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那些灾民。
就因为康师傅的一句话,他们就得到了更加细致、实在的照拂,怎么能够不感激涕零、叩谢天恩呢。
面对着百姓们淳朴热烈的真心感谢,康师傅阴霾已久的心情忽然好转了不少。
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又听见了莫郁关于他新的吐槽。
原本上次围观了赵世显被康师傅忽然就拖出去彻查之后,莫郁还想着说康师傅这次应该是想着顺便发点儿贪官财的。
抓贪官那多爽啊。
一抓一个准儿不说,还一抓一个发财。
听说那位山东巡抚赵世显,随便一查就是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之类的大罪。抄了他在济南的私宅之后,居然随随便便就抄获了各项财产折合白银一百万两。
当然比起和珅还是差不少,但是在康师傅最近两年查抄的贪官里头,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想到自己的确如林家小子所说的那样,打算过要把这贪婪的老东西提拔成河道总督,康师傅心情低落了好一会儿。
末了才总算重新振作起来——朕这也算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了,那不是善莫大焉了吗?
行吧,全靠林家这小子“提点”总行了吧?
哦,审理这个案子的还是林家小子的亲爹林如海。
合着这点儿事儿就又被他们林家父子俩给承包了呗。
就,有点儿难受,但是又有点儿高兴……
好吧,是非常高兴。
要不然再赏赐他们点儿啥?
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康师傅发现自己又没忍住赏了林家一堆东西。
有林如海的,有林默玉的,还有他们家女眷的。
就,真的,再这么下去,很快就要赏无可赏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康师傅心中涌上了淡淡的忧伤,甚至有点儿盼着莫郁再吐槽他或者他们全家点儿啥东西,好“平衡”一下子了。
说实话,就冲着林如海和莫郁他们父子俩这两年的贡献,他真的是有点儿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了。
功劳太大,简直不知道要封赏啥了。
虽然已经破格给他们父子俩各种封赏,甚至连林如海的官职晋升也是坐了火箭一样了,但是果然还是感觉不太够啊。
可是他也知道,这种特殊的、破格儿的提拔和赏赐也不可能是完全毫无限制的。
他虽然是皇帝,但也不能完全地不管不顾——绝对的自由那肯定是没有的,有限的自由里,能够让他产生愧疚感的还是不多的。
林家父子显然就算其中一个。
想着这父子俩已经不知道为他贡献了多少银子了,甚至还在源源不断、持续地帮他赚银子,康师傅就一阵心虚——要不,娃你再骂朕几句?
骂朕的那些阿哥们也行。
就当替你解解闷儿了,这样还能让朕舒服点儿——毕竟,刚刚赏赐过你们了,短时间内肯定不能再赏赐了……
康师傅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之中迎来了自己的五十一岁大寿,本来想着别庆祝了,却不料有人又给他出了个难题。
原来是又一个白给的送上门了。
这一位的到来,让康师傅同时满足了自己被骂和国库再一次发财两个愿望。
作者有话要说:
睡了一天还是好疲倦?
这就是二阳的威力吗?
虚弱ing……明天一定!
这位阿山全名伊拉哩·阿山,是满族镶蓝旗人。
并没有走科举的路子,而是靠着祖荫混进的官场。
虽然这位阿山大人一开始不过就是个吏部的笔帖式,但是架不住人家升得快。很快就从吏部笔帖式升职成了刑部主事,户部员外郎。
看这个路线,跟贾政的路线有点儿像。
不过这位阿山显然是比贾政能干多了。
因为他很快就从户部员外郎混到了翰林院侍讲,然后连连晋升,七次之后升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又过了三年,就升职到了左都御史的位子。康熙三十五年,也就是九年前,康师傅亲征噶尔丹的时候,阿山也是一起参加了。
因为这个功绩,他得了一个礼部侍郎的职务,第二年还挂上了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头衔。
这么一份儿光鲜亮丽的履历,任谁看都是个非常励志的故事。
也会因为这种堪称坐了火箭一样的升迁速度而对他的业务能力心存敬仰——这得多牛皮的业务能力才能做到这种程度呀?
阿山大人肯定是个大牛。
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觉得,而康师傅本人,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从他疯狂地给阿山升官儿就能够看的出来。
不得不说,阿山别的方面都有限,但是这奉承康师傅的方面儿,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专业的程度了。
他会抓住所有能够见到康师傅的场合,跑来康师傅面前疯狂刷存在感。
就比如这次南巡,明明康师傅这才从京城出发没多长时间,才到山西地界儿,他就巴巴地跑来了。
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跑来了。他还把从江南到山西这一条南巡线路上几乎所有的官员都给带来了。
其实第一波儿已经来了几个人了。
李光地就不说了,他原本就是直隶巡抚,离着京城最近,当然也就第一个跑来接驾了。
不但要接驾,还得伴驾走一截儿。
至于公务,那不是有其他幕僚和手下们帮着料理吗?
还是陪着万岁爷南巡这事儿更加重要。
这基本上是所有出巡经过地区官员们共同的心声,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不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原本是一年一度的刷存在感、拿好处大会,居然会演变成一场大清算。
第一个跑出来接驾的李光地倒牌子了,现在已经“病倒”,但却也没有被送回直隶巡抚府上——开啥玩笑,这都有贪污的嫌疑了,肯定是要查过了再说了。
第二波儿来的就是山东巡抚赵世显还有河道总督张鹏翮了。张总督倒是没有啥好说的,老爷子还在那里痴迷怎么修水利,怎么能够再从莫郁那儿套出来更多关于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知识呢。
而赵世显,因为莫郁直接通过吐槽把他的贪腐老底儿都掀了,少不得被林如海和十三阿哥给控制起来,等候案件查明了之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了。
既然莫郁都“出手”了,负责审理案子的又是林如海,那结果肯定也就毫无悬念了。
从直隶到山西中间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什么新的八卦,康师傅原本想着这次能暂时松口气,过点儿正常的南巡生活来着。
毕竟,原本大家都是轻松愉快地出来巡视、巡查,万万没想到这次莫郁的兴致极好,居然没事儿就要吐槽一下前来拜见请安的大臣们,真是让人痛苦万分却又欲罢不能。
痛苦的是,自从出了这个事儿之后,几乎所有的大臣们在面圣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下一个被吐槽的就是自己。
在康师傅的这个时期,完全清白无暇的官员可以说是极少数。主要原因之前莫郁也都已经根据系统零零六透露过的那些信息归纳出来了。
那就是康师傅这个时候开始实行“仁政”,觉得这些官员们贪污一点儿钱,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大约就是觉得自己治理了这么几十年了,已经都把天下给搞成了盛世了,那自然就得躺着享受一下了。
既然他自己都要躺下享受了,那让官员们也跟着喝点儿汤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
毕竟他们的俸禄也不高,比如山东巡抚赵世显那么一个正二品的大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只有一百五十两银子,可以想象,他只拿着这么点儿银子要怎么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还别说这事儿离谱,因为康师傅他好像真的是这么想的。
如果不是的话,怎么处置一两个贪官儿他就这么难受呢?
那必须是觉得这些人罪不至此,才会心生怜悯的。
同情贪官,那就是在鱼肉百姓——他们的钱那都是哪里来的?
还不是都是到处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吗?
康师傅,真是糊涂啊。
每每想到这些,莫郁就气不打一处来,很想学着古人那种“冒死直谏”的方式,跟康师傅进谏一下子。
但是想到自家的那几位亲人,他还是默默忍住了。
这可是康师傅,任何试图教他做事的人,都没有啥好下场……他可不想因为这个把一家人的性命都给交代了。
他自己的小命儿也就算了,林如海他们一家三口的命要是被他给连累了,那可就不好了。
莫郁默默按下了想要“名留青史”的冲动,改为在合适的时候给他爹提供贪官们的名单和他们的罪证。
这两年看效果居然还挺不错的,值得继续推广和坚持。
不过这种方式也有缺陷,因为康师傅还是不一定会相信他们。
就,有那么一种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儿。
就是那么一句典型的“不要你觉得,就要我觉得”。
据系统零零六提供的史料八卦记载,康师傅对好几个贪官都是真爱。
如果是他的真爱们的话,哪怕其他的官员们查出来贪污受贿或者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罪证再“铁证如山”,康师傅也会选择性地眼瞎耳聋,非常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之前的噶礼就是这种情况,李光地也一样,至于赵世显就更加不要说了,那都是被好几个御史反复弹劾都能够全身而退,甚至晋升河道总督的牛人。
那可是河道总督啊,一年到头朝廷往河道总督府上拨过去的工程银两,不知道有多少,少说也得好几百两,这些银子随便搞搞,那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肯定是没有啥难度了。
可以说,只要昧着良心,把这个工作当成发财而不是服务黎民百姓,那肯定就是个轻松愉快、还钱多的肥缺。
康师傅居然把有贪污前科的赵世显弄到江南那边儿去做这个肥缺儿,不是真爱这很难收场。
事实上赵世显到了河道总督的位置上之后,果然也开始了疯狂敛财的模式,让后来的四大爷一上台就把他抓了处置了。
至于噶礼,也是类似的情况,要不是他跟他老婆丧心病狂地想要弄死他亲生老娘,逼得老太太跑到宫里头告状,也不会倒牌子。
李光地就更加不要说了。
本身他就跟这俩人才触犯的不是一种性质的法律,所以处罚稍微轻一点儿也没有啥关系。
但是阿山就不一样了。
这一位堪称是五毒俱全,是做出了诸多“英雄事迹”,让人一看就血压上升,恨不得直接做了他的类型。
【这位阿山也是个人才!听说他最喜欢做的就是打着朝廷的名号给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加税——还美其名曰,火耗。】
【康师傅宁老是不知道。这老小子打着宁的名号干了多少坏事儿,搞得那些老百姓还以为宁是个暴君呢——毕竟徭役那么重,怎么可能会是明君做出来的事儿呢?】
【这老东西升任了两江总督之后,更是放飞了自我。听说他直接就让手下的官员为了迎驾挪用库银三十万两,当然这三十万两里能够有三万两真正用在南巡的事儿上就不错了。】
【至于其他的钱去了哪里?】
【那当然是阿山的口袋里啦。然后他在分出来一小部分当做肉骨头分给跟着他的那群狗们,这样就能够继续把这事儿源源不断地做下去了。】
【江南那地方富庶啊。但是再富庶也经不起这么折腾的,小心以后被史书上来一笔“千古一帝一生之中的几大污点”系列哦。】
【啧啧啧,果然这一次阿山这老小子又跑这么快,让我康康这老东西这次来是干啥来的?】
莫郁暂时停下来召唤系统零零六,果然系统零零六很快就给了他一些他想要的信息。
【嗷!原来阿山这次来接驾,居然是想要顺便告状来的。】
【哪个英雄敢跟堂堂两江总督阿山大人对着干啊?】
【哦,原来是江宁知府陈鹏年啊……】
莫郁默默想了一下,试图在记忆中找到这位陈鹏年陈大人的信息,但是总觉得没有啥印象。
好在系统零零六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很快地,一份儿补充的材料就放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什么?阿山要借着康师傅南巡的机会,让所有州府全部加税,还要足足加三成火耗?这简直是丧心病狂了有没有?】
【结果江宁知府陈鹏年坚决不同意,甚至还扬言要告御状……】
【所以这次,阿山甚至还带着弹劾陈鹏年的奏折来的吗?这可就热闹了,那可得看看他到底要如何表演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爬走!
阿山此人,也算的上是大清王朝的一个传奇人物。
因为是八旗子弟的关系,这位阿山大人并不是走的科举考试的路子,而是直接靠笔帖式入仕的。
所谓的“笔帖式”其实就是“翻译官”,乃是有着正式编制的官员。
听起来还是挺高大上的,但是其实就是个翻译——这就要说起清朝的公文行文习惯了。
因着是满人政权的关系,大清基本上所有的正式公文,包括奏折,圣旨等等,全部都要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说到这个,就因为这种传统,那个民间传说里头的“篡改传位遗诏”事件,就纯属瞎说八道了。
因为按照这个传统,康师傅传位给四大爷的那个遗诏肯定就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
所以就算康师傅真是想要传位给十四阿哥,也应该是满文、汉文各自表达这个意思,那肯定不可能直接把十改成“于”就完事儿了的。
而且人家书面正式的称呼才不是四阿哥、十四阿哥这么随意的。
应该要用“皇四子”和“皇十四子”才对。
所以说,不管是满文还是汉文,都完全没有可能直接把“十四”改成“于四”的。
不然的话,就会变成“皇于四子”,那也太奇怪了。
就是因为有这种需求,所以朝廷里头就需要一些既懂满文又懂汉文的人来做翻译。
而且,这些人必须要有八旗的出身——问就是,只有自己人才能更容易办好这个重要的差事。
可以说,这个笔帖式就是一条进入仕途的捷径,当然还是要照顾自己人,而不是那些外族人了。
所以,笔帖式全部都是八旗出身的子弟,这个差事也被称之为“八旗子弟出身”,意思就很明白了,你们普通汉人那是根本没有资格的。
还别说,整个康师傅的时代,从这个笔帖式的职位平步青云,最后位极人臣的就有好几位。
其中还有个老熟人,索尼大人,也是走的这个线路。
索尼也是从笔帖式一路做起,最后成为内阁大学士,人称索相,简直就是笔帖式界的大佬。
这阿山最后也做到了刑部尚书,也是正一品的大员。可以说,比索尼略微差了那么一点儿,但是也算是很能干的了。
而且比起因为站队和党争问题惨遭囚禁宗人府,最后死在里头的索尼,阿山的生活就幸福的多了。
首先,这位不是一般的贪婪。
其次,他不但贪,他还要玩弄权术。
坊间评价这位阿山大人看着廉明能干,其实是一个徇情枉法、沽名钓誉之徒。
他最喜欢搞的就是职场CPU那一套,把手底下的大小官员都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必须是他指哪儿打哪儿,大家团结一致,对上欺瞒康师傅和诸位大臣们,对下欺压、盘剥百姓,甚至还卖官鬻爵、欺男霸女,真是无恶不作、无所不用其极。
万一手底下的那些官员们有谁不听话,阿山就会命令整个小集体孤立他,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招真是屡试不爽,很快阿山负责的地方就只剩下一种人,那就是奉承他、听他的话的。
作为两江总督,阿山在江南过着志得意满的生活,一边儿借着给康师傅修建龙潭行宫的机会搞钱,一般堂而皇之地做了江南一霸,成为江南实际上的掌控者。
其实他原本都已经成功了,那两年整个江南地区的确成了他一个人的天下。谁料好景不长,他正在那里嘚瑟的时候,偏偏老天就让他遇到了一个刚正不阿、坚决不肯与他同流合污的倔老头。
这老头就是现任的江宁知府陈鹏年了。
这老陈是前年才到江宁赴任的,之前人家主要是在北方转圈圈,因为为官清廉、能力出众而受到当地百姓们的热烈拥护和爱戴。
听说他离开上一个任职地方的时候,当地的百姓们都哭了,夹道相送、拼命挽留,奈何皇命难为,只能挥泪惜别,踏上新的征途。
这老陈的确是个干实事儿的。
他一到了江宁,就干了好几件大事儿。第一件事儿就是给冤假错案平反。
相似小说推荐
-
你才是哑巴(钟昱)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你才是哑巴》作者:钟昱【完结】晋江VIP2024-11-14完结总书评数:875 当前被收藏数...
-
江湖文学城(专业咸鱼)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江湖文学城》作者:专业咸鱼【完结+番外】晋江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5404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