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
青儿:“......”
严阵以待的宫人们:“......”
以前咋不知道,大宝/小世子这么能气人的。
此时秦王殿下青筋暴起,眼睛赤红,喘气如牛,好似一口气提不上来就要气晕过去了。
青儿还隐约觉得小世子这模样像极了谁......谁呢.......哦,像极了小世子亲爹,燕王殿下。
她以前,怎么就觉得小世子是个软糯无害的小可爱呢。
....
秦王就这么在坤宁宫跪了一整夜,半夜的时候天公不作美,居然还下起了雨,等到天光大亮,即便是筋骨强劲肌肉紧实的秦王,脸色也白了,整个人有些发虚。
但马皇后这次动了真怒,连一口水都没让秦王喝。
以往朱元璋教育儿子,多是直接上手揍。揍一会儿,马皇后见差不多了就派人去劝一劝。
可马皇后一旦发威,朱元璋可不敢劝。
别说劝了,他老朱不去‘混合双打’就是对儿子的仁慈了。
就这样,秦王又一直跪到下午,傍晚夕阳洒满宫墙,跪了一天一夜的秦王,滴水未进,就是铁人也有些支撑不住了。
这时,一名太医小跑了过来,秦王废力地掀了下眼皮,看清背着药箱子的太医,干得起皮的嘴角微微一扯,以为马皇后终于心软了。
谁知太医跑过来后,就站在一边,也不上前来给他看诊。
秦王拧了拧眉心,接着就听到青儿淡淡吩咐道:“娘娘说了,要是秦王晕死过去,您就上去给他看一下,死不了就行。”
太医一擦脑门汗,哪敢不应啊。
秦王:“......”
虽然朱元璋
教育儿子一向简单粗暴,乍一看,很吓人,但马皇后才是真正的狠人。
大明朝开国帝后都是忙人,朱元璋忙着行军打仗刀口舔血,马皇后同样要帮着管理后方,从筹备军粮、安抚民心到危急时刻的守城备战,镇定军心,大大小小她都有参与。
真正能分到儿子身上的精力很少。
马皇后一开始还想着,自己没精力管他们,算不得一个称职的母亲,心中有愧,几个儿子犯错,一般都用说教方式。
但她后来发现,屁用没有。
她一共生了五个儿子,老大朱标不怎么让人操心。老五在她身边待得最久,相对来说也还算乖巧。
但老二老三老四,这三个是真的难管。
后来一旦惹得她动了真火,马皇后就不会跟他们客气了,给了几次深刻的教训,秦王晋王还有燕王就知道了。
他们的娘亲马秀英,惹不得。
秦王这一跪,是真跪到晕死过去,太医把了脉,确认不是装的,马皇后这才让人把秦王送回府上。
等秦王醒了,还有等着他的禁足一月,抄写朱氏家规百遍。
所谓的朱氏家规是开国前,马皇后写的,后来朱元璋也添了不少进去。加起来有好几千字。
马皇后这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让儿子吃个深刻教训。
朱高炽倒是不知道这些。
在东宫陪朱雄英睡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徐妙云就派人来接他回燕王府了。
要不是昨天时辰太晚,徐妙云昨晚就把人接回去了。听到宫中发生的事,徐妙云说不担心是假的。
等见了儿子一张白嫩小脸涂抹了苦涩药膏,一夜过去,擦出的血痕已经结痂,但还有些泛紫微肿。
给徐妙云心疼坏了,抱着奶气十足的儿子,吹了吹伤口,问:“还疼不疼?”
“本来还疼,娘一吹就不疼了。”朱大宝小嘴跟抹了蜜似的,一跟他娘说话就甜得不行。
“娘你再吹吹,再吹吹马上就好了。”
徐妙云看着撒娇的儿子,哭笑不得,伸手捏住他小鼻子,“娘看你是一点不疼了。昨天到底是怎么个事儿,你跟娘说说。”
她儿子就一爱撒娇,黏糊的小团子,平时也不惹事,除了偶尔有些耍懒有些鬼精灵,乖得都不像她和朱棣生的儿子。
至于雄英,那也是从小就不让人操心的好孩子,自律又稳重,早熟的都不像个四五岁孩童了,更不是会主动挑起争端的人。
徐妙云想来想去,觉得自家宝贝和侄儿雄英都是受委屈、受欺负的对象。
要不是知道马皇后和朱元璋不会让雄英、大宝受委屈,昨夜徐妙云就要杀进宫找秦王要说法了。
还有那些年纪大一些、辈分高的朱家小叔们,怎么就能眼睁睁看着几个小的在那打架,万一手脚没个轻重出了意外,后悔都迟了。
徐妙云虽然了解的不多,但也打听到当时在场的人不少,连晋王也在。那么多人,难道还制止不住几个小童打架?
越想越气!
徐妙云平日里都是低调为主,还劝朱棣少惹是生非,和自家兄弟更要和平相处。但这不代表她就怕事了。
她徐妙云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秦王又如何。
感觉他娘生气了,朱高炽就用小脸蹭蹭她手心,“娘,宝宝以后不打架了,会做个听话的乖宝,娘别气。”
徐妙云顺势把儿子抱得更紧,想到朱尚炳骂雄英的话,眼神微沉,“大宝没错,有人欺负你和雄英堂哥,就是要打回去。不过,你还小,打不赢,咱们下次不能冲动,你打不赢就找大人告状,你皇奶奶和皇爷爷都会帮你做主的。”
徐妙云心里一叹,这当娘的就是矛盾。
又想儿子跟他爹一样,从小皮实能打,谁都欺负不了。又不想儿子跟他爹一样,太能打就到处惹是生非,操心不已。
而且,徐妙云再低头一看她白白胖胖的儿子,小胖手,小胖胳膊,小胖腿儿,跟雪白的藕节似的,圆乎乎看着好看。
但一看就是不擅长打架动武的。
朱高炽察觉到她的视线也抬起头,长睫毛扑闪扑闪,跟小蝴蝶似的,然后笑出一个小梨涡,看起来又甜又软。
徐妙云:“......”
有时候都会误以为自己生了个女宝。
“娘~”奶声奶气,还故意拖着尾音,那叫一个黏糊,“娘~我昨晚没回家,好想你的~”
徐妙云叹气,看吧,不怪她觉得儿子像女宝,都怪儿子太会撒娇。
就奇了怪了,她和朱棣都不是这种性子啊。
“嗯嗯,娘也想你。”徐妙云眼中含着笑意说,又问:“娘刚才说的你记住没,下次别和人打架,打不赢咱就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记得告诉大人。”
“我记住了,娘~”
朱高炽认真点点头,告状嘛,这个他会。
见儿子听进去了,徐妙云这才放心,亲了亲他脸颊,说:“对了,你爹下午应该就能到京师了,你不是老念你爹啥时候回来嘛。”
朱高炽眼睛一亮,“爹爹要回来了?”
去年,朱棣给弟弟捡风筝就被抓了‘壮丁’,一直在给朱标打工。上个月跟着朱标巡视河南府,今年暑气重,有些地方出现了旱情。
刚经历了元末战乱,大明也才建国十来年,百姓的生活依然算不得好,有些地方还食不果腹,要是遇上灾荒年,依然有易子而食的惨状。
朱元璋虽然不是个好人,但他也是贫农出身,也想做个能让百姓生活好点的皇帝,每年都会让太子代替他巡视各地,体察民情,纠察官吏。
一旦发现地方官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朱元璋毫不手软,手段甚至是血腥残忍,杀一儆百。
也许是自己就受过官员豪强的压迫欺辱,朱元璋最恨贪污不法的官员。可当了皇帝就发现,贪官真是杀都杀不完。
而且,所谓官官相护,如今他朱元璋还没死呢,就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耍花招,敢和他朱元璋叫板。
他朱元璋才是皇帝,皇帝最大,谁敢夺他的权!
文官集团?
哼,跳吧,再跳,总有一天,我老朱会让你们跳不起来。
“这次河南府巡视辛苦你们了,做得不错。”朱元璋心理活动如何,底下两个儿子是不知道的。
朱标脸上还带着疲惫,他脾性温和,比起老爹朱元璋,手段甚至算得上仁慈。但这次也发怒亲自处置了一批官吏。
不过在朱元璋看来,他下手还是轻了些,只砍了主事官员,其余的都是降职或充军处置。
见过了百姓衣衫褴褛,流离失所的凄苦模样,朱标一颗对官员仁慈柔软的心也硬了两分。但他的治国理念不是靠血腥杀戮,所以和朱元璋常常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而且,治国需要文官,贪赃枉法自古有之,是杀不完的。
朱棣站在一旁垂头没说话,他这一年倒是看起来成熟稳重些,不过要是这会儿弯腰抬头看看他表情就知道,有成熟,但不多。
跟朱元璋一样,他也觉得大哥对犯错官员太仁慈了。
在他看来,都杀了也不为过。
就算不都杀了,那也要全部充军!
而且,上面的人也要查,不过几个小小地方官,没有上面袒护,怎么敢如此放肆。真当他朱家天下是给他们当官的打的?
“先回去休息,明日早朝再说。”后面旱情还会加重,赈灾还需百官商议尽快落实下去。
朱元璋手指轻扣案机,在朱标和朱棣要退下时,又说:“等等,朕这里还有一份密报,你们两个看看。”
朱标和朱棣对视一眼,听朱元璋语气,感觉不是什么好事。王太监已经拿着密报过来了,先递给了朱标。
朱标打开只看了几眼,神色就微微一变,看完后又递给朱棣。
上面写的是淮西勋贵家族子弟贪赃枉法,私自侵占百姓田地的事。具体名单不详,看来还需仔细清查。
但淮西勋贵家族子弟之前就被爆出过,不
少成了地头蛇,欺压百姓的事。那时候朱元璋只是口头训斥警告,希望大家见好就收,不要过分。
这次,除了其它地方,居然还有人在凤阳私吞侵占田产。而且还有人无视法度,仗着是功臣家族之后,残杀百姓,强抢民女。
朱棣看得拳头都硬了,眼中浮出凶意。
朱标此时脸色也不太好看,“父皇,此事您想如何处置?”
淮西勋贵集团庞大根深,不好动。都是功臣名勋,父皇应该也不想闹得太难看。但仅仅是口头警告,似乎也不够看了。
朱标皱着眉头,而朱棣已经忍不住了,嚷嚷道:“父皇,这种人还客气什么,查出是那些人干的,犯事的杀了,纵容不法的全部仗罚然后充军。功臣之后了不起?咱老朱家还怕几个功臣之后?这大明到底是姓朱还是姓功臣的!”
朱棣瞪着两杀意凛然的大眼睛,仿佛在跟老爹说:爹,你别怂啊。
朱元璋:“......”
朱标:“......”
朱元璋看一眼长子朱标:这就是你说的成熟了,稳重了?
朱标很想擦一擦额面没有的汗:父皇啊,这都算好了,之前老四都直接提刀亲自砍人的。
朱棣此时也就手边没刀,不然真要拔刀了。
朱元璋就默了默 ,觉得这场面还挺稀奇。
以往都是太子劝他摸拔刀,现在拔刀的还换人了,还有点不习惯。
而且,你个混账小子,刀是那么好拔的?
还姓功臣?说,你是不是在故意刺激你老子?
朱标也有点稀奇,以往早就跳脚,要杀要打的老爹,此刻居然还跟老四大眼瞪小眼,似乎在骂老四:你除了杀杀杀还会啥?
朱标:“......”
父子三人一场你来我往的眉眼官司持续了好几分钟,最后还是朱棣不服气地哼了一声。
“行行行,一个皇帝一个太子,你们有大局观,我不行,行了吧?”
朱老四一屁股坐地上,撂挑子不干了。
朱元璋:“......”
朱标:“......”
“混账玩意儿,还不给老子起来,像什么话!”朱元璋气得胡子都飞起来了,“都当爹的年纪了,还给老子玩幼稚。”
朱棣呛声,“那我就是当爹了,你不还是我老子,在老子面前,儿子幼稚一点咋了!”
朱元璋一顿,品了一下,这话也没错。
不过——
“滚滚滚,老子看你就来气,老子是想你提点解决问题的法子,不是叫你跟老子耍脾气的。”
“都走都走,让老子静静。”
朱元璋这会儿也不耐烦听长子的劝慰大道理。
生儿子有个屁用!
朱标和朱棣看着突然发脾气的老爹,两人一个讪讪摸鼻子,一个悻悻挠头,然后一起退出去了。
兄弟两站在大殿外,你看我我看你。
朱棣忽然小声嘀咕一句:“还说我幼稚呢,老爹不也——”
“嘘——”
朱标手指抵在唇边,摇摇头,再看一眼站在身后的王太监和侍卫汪忠,朱棣也立马闭紧嘴巴。
老爹的耳目太多了,为了屁股着想,吐槽还是走远一点再说吧。
等兄弟两一走,一脸慈善带笑的王太监和一脸严肃正经的汪大统领,默默收回支起的耳朵,两人对视一眼,汪忠继续尽忠职守护在门口,王太监则走入大殿。
坐在金銮椅上生闷气的朱元璋同志,听到脚步声,顿时眯了眯眼,问:“朱老四是不是在背后说老子坏话了?”
正好好久没活动筋骨了。
这么想着,朱元璋的手指就挪到了腰间长鞭上。
昨天本来想动动手,见点血的,不过老二有皇后教训,很遗憾,他也只能忍着。
王太监看见了朱元璋的动作,也当没看见,平静地垂下眸子,“回皇上,燕王殿下话没说完就被太子殿下带走了。”
朱元璋啧啧一声,“还是老大脑子灵活些。”
又想起老二,朱元璋忽然对王太监说:“你去朕的私库选点好的,给朕乖孙送去,大宝昨天受委屈了。”
昨天的事,在朱元璋听来,原本不算什么大事。尚炳性子暴躁些,罚一个犯错的小奴婢而已。雄英呢,接受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教育,又像了他爹朱标,看不惯对下人惩罚过重,身为长兄出声阻挠规训弟弟也没错。
但是——
尚炳那小子口无遮拦,又对才一岁多的幼弟动手,那就是找打了。
朱元璋不揍孙子,但他揍儿子。
儿子犯错,老子承担,所以秦王该被罚。
马皇后罚了,他也就不多说了。
倒是大宝从头到尾都委屈,一个小奶团子,没招谁惹谁就被打了,还受了伤,朱元璋都差点要让人揍朱尚炳屁股。
不过听说朱尚炳也被揍了,还是大宝趁他被人抓住抽了嘴巴,朱元璋还笑着夸,不愧是我老朱的乖孙。
要胆小怕事,懦弱无能,朱元璋还不喜呢。
都被人欺负到家了,就该反抗。
虽然小奶团子的战斗力想想就不行,但阵仗不能输。
这可不是他朱元璋偏心,整件事算下来,最错的确实是朱尚炳,要是他当时在场,说不定还要打破不揍孙子的原则。
王太监自然恭敬应承下来,退出了大殿,给朱高炽挑宝贝去了。
他作为打架事件的转述人,不敢有一点添油加醋,都是如实汇报,但是,一些小细节就没那么讲究了。
比如受委屈的小世子殿下,如何趁着众人混乱之际,如何拿着鞋子打了这个揍了那个。
实际上没受多大伤害。
但,只从那张狼狈的小脸,破烂的衣衫,就能看出一个奶团子经历了多大的磨难,肯定是疼过的。
王太监想到奶香香的小世子,平日里软软地叫他王大伴,谢谢王大伴的样子,他就心疼。
就在朱元璋这边派人送东西,安慰受委屈的朱大宝,另一头罚完秦王消了气的马皇后,想了想也让青儿在内库选些好东西,送去燕王府。
马皇后跟朱元璋差不多的想法。
最委屈的就是小奶团子朱高炽了。
而且小家伙还懂得维护对他好的小堂哥,做得好也该褒奖一下。昨日忙着惩罚秦王等人,马皇后又气得不行,这会儿才有了精力来安慰朱高炽。
宫里前后脚来了两波赏赐,朱高炽收到满满一堆好宝贝,他小嘴甜,谢完皇爷爷和皇奶奶,还不忘谢谢辛苦走一趟的王太监和青儿。
徐妙云给了赏银,他就给好吃的糕点,并且在心里想,是不是也该让娘给他准备点碎银子打赏。
青儿和王太监都笑盈盈地接了他的糕点。
谁不喜欢这样乖巧可爱的小皇孙呢。
就在这时,朱棣回来了,他好奇府上怎么出现了宫里的人,又忐忑是不是老爹听到他吐槽了,来找他算账。
结果就看见抱着一堆宝贝笑得小梨涡都藏不住的儿子。
然后朱棣脸色一变,“儿子,你的脸怎么回事?”
朱高炽这会儿也看见他爹了,立刻丢下一堆宝贝,朝朱棣跑去,“爹爹,你终于回来了。”
朱棣一下子就把人抱住了,凑近了看,那擦破皮的伤痕在白嫩小脸上更触目惊心,“儿子,这你摔的?”
相似小说推荐
-
19世纪小女仆(存金) [穿越重生] 《19世纪小女仆》作者:存金【完结】晋江VIP2024-12-23完结总书评数:1879 当前被收藏数:11609 营养...
-
还璧(靡宝) [现代情感] 《还璧》全集 作者:靡宝【完结】番茄2024-12-13完结简介【民国言情+双强+互相救赎】双面神偷重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