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朱元璋旨意,另外几家也有些懵,都在思索朱元璋用意,圣旨上倒是说了,他想孙儿陪伴膝下,也为了孙儿学业着想,所以每年入京读书几个月。
秦王略一思索,觉得此举也没啥不好的,甚至还有些好处,于是吩咐人去把朱尚炳叫来。
到了书房一听要留京念书,朱尚炳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不喜念书。
在秦王的高压下才有个勉强拿得出手的成绩。
秦王自觉自己文武双全,生的儿子也不能太差,何况朱尚炳是他长子,是秦王世子,所以虽然宠朱尚炳,平时在学业方面却没放纵他。
朱尚炳比自家父王肯定是比不了的,不过之前在自个府上,没个对比衬托的对象,王府纪善也时有夸赞
,偶尔秦王来考校学业也能勉强过关,本来小日子还算不错,结果.............
自从他父王接到燕王吹嘘儿子的信,他的日子就难过起来了。
按秦王的脑回路来说就是,朱老四一个不学无术的混子能生出什么‘学霸’儿子,不过是吹嘘,但是,他秦王可是文武全才,儿子当然也要文武都拿得出手,必须比朱老四的儿子优秀。
从那之后,原本还能混混日子的朱尚炳就被繁重学业压得夜不能寐,要不是还能练武喘口气,他真是要难受死了。
加上他和朱高炽孩童时代就恩怨不少,这一来二去,朱尚炳能不恨他嘛。
所以除夕夜家宴,他父王一个指令,朱尚炳是半点犹豫也没有,直冲冲地上去找朱高炽麻烦。
就是父王不说,朱尚炳在京城这段日子也要趁机找朱高炽不痛快的。
但是现在嘛.....
看着秦王郑重其事地交代他如何如何,决不能丢了他秦王府脸面的时候,朱尚炳都想哭了。
大本堂那么多小王叔,还有得了皇恩的皇亲贵族子弟,里面读书厉害的肯定不少,要在这里面表现优秀,不丢秦王府脸面.....
朱尚炳觉得,未来等待他的可能是父王的鞭打。
皇祖父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啊!
秦王看朱尚炳哭丧一张脸,啪,怒拍桌面,朱尚炳吓得一抖,抬头就见他父王满脸阴沉。
秦王阴恻恻地问:“没信心?”
“......”朱尚炳还不想现在就挨一顿鞭打,硬着头皮点头,“有信心,父王你放心,儿子一定会努力的。”
秦王脸色稍霁。
考虑到大本堂也有不少会读书的兄弟,秦王就说:“也不是要你一去就拿个第一,但,老大老三老四家那三个,你绝不能比他们差,知道吗?”
听到这话,朱尚炳才微微松口气,他立马挺直腰背,眼中有狠色闪过,信誓旦旦道:“父王你放心吧,我绝不会输给他们的。”
朱高炽,呵呵,等着瞧吧!
这头秦王父子两在书房训话表决心,另一头晋王和儿子来了一场父子间的交流。
“儿子。”晋王趴在桌面上,眼巴巴地注视他儿子青涩侧脸,“父王不放心你一个人在京中啊。”
朱济喜:“......父王放心,儿会照顾好自己,而且,皇祖父说了,读书期间可以在宫中皇子殿居住,有宫人照料,儿子只需专心读书就是了。”
“.......”晋王叹气,“父王就怕你读书太用功了,没人在旁边督促,你都不知道休息。”
朱济喜:“.......”
没了你在一旁干扰,我耳根子清静多了好嘛!
就没见过哪家当爹的,儿子认真读书,他在一边没事找事,成天撺掇儿子去外面浪。
每次一看了四叔写的信,又不服输地让他努力读书刻苦习武。
一会儿一个花样,全是在折腾他。
能留在京中安安静静的读书习武,朱济喜觉得还挺好的。
但朱济喜不能这么说,不然他父王就没完没了了。
“父王,我都这么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和母妃不用担心我,而且,我只在京中读几个月,入秋就回家了。”朱济喜说。
晋王也知道啊。
但看着儿子脸上没有流露出一点不舍,甚至还有些不耐烦,晋王就想到了朱老四和他儿子腻腻歪歪的样子。
晋王抽了抽鼻子,眼睛里满是控诉,“儿子,你好无情好冷酷。”控诉着控诉着,晋王越发委屈了。
“你就是讨厌为父是不是?嘤——爱妃,济儿太过分了——”
愤怒委屈的晋王夺门而出,哐,跑走了还不忘搞出个摔门的大动静。
“......”朱济喜深吸一口气,放下书,抬手扶额。
哎,也就母妃受得了父王爱闹的性子。
两日后。
秦王和晋王相继离京,燕王的车队也准备就绪。
府门口,朱棣和两个儿子话别,当然,话都是和朱高炽在说,上马之前,朱棣又看向安静乖巧站在朱高炽身边的朱高煦。
朱棣:“....臭小子,记得听你哥的话,别给你哥找麻烦,知道吗?”
这小子一听朱高炽要留在京中念书,过几个月才回北平,于是也撒泼耍赖地不走了,就要留在陪大哥。
虽然很不爽,但朱高煦还是点点头,对臭爹说:“我才不会给大哥找麻烦呢。”
臭爹你就是羡慕我能陪在大哥身边,哼!
臭小子的表情让朱棣看得牙痒痒,用力揉了一把他的头,把头顶扎的小揪揪都揉散了。
父子两你瞪我我瞪你,谁都不服气谁。
看着仿佛上辈子有仇的两人,朱高炽站出来挡了挡,“好了爹你快走吧,再晚一点就误了吉时了。”
闻言朱棣这才不舍地摸摸儿子脑袋,转身上了马,一抖缰绳,最后看了两个儿子一眼,扬声道:“出发!”
马车车窗,徐妙云探出头,直到看不到府门口的身影了,她才停下挥手,重新坐回车内。
本来徐妙云是想留在京城陪儿子的,但朱高炽还是让她先回北平,看着点朱棣,北平事务多,朱棣性情急躁,有他娘在,朱高炽也放心不少。
等到车队看不见了,朱高炽这才牵着朱高煦的手,“走吧,咱们也是时候进宫了。”
宫中、王府都能住,朱高炽觉得住宫中更方便上下学,住的不习惯再回王府也成。
第85章 第85章 一大早哪来的犬吠声
大本堂是洪武年间皇子们读书的地方, 位于皇城的东边区域,距离太子东宫不远。以前朱高炽进宫玩,时常去大本堂附近闲逛,找十二叔玩耍。
皇子们在十五岁前都要在大本堂学习文化知识, 十五岁后就要开始接触实务, 出宫建府, 为成婚和就藩做准备了,所以无需再来大本堂报道。
朱高炽奶团子时期玩得好的八叔和十二叔如今都到了出宫建府的年纪, 八叔潭王年底前就要到封国就藩了。
除了未成年的皇子们,东宫小皇孙,还有一些得了皇恩的皇亲贵族子弟也在大本堂读书,除此之外, 还有些国子监生、大臣家的子弟有幸被选上, 以皇子们的伴读名义在大本堂蹭课。
总之,对一般官员子弟和普通学子来说, 进入大本堂读书就是一种无上荣耀, 哪怕是个伴读去蹭课的,那也是蹭了一身的金光环, 比在国子监读书更能光宗耀祖, 前途光明。
大明自建国以来就缺人才, 朱元璋又是从饭都吃不起的贫农一步步走上来, 早些年吃过不少没文化的亏, 在教育这块, 朱元璋可说是相当重视了。
虽然老朱嘴上爱骂文官, 觉得他们虚伪,动不动就要文官们掉脑袋,但老朱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欣赏的, 对读书人他也是有一层滤镜在的,像那种读书好、内心纯粹、忠于大明的人才,老朱还是非常喜欢的。
哪个儿子读书好,老朱听了都要高兴一下,得空去大本堂考校功课,谁表现优秀也能得到老朱大方的赏赐。
对于洪武年间出生的皇子来说,要想让他们父皇多看一眼,那就要读书好,或者文武都表现优秀。
反正念书念得好的就能多得老朱的喜爱。
和大哥朱标是没得比了,但其余兄弟里,努努力也不是不能比个高低。谁还不是洪武帝的儿子了,谁比谁差了。
哎,所以说兄弟多了也恼火。
光是争夺父亲的注意力就够麻烦的。
要不是有个朱标稳稳立在那儿,还有秦王、晋王、燕王这样彪悍的兄长拦在前边儿,不然,大明光在夺嫡这事儿上就能掰扯好久。
当然,他们不敢,最主要的还是怕朱元璋。
连朱棣都不敢在他老爹眼皮子底下搞太多小动作,一开始听到造反两个字都要腿脚发软,恨不得捂住朱高炽眼睛,不敢多听他心声,就更别提后面这些兄弟了。
大本堂一共有三个大殿,正中的主殿是先生授课的地方,空间宽敞,两侧几扇大门,夏季炎热时全部打开,通风采光都极好。
整个主殿学习区域也分前中后三个座区排序。
年纪大点,表现又好的就坐前区,后区就是刚入学
年纪小的,或平时表现不好,考试成绩较差的。
中区坐的人最多,多是年纪到了该‘升班’了,表现也尚可的皇子们,还有就是入大本堂伴读的学子们。
这就跟现代按成绩排座位一样,谁学霸谁学渣,只看座位区次就一目了然。
宫里的皇子们大多六七岁左右就进入大本堂读书了,六七岁之前的启蒙阶段就由各自母妃找人负责。当然,大本堂也有负责幼童启蒙的先生,不过不在主殿上课,而是在主殿旁边供学子们休息的偏殿,找了其中一间书房用来启蒙教育。
大本堂的老师都是朱元璋特意搜罗的名师,启蒙的先生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年轻先生,多是从国子监毕业的。
所以宫里娘娘们都是把儿子送到大本堂来启蒙的。
后宫不可有外男进入,不去大本堂找老师启蒙,那就只能娘娘们自己上,或身边的宫人上,启蒙不难,读过书的都能做,但娘娘们还是觉得大本堂先生更靠谱,术业有专攻嘛。
小皇子们大多四岁启蒙,正好也能适应一下大本堂学习氛围,等到启蒙结束,直接转到大本堂主殿读书。
小皇孙们就不一样了,都在自家府上启蒙学习,要不是这次朱元璋下旨,他们也不用来大本堂读书,王府官署里有专门负责教育的先生。
东宫也一样,官署人才比王府更多,朱雄英从启蒙开始就有专门的先生负责,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国情民生都有名师授课讲解,教育资源和朱标当年有得一比,他没来过大本堂学习。
那是大明皇长孙殿下才有的殊荣,也是朱元璋亲自下令吩咐的。
朱允炆启蒙是在东宫,和朱雄英同一个启蒙先生,也就是他亲外祖父吕本。但后面到年纪了,朱标就送他来大本堂读书,说是热闹些。
话也没说错,大本堂不但有小皇叔们,还有优秀的伴读学子,大家一起读书交流,好像学习都没那么枯燥了。
朱允炆越来越适应,如今也挺喜欢在大本堂读书的。
朱允炆性子本就内向安静,甚至是有些怯懦的,朱标也是希望他多几个同窗,交几个志趣相投的好友,性子能变得外向些。
从小因为吕氏的严厉,朱允炆就没在学业上怠慢过,后来进入大本堂读书比从前更加刻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连朱标都觉得过了,还数次叮嘱吕氏私下劝着点,别因此伤了身子。
不提其他人心中所想,朱标出发点是好的,后面也发现朱允炆比从前更自信一些了。
朱允炆入学第二年就破例升入中区,时常得到大本堂几个先生夸奖,学堂里也有同窗恭维讨好,这自信心可不就提上来了嘛。
要知道,他从小接触的可是小神童朱雄英,身边全都是夸他大哥厉害的,他也亲眼见识过大哥有多优秀,所以一直觉得自己很多不足,到后面就觉得自己很差,不知不觉地发展成了自卑。
到了外面,有了对比,有了先生欣赏,就连对他不喜的皇祖父对他都改观不少,有一回还主动夸了他,朱允炆能不开心嘛,连性子都因此变得活泛些了,身边也有了几个伴读跟随。
那个悄然无声笼罩在他身上的阴影似乎也淡化了些。
朱允炆只有更刻苦学习,表现更优秀,希望能因此把阴影全部驱散。
就在去年年末,朱允炆从中区升入前区,在前区靠后的一个位置落座了。
前区坐着的无疑是大本堂最优秀的一批学子,朱允炆很开心,回去就告诉了朱标这个好消息,朱标还给了他一套名贵笔墨作为奖励。
今儿天刚蒙蒙亮,大本堂外就陆陆续续有脚步声响起,开学第一天,空气里还带着早春凉意,张口说话还有丝丝白雾飘出。
“到底是什么鬼天气啊,一年比一年冷,都入春多久了还这么冷,我今儿早差点没能从床上爬起来。”主殿内有人小声抱怨。
大本堂卯时半开课,日出时分,换算一下也就是早上六点左右,但他们不可能六点才到大本堂,卯时二刻就要来大本堂,也就是五点半,到了先自己温书。
大明早朝也是五点在奉天殿进行,臣子们要起得更早,不少人半夜就要起床,穿过大半个京城在宫门口候着,等到宫门开启再鱼贯而入。
不过被选入大本堂的学子和伴读,不用像上朝打卡的大臣早早候在宫门等着,他们可以在宫门开启的时辰过来,径直去大本堂报道。虽说如此,为了不迟到,学子们通常还是三点多就起床了。
在家还能读读书,醒醒脑子,免得早上被先生点起来回答问题,脑子一时半会的转不过弯来。
从古至今,读书就没有不卷的。
当然,这些指的是勤奋的伴读学子,那些得了皇恩的皇亲贵族子弟就没这么刻苦了,踩着点起床进宫,只要在先生开课前抵达大本堂就行,不算迟到,大本堂里一半的学渣都是这些人组成的。
住在宫里的皇子们更方便了,节约了路上时间,有的用来睡懒觉,有的用来温书。
朱允炆自然属于好学优生那一批了,每日寅时(凌晨三点)起床,先在东宫小书房温书一个时辰,卯时初(五点)前往大本堂,是最早一批抵达大本堂的学子,堪称好学生表率。
此刻宫门开启,住在宫外的学子陆陆续续抵达大本堂。
“嘿,听说了吗,今天要来新生。”
今日热门话题果然是那几个进入大本堂读书的皇孙殿下。
有些伴读出身不显,不知有皇孙要来大本堂,听到旁边的贵族子弟提起,不由分了几分注意力过去。
“早就听说了,秦王世子,晋王世子还有燕王世子。”一不停打哈欠的皇亲贵族子弟懒洋洋道:“他们每年只待到秋季,年前会回各自封地。”
“这下咱们学堂的皇孙殿下就多了。”有人笑道,还朝坐在前边儿的人看了眼,“也不知道这几位皇孙殿下学业如何,能否比得上允炆殿下。”
话音落下,窸窸窣窣落座的主殿突然一静,垂眸温书的朱允炆没有反应,有皇子挑了挑眉,神色有些微妙,就在这时,后区有个角落轰然一响。
有人拍桌子。
大家扭头看去,原来是一到就趴桌上补觉的朱允熥,他眉头紧拧,怒瞪刚才说话的人。
“不会说话就别说,我哥是什么人都能比得上的吗?”
朱允熥自己不爱学习,他哥学习好,他可是相当骄傲,就听不得说他哥不好的话,即便人家嘴里也没说朱允炆不好。
“允熥!”刚才没反应的朱允炆这才扭过头来,摇头轻斥道:“不许胡说。”
朱允熥不服气地哼哼,“我才没胡说。”
对这个弟弟,朱允炆一向是没办法的,眼中有无奈闪过,刚要再说他两句,院子里就传来一声嗤笑。
主殿内的人都朝台阶下看去,灰蒙蒙的天色下,一个身形壮实,穿着青色盘龙纹锦袍的少年站在那,哪怕是站在下面,他看人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下巴高抬,眼底泄露的嚣张,比朱允熥只多不少。
主殿内的伴读和贵族学子顷刻间没了声音。
传闻秦王父子嚣张跋扈,最是不好惹。
在朱尚炳讥讽目光掠来时,朱允熥梗着的脖子微僵,气焰有些被压下去,当年他年纪还小,但脑子里还有些印象。
就是眼前这个家伙,把他带到树林子里,把他吓哭了。
但朱允熥觉得自己长大了,再
也不是两三岁的幼童了,他不怕朱尚炳,于是又挺一挺胸膛,强硬地对上朱尚炳目光。
朱尚炳就笑了,不怀好意的,阴恻恻的,“小不点也长大了,还敢跟哥哥叫板了,是忘记哥哥对你的好了?”
“你——”眼看朱允熥要和人对上,朱允炆赶紧起身,先呵斥朱允熥一声,然后又朝朱尚炳颔首道:“尚炳堂兄别跟他一般计较,他年纪小,说话没轻重,没有恶意的。”
相似小说推荐
-
19世纪小女仆(存金) [穿越重生] 《19世纪小女仆》作者:存金【完结】晋江VIP2024-12-23完结总书评数:1879 当前被收藏数:11609 营养...
-
还璧(靡宝) [现代情感] 《还璧》全集 作者:靡宝【完结】番茄2024-12-13完结简介【民国言情+双强+互相救赎】双面神偷重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