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好不容易种完一大块地,看着绿油油的菜苗,朱高炽胸中腾起一股巨大的满足感来,大手一挥,毫不吝啬道:“等菜成熟了,开尚书也拿点回去吃吧。”
看着大方的乖孙,朱元璋:“......”
开济连忙道:“谢世子殿下。”
“不谢不谢,你也帮了忙的。”朱高炽挥挥手,笑道。
看着笑容温暖平和的世子,开济的嘴角也轻轻扯动了一下,就是看起来不像笑,像是在狰狞地抽动肌肉。
朱元璋:“!”
不是,你开济也会笑的吗?
然后爷孙两对视一眼,很默契地传出一个意思:开济/开尚书真不适合笑。
原本会在锦衣卫上台后不久,被御史参奏,正好犯了朱元璋忌讳的开济,会丢掉小命的。
谁知,开济的小命还在不说,也没被朱元璋弃用。
但身为帝王手中的刀,下场多半都不会好。
朱高炽摇摇头,与莫名对他很有‘热情’的开尚书一直保持着平平淡淡的关系。
大明的户籍门槛高了,竞争的人多了,那些费劲力气才转正为大明百姓的草原部落,简直别提多开心多自豪了,真心觉得,大明好啊,做大明百姓更好啊。
至于那些靠着‘好运气’才成为大明百姓,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大明居住权的草原部落,被后面编外转正的草原部落嗤之以鼻,深深瞧不起。
大明皇帝,看看我们吧,我们才是能为大明做贡献的好子民啊。
这其中尤以去年跟着投降的纳哈出一起,正式归顺大明的朵颜三部热情最高涨。
朵颜三部本来就是草原部落里比较出名的部族,三部的骑兵也是草原骑兵里的精锐。
原本他们归顺大明就该得到正式的职位和不错的待遇。
不过他们运气不好,刚巧卡在朱元璋下令‘编外人员’这一条政令上。
朱元璋‘一视同仁’,要想转正,要想族人生活得好,那就拿出你们的热情来,让我老朱看一看。
朵颜、泰宁、福余三部一听新老板指令,拍胸脯发誓:我兀良哈勇士们绝不让老板失望。
朵颜三部靠着强大实力,尤其在为大明做先锋打手这一业务能力上,表现相当不俗,把其它部落勇士比下去不少,抢尽风头。
可能是打手当得太积极热情了,一时间兀良哈勇士们就跟鸡血上头一样,短短时间积累就不少贡献值。
搞得大明士兵都差点有了危机感。
战功就那么点,你们抢完了,我们干啥?
这群一听‘竞争上位’就来劲儿的草原人,真是太可恶了!
消息传回京城,朱元璋很开心,还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夸奖一番兀良哈勇士,让朵颜三部提前转正,族人正式入籍大明,不仅可以在大明的草场放牧,还能在大明塞内开荒种田。
朱元璋特意在辽东一块划了一片草场出来,作为兀良哈专用放牧草场,面积不算特别大,但也不小了。
赋税徭役与大明军户、民户等同。
种田的草原族人还是少,大多习惯放牧生活了,有了稳定的草场,就能安生放牧了。
就是草场再大些就更好了。
朱元璋表示,没问题,多大的草场在于你们多大的能力,草原那么大,你只要别在大明边境和其他牧民抢,其它地方我老朱睁只眼闭只眼就是了。
朵颜三部一听,眨眨眼。
所以天可汗您的意思是让咱去抢草原恶邻的牧场?
朵颜三部的‘天可汗’老朱同志嘿嘿笑。
什么叫抢,那可都是我大明的地盘,暂时管不过来才被恶邻给侵占了。
朵颜三部眼睛一亮,大呼:天可汗说的对,天可汗万岁。
抢....不,是驱赶那群不要脸的恶邻,扬我大明国威!
朱元璋觉得,兀良哈人的思想觉悟不错,实力也有,不为大明的建设尽一份力就可惜了。
于是,朵颜三部的勇士也转编为朵颜三卫,三部首领担任三卫指挥使,暂时编入北平燕王朱棣名下。
这一令出,各藩王的表情都变了变。
要知道,朱棣名下燕山三护卫人数已经在储位藩王之首了。
之前扩招特战营士兵就是一万,加上原本的三万多人,和后面又陆续扩招的,全部加起来,如今朱棣的三护卫人数已经突破五万。
朵颜三卫可是草原骑兵精锐,三卫的骑兵勇士加起来也有三万多人了,其中精锐就有一万之数。
五万加上朵颜三卫的骑兵三万,那就足足有八万了。
这对一直‘防着’藩王儿子们手上兵马过多的朱元璋来说,在如此短短几年内就让朱棣的手下达到八万之数,简直不敢想。
而朱棣如今有多得圣心,也可窥见一二。
如果不是让朱元璋放心、满意,朱元璋怎么可能让他势力发展这么快,尽管只是一地兵权,区区八万兵马,还远远威胁不到稳坐庙堂的储君朱标。
但显然的,朱元璋希望朱棣能成为朱标以后的左膀右臂,替朱标守护边疆,平衡压制其他武将和藩王势力。
这里面,除了朱棣这些年没有乱整幺蛾子,一心为大明搞边防事业,成长显著让朱元璋对他减少一些偏见外,好儿子,好弟弟的朱棣,许多表现也让朱元璋觉得欣慰。
有些儿子私下做了些什么,朱元璋不是全然无知,他只是睁只眼闭只眼,不触犯他底线,他也不想对亲骨血下手。
而且,这些儿子去了封地后,一个个也逐渐放飞自我,相比之下,朱棣这个曾经令他头疼无比的混账儿子,居然是做得最好,最让他满意的一个,朱元璋能不重用他嘛。
朱元璋是疑心病重,不过,比起外姓武将,他当然更愿意相信自己儿子。
这几年,朱棣闷头干活不搞事的作风深得朱元璋的心,又有朱高炽在应天读书,时常陪伴朱元璋身边,感情自是不一般。
毫无疑问,朱元璋最爱的儿子是朱标,但要说孙子那一辈的,朱元璋最宠的就是朱高炽了。
如今朱高炽在应天最主要的任务都不是读书了,时不时就要被朱元璋叫去陪着下下棋,聊聊天,再一起下地干干农活。
听老朱大倒苦水。
没办法,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在政见上的矛盾越来越深了。
虽说不会大到影响朱标储君地位,但朱元璋心中郁闷是不少的。每次和朱标有不和,有争吵,朱元璋就要叫朱高炽来聊聊,跟乖孙吐槽一番内心的酸苦。
朱标当了好多年的太子了,他也是三十几岁的人了,就算习惯了朱元璋的霸道专制,这些年积累的压力跟不满也到了时不时就要冒头的地步。
所以近一两年,朱标和朱元璋父子拉锯的次数多了。
每次朱元璋一搞专横,朱标就搞‘沉默’对抗,一个在朝堂大发脾气,一个关起东宫的门,用态度告诉朱元璋,他不服。
不过朱标显然还不是霸道老爹的对手,每次都是朱标先服软,因为朱标在乎的东西比朱元璋多,朱元璋总能拿捏他的七寸。
朱元璋赢了儿子,但又好像没赢。
他就觉得不痛快!
不过这些在朱元璋看来都是小事,父子争争吵吵很正常。而朱元璋如今心头大事还是解决残元这一大患。
筹备等待多年,终于,是时候了。
朱元璋看着展开的疆域地图,负手而立。
此次出征与收复辽东,劝降纳哈出一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老朱已经等待太久了。
大明建立后,老朱曾想过一举覆灭元朝,可几次北征都没达到理想效果,耗费人力物力颇多不说,最后还留下残元在草原继续耀武扬威。
老朱深吸一口气,眼睛幽深不见底。
终于,洪武二十年,酝酿许久的北征旨意在秋季发出。
大明将派出十六万大军,深入草原,旨在剿灭残元。
而领兵的元帅让满朝文武侧目了一下。
居然会是蓝玉,果然是蓝玉,怎么会是蓝玉......
年中,在朱元璋释放出北征的
意思时,就有人在猜朱元璋会把这样重大的任务交给谁来办。
要论名气,当然是徐达了。
可徐达已经告老,在家乡休养身体,根本不能再上马指挥作战了。
还在福建那边屯兵修防御堡垒。
剩下德高望重的名将就是冯胜了,不过冯胜因为‘纳哈出一事’受到常茂牵连,被夺职察看中。
但北伐大军都在调动了,冯胜说不定还能因此提前结束‘在家反思’的惩罚。
谁知道,冯胜还在继续反思,这领兵元帅的重职落在了蓝玉头上。
蓝玉....这些年是立过不少功劳,表现相当勇猛,与他姐夫常遇春相比也差不了太多。
可蓝玉,到底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还是交由冯胜更稳妥吧。
可惜,朱元璋的决定不是一两个文臣武将能左右的。
也有人看得清楚明白,朱元璋这是在削弱功勋老将的影响力,蓝玉是太子一派的,又正值当打之年,朱元璋的用意不言而喻。
不论其他人心中怎么想,这对等待已久的蓝玉来说确实是个好机会,甚至恨不得围着应天府跑上一圈,宣泄一下心中激动。
但除了蓝玉这个领军元帅,朱元璋还点了朱棣,与傅友德分别担任左右副将军之职。
在朵颜三卫刚刚归属朱棣手下不久,这道旨意一出,又让几位藩王心中犹如打碎了调料瓶,一时五味杂陈。
朱高炽狩猎玩耍当天,府上就接到朱元璋北征旨意,朱棣是北征军的右副将军,领两万人加入朝廷北征的十四万大军中。
这两万人选,朱棣在朵颜三卫里抽调了五千精锐,剩余一万五就由燕山三卫里选。特战营一万士兵倾巢出动。
朱棣点好兵将,意气风发,在蓝玉带领大军出塞时,他也领着两万兵马从北平出塞,迅速和大军汇合。
蓝玉身为一军统帅,自是最先接见燕王朱棣,看着这个印象里一身凶横跋扈的朱家王爷,此刻褪去些青涩稚嫩的不成熟外皮,张扬又自信,蓝玉眼神闪烁一下。
“久闻燕王大名,此次北征有王爷相助,必定事半功倍。”蓝玉本性张狂,但客套还是会的。
朱棣大咧咧一笑,“哪里哪里,蓝元帅太客气了。北征还要靠蓝元帅谋划,本王听命行事,会做好一个副将的职责的。”
蓝玉哈哈大笑,眼底对朱棣的排斥稍微褪去。
他是一军主帅,自然不想来个不听命令的朱家王爷给他找事。
北征大军汇合后在斥候的探路下,逐渐深入草原,直指残元腹部。
大明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入草原,收到消息的各部落早早收拾东西找地方躲起来了,而大明这次的目标——残元皇族,自然也在得到消息后找了个稳妥的藏身之处。
就算大明知道他们藏在哪儿,也很难找到他们的大本营。
漠北的风沙暴雪可不是开玩笑的。
大明十几万大军吃喝用度有限,等到粮草用尽,大军也只能无功而返。以往,残元就是靠着这点本事,从大明刀锋下成功逃跑。
这次也该理当如此,幸运躲过一劫。
但残元的气数一年年的消耗下去,似乎也到头了,幸运女神不再眷顾他们。哪怕是天降暴雪这样极端的天气条件阻拦下,哪怕是大明军队长途跋涉,全军疲乏,粮草就快用完之际,朱棣奉命带领的前锋军摸到了残元大本营。
蓝玉是有真本事的。
在茫茫草原搜寻了几个月,快放弃之际,朱棣传回的消息犹如黑暗中一道爆开的曙光,让人情不自禁就想拥抱这道曙光。
然而蓝玉沉住了气,他没有急着冒进,反而是下令全军停下休整,待再次调动起全军的狼性,命朱棣带领的前锋军趁夜摸黑前进。
残元大本营在外围风沙的保护下,此刻一片歌舞升平,皇族贵族都沉浸在奢靡享乐中。
等了许久,大明的军队怕是早就无功而返了吧。
朱棣带领特战营精锐悄无声息潜入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么一副画面。
守夜的士兵醉倒一片,靡靡之音在残元大本营响彻不停,笑声,欢乐声甚至盖过了狂暴风沙的动静。
朱棣都有些不敢相信地眨了眨眼睛,睫毛上的风沙簌簌往下掉,他在心中忒了一声。
对付这群酒囊饭袋,真是浪费他的小心谨慎了。
朱棣都看愣了一瞬,更别说跟他一起潜入营地的精锐士兵了,但他们早已养成沉默寡言,令行禁止的本能习惯,在朱棣手臂一展,几个命令手势一下达,两千人就迅速散开,执行任务去了。
风沙呼啸声中,蓝玉带领大部队,安静地等朱棣的信号传出。
还不到约定的时辰,前方一道尖锐啸声冲向上空,随即轰一声炸开。
蓝玉扬刀,大喝一声:“进攻!”
残元大本营的醉生梦死也被这一声‘轰响’敲开了缝隙,负责营地防护职能的大将刚要阻止人手对敌,然而,他左呼右唤,除了几个迅速围拢的亲兵,营地四周平静得近乎诡异。
这种情况.....
喊杀声,凄厉的惨叫声让残元大将的后背布满惊骇冷意,他领着亲兵直奔皇室营地。
大明军队攻入营地,势如破竹,收割残元人头不费吹灰之力。
而朱棣带领的前锋军在解决了一部分守卫士兵后,已经攻入皇室营地,听到身后大军已经攻进来,他们就放心执行下一步任务了。
待喊杀声消停,外边的风沙也被逼退了。
天边一轮红日升起时,残元的大本营早已血流成河,满地不是死尸就是毫无斗志的降兵。
昨夜还在尽情享乐的皇室与贵族成员,死的死,降的降,此刻都一脸惊恐地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蓝玉一身血腥地走上前,刀尖抬起为首几人的脸。
残元如今的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在逃跑时撞上朱棣,很不幸地沦为阶下囚,还有太子天保奴、皇后、太子妃......
残元皇帝此刻被刀尖抵着下颌,与蓝玉染血的眼睛对上,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哈哈哈哈哈哈——”
整个营地上空陡然爆发开蓝玉张狂放肆的笑声。
大明此战,损耗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战役,残元彻底完了。
而他蓝玉,也将从此声名鹊起,再也没有人敢说他比不上徐达、李文忠、冯胜。
未来是他蓝玉的时代了!
蓝玉:“哈哈哈哈哈哈——”
就在这时,带着手下追杀溃兵回来的朱棣,看着好似陷入癫狂的蓝玉,他愣住,然后抠抠鼻子,嘀咕道:“蓝元帅不会是杀太多人,失心疯了吧。”
有幸被朱元璋点名加入这次北征大军中,跟在朱棣身后见缝插针地补刀领功的李景隆,闻言也摸摸鼻子,点头道:“听说杀人魔头就是这么疯的呢。”
第102章 第102章 本王是徐妙云的
残元的终结意味着那个辉煌的黄金家族彻底的没落。
即便是在史书上也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蓝玉怎么能不傲, 怎么能不狂。
大军押送着残元俘虏回大明,军情捷报先一步飞送入京。在大军还没抵达大明边境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收到了捷报。
“好好好。”朱元璋激动地连说三个好字。
接到消息赶来的朱标也露出欣喜的神情,朱元璋脸膛发红, 坐都坐不住了, 来来回回地走着, 直夸蓝玉有勇有谋,乃大明一等一的帅才。
心情高兴, 老朱夸人的用词都恨不得怎么肉麻怎么来。
也就是蓝玉不在现场,不然老朱要肉麻兮兮地抓着他的手,叹出那句:汝乃吾之卫青也。
夸完蓝玉,朱元璋一顿, 又翘着嘴角, 语气勉强地夸了一下朱棣。
“老四也不错。”
朱标看着嘴角都快翘上天,眼中笑意和自豪都漫出来的朱元璋, 心里好笑地直摇头。
老四这些年变化确实不小, 朱标想起来也觉欣慰。
很快大军一举覆灭残元大本营的消息就在应天传开了,满朝上下又惊又喜, 在一片庆贺氛围中等着大军凯旋而归。
而朱元璋也连夜写下一道圣旨, 夸了出征大军一通, 并承诺回了京赏赐少不了。还让蓝玉等人要善待俘虏。
残元的皇帝老朱是不准备杀的, 只要那脱古思帖木儿识趣些, 思想觉悟高一些, 对大明俯首称臣, 那老朱不止不杀,还会做点面子活。
就在飞骑怀揣朱元璋新鲜出炉的圣旨,朝着大军急速
奔去时, 北征的大军营地爆发了一场意外。
几十万大军加上俘虏和战利品,行进速度就快不了。有了战利品,大军也不担心粮草不足,倒也没有急着赶回去的迫切心了,加上一军主帅蓝玉都不催促快一点,底下的军士就不急不缓地朝大明边境走着。
相似小说推荐
-
19世纪小女仆(存金) [穿越重生] 《19世纪小女仆》作者:存金【完结】晋江VIP2024-12-23完结总书评数:1879 当前被收藏数:11609 营养...
-
还璧(靡宝) [现代情感] 《还璧》全集 作者:靡宝【完结】番茄2024-12-13完结简介【民国言情+双强+互相救赎】双面神偷重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