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北有佳鱼)


【二舅父年轻时候那活脱脱就是另一个宝玉嘛——所以您老才总是看着这破石头就气不打一处来呢?是因为对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不太满意吗?】
【啧啧啧!这也难怪了!人到中年,一无是处、一事无成,可不就只能在家里头抖抖威风了?】
【害!其实您也不用这么内耗啦,挣扎是没有啥用的,除了把家里头的气氛搞得更加奇怪压抑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不是我说,二舅父您自己是个什么斤两,难道心里没有点儿数吗?】
【您自己科举多年,还是没有能够高中,怎么能够寄希望于儿子就一定会比你强呢?】
【这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啊!就凭着您夫人王夫人,管家管家不行,大字儿不识一个,就这种基因组合,还指望着能够生出一个天才……那也真是太痴心妄想了吧。】
莫郁兀自在心里头碎碎念。
在系统零零六的“剧透”之下,把贾政和王夫人的婚恋史、还有关于贾家二房几个孩子遗传生物学规律之类的东西都胡乱想了一通,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场众人的脸色到底有多精彩。
这其中当然以故事的男女主角,贾政和王夫人的表情最为复杂。
一开始,听见自己跟王夫人的感情史被八卦,贾政还是挺尴尬的。
不过说实话,莫郁这种带着戏谑口吻的心声,虽然有些毒舌,但倒是让他稍微回忆起了一点儿当年跟王夫人的往事。
贾政跟王夫人成亲的时候也不过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少年顽劣的时候。
王夫人那个时候也不过只有十五六岁,虽然不是绝色美人,但是脾气秉性也并不像如今这么无趣——是啊,被默哥儿一提他才想起来,自己跟王夫人两个人也曾经是少年恩爱夫妻来着。
若是不然,也不会接连生育贾珠和贾元春两个嫡出子女。
那个时候真是好啊,年轻、热烈。
他恨不得每天都黏在王夫人身上不下来,哪怕她新婚不过几个月就怀上了长子贾珠,他也不肯找其他的女人,就那么守着她,生怕她有什么不舒服。
等到王夫人生下了长子贾珠,他简直高兴得不得了,专门儿给这个嫡长子取名“珠”。
既跟东府里头的嫡子贾珍配成了一对儿“珍珠”,也跟长房的贾琏组合成“珠联璧合”。
另外也有个“如珠如宝”的意思。
从这个名字上看,贾政那个时候对王夫人真的是好得不得了,颇有些爱屋及乌的意思。
从跟着很快王夫人就再次怀孕生下贾元春这个事儿就能看出来,他那个时候真的跟王夫人是如胶似漆、片刻都离不得。
毕竟贾元春只比贾珠小一岁多,这是刚刚出了月子,就又怀上了……
所以说,年轻、感情好就是不一样,这生孩子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简直是停都停不下来。
生下了贾珠和贾元春之后,王夫人就暂时封肚了。
倒也不是生完了两个孩子之后感情就淡了,主要是她得从贾母手里头接过管家的重任。
长房贾赦的原配夫人身体不好,所以之前都是贾母亲自在管家的,如今王夫人嫁进来已经有三年多,孩子都生了俩了,那肯定是要让她上手了。
王夫人一开始当然是很高兴的,毕竟管家权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对后宅女性的一种价值上的肯定。
可是她当时还是太年轻,根本不知道,荣国府这么大的摊子,可不是好管理的。
果然,她一上手就直接焦头烂额,日渐从那个爽利的王家二姑娘变成了佛口蛇心的王夫人。
但是开头十多年的时间里,贾政却仍然没有找其他人。
通房当然是有一两个的。
一个是他祖母给的周氏,是个老实本分的丫鬟,还有个就是王夫人的陪嫁,这个也是个姿色中上,但是人很老实的。
贾政就这么在老实的通房和爽利的王夫人的包围下过了十多年平静温馨的日子。
然后王夫人的陪嫁通房一病没了,贾政也上了些年纪,加上才十四岁的贾珠就中了秀才,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贾政一高兴,就想要追求点儿不一样的新鲜感了,于是赵姨娘就来了。
这赵姨娘也是府里头的家生奴才。
因生得好,特别是那腰身纤细,如扶风摆柳,实在好看,就从园子里头提水路过,就被贾政一眼看中了。
这一下子恰似是老房子着了火,一发不可收拾。
奈何王夫人厉害惯了,当然不可能松口。
这位王夫人当年还是跟凤姐儿差不多脾气的,既然打定了主意不想让丈夫贾政纳妾,那当时就闹得人尽皆知,
不过王夫人就算是闹腾得再厉害,也终究还是拗不过贾政。
在这个年代,一个男人铁了心要找小老婆,那是怎么都拦不住的。
加上贾母在旁边儿开了嘲讽,说“谁家男人只有一个正房,一个通房,没得可怜,饿得慌”,又说“子嗣不丰,当家主母第一个要认不是”……
总之,话里话外,都是王夫人善妒,不给贾政找小老婆多生孩子……是,她自己是生了嫡出的俩孩子,一儿一女虽然好,但是孩子嘛,难道还嫌多吗?
那肯定是越多越好。
多子多福嘛。
老太太发了话,贾政愈发得意,索性天天宿在赵姨娘的房中——这个时候赵姨娘还不是姨娘,只能算通房,不过因着贾政的偏宠,她这个通房,直接就给按照姨娘的待遇安排了。
而且就冲着贾政这个劲头,让她怀上还不是轻而易举?那么升姨娘也就是迟早的事儿了。
见到贾政如此不顾念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王夫人气得不行,但是更多的却是委屈和难受。
贾母那话着实是伤到她了——这么多年劳心劳力地管家,反倒成了她善妒了?
这搁谁听见,谁能不疯?
当老爷的自己不找,她为什么要给他找,如今果然,他不就自己找上了?
虽然很是生气,但是王夫人还是憋着一口气,想要给贾政和贾母点儿颜色看看——不过她报复的方式也还挺特别的。
居然是要多生孩子。
哪怕再生一个,也能够说明,她还是那个说一不二的二太太。
所以她为了争宠,居然把当年不肯做的伏低做小的姿态都给做了出来。
如此倒是让贾政感觉十分新鲜,少不得要回到王夫人这边儿几晚。
没想到,王夫人居然真的老蚌生珠、运气爆棚,快四十岁的人居然又怀上了。
甚至比年纪轻轻的赵姨娘都快。
这一胎就是贾宝玉了。
又弄了一个“衔玉而诞”的神迹出来,那就更是不得了了。
贾政果然回心转意,又回去了过去那种围着王夫人转悠的状态。
赵姨娘哭红肿了双眼都没有啥用,只能暂时偃旗息鼓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年之后,王夫人到底年纪大了,生育贾宝玉还是耗费了不少精力,着实也没有办法再应付贾政了。
好在这个时候王夫人也有了两子一女,便也就开恩,让贾政去找通房们睡觉了。
赵姨娘苦了两三年,这才终于成功有孕,次年春天生下了贾探春。虽然只是个姑娘,但算是个有孩子的人了,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姨娘,比最早跟着贾政的周姨娘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过人么,总是得陇望蜀、不知满足。
有了姑娘之后,赵姨娘愈发不甘心,想着自己也要有个儿子,从此愈发痴缠贾政不提。
可惜贾政的心思都在刚刚出生的、有着“衔玉而诞”祥瑞的贾宝玉身上,赵姨娘也无可奈何。
如此又过了一年之后,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刚刚中了秀才没几年的贾珠这一年年头的时候娶了妻,乃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姑娘。
这珠大奶奶看着年纪不大,性子倒是稳重,而且也是成亲之后没多久就怀上了。
可惜乐极生悲,这孩子还没落草,贾珠就没了……
没的过程之前已经八卦过了,总之也是十分劲爆的。
贾政因此跟王夫人彻底反目,再也没有和好的可能了。
赵姨娘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立刻扭着麻花儿粘了过去,这次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又成功怀孕,在第二年腊月生下了贾环。
贾政得了新的孩子,虽然是个庶子,那也是儿子,也能聊以慰藉贾珠去世带来的悲伤了。
赵姨娘也很开心,这一次便就大着胆子要求把这个儿子给自己养——之前的探春是被老太太抱过去养了,这次说什么也要自己养。
于是,贾环的悲剧就开始了……
往事俱都已经随风,现在回首,倒也是诸多遗憾。
贾政坐在林家的花厅之中,在林家嫡子的心声外放中回忆自己的往昔,很有种茫然若失的感觉。
再看王夫人,也是一样的表情。
两口子对视良久,忽然就有些忘了今日的来历了。
好在贾政最后还是率先清醒了过来,再一次对着林如海和莫郁恳求道:“如海兄、默哥儿,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来寻你们帮忙的……我们不想像金陵甄家那样,还望两位看在姑太太的份儿上,救我们一救罢。”

原来这才是贾政两口子来访的真正目的。
贾政既然都直接这么说了,想来是已经走投无路,直接摊牌了。
艾玛,这位二舅舅忽然之间就这么坦诚了,好像不给点儿回应有些说不过去。
林如海挑眉和莫郁对视了一眼,很快还是决定由他这个当爹的开口“婉拒”——反正要拒,至于婉不婉,那也并没有什么要紧。
既然林如海主动表示要这么干,莫郁也乐得配合,立刻就闭上了嘴巴,在一旁静待林如海的表演。
当下就见林如海轻咳了一声,对着贾政开始摆事实、讲道理。
凭心而论,林如海说的虽然不太好听,但是都是干货——要不是看在贾敏的面子上,他现在就该直接把贾政和王夫人给赶出去,毕竟,这种直接找上门来给人添堵的事儿,也实在是太过于让人无语了。
莫郁在旁边儿看着,都觉得这位二舅父实在是拎不清。一把年纪了,平时没事儿的时候看着倒是挺一本正经的,甚至见到小辈儿的时候还能教训两句。
万万没想到,他是一遇到点儿事儿就发昏,这才哪儿到哪儿啊,都求了两次了。
别的不说,王夫人和贾宝玉还在哪里看着呢,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他好……
哦,对,说起来,贾宝玉也还在呢。
怎么这么半天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不会是被吓傻了吧?
莫郁看了一眼不知道为啥一脸抑郁地缩在角落里的贾宝玉,见他不来烦自己,倒也是乐得清静,只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开始吃起瓜来。
其实,贾家的这个局,也不是不能破,就是不知道贾政有没有这个魄力和勇气。
毕竟,现在他们荣国府好像还是贾母当家,也不知道贾政说话管不管用……
随便吧,说的好像,他当家了就真的能够按照林如海的建议做一样。
莫郁这里兀自吐槽,完全没有注意到那边儿林如海和贾政两个的面部表情都有些奇怪。
林如海正好说到一半儿,本来想要假客气两句就把贾政给打发走的,没想到,刚一开了个头儿,就被莫郁给拆了台——这孩子,怎么还是跟小时候那样,喜欢瞎说什么大实话呢。
不过这样也好,还生得他费心费力地找理由搪塞贾政了。
对于这个二舅子,他实在是已经耐心耗尽,再也不能像二十年前他们在京中国子监一起旁听,做同窗的时候那么亲密无间了。
人,总是会变的。
特别是他们。
现如今一个浸淫官场,成为了康师傅面前的红人。
另一个则无缘科举,靠着死去老爹临终上奏的一个遗本谋得了一个工部主事的差事。像是这种没入品的小官,又是工部这种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地方,他居然还干得磕磕绊绊的。
所以说,读书的时候,真是什么都看不出来啊。
当时林如海还觉得这位二妻兄着实有些东西,至少看着也是风流倜傥的一个人物,哪里成想,这人倒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
不过仔细想来,倒也不足为奇。
年少时候一起做同窗的时光,并不需要他们承担什么家庭压力。
当然那个时候两个人年纪都还小,都只是同窗之谊,并没有成为姻亲。
毕竟林如海比贾政小了好几岁,贾敏比他还小两三岁,当时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丫头,再怎么着也还没有到议亲的年纪。
就是这种没有什么姻亲关系的同窗关系才是最惬意的。
而且贾政当年就是活脱脱地第二个贾宝玉。
这种类型的人物,作为朋友那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是等到大家都长大了,要开始负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的时候,事情就变得不太美妙了。
贾政因为不是很懂人情世故,在工部混了多年,也不过就还是个五品员外郎,可以说在仕途这条路上,基本上就没有啥希望了。
其实他要是老老实实地收了心,就在工部员外郎这个位置上窝着,倒也没有什么要紧的。
反正家里头也没有什么爵位要他继承,简简单单地当个差,赚点儿俸禄养家,不就很好。
之前贾元春被送进宫里头当宫女的事儿,就是他发的一个大昏招。
当然,这个主意是贾母也同意了的,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它就是个好主意。
可以说,没有比这个更加让人无语的主意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把自己才十几岁的女儿送进宫里头服侍一个可以当她爷爷的皇帝呢?
可见,贾家是真的急了。
幸好贾元春是个明白的,到底还是凭着多方努力挣脱了那个樊笼。
现在嫁给了平郡王,还是正妃,虽然也是有一摊子事儿,但是总比在宫里头当“贤德妃”,然后“英年早逝”好。
贾珠是真的可惜了。
要是贾珠不死,说不定贾家还有翻身的机会。
现在么……
看着贾珠留下的那个独子贾兰,似乎是个读书的料,但是人也忒冷情了点儿,恐怕也不会是个“救世主”。
贾家可能真的要完蛋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这样,那就不要挣扎了,躺平等死算了——这既是现在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可以有机会破局的关键。
没想到吧?
贾家现在要想破局的关键,居然不是努力,而是摆烂。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家祖上太过于能干了。
跟着皇太极打天下那是什么概念,这军功,哪怕在康师傅这里都得仔细掂量掂量——皇爷爷的爱将之后,他不得好好照顾一下。
不过这种事儿,一天两天还是新鲜,一年两年就是义务,要是几十年下来,那简直就是折磨了。
偏偏贾家传到贾政这一代,刚刚好已经是第三代了。
都说富不过三代,可见到了他们这代,也是极限了。
自救,谁都想,不过真的给了建议,你们敢照办吗?
就冲着你们之前又是送元春入宫,又是宣扬贾宝玉是“衔玉而诞”的祥瑞,那真是死一百次都不冤枉,还想着脱身。
做梦吧!
为今之计,果然还是只有赶紧躺平了,向康师傅展示他们贾家从第三代特别是第四代开始都是咸鱼,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说不定还能苟一波。
当然,什么卖官鬻爵、放印子钱这些事儿也不能做了,那纯粹是自己找死。
回头见了凤姐儿可得想法子提点她一下,不然再这么玩儿下去,她们贾府真的要完了。
莫郁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林如海和贾政也继续聊着他们的。
当然这都只是表面的平静,其实不管是林如海还是贾政,在莫郁这一波又一波心声外放之下,心里头早就五味陈杂,不知道说点儿什么好了。
林如海固然是感觉有些尴尬,但是贾政就更加无地自容了。
的确,默哥儿这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是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没错……所以这次是来对了啊,这不就真的得到了自救的办法了?
贾政看着莫郁,满心满眼都是感激,到了这个时候,他又开始遗憾,怎么这个禁制弄得他一个字儿都没有办法提,不然的话,倒是可以好好跟孩子表达一下谢意。
这一番话,看似简单但是其实是已经救了他们全家一命了。
韬光养晦、原本也是士大夫常用的手段,贾政一贯清高、喜欢附庸风雅,这下子倒是正好歪打正着,撞到了他最擅长的地方,自此之后,他在外头变得愈发谦卑低调不提。
且说林如海好不容易把贾政一家子给打发走了,这才对着莫郁笑道:“默哥儿,难为你小小的个人儿,居然能陪着为父待客这么久,下次见客的时候,你也一定要来陪着为父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