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虽然不是很懂八阿哥为何如此,但是还是很给面子地闭了嘴。
反正听老八的就没错了。
他额娘也是这么说的,叫他多听老八的话——这个弟弟比他聪明,这也是他都承认的事儿。
还是那句话,老八是跟着他一起被额娘养大的,这份儿兄弟的情谊自然是跟旁人不同的。
他信老八不会害他。
那就这样吧。
其实那什么琼林宴他一点儿都不感兴趣,现在的意思,是也必须要去了?
可那不是皇阿玛宴请殿试考官和新科进士的宴会吗?
让他们这些阿哥去凑什么热闹呢?
大阿哥怎么都想不明白,索性也就不想了。好在从南书房出去之后,他的八弟给了他一个清楚的解释——原来是要去那琼林宴上看热闹啊?
这个事儿倒是不错,他很喜欢。而且那赵晋好似是太子看上的人,要是这人出了事儿,肯定能让太子不痛快。
只要太子不痛快了,他就痛快了。
这么一想,好似忽然就对这个劳什子的琼林宴有了点儿期待呢。
八阿哥看着忽然高兴起来的大阿哥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这个大哥白长了这么一副英武的样貌,其实莫不是个傻的?
既然如此,那大哥你的人脉和门人,弟弟我就都收下了。
因着康师傅已经敲定了这件事儿,众人便也就各自跪安,各怀心思回到了家中,次日又重新入宫至琼林苑。
三年一度的琼林宴正式拉开了帷幕。莫郁也跟在众位小阿哥们的身后慢腾腾地走进入了琼林苑,在属于他们的那一桌坐了下来。
刚一坐下,就见到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儿,缓步走了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补完爬走,明天终于周末了,呜呜呜。
第68章 赴宴
这老人年纪虽然已经不小,但是看起来精神却极为矍铄,气质沉稳,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再看他的装扮,是一身儿簇新的礼服,配套的礼帽,最夺人眼球的是,帽檐儿上还簪着朵花……
就,真的是非常特别的装扮了。
再看后头几位,不管是四五十岁的大叔,还是二三十岁的大哥,都是类似的装扮,看起来是专门如此的。
原来这就是簪花传胪的琼林宴啊。
莫郁表示十分震撼,需要扶着桌子冷静一下。
这些盛装簪花儿的当然就是新科的进士们了。
见到他们鱼贯而入的模样,哪怕莫郁只是个普通的围观吃瓜群众,也能够体会到一点儿昔年唐太宗站在大殿门口看着众位学子们进去喊出来的那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豪迈来了。
还别说,见到这些天下最顶尖儿的人才们都被汇聚到了这里,为我所用,是个人都得飘了。
唐太宗是这样,康师傅显然也没有能够跳出这个圈子。
莫郁见到他笑得无比灿烂的模样,不免默默叹了口气。又换了一个稍微舒服一点儿的姿势继续吃瓜。
现在他倒是觉得,能够过五关斩六将中了进士的这些人,只怕真的都是有些才华的了。
首先这位“白首状元”王式丹老爷子,就不是个简单人。
没错,那位第一个走进来的,就是今科的状元郎王式丹了。
系统零零六的资料显示,这位王式丹老爷子,从小就才名远播,在江南地界十分出名,号称江左才子之首,有很多的诗词作品传世。
就是有一点,这位老王同学不知道为什么在科举考试的路途上一直都不甚顺利。
他其实挺早就中了童生的,就是乡试一直不中,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考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都是名落孙山。
整个扬州的读书人都为他鸣不平,时间久了也不免有些说风凉话,偏偏这位老王心态超好,根本不为所动,颇有种只要不死,就往死里考的感觉。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坚持终究还是没有白费。就在三年之前,他终于“转运”,一举通过了乡试,成为了当年江南乡试的第一名,高中解元。
然后就跟有什么神力相助一样,他在之后的会试中又中了第一名,高中会元,跟着又在殿试中因为文章做得最好,高中状元。
这一系列的荣耀就好像是“厚积薄发”的最佳代名词,实在很是让天下的读书人都倍感激励,真是好大的一碗鸡汤。
也是因此,即便康师傅嫌弃这位状元郎年纪太大,眼花、耳聋,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人家那文章做得是真的好啊。不然怎么能够通过弥封,还有一关又一关的考官评阅,最后甚至获得了你康师傅的认可和赞许,这才有了问鼎状元的机会。
最后的殿试,人也见到了,提问也问过了,王老爷子用他人生几十年的经验与知识积累完美地回答了问题……那他还想怎么样呢?
就这么牛的大佬他还不满意,那就真的不知道还有啥能让他满意了。
莫郁默默地吐槽着康师傅的高标准严要求,完全没有注意到现场又出现了片刻诡异的安静。
打破这刹那安静的自然还是康师傅,虽然说他的确有些嫌弃王式丹年迈,但是那不是因为这老哥年老耳背,一结束了殿试就三番四次地没有听见自己的问话的缘故吗?
要是真的介意这一点,打定了主意要歧视他,大可以不点他当状元便是,怎么会如此毫无芥蒂地直接把他钦点为状元郎呢?
林家小子真是的。怎么啥大实话都往外头说啊?
朕真的不是那种以貌取人的肤浅皇帝啊,朕是千古一帝、难得的明君啊啊啊。
眼看着莫郁要继续往更加“真实”的方向吐槽下去,康师傅慌了,赶紧咳嗽了几声,开始发表“开宴感言”。
琼林宴从宋朝就已经开始举办,一般是在殿试之后的第二天,是皇帝亲自宴请新科进士们的一种恩典性质的仪式。
吃过了这顿饭,新科进士们就成为了“天子门生”,正式取得了踏入官场的资格,有时候甚至被当场封赏官职。可以说是非常有效且快速地拉近皇帝和新科进士们关系的方式。
毕竟科举考试可是封建时代唯一一个最有效、最经济、最合理合法地能够跨越阶级的方式。
而且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经过战乱和改朝换代冲击的大清朝,当然也很需要一个有效的方式来增强一番国家的凝聚力。
还有什么办法比科举考试更好呢。
而反正科举考试都已经考了,那考完试的琼林宴也得跟着摆起来啊。
所以这项传统从宋朝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科举盛宴就继续了。
康师傅登基以来,已经举行了十三次科举考试,王式丹他们这一次是第十四次,可以说,连琼林宴都要吃腻歪了。
但是这本身就不只是个吃饭的事儿,而是一种具有更深刻意义的仪式。
最关键的是,因着听到了莫郁的心声,康师傅很是担心这一届的进士里头还有什么“害群之马”存在。
八阿哥对此也是感同身受,倒是很懂他的心思,康师傅索性便就让他操办了。
果然,虽然时间紧迫,八阿哥还是操办得不错。
他甚至为了照顾江南来的这些进士们的口味儿,在传统的满族菜式之外又加了一些汉族特别是江浙菜式,实在是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新科进士们见了这些菜品,果然也很是感动,但是即便如此,大家也没有什么心思真的吃饭,因为他们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倾听八卦上面……
没错,莫郁今儿一下子见到了这么多人,倒是难得起了兴致——不知道是不是南书房当真阳气充足,莫郁在里头读了这么些日子的书之后,身体反倒是比之前在林家的时候还要好些,反正暂时是看不到要死的迹象了。
至于会不会因为剧情的强大影响猝死什么的,暂且就不考虑了。
简单点儿来说就是,因为生活过得太安逸,莫郁太无聊了,所以已经进入到了逮住谁吐槽谁的疯狂状态……
于是,高高兴兴地来赴琼林宴们的新科进士们直接当场转换成了吃瓜群众——关键是莫郁吐槽的不只是在场的进士们,还有其他重要人物的密辛啊。
比如,现场的大阿哥和八阿哥就分别有一个大瓜,让人很有些无法直视、甚至无语凝噎。
作者有话要说:
疲惫不堪,熬不动了,今晚短短,明天早点来更。
其实莫郁原本不想在琼林宴这种日子继续吃阿哥们的瓜的。
跟他之前吐槽的情况一样,这一届的进士里头就有很多瓜可以吃。状元郎王式丹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白首状元”,不管面对什么困境都淡然处之的故事就不说了。
这其实算做是励志故事,并不算什么劲爆的大瓜。
榜眼赵晋这辈子虽然不过就只做了个翰林院编修就到了头,但是也靠着在八年之后的江南乡试中大搞科举舞弊案而被判斩首,“遗臭万年”。
这个瓜虽然劲爆,但是因着还没发生,倒也不算什么了。
至于探花钱名世,这位倒是有点儿惨,就因为跟年羹尧是乡试同年,关系比较好,还写过点儿诗词吹捧这位老乡,就招惹到了四大爷,被这位爷在小本本儿上记了一笔……
众所周知,被四大爷记了的人都没有啥好下场。
等之后四大爷上位之后,这位爷立刻就把钱名世给革职发配回老家了。不但直接让三百多人写诗文讨伐他,还派人上老钱家门口骂他……就,这心眼儿可不是一般的小啊。
至于那位江南才子何焯,就更加不要说了。
这位是八阿哥的侍读,跟八阿哥不是一般的关系好。不但亲自指导八阿哥的书法——是的,八阿哥啥都好,就是一开始因为年纪小,书法不太好,一笔字儿写得歪歪扭扭地,让康师傅都看不下去了,这才把书法大家的何焯给他派过去做伴读了。
这何焯也是十分给力,不但以后就跟着八阿哥形影不离了,甚至为他在江南网罗了不少人脉。
忘了说了,这一次这位何大人能够中进士,纯粹是因为康师傅给他开了后门……
当然,才华是肯定有的,但是吧,他也的确不是靠着自己科考一步步地走上来的。
就是靠给八阿哥当伴读当的好,才额外给他一个举人的名号,这才能够直接空降到殿试的。
咱也不说他这后门儿走得光彩不光彩吧……反正这么干的不是一个人,别的不说,就说那位高士奇高大学士,不是也走的这个路子吗?
都是为了出人头地,倒也无可非议。
不过吧,到底还是走了捷径,在那种正儿八经的靠自己一级一级地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人眼中,恐怕还是有点儿不够看的。至少连莫郁这种吃瓜的群众都瞧不上的。
远的不说,就说眼下,跟他同科的就有一个王式丹老爷子,人家那可是真的靠自己考上来的。偏偏都还是个素来就有才名的,可惜并没有这种被皇室中人看重,推荐走后门儿的机会——或者是他不屑于投靠谁,不想走这个捷径也未可知。
这么一想,感觉王式丹老爷子的形象又高大了不少是怎么回事。
可惜啊,这么有才华的人就因为不肯趋炎附势、溜须拍马就白白蹉跎了那么长时间的美好年华,以致于只干了十年就退休了,实在不能不说是朝廷的损失了。
但是康师傅干了啥事儿呢?
居然嫌弃人家耳聋,对他这个状元郎不怎么喜欢……
这都是啥事儿啊。
真是看着就心塞。
莫郁从系统零零六那里浏览了一番几位进士的生平,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当然也成功给在座的众人带来了一波不小的震撼。
别的不说,就说康师傅对何焯和王式丹的不同态度就很是耐人寻味了。
而何焯和王式丹的不同境遇更是让不少进士感同身受——今科的进士里头,江南的人士仍然是大多数,想来江南科考的乱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
正如莫郁吐槽的那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大的科举舞弊案,绝对不是那么短的时间里就会爆发的。
必定是已经积累了很长的时间之后,才会一下子爆出来的。
也不知道王式丹这样有才华的人一直蹉跎到了这把年纪才中了状元到底有没有那些人的手笔,总之,经此一事,江南的科举考试肯定要被好好整治一番了。
江南的天又要变了。
而这一切都是被眼前这个不过三四岁大的小娃娃所赐,这个事儿想想还是挺玄幻了。
在座的众人心情都有些复杂了起来,以至于连吃饭都没有那么香了——好吧,其实本来这个所谓的“琼林宴”也不是真的让他们吃饭来的就是了。
当然必须得承认,除了少数心中有鬼的人,大部分人对这件事儿还是喜闻乐见的。
毕竟,所有读书人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尽量公平些的科考环境——毕竟,这可是底层人民能够实现阶级跨越的最有效、最公平、最有希望通过努力实现的方式了。
康师傅对此感触也很深。
他对科举舞弊案并不陌生,他老爹顺治帝在位的时候,就处理过一个,那可真是叫一个血流成河、砍头跟切西瓜差不多。原本这么严苛地处理了之后,威慑力应该很强的,所以他也一直挺自信这种事儿不会再发生了。
万万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多久啊,才几十年?这事儿就又发生了?
简直是太打脸了。
不过没关系,既然现在还没有发生,那一切还来得及。
他当即就打定了主意,准备让林如海赶紧去查一查这个事儿。
这事儿他熟——用林家小子透露的“天机”,让林如海去查证,实在是顺理成章、效果也是非常拔群。
林家这对儿父子,真是俩活宝贝啊。
得好好利用才行。
没错,这就是千古一帝康师傅的想法,不管是多灵异玄幻的事儿,他老人家都没在怕的,反倒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要如何利用这个事儿给他效力。
连三四岁的小娃娃都不放过,真是……
当然莫郁并不知道康师傅的想法,他还沉浸在美食中无法自拔——虽然说这“琼林宴”只是皇帝拉拢新科进士们的一个手段,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宴会的水准不是一般地高。
御厨们可不管上位者到底是啥想法,反正接到宴请任务就肯定是使出浑身解数整活儿了——他们的工作就是这个,不好好干那以后就没机会干了,谁也不敢赌这个,所以不管是什么宴会任务,那菜式都必须好好做。
所以,只要是宫里头开席,就没有一回难吃的——真的做得难吃的御厨,那早就被拖出去砍了,剩下的就算是睡着了也不可能难吃就是了。
于是,这个琼林宴的菜式也是一贯的高水准。莫郁又一贯是个爱惜食物的,特别是这么好吃的东西,不吃那不是太浪费了。
所以,莫郁一边儿吐槽点评本届进士里头的几位突出人物,一边儿也没有耽误吃东西。
故此,虽然他年纪小,吃的慢,吐槽了四五个人下来,也算是吃了不少了。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大家似乎都没有怎么吃,都在有意无意地看着他,这倒是愈发让他感觉到好奇了。
【不是,大家怎么不吃啊?是菜不好吃?还是节目不好看?】
莫郁十分不解,但是他牢牢记着他老爹林如海离京去扬州赴任前叮嘱他的话——谨言慎行。
这是他探花郎加官场大红人儿的牛逼老爹留给他的“金句”,他肯定要牢牢记住了。
主要是他也觉得这话很对。
正所谓言多语失,能够不说话就不说话,这绝对是打工人保命的第一要务。
特别是他现在服务的“老板”还不是一般人,而是一国之君。
都说“伴君如伴虎”,若是一般的工作,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儿,最多就是丢了工作而已,但是这个工作,要是出了差错,那可是会没命的。
所以,平日里不管遇到什么奇怪的场景,感受到什么不对的气氛,莫郁都缩在角落装鹌鹑,对这些异常都不闻不问,就主打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试图平安混两年好早点儿退休。
就算不能退休,也至少不要死在任上吧……开玩笑,他老爹林如海都有希望不会这样了,他要是这样了那就太惨了。
莫郁本来已经打定主意不管遇到啥事儿都当一个透明人了,谁料大阿哥偏偏不长眼地撞上来了。
正是酒过三巡的时候,大阿哥忽然起身走到他的桌前,对着他毫不客气地道:“林家小子,你方才说什么呢?是不是又在背后议论本王,对本王不敬?”
相似小说推荐
-
你才是哑巴(钟昱)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你才是哑巴》作者:钟昱【完结】晋江VIP2024-11-14完结总书评数:875 当前被收藏数...
-
江湖文学城(专业咸鱼)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江湖文学城》作者:专业咸鱼【完结+番外】晋江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5404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