合了!”
周遭去买菜的百姓们听得如痴如醉,渡厄神尊的神迹,被丰富了离奇的细节,更加广泛地在百姓们中间流传开来。
秦家的家丁们回到严家别院,再次兴奋地向别院里的众人宣告了这个消息。
“你们知道吗?我们来京途中遇到的那位渡厄神尊,陛下要修建神宫供奉祂!”
别院里除了陈青竹以外的众人,皆是震惊不已。
如今这别院里,其实也就只有秦家的家丁们不知道观主的神奇手段。
其余人,对于渡厄神尊与陈青竹的关系,多少都有些猜测。
毕竟,除了观主,她们可不知道还有谁能有那般神通广大。
世上的事情根本不会那么凑巧。一路走来,渡厄神尊显圣的两次,观主都在附近。
所以啊,那渡厄神尊必定是她们观主无疑了。
眼下,观主可是成了皇帝也推崇不已的正神,还要修建神宫专门供奉,这是多少老牌神灵都无法拥有的待遇!
慈航观众人,心中都觉得无比荣耀。
不过,她们也就是私底下谈论几句,没有观主的命令,是绝不可能对外泄露半个字的。
慧云望向陈青竹修炼所在的方向,神色振奋。
她就知道,观主绝非池中物。
这京城也即将与南都城一样,成为观主搅动风云的地方!
晚饭时分,蓉娘特意来了陈青竹房里,一双与陈青竹有几分相似的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
别人都只是猜测,只有她知道,娘亲的确就是渡厄神尊。
因为游历途中,娘亲所做的那些事,都没有瞒着她。
“娘亲你知道吗?您要被皇帝陛下供奉为神灵了!您真的好厉害好了不起!”她兴奋地道。
陈青竹早就知道此事,并且这本就是她算计的结果,并不惊喜。
面对女儿崇拜的目光,她只是轻轻笑了笑。
“这算不得什么,不过是他人授予的一点虚名而已。”
蓉娘瞠目:
“娘亲,那可是皇帝陛下!他将您当神仙供奉还不算什么吗?”
陈青竹平静地道:
“当然,至少也要皇帝如信众一般对我言听计从,才值得当回事。”
蓉娘先是被自家娘亲这番豪言壮语所震惊。
随后又觉得,以娘亲的本事,既能成为南都城的暗中掌控者,似乎让陛下成为信众,也不是不可能。
娘亲将要做的事情,她几乎连想都不敢想。
足以证明,她与娘亲的境界实在相差太大。
想到这,她不由一本正经地叹气:
“唉,身为娘亲的女儿,我还是太庸碌了!”
陈青竹有些诧异:
“蓉娘为何会这么说?”
蓉娘惭愧地道:
“先前遇到父亲,我就吓得不敢出门了,身为娘亲的女儿却如此胆小,感觉很丢人。”
陈青竹这才明白她在想什么,温柔地摸摸蓉娘的发顶,道:
“谁都曾有畏惧的人事物,这很正常。”
在蓉娘前面八九岁的人生里,裴骁都是她的世界里生杀予夺般至高无上的存在。她会畏惧他,太正常了。
“而且,蓉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便是知耻而后勇。能很快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改善的人,总是会飞快成长的。”
“蓉娘小小年纪便有此悟性和决心,娘亲很为你骄傲。”
蓉娘被夸得小脸微红,郑重道:
“娘亲,我一定会继续勤加修炼,同时好好修心,下次若再见到父亲,绝不会再像上次一样惊慌失措!”
“我要让他看看,什么是慈航观少观主的威仪!”
“好。”陈青竹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她:
“蓉娘有这份上进心我很高兴,不过,蓉娘要明白一件事,人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你才九岁,娘亲有很多时间等待你成长,你也没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她希望蓉娘能过得更开心一些,而不是过早给自己如此大的压力。
身为修真者,她的寿命很长,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女儿成长。
“我知道了,娘亲。”
蓉娘甜甜应道。
不过,心里却是丝毫没有放松。
她在追逐的可是尤如皓月一般耀眼的母亲,怎么可能轻易松懈呢。
京城百姓众多地域辽阔,渡厄神尊引起的波澜很快被别的新鲜事所替代。
此时除了少数知情人,没有任何人能想到,渡厄神尊会离他们那么近。
并且会在接下来京城的巨大危机中,再次显圣。

谁也没想到,一场巨大的阴谋与危机,其实已经在暗中酝酿。
人口密集又大多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南城和西城,近日来有许多人都染上了咳疾。
原本大家都还没怎么当回事,只当是气候干燥或者换季造成的嗓子不适。
毕竟与咳嗽相关的,一般都是风寒,这个季节还远不到受寒的时候,单纯咳嗽也不像是风寒。
谁能想到,不过才咳嗽几日,竟然就开始高热和咳血。
就算是再愚昧的人,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咳血那可是要死人的。
但凡家里还拿得出几百文钱的,都立刻涌到了附近的医馆前去问诊抓药。
这一去才发现,医馆里头人满为患,几乎全是患了咳疾的人。
这一下,大家都有些慌了。
一时间,京城治疗咳嗽咳血病症的药物直接被抢购一空。
又过了两三日,许多医馆的大夫学徒也染上了咳疾。
大夫们纷纷意识到了不对劲,立即向惠民药局进行汇报。
面对咳血病患,大夫们一开始担心是肺痨,一般都会在脸上蒙上布巾以做防护,可即使如此,大夫们还是染上了。
突然间如此大规模的人染病,还极容易传人,只能说明一件事:
这是瘟疫!
京城这等拥有两三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发生疫病,必将成为史无前例的灾难。
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要掉脑袋。
惠民药局不敢耽误,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主管此事的户部。
户部衙门
分管民政的户部侍郎崔文海,看到惠民药局牒文上的“瘟疫”二字,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没有人不恐惧瘟疫。
而大魏京城的惠民药局直属于户部,对京城所有的医馆药铺都有监察指导之权。
同样的,一旦有疫病大规模爆发,惠民药局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惠民药局的大夫们尚且还好,毕竟发生瘟疫总是要人去治疗的。
可上头这些当官的,从惠民药局的副使大使,到他这个主管的户部侍郎,有一个算一个,都逃不了干系。
看完牒文,崔文海更是背心冒冷汗。
惠民药局说,得瘟疫的百姓已经多到医馆爆满,短短两三日便把治疗相关症状的药材买到短缺……
瘟疫这种事,染病的人越多,越难以控制。
这足以说明,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他完全不明白,为何这次瘟疫会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么多染病的人。
但也根本没时间追究这些。
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在惊动更上头之前,立刻遏制这场瘟疫,尽可能地缩小传染范围。
好在他以前虽然没有处理过疫病,却在做饶州知府的时候,仔细看过那兴德县令的牒文,知道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
他心急如焚,立刻就去了一趟京兆府,让京兆尹配合将所有染病百姓全部集中控制。
此等大事,京兆尹哪敢擅专,立刻将此事向上禀报。
内阁收到加急的题本,也是直接就将此事禀报给了永安帝。
没有人敢轻忽一场瘟疫。
永安帝同样如此。
收到消息,立即就将崔文海和一干重臣召入宫中商讨对策。
几位大臣与崔文海,几乎是天都快黑了的时候被召进宫的。
在场的都是人精,没有人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因此都不想接这烫手山芋。
“陛下,崔侍郎虽说有失察之责,但却在饶州成功阻止了兴德瘟疫蔓延,对于遏制瘟疫经验丰富,不如就将此事交给崔大人全权处理,令其将功折罪!”
永安帝也记得崔文海的这场功劳,于是道:
“崔文海,你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没能成功瞒住皇帝,反而被问责,崔文海心中万分畏惧。
不过,对于如何遏制瘟疫,他也并不是没有想法。
他将兴德县令所写的处理瘟疫的办法与流程,头头是道地向永安帝讲述了一遍。
这些办法毕竟来自于医药世家的总结,本身就是很有道理的。
也很有说服力。
永安帝听完,神色缓和了许多。
“既如此,本次京城瘟疫,便交由崔爱卿全权处理。”
“无论你是要人还是要药材,朕都会让人全力配合你。给你半月时间,务必控制住这场瘟疫!”
崔文海哪有什么遏制瘟疫的丰富经验。
他只不过揽了渡厄神尊与兴德县令的功劳而已。
可哪怕心中再没底,此时此刻,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道:
“臣领命,定会全力以赴,遏制瘟疫!”
为了防止疫病快速扩散,崔文海一出宫,就立即按照那兴德县令的处理办法,下令五城兵马司与京兆府共同出力,抓捕所有染病百姓。
按理说,这流程并无不妥。
然而,京城与兴德县的情形大不一样。
兴德县之所以敢如此处理,是因为人少。
更重要的是,兴德县令深受城中百姓的爱戴和信任。
他说让染病百姓集中到县衙进行统一治疗和照顾,百姓们是相信的,也愿意配合。
京兆府则完全没有这份德望。
衙役一抓人,百姓们便无比恐慌,根本不相信他们会得到妥善治疗。
有流言说,这些权贵官员们,平时就不把普通百姓的人命当回事。
如今这种时候,为了防止他们将疫病传给更多人,影响到城中权贵和宫里的皇上,一定会集中将他们烧死,以阻断瘟疫。
为了防止百姓外逃,将瘟疫带去更多的地方,崔文海还如当初的兴德县令一样,将所有城门全部封闭。
强烈的恐慌情绪顿时在百姓中蔓延。
刚染病的根本不敢暴露自己得了病。
病症已经严重的,则四处躲藏。
还有那无牵无挂满心绝望的,甚至故意去人多的地方,想临死前拉更多的人垫背。
短短三五日过去,病人没抓到多少,反而闹得患病者全城逃窜。
连原本属于达官贵人居住的城东和城北,也逐渐出现了染上瘟疫的人。
权贵们对于崔文海的处理方式十分不满。
原本,在闹瘟疫的情况下,他们这些人必定是会出城避灾的。
可这崔文海拿着鸡毛当令箭,根本不让他们离开。
如今,见崔文海的举措闹得满城混乱,反而让瘟疫进一步扩散,这些人顿时觉得抓到了崔文海的把柄,纷纷上书参奏崔文海。
崔文海这个初到京城为官的户部侍郎,顿时四面楚歌。
更糟糕的是,最开始那些瘟疫病人,随着病程发展,已经有许多人死亡。
其病程病状,与兴德那次瘟疫一模一样。
有心人只要一查,就一定会发现这点。
那么,如今他让惠民药局和太医们研制药方就完全穿帮了。
因为按照他曾经的奏报,能够治愈那场瘟疫的药方是他带领大夫们钻研发现的,如今本该直接拿来用。
可那场瘟疫实际上完全是由渡厄神尊治愈的,他上哪里去找行之有效的方子啊!

第259章 朕要以最高规格祭祀渡厄神尊!
在朝廷开始行动的第二天,深居于东城别院的陈青竹,才知道京城爆发了瘟疫。
并非她迟钝,而是京城的人口多达百万,东城又是达官贵人们居住的地界,瘟疫在一开始那些天都没有蔓延过来。
如此辽阔的京城,一件事要传得人尽皆知并不容易,沉浸于修炼的她,所有的消息都来源于外界的禀报。
直到五城兵马司和京兆府开始抓人后,严家才送来了京城爆发瘟疫的消息。
这在前世似乎是没有发生过的。
陈青竹虽然疑惑,却并不慌乱。
毕竟她都重生回来了,世事又怎么可能完全一成不变。
提前来京城,也正是为了更快地掌握天下局势的变动,寻找扩大自己声望的机会。
“传话给严家,叫他们密切注意瘟疫发展情势,若有失控之危,务必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陈青竹并没有打算什么事情都出手。
毕竟灵气珍贵,她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
只有人力无法攻克之事,她出手才能显示神尊的威能。
瘟疫虽说可怕,但这里是京城。
汇聚着天下无数名医,宫中还有御医太医。
这些人医术高超,学识渊博。
一些在地方上很可怕的瘟疫,这里的大夫是可能早有解法的。
她需要确定他们无法攻克再出手。
当然,这个观察的时间也不能太长。
不然若真是顽症,以京城的人口密度,很快传播出几十万的病患,她储存的灵气结晶未必够用。
观察了几天,她发现即使宫里第一时间调拨了很多御医太医给惠民药局,药局自身也强制征召了许多京城的大夫。
但他们对于那些瘟疫病人,却并没有什么奏效的好办法。
反而因为朝廷抓捕瘟疫病人的举措,导致病人们四处躲藏,直接加速了瘟疫的传播。
于是,她便不打算再等,而是选择制造机会出手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