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梅子留酸)


可让天下人失望的是,快到了春日,老天还是吝啬得一点雨水都没有落下来。
到了初春,秦国黔首出门后发现,官府的粮仓放了大豆做种子,麦子做救济口粮。官府还开了水库、拗井等储水之处,让黔首们连同深井一块儿用,开始开地、春播、种植。
秦国上下都按照计划有序的生产生活,他们仿佛没有受灾情摧残太深。
其实黔首们就是很好满足,只要有种子,有些水,他们就能安心将力气使在田地之间,埋头耕种,等待收获。
但越过秦国举目四望,到处是干瘦的柴火棍,以及遍地饿死、冻死之人。
楚国、燕国、齐国黔首没有种子,没有水源,家中早已经断顿,许多黔首迫不得已离开了往日谋生的土地,跑到山野之间成了野人。
赵瑶君看着东郡、砀郡差不多已经春种完毕,她这才启航离开两郡,回到咸阳城,准备降雨事宜。
东郡、砀郡百姓虽然不舍,但也无法阻止她的脚步,他们心里也清楚,公主殿下不可能会停留在郡县之中。
咸阳城终究才是她的归宿。
艳阳高照之时,赵瑶君便带吕雉启程回咸阳,而外边的王离、韩信、陈平、蒙恬,已经占据上蔡城,正在此处屯田、屯兵。
他们发现上蔡城也有许多薯蓣之后,就开始收纳未曾吃过人肉的流民,想要恢复这座死城的生机。
现在秦国黔首的日子比他国黔首日子好过,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上蔡城被蒙恬占据,才放出话来要收留流民没多久,就有许多流民憋着一股气,他们或拖家带口,或独自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来到上蔡城,希望能在城中活下去。
他国流民到了上蔡城后,只见有威风凛凛的秦兵守在城门口,详细登记他们的信息,询问是否吃过人肉的事情。
若是确认无误,秦兵便发一个木牌,他们进城。等黔首们进了上蔡城,就根据木牌被安排到各处民居中安顿。
逃难的难民们,看到城中修的深井里有水,他们就已经欣喜若狂了。
刚来没有粮食吃,蒙将军就让军中小兵带他们到山上挖薯蓣,也算度过了燃眉之急!谁知隔了两日,咸阳城出乎意料的调来了大豆种子,还按户发到他们头上。农官运粮而来,嘱咐他们安心耕种,好生劳作,别的无需担心。
黔首们喝着深井里的水,吃着山药糊糊,啃着麦饼,忽然就奔溃大哭起来。
韩信这两日走在城中,常常听到有人撕心裂肺的哭泣,这让他不仅触景生情,想起前两年父母双亡,快要饿死的自己,也是这副模样。
幸好,殿下救了他,还让他留在咸阳。
韩信默默走回府衙,耳边依旧是万民哭声。
那些人仿佛要将自己的心肝肺肚都哭出来一般,口中来来回回呼唤着家人:“阿父、阿母!伯伯、小叔,你们看见了吗?我有吃的,有喝的,我能活下去了!只可惜你们没有撑到现在啊!”
那嗓音带着无穷无尽的遗憾和痛苦,让人闻之不忍:“上苍不公啊,只恨我们今生不是秦人!若是早是秦民,何须经历这样多的波折?”
难民们过了几日好日子,心里忍不住叹息,秦国的黔首过的竟然是这种好日子,他们吃的、喝的也太好了吧?
如今看来,秦王果真是顺应天命而生的,秦国四公主当真是神使殿下,顺应他们,自己真的才有好日子过啊!
上蔡城从收留难民开始,不过短短一两月,上蔡城从一座死城重新注入了新鲜血液。它渐渐焕发生机,慢慢热闹了起来。
如此到了五月初,各国的水源都已经枯竭。入目所见,河床裸露,地面裂开大缝隙,连秦国的水库、拗井种的水源也快要用尽。
豆苗没了水浇灌,眼见就要枯死。
偏偏天气越发热了,他国黔首渴死不在少数。秦国黔首看着深井中也要干涸的水,每日只敢用水润润喉咙,哪怕是口干舌燥,嘴唇干裂气泡也不敢大口喝水。
此时,楚王熊悍、燕王喜、齐王建,三王一道斋戒三日,虔诚祭天求雨,祈求上苍降下甘霖,给生民一条活路。
可惜他们无功而返,三国黔首们陷入了绝望之中。
现在除秦国外,其他三国的黔首此刻如同被绷紧的琴弦,只需要再有一点外力,便可以奔溃,使得天下陷入混乱。
陈平震慑过的边境交界之处,他国的黔首也不要命的嚣张起来,只想从秦国抢些水粮活命。
大乱世将至,人心也险恶,关于赵瑶君神使身份的菜侧,也流言四起。
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秦王四公主并非是神明转世,也并非是神使殿下,而是祸乱天下,导致天下遭此大灾的妖孽。
还有流言说,嬴政和秦臣狼子野心,他们将许多功臣的功劳,堆积在秦国四公主这个妖孽身上,妄图祸害天下,削减各国势力,让秦国一统天下。
甚至有流言言之凿凿,说是这两年的旱灾、蝗灾、寒灾,都是那个秦国四公主的妖孽手段,她就是残忍至极,不顾他国黔首性命,想要耗空三国国力,让大秦统一......
那些流言越传越离谱,甚至到最后,赵瑶君已经成了居心剖测、同嬴政勾结导致生灵涂炭的罪魁祸首!
早朝之时,赵瑶君听到这些的时候,她克制不住,当着嬴政以及百官臣子的面,不雅的翻了个白眼:“......我有一句很难听的话,不知道要不要说。”
嬴政一脸怒容,脸上都是杀气:“我儿不说也罢!”
“那些人看我大秦过得好,他们心中难忍嫉妒,只想找个发泄心中情绪的借口。所以他们胡言乱语,污蔑攀扯,企图挑起天下人与大秦的矛盾。这等下作手段,没什么好说的,你也不必为此烦恼。”
赵瑶君:【阿父说得对,但我心里生气是真的。】
朝臣也生气啊,大王什么样,公主什么样,他们能不知道吗?这些话,简直就是在侮辱主上。
主辱臣耻,他们如何能忍?
众臣也连声道:“那等恶人污蔑王上、公主殿下,依我等看,决不能轻易放过!”
“对!定要肃清本源,寻出流言背后的推手来!”
欺人太甚!实在是欺人太甚!
这些人就是看他们公主心地善良,好欺负!
王翦已经气得胡子颤抖,他大步上前,声若洪钟道:“此时三国危若累卵,臣愿意带兵,扫清楚国、齐国、燕国,为公主殿下讨一个公道。”
王贲也道:“臣也愿意替殿下讨一个公道!”
蒙武:“臣也愿意!”
赵瑶君心里讪笑,虽然她有些生气,但确实不是很在乎这个流言污名:【其实,打这三个国家什么的,现在也没这个必要。】
实在是国内粮食、水源都不够啊,打下来也是个让人焦头烂额的大烂摊子。
众臣听到公主殿下的心里话,以为她于心不忍,不由越发怒意勃发:“殿下就是太心善了,他们才会如此蹬鼻子上脸!”
赵瑶君:“?”
我是这么善良的人吗?我怎么不知道?
“照我看,只要将他们打怕了,他们就老实了!”
嬴政也越想越气,满心都是自家小小年纪就勤勉为民的好孩子,被外边的恶人欺负得可怜兮兮的模样,他心疼极了。
赵瑶君见嬴政意动,连忙起身,朝着他拱手一拜。
“阿父,如今遍地荒芜,耕种困难,我大秦实力强悍,现在打下楚国、燕国、齐国不难,但养民困难。国内没有粮食,也缺少水源,若三国黔首对照我国黔首的日子,他们定然心中越发不平。心中不平你,戾气横生,早晚也会动乱。”
赵瑶君:“他们不是对瑶君身份有所疑惑吗?那正好,瑶君打算为我秦国祈雨、降雨。”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
嬴政确实早知道此事的,却故作不知:“你要如何祈雨?”
赵瑶君:“不瞒阿父和诸位大人,瑶君前几日梦游仙界,于银河沿岸,得遇到玄鸟山神。山神掌水泽山脉,祂见瑶君忧愁,便询问我原因。”
嬴政虽然早知道自家女儿有祈雨之法,但具体情况如何他也不知。
如今听她提及天宫上界之时,他和众臣无比感兴趣,很是入神的听着这玄妙无比的仙界之事,忍不住跟着她的描述进行畅想。
赵瑶君继续胡编乱造,装神弄鬼多了,她已经脸不红,心不跳了:“我告知祂,我正为天下久旱之事担忧。玄鸟心善,便决定帮瑶君一把。”
王贲惊呼:“怎么帮啊,是呼风唤雨吗?”
赵瑶君点头,微笑:“山神说,世间有三千界,我们所在只是其中一界而已。我们此界水源断绝,难以为继,祂打算前往它界,为我们抽调来水源,为天下降下甘霖。”
众臣一脸喜色,公主身上发生的玄异奇幻的事情太多了,他们一听她的真假参半的话,立即就信了。
连嬴政都忍不住追问:“那神明打算何时调水,如何降下甘霖呢?”
赵瑶君继续微笑,眼里却有点叹息:“祂不用直接降水,祂要将神力借由瑶君,由瑶君斋戒祈雨后,动用神力抽调它界水源降水。”
难道公主要亲自在天上行云布雨!若是真的,那将是天下震动的神迹啊!
嬴政和众人听到这,已经感到越发奇异和期盼了。
赵瑶君苦笑:“可惜我此世乃是凡人躯体,无法承受祂所有的神力,无法为天下各地同时降下甘霖。我只能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去祈雨降雨。我还不能降连绵几天的雨,只能每日让一座城池下一个时辰半的雨。”
一个时辰半的雨,足够了,足够了!
嬴政和众臣欣喜若狂,这一场好雨,足够滋润土地,又让黔首储藏雨水了。
嬴政朗笑:“神游仙界,请求神明,借凡人之身行云布雨,我儿已经尽了全力!我大秦能有这一个时辰半的雨水,也足够承天之幸了!”
众臣异彩连连,他们从嬴政说的几个词中,已经畅想到赵瑶君那波澜壮阔,玄幻奇异的经历了。
赵瑶君道:“祈雨降雨一事好说,我大秦一贯是知恩图报的。玄鸟大人为我大秦劳心劳力,瑶君请求每到一处城池祈雨降雨时,此处便为玄鸟大人塑身立庙,敬拜供奉,叩谢感恩。”
嬴政爽快道:“合该如此,此事寡人准了!到时候,瑶君将玄鸟的模样。告知画师,让画师画出来便可。”
赵瑶君松了口气:“灾情拖延不得,瑶君先斋戒三日,便开始行走祈雨、降雨。天上生民可怜,若是瑶君行到边界之时,有他国黔首来接取雨水,只要他们遵守我大秦律令,便放他们入城接水吧。”
她这可不是资敌。
这点水也说不上资敌,只能说是雪中送炭一下。
他国百姓何其可怜啊!
赵瑶君想反正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她能帮就帮点吧。帮了这忙不但能洗清自己身上嫌疑,也能收拢点别国百姓的民心,何乐而不为呢?
嬴政皱起眉头,最后也说了个准字。
他思索片刻,道:“既然如此,寡人即刻传令天下,将我儿祈雨降雨的盛事,广而告之,好令天下生民皆知。”
赵瑶君微微一笑,扬声道:“诺。”

第132章
嬴政亲写祈雨表文,传遍天下,言神使殿下将会斋戒三日后,在蕲年宫凌虚台拜玄鸟山神,为天下祈雨,届时请百官、黔首观礼。
凌虚台高耸入云,黔首站在蕲年宫外仰头,便能见到此台情景。
咸阳臣的黔首最早知道消息,他们知道此事后,就讨论开了!
人人喜笑颜开,仿若过年一般,到处都是庆贺之声!
人们苦苦等待的三日,都是在询问、讨论此事。
“哎,你听说了吗?神使殿下斋戒三日后,就要在凌虚台上祈雨了!”
“这我肯定听说了呀!不过,听说殿下梦游仙界,怜悯天下黔首连年受旱灾之苦,就恳求了玄鸟山神。”
“我也听说了这个说话,还说玄鸟大人为我们抽调了仙界的水源来,却不能直接显出真身降雨。祂就借殿下凡人之身祈雨降雨。可惜殿下此世乃是凡人身躯,所以只能一城一城的降雨。”
有人疑惑:“你哪里得来的消息?”
“城中都传遍啦!你多久没出门了!”
其中也有他国细作小心翼翼,格外小声道:“不过,神使殿下真的能祈雨成功吗?听闻外边三个国家的君主祈雨都没成功,若是殿下也没成功,那怎么办呢?这不是应了如今的那些流言?”
咸阳城居民齐齐看着他,脸上满是怒意和痛恨:“你竟然怀疑神使殿下,还信了流言一说,难道你是他国的细作?”
“我不是细作啊!”
细作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群情激愤的咸阳臣居民押送到了官府。
细作都没想清楚自己是怎么暴露的,只能一路大喊冤枉,见了府衙的衙役,更是委屈的哭着说冤枉。
衙役见他哭得凄惨,便问占满了官府门口群情激愤的黔首怎么回事。
咸阳城居民们咬牙切齿:“殿下祈雨定能成功的,即便是不成功,那也是有别的原因。但绝非流言所说的那般,此人先是怀疑殿下祈雨会不成功,后世将话引到流言上,他一看就不是我们秦国黔首!”
咸阳城居民不知何时,拿出了自己腰间、脖子上挂的小偶人,大叫道:“对啊对啊,秦人对殿下从不会有如此不敬之语!祂可是带来喜悦和希望的喜神殿下!对了,大人你搜一搜这人有没有殿下的小神像!”
细作脸上慌了神:“我的小神像放在家了。”
衙役这回连搜也没搜,直接将细作押进了官衙之中,神色也是格外愤怒,但还说对黔首们道:“诸位乡亲回家去吧,此事我同大人说,敢怀疑殿下,定让他酷刑加身,得到惩罚。”
黔首们闻言,心里的愤怒平息下来,还有种为公主殿下出气的骄傲感。
王宫中的赵瑶君对此小事一无所知,她忙着让人收拾行礼,离开咸阳宫去斋戒。
斋戒三日,赵瑶君本以为是寻常斋戒,她只需要在自己居住的章台宫侧殿便可以。
没想到却被嬴政带到了蕲年宫中。
嬴政道:“祈雨降雨,此事甚大。我儿不可轻率,寡人要罢朝三日,陪你在蕲年宫中斋戒,为你举行祈雨大典。”
赵瑶君没想到还有祈雨大典!
反正她就这样坐上嬴政的安车,同他一道去了蕲年宫,同行的还有她不怎么见到的几个兄长和姐姐。
等到蕲年宫,嬴政挥退众人,牵着她的手,亲自带着她走遍历代先王走过的路,拜过历代秦王的牌位画像,对她一一说先王事迹,之后才让她进斋宫沐浴斋戒。
蕲年宫是秦惠公当年所建,此处落成后便成了秦国祭祀后稷、祈求丰年的专用建筑,亦是秦国国君祭祀五畤、斋宿沐浴的场所。
当年嬴政在此加封太子,在此及冠亲政,也在此举行祭天大典。
蕲年宫中斋戒、祭祀,原本只有历代秦国君主才有此资格,如今这个资格却到了赵瑶君身上,朝野上下却没有人不服气或提出异议的。
赵瑶君去蕲年宫之前,特意敲了敲玄鸟,让祂将自己的画像给了一张,让工匠比照着雕塑。
等到了蕲年宫后,赵瑶君才发现,蕲年宫比咸阳宫看上去更高耸,更古朴,也更清净庄严。挥退众人之后,好似天地之间便只有供奉的列代先王,以及嬴政和她。
蕲年宫中甚少金银珠宝装饰,有的是各种昂贵木料搭建的各种高台建筑。每一处建筑,乍一看古典朴素,没有珠玉摆件,繁复彩绘的雕花,但实际上宫殿用料都昂贵奢侈。
赵瑶君站在凌虚台上,抬头看好像格外近的蓝天烈日,低头俯视脚下密密麻麻的民居建筑。
她想到咸阳宫,不由道:“瑶君原本以为咸阳宫中的鸿台就够高的,没想到凌虚台的高,已经到了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地步了。
嬴政轻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倒是说的确切。”
赵瑶君讪笑:“这是一个名叫李白的诗仙说的。”
嬴政点头:“诗仙?这简单一句,也足以见其诗才,这句真合了凌虚台的模样。”
他双手扶在栏杆上,极目远眺,冷峻的面容上浮现一抹淡笑:“你方才说的鸿台,本来不是这个名字。寡人曾射鸿雀于台上,那处才叫了鸿台。因为鸿台乃是咸阳宫最高处,除了射鸿,寡人也在此处观天、观星。”
嬴政将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他豪迈一笑:“但来了蕲年宫,我儿应该发现咸阳最高的地方,不是鸿台,而是凌虚台!因此此处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也是历代先王祭天、拜敬神明的场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