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一愣,没想到汗阿玛来真的。
倒是十一阿哥很兴奋:“阿玛,儿子还能做别的吗?”
康熙盯着小小一团的小儿子:“你还想做什么都可以。让三阿哥帮着你。但是自鸣钟是一定要做出来的。”
十一阿哥爽快答应了:“好呀。”
三阿哥却欲哭无泪。
倒不是这东西做不出来,想做肯定是能做出来的。更别说还有个年纪虽小,但在动手方面极其天才的十一弟在旁边一起。
可这不就是额外加了作业了吗?
三阿哥还指望着南巡的时候好好玩一把的,这下好了,限期半年的作业,再加上书房的师傅们都要随行,他们还是要上课的,课上还有作业和写大字,这下好了,玩耍的时间大大压缩了啊。
三阿哥恨不得自己没说过那句话。
可瞧着小十一兴奋的模样,三阿哥咬牙认了,就当是陪十一弟进步了!
十一弟黏着他,就不会去黏着老四了。这倒是好事。
想到这儿,三阿哥又美滋滋的了。可怜老四没有这个动手能力啊。
瑶令在旁边瞧着,抿着唇笑,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一点她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这回出门,可跟三年前不一样。
瑶令和三年前一样,得康熙专宠,可三年光阴过去,这专宠与专宠也是不一样的。
妃位的车驾和当年嫔位的时候更大更宽敞。
那会儿车上两个丫头都只能坐着,瑶令的位置也不大,坐着还行,要是躺下来,连身上都不能躺平,还得稍微蜷缩一下。
她那时候虽能去跟着康熙的车驾,但到底顾念着外头的声音,也不能总去的,所以还是在自个儿的车上比较多。
现在妃位的车驾十分宽敞,两个丫头甚至都可以伸脚坐着,瑶令里头还有内室,睡觉是完全没问题的。
康熙疼爱她,特意还将她的车驾加大加宽了,只比贵妃的车驾小了那么一点点,里头的布置也是十分舒适的。
但是这一回,瑶令在自己车驾上待的时间就很少了,多半都是在康熙的车驾上待着。
嘉妃娘娘的盛宠,所有人都见怪不怪了。
连贵妃都不能说什么,又有谁会说什么呢?
嘉妃娘娘的父兄身居高位,兄长如今更是在西北与太子的亲舅舅一道研究火器,旁人巴结谄媚都来不及,又怎么还会说不好听的呢?
是生怕被人传出去,叫杭佳氏的人听见了记仇的。
族中的亲戚当然也想跟着出来一起混的。
博敦和费扬阿没有轻易松口。只挑了几个年轻的后生,也是从基层的小吏做起,还有几个读书不错的,也都是预备着科考。
这些事,瑶令听说过的,家族的兴旺当然需要源源不断的后起之秀,如果能培养起来也是不错的。只徇私一条,瑶令是绝不能答应的。要做官,那就只能靠自己。
可现在确实是不同了。
再没有人说嘉妃娘娘的不好。很多人都盼着能攀扯上嘉妃娘娘的家里。这里头还有太子殿下和赫舍里氏一族长房的照拂,谁能不眼红呢?
没瞧见大阿哥和嘉妃娘娘交好,如今大阿哥都有实打实的差事了。这可是皇子里头第一位开始办差的。
瑶令去了康熙身边,十一阿哥自然也跟着去的。
他还小,拿不住笔,能认得许多字,但是完全不会写。
康熙有时候高兴,就想手把手的教十一阿哥写字。
别的瑶令不拦着,这个给拦住了。
十一阿哥还小,手生又手嫩,这还没长好就不能拿笔写字,回头骨头变形了可长不好的。
别人五岁就住到阿哥所准备启蒙了,瑶令和康熙都讲好了,十一阿哥六岁再启蒙拿笔写字,总是要让孩子长到足足的再开始艰苦的学习的。
否则这手长大了一个拿笔的凹凹就不好看了。
康熙还和瑶令现身说法:“朕手上的骨头怎么就没变形?朕四岁就拿笔写字了。”
瑶令道:“万岁爷是天赋异禀。臣妾可不敢叫十一阿哥冒这个风险。”
万一骨头长坏了,那可是长不回来的。
也不知是哪几个字让康熙听爽快了。康熙就在那里笑:“朕就说朕比儿子厉害。”
倒是不再坚持叫十一阿哥学写字了。
十一阿哥领了个做自鸣钟的任务,和三阿哥兄弟俩盘算了一下,半年的时间并不宽裕,细算起来任务还是很重的。
他就经常跑去三阿哥的马车上,兄弟俩头对头的研究画图计算。
十一阿哥不会写字拿笔,他就只管说,闹不懂的只管问,三阿哥全权负责画图写字和计算,每天过的跟头脑风暴似的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其他阿哥们看着好奇,也凑过去瞧一瞧,结果一看见满地的演算纸,立刻溜了。
这都出来了,谁还愿意学习啊!也不管他们兄弟做什么,直接一个避而远之。
倒是四阿哥想参与,但是动手能力实在不行,只好加入后勤,每天负责兄弟俩的饮食。三阿哥倒是不会忘记吃东西,就是十一阿哥有时候高兴了会忘记,四阿哥就负责盯着这个小的。
太子对他们做什么非常的感兴趣。
来看了好几回,但是十一阿哥记着这是给太子的礼物,就不让太子参与,太子倒是有些受伤。
十一阿哥奶声奶气的安慰人:“这是要送给太子哥哥的礼物。太子哥哥不能看的。看了就没有惊喜了。”
太子一下子心里就舒坦了。
太子问:“什么时候送?”
三阿哥头也不抬道:“半年以后。”
哦。太子就懂了。新婚贺礼啊。
太子唇角含笑,施施然走了:“那孤就只等着收礼了。”
阿哥们这里热闹,外头的朝臣们看得也是稀奇。
外头索额图和明珠斗得跟乌眼鸡似的,谁也看不惯谁。
太子和大阿哥之间倒是风平浪静的。阿哥们的关系也很好,甭管大小,也都是宠着最小的十一阿哥的。
对了,也有例外的。
六阿哥今年又没跟着出来,独个一人被留在紫禁城。
那么这一位,怕是这辈子都不中用了。
还有一位跟着出来的十阿哥。贵妃之子,与阿哥们都不亲近,一个人进进出出的怪可怜的。好像只有八阿哥九阿哥愿意和十阿哥说说话。
三阿哥读书的时候,十一阿哥就回到了康熙这里。
十一阿哥听见哥哥们议论过几句,知道这一回南巡也要去福建的。
他还听哥哥们议论过,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第一次南巡的时候,哥哥们跟阿玛额娘在海边吃海鲜烧烤。
十一阿哥还没有吃过这个,实在太好奇了。
“额娘,我也想吃。”十一阿哥跃跃欲试。
他额娘的手艺好,他虽然年纪小,但也是很知道的。海鲜烧烤什么的,他还没有吃过。实际上哥哥们说过的很多美食,他都没有吃过。
瑶令没答应:“你还小,现在还不能吃。等你再长大一点再吃吧。”
十一阿哥想了想,有些不能接受,便看向了康熙。
康熙笑道:“一会儿给你做赛螃蟹吃。就先别惦记你额娘的海鲜烧烤了。”
十一阿哥一听,没吃过这个,欢呼一声,还真不惦记了。
其实十一阿哥哪里知道,赛螃蟹又不是真的螃蟹。其实就是他昨日吃的鱼肉鸡蛋,不过是换了个名字,换了个做法。
康熙还叫梁九功特意嘱咐御膳房,不要将味道做的太重了,十一阿哥还不能吃重油重盐的东西,只要稍微有一点点味道就成了。
马车外头正好有人送了东西来,康熙问是什么。
赵昌说:“是姚大人从台湾经福建送来的新鲜芒果。”
康熙道:“他怎么时时送这个东西?各个品种熟了就送熟了就送的。朕都说了不叫他送了,怎么还要送?”
上回姚启圣递请安折子,上头问了康熙安,也没说别的,就送了两筐芒果进宫,是各处都分了才分完的。
但宫里没几个人爱吃这个果子。
“我要吃。我要吃。”十一阿哥一听芒果眼睛就是一亮。
宫里没几个人爱吃,十一阿哥就爱吃这个。
酸酸甜甜的,倒是对了他的口味了。
但爱吃也不能多吃,最多四分之一,再多了十一阿哥也吃不下了。
这回姚启圣经由福建运来的芒果个头还是很大的,正好是十一阿哥喜欢吃的那一种。
康熙看了十一阿哥一眼,吩咐说叫他们小心存放,估摸着这小半个月,十一阿哥都能天天吃上这个果子了。
吃上满足了十一阿哥的口味,十一阿哥高兴极了。
芒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小瓷碗里,瑶令一会儿喂一口,等十一阿哥吃完了嘴里的,才能再吃下一口。
“阿玛。”十一阿哥叫了一声。
康熙嗯了一声,看着手边的折子问:“做什么?”
十一阿哥道:“我们会去台湾吗?”
“不去台湾。”康熙道,“你啊,心心念念就是去台湾。听太子给你说过几句,你就惦记。朕看你是惦记去台湾的海船吧?”
十一阿哥眼睛亮亮的:“我想看大海船。”
他还是最喜欢船模和那些画着船模构造的图纸。
看多了各种各样的船模,十一阿哥现在想见识一下真正的大海船。
康熙道:“不去台湾你也能见到大海船。这回去福建,也是一样要去海边的。海船你能看见,战船你也能看见。”
姚启圣送船模入宫,当然不会把战船的模型送出来。既然海船都这么精巧了,战船自然是更为精密的。
海船的模型和图纸,康熙搜罗了来,十一阿哥只顾着学习观摩,但孩子还小,不知道这些船模和图纸其实也是很珍贵的,轻易是不能传出去的。
孩子不知道,瑶令和康熙都会和十一阿哥说清楚的。
这些可都是机密技术核心的技术文件,向从前那样在十阿哥跟前显摆炫耀指导是可以的,但绝不能再有下一次,不能泄露出去,免得让有心人知道了,会对这边的船舶事业发展有碍。
十一阿哥既然对此有兴趣,又表现出了不同一般的天赋和才能,那么获得的资源自然是天底下最好的。
常人都接触不到的东西,康熙轻而易举就能给十一阿哥,但也不能太破例,有些规章制度上的东西,还是要等十一阿哥再长大一些,有了一定的资格才能够得到。
十一阿哥还没有战船的模型,听见说还能看见战船,也高兴的不得了。
他叫了一声阿玛,话还没说出口,康熙就看出他的意图了。
康熙说:“你就是看见了海船和战船,可以和三阿哥一起去看看。朕和你额娘也可以陪你去。你的哥哥们也能去看一看。但是这个,你不许拆,不管你动什么歪脑筋,也不许想着拆海船和战船,朕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想都别想。”
十一阿哥眨眨眼,把最后一口芒果咽下,乖巧笑道:“儿子不拆就是了嘛。那么个大家伙,儿子也拆不动啊。”
这倒是实话了。对比起海船和战船。十一阿哥还这么小,可不就是庞然大物了么。
别说是什么零件了,就是叫他靠自个儿的小短腿上船他也费劲。
可到底还是额娘了解自己的儿子,她觉得十一阿哥不会就这么轻易放弃的。
果然十一阿哥就自个儿小声嘀嘀咕咕的:“现在不拆。等长大了再拆。长大了就什么都不怕了。”
瑶令一边给儿子擦嘴,一边暗暗地笑。
这孩子才这么小一点,这志向倒是远大得很。
十一阿哥去睡午觉了,跟前散落的图纸到处都是,瑶令替儿子收拾,康熙也跟着一张一张的整齐叠起来。
“朕想发展海事。”
安安静静的车内,康熙与瑶令相对而坐,盯着案几上摞起来的图纸,康熙微微笑道,“若是十一阿哥再大上个一二十岁,那就能帮上朕的忙了。”
车内隔音,康熙说的这些话,也不会传到外头去。
外头还有梁九功等人守着。也不会有人不怕死的敢跑到御驾这里来偷听。
就别说十一阿哥了,便是大阿哥,现在也还不足十八岁呢。
瑶令道:“万岁爷这个可真是异想天开了。”
瑶令笑道,“万岁爷自个儿还不到四十岁,十一阿哥就是窜天的长,也一下子长不到那么大的。便只好辛苦万岁爷了。总还是有人能帮上万岁爷的。”
“等十一阿哥真的长大了,再让十一阿哥给万岁爷干活。”
这俏皮话一说,康熙就笑了。
康熙道:“早在收复台湾的时候,朕开海禁,那会儿朕就想好了。海事是一定要发展起来的。否则若再有外人来大清,台湾抵挡不住,那就不是落在自家人手里了,那就是要被人抢去了。倒是福建浙江的压力会很大的。”
所以,这几年安稳了,才叫姚启圣发展海船,打磨战船,海事之上是一刻都不许放松的。
只是先前心里总想着两河流域的水患,花了几年的时光经营这个,之后又被沙俄的战事牵扯了精力,但是福建这边的建设也没有放松。
康熙此番南巡,一个是要看两河流域的河道修筑的怎么样了。再一个,就是要去福建看看船。
有了船,才能有走出去,护持海上的可能。
再将海上作战的军士训练起来,也就壮大起来了。
瑶令想起原本的轨迹了。
台湾收复后,海禁一开,沿海地区就沉寂下去了,并没有什么更大的发展。
陆上的事轰轰烈烈的,海上的事却没有什么大的水花。
瑶令不觉得康熙这样心怀天下的帝王会没有想过发展海上的事?
除非是他腾不开手,是他没有这个精力。是他的精力被别的事情牵扯了。
但是现在,至少是现在,这个海事是康熙令下发展起来了的。
在这里一切都不一样了。更蓬勃的发展起来了。瑶令想,那么火苗燃烧起来了,天子的目光投注过来了,这烈火就不那么容易熄灭了。
瑶令道:“这些年跟在万岁爷身边,万岁爷说的这些,臣妾也懂得了。臣妾是一向支持万岁爷的。若果然这件事做成了,那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海事曾经辉煌过。那么在本朝,但凡康熙有这份心,也一样是可以再度辉煌起来的。
只有东南这一片地彻底的支撑起来,才不会担心再度的陷落,也不会再被人所欺辱。
康熙望着瑶令笑:“你这张嘴,越发会说话的。”
这话说的康熙心里又甜又舒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多好。康熙不是要多好的名声,他就是希望心目中想要做的那几件事情,都能够好好的顺利的完成。
十一阿哥还没有亲眼见到海船战船,倒是在苏州先见到了河上的画舫,大小花船。
阿哥们都不大,当然没有人敢把还没成婚的阿哥们带来坐什么花船。
便是将要成婚的太子,就更没人敢碰了。
当地官员士族们献殷勤,也不敢直接就去找太子。
所以这会儿,在他们眼里,已经成婚身边只有一位嫡福晋还没有侧福晋的大阿哥就成了最好的巴结试探对象。
大阿哥也没有带着侍妾在身边,光杆似的来了江南。
这些人心里就蠢蠢欲动了。
要是自个儿献上去的美人能入了大阿哥的眼,哪怕是带回去做个侍妾也是好的。若是得了大阿哥的喜欢,有福气做个格格,那就真的是发达了。
毕竟大福晋怀着身孕,也不能伺候大阿哥不是。他们送人,那正是该送到了大阿哥心坎上才对。
太子和大阿哥带着阿哥们坐在画舫里喝茶吃点心。
十一阿哥好奇的研究河船。总觉得河船婉约,不及海船大,不及战船威武。
四阿哥和五阿哥寸步不离的跟着十一阿哥,十一阿哥去哪他们都跟着,绝不让十一阿哥出一点差错。
康熙领着嫔妃们游湖去了,十一阿哥不愿意跟着康熙和嫔妃们在一起,一定要跟着哥哥们在一起。
跟阿哥们在一起,瑶令就不方便让身边的侍女跟着十一阿哥了。康熙放了御前侍卫在十一阿哥跟前,保护十一阿哥的安全。
再有四阿哥五阿哥两个哥哥贴身跟着护着,是绝不会再有事的。
河船的构造没有那么复杂,十一阿哥看了一会儿就觉得看懂了,再没有什么可看的,就自个儿抱着点心盘子坐在船头慢慢吃,还一左一右分给四阿哥和五阿哥吃。
三阿哥躺在坐榻上:“我说你们就这么干坐着吗?”
这还不如跟着汗阿玛游湖去。
太子轻咳一声:“三弟,注意形象。”
三阿哥道:“谁看咱们呀。这儿都清场了。在你们跟前,我还注意什么形象啊。”
三阿哥觉得自个儿太辛苦了。出了要读书学习做功课,还要跟十一阿哥一起做太子的生辰礼,十一阿哥又这么小,大部分的工作是他包揽的,他心疼弟弟舍不得弟弟动手过多,结果自个儿干的就是最多的,谁能有他辛苦呢?
相似小说推荐
-
皇贵妃又在装深情(文景和) [BG同人] 《(清穿同人)[清]皇贵妃又在装深情》作者:文景和【完结】晋江VIP2024-12-18完结总书评数:384 当前被收藏...
-
今日新婚(金华殊) [现代情感] 《今日新婚[先孕后爱]》作者:金华殊【完结】晋江VIP2025-1-4正文完结总书评数:455当前被收藏数: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