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红烧和糖醋排骨有两个法子,第一个跟做红烧肉做差不多,焯水上糖色,然后放那些调料慢慢炖就是了,调料一样都是猪肉,味道也差不多。
不过排骨有骨头,猪的不同部位口感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吃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出些许不同的。
排骨的香和红烧肉的香是不一样的。
而糖醋排骨调味时要用到糖和醋,这样才能吃到酸甜口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做法就是鲜排骨用清水焯过,然后只放葱姜蒜和盐,炖得软烂之后,再调红烧汁和糖醋汁,小火慢炖收个汁儿,这样味道吃起来也差不多的。
不过二者相较,自然是前者能更入味儿,不过后者更省时间。
崔如英今儿懒得用两个锅,打算用第二种方法。
排骨清炖,剩下的排骨汤还能煮面吃,排骨面可是又香又好吃,汤煮面,后天撒点小葱花小白菜,滋味可好了。
排骨炖好,然后盛出来一分两份,铁锅做糖醋,大锅来红烧,这样省力不说还能省点柴火。
排骨汤崔如英单独盛了出来,剩下的肉给刘婶儿捡了几块放到碗柜里,等着晚上再送。
家里人还在铺子忙活,崔如英得赶紧把饭菜给送过去,不然崔大山他们就得饿肚子了。
饿了吃点别的垫垫,崔如英觉得不会这样,知道吃肉,肯定要留着肚子吃肉的。
饭菜放到盆里,然后装 进笼子用扁担挑着,排骨不算太重,崔如英一个人也能挑得动。
米饭也是从家里做的,一大盆儿,等她到铺子时,崔大山几人已经饿坏了。
还剩几个客人没走,崔大山也等不及了,说道:“先吃吧,一边吃一边等着。”
这会儿铺子没啥人了,崔如英找了个干净桌子,把两盆排骨摆上桌,“尝尝,不知道合不合胃口。爹你们多吃点。”
四郎五郎也过来了,知道今儿中午吃肉,上午只看着妹妹,早起还把鸡喂了,极其卖力。
一看这么多肉,就忍不住咽口水。
四郎哇了一声,“姐!闻着好香!”
一旁的客人也闻到香味儿了,忍不住往这边看了几眼,看着竟然是油亮带着酱色的排骨,不由问道:“这也是铺子里的菜吗?咋不见菜单上有。”
崔如英笑着道,“客官刚没看见吧,这是我是从铺子外头提回来的。这是家里做的,也不是什么稀罕饭,铺子的东西都新鲜,这排骨你娘子肯定做得更好。”
这话听着顺耳,客人说道:“你们做包子的手艺好,做别的也不差。”
崔如英笑了笑,“您慢慢吃,可得吃好喝好。”
跟客人说完话,崔家人就坐下吃饭了,一人一大碗米饭,排骨能管够。
崔如英炖的时候也尝了,排骨炖得久,足够软烂,红烧、糖醋汁一收,更添风味。
不过要说多好吃,那就算不上了,但崔家人没吃过这个,头一回吃只觉得一绝。
这排骨不全是肋排,还有脊骨,人都爱吃肉,没想到吃骨头也这么香。
四郎先夹了一块肋排,只有一根骨头,肉一口就吸到嘴里了,
他把肉吃完之后舔了舔骨头,好奇咬了一口,竟然也能嚼动,就嘎巴嘎巴吃了,也挺好吃。
崔家人都知道骨头也能吃,不然四郎不会嚼。
吃骨头从前都是买肉时老板给搭跟大骨头,可以留着炖汤煮菜。骨头汤喝着也香,炖熟的大骨头上面覆着一小层极小的肉,把骨头啃得光溜溜,再对半切开,可以挖中间的骨髓吃。
那时许娘子坐月子,买猪肉时就有大骨头,家里孩子最喜欢了。
所以四郎才会嗦完顺道咬一口尝尝,没想到一咬竟然能咬动,还能咬烂,骨头渣子就咽了,吃完真是回味无穷。
他舔了舔嘴巴,道:“三姐啊,这骨头都软了,能吃,骨头也好好吃!”
崔如英看他吃的是红烧口味的,说道:“你再尝尝糖醋的,红烧的香,但是糖醋的滋味好,是酸甜口的。”
崔家是不做甜口菜的,在酱肉包子之前,也不知道菜里还能放糖。
糖金贵,一般舍不得吃用。
不过盐糖都是调味儿的,甜口菜更香更下饭,汤汁泡饭也好吃的。
崔如英尝了块肋排,软烂不说,肉中带着排骨独有的香味儿。不过吃排骨她还是爱啃骨头大的,就专心致志啃起大骨头了。
脊骨崔如英最喜欢,虽然骨头多肉少,但是连着骨髓和肥肉的地方,特别入味特别软烂,她尤其喜欢吃骨头缝里的小肉丝。
比别的地方的肉好吃,啃会儿骨头,吃两口米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崔如英在侯府吃肉也不少,现在只吃肉会觉得腻。
但崔家众人没有这个顾虑,头一回吃这个,恨不得把骨头都嚼烂了。
不管是红烧还是糖醋的,因为前头炖的时间长,后头又收汁儿,骨头也能入味。
脊骨也能啃得动,外头边边已经酥烂,崔大山牙口好,连骨头带肉直接吃进肚子里,骨头两下嚼碎,然后快扒两口白米饭,吃完这一口,人从内而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头重脚轻,都飘飘然了。
平日觉得有包子啥的吃就够好了,但吃了排骨,还是觉得肉最好吃。
包子里头的肉和这种盆里的炖肉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崔大山:“这个好吃,我还觉得有骨头不成呢,难怪每日买的不少。”
崔家现在做生意用肉多,跟肉摊儿老板也熟,买的多老板会让利,头一天提前说,也会把肉留出来。偶尔崔大山去的晚,见摊儿上的排骨早早就卖完了。
是好吃。
不过吃骨头不比吃别的,又要掰又要啃的,四郎五郎就吃的嘴上都是,像两只花猫,不时就得舔一舔。
二丫啃得慢,吃得也干净,“如英,这个酸甜口的最好吃,以前从来没吃过这样的,好香呀。”
崔如英笑着道:“那我告诉你怎么调料汁,以后你们在家吃鸡蛋,别光炒着、蒸蛋羹吃了,还能煎一煎,放点糖醋汁收个汁,跟这味道一样的。”
二丫想了想,那肯定特别好吃,“好呀。”
一家人闷头吃饭,等客人吃完,崔大郎擦擦手去结账,结完账又坐回来。
两盆排骨,能咬动的骨头全给嚼了,咬不动的也给嗦干净。
崔大山不禁道:“咱们家要养条狗就好了,吃不完的还能给狗吃。”
现在家里买的肉多,偶尔客人还会剩菜。崔家是过过苦日子的,但也不吃别人吃剩下的,扔掉偶尔还觉得可惜。
市井养个鸡还成,养猪不好养,臭烘烘的,现在也没人照顾,四郎五郎能喂鸡,让俩孩子喂猪,崔大山还做不出这样的事儿来。
四郎眼睛一亮,五郎耳朵也竖起来了。
崔如英道:“如今有铺子,后厨也不方便进人,养个狗看家护院也行,还有家里呢,养着鸡不看着点儿不放心。不然爹你去抱两只小狗崽子,从小养到大的亲人。”
崔大山觉得这主意好,“我去寻摸寻摸。”
要是都来铺子,家里就没人了,除了养的鸡,还有藏的钱,崔大山还真不放心。
他们的刚开业,不知道铺子里有没有老鼠,要是有老鼠再抱两只猫过来抓耗子。
生意稳当,库房和厢房就得用起来,趁着价钱合适屯一些粮油和各种调料,本钱就能省下来,有老鼠肯定不行。
四郎自告奋勇,“爹,姐,我鸡喂得好,狗崽一定也能养好。”
他知道牛牛家就有狗,可好玩了,带出去可威风了。
崔如英:“到时候肯定让你和五郎喂,快吃吧,再不吃就没了。”
四郎一张油嘴,“还都是呢!”
盆子全是排骨,一家人吃得也尽兴,连汤最后都拌饭吃了,后头崔大山感觉还能再吃一点,不过已经不剩什么,就啃了个酱肉包子。
吃饱了也不能歇着,得收拾东西打扫铺子买晚上用的肉……这些杂事就得花半个多时辰。
崔如英把一家人吃饭的碗筷刷了,然后去找崔大山:“爹,那我就先回去了,一会儿去刘婶儿家看看。”
崔大山点点头,“慢点儿。”
崔如英拿着东西往外走,都到门口了,崔大山又喊了句如英。
崔如英回过头,崔大山挠着头道:“请你刘婶儿行倒是行,可你说这工钱咋定合适?”
既然谈,肯定啥都谈。
崔如英说道:“我觉得既然来做工,那就按着别的铺子来,不然传出去也不好,若是问了,知道咱们给的工钱多,其他铺子的伙计也有怨言,所以该多少就是多少。不过刘婶儿帮咱们不少,只给市场价也不合适,所以我们可以定一个章程,比方说做得好,多给多少钱合适。
我也看过,外头饭馆铺子招人,洗碗的一个月二百八十文,跑堂的一个月三百文,掌柜的高,一个月五百文。”
掌柜的得会算账,所以工钱才多。
不能因为关系亲近这把钱就涨上,刘婶儿对她家有大恩是没错,可不能拿这个还,以后还招别人呢,知道的觉得亲近,不知道的能不气恨吗。
崔如英是这么想的,“厨房有你和二丫,掌柜的我想再请个人。刘婶儿只能做些简单的事儿,也不会算账,所以不能给太多。”
崔大山松了口气,“那也成,总来帮忙干活还利索,咱们生意好了也有人家的功劳不是,工钱不可能一点都不涨的。”
多给些没毛病。
崔如英带着东西回去,说道:“我去问问,晚上我再给你们送饭来。”
从铺子回家要一刻钟多,回去之后喂喂鸡,打扫打扫院子。这些天崔大山他们都在铺子里忙活,家里一团乱。
不过衣裳啥的崔如英懒得洗,等他们回来自己洗吧。
地里菜不少,韭菜白菜都有,崔如英打算晚上包顿饺子,中午吃的肉,晚上就吃素馅儿了。
不过若是有猪油渣,包在素馅儿饺子里也好吃。排骨面可以明天早上吃,汤面带过去容易撒,面还容易坨,一软面条就没有那股子劲道劲儿了。
收拾好这些,崔如英才端着排骨去刘婶儿家。
说实话,她也不知道刘婶儿会不会答应。崔如英揉了揉脸,深吸几口气,才从家里出去。
到了刘婶儿家门口,崔如英先在外头张望着。
刘婶儿正在家里休整院子,这会子天暖和,一些菜苗长得快,像萝卜啥的,都得挖坑单独栽上。
连葱都是。
她背对着院门口忙活,崔如英探头喊了一声婶子,刘婶儿忙起身,回头看看,“三丫咋过来了!”
邻里邻居一直都叫崔如英叫这个名字,崔如英也懒得一个个解释,三丫就当小名叫着吧。
她笑着道:“有空就来看看,中午做了些吃的,给婶子拿了一碗。”
刘婶儿想拍大腿,但手上全是土,“哎呀,你这孩子,老往这儿拿东西,上回拿了那么些个包子,你爹又给了五斤肉,我们这还没吃完呢,咋又拿!”
崔如英道:“拿东西过来还挑日子嘛,我心里惦记婶子,有了就拿过来呗。再说了,婶子帮了我们大忙,要不是婶子前几日去帮忙,我爹都得忙得晕头转向。咱们两家最亲近嘛,东西也不多,就尝个新鲜。”
话全堵死了,刘婶儿觉得,下回就不推辞,直接高高兴兴收了,自家有啥好东西也送去。
她去井边洗干净手,招呼崔如英快进来,又把碗接过来回屋装盆里,然后把崔如英带的碗刷了刷。
给刘婶儿的排骨都是肋排,就两块脊骨,不过就一个碗,糖醋和红烧混在一块儿。估计味道也串了。
刘婶儿招呼崔如英进屋里,“你等着,婶子给你倒糖水儿去。”
市井也不是每家都有茶,糖水算是招待贵客的。
一勺子糖,然后用冰凉的井水冲开,这会儿天越来越热,喝着冰冰凉,冲散了热气,极其舒坦。
刘婶儿又去找点心,反正家里有什么全找出来了。
芸芸也在家,眼巴巴看着糖水和点心,人却没动,崔如英把点心往那边推了推,对刘婶儿说道:“婶子你快别忙活了,今儿过来也不全是为了送排骨,我还有事相求呢。”
刘婶儿怪道:“什么求不求的,有啥话直说就行。是不是铺子需要帮忙,明儿我行的。”
崔如英扬着头道:“婶子,不是去帮忙,不过铺子里活儿的确不轻巧,我大哥回去每日还累得够呛呢,总让婶子白白帮忙我也过意不去。
但铺子的确缺人手,这也说来话长,早先摆摊,是家里兄弟姐妹太多了,我娘生了六丫,都没看几天就去当奶娘了。铺子是为了一家生计,后头不知道为啥生意越来越好,就想着开铺子。
婶子头几日开业的时候也过去了,肯定能看出来生意还算不错,这会儿家里忙不开,就想问问婶子能不能去铺子里做活儿。”
崔如英觉得自己说得还算清楚,“活儿还是之前的活儿,只管招待客人、传菜,就这两样。吃喝都在铺子里,工钱是每个月三百文,有两日假,若是再请假就得扣工钱了。”
一个月三百文,去铺子差不多得二十八日,一日差不多是十一文。
“工钱我打听过,别的铺子里头伙计都是这个价钱,不过婶子放心好了,若是铺子生意好了,每个月还有奖金,若是一个月全到不请假不迟不早退,还有五十文的全勤。”
崔如英这昨儿晚上还好好想了想,究竟该怎么发这月钱。既然要顾及情分,不可能只给三百文,可多的都有什么,既能让刘婶儿长此以往地干下去,还好好干,就得把多的分开。
崔如英就想起以前上班怎么发工资了,月钱是由底薪和提成构成,除此之外还有全勤和绩效。
这个就挺好,条条框框都写上,都拿下,也挺多钱呢。
“这个算起来也麻烦,但都会写进文书里头。还有,客人如果给赏钱,铺子拿两成,自己能得八成。”
有的客人大方,的确会给这些。
刘婶儿没听太明白,也没打听过,神色愣愣的。
崔如英笑了笑道:“婶子,咱们两家亲近,若是你真的愿意过来,事先说得清楚点,也省得伤了情分。”
这些都加起来,一个月其实也不少,比当初崔大山做木工还要强。
但若是比着铺子赚的钱,那肯定是没法比。因为方子最值钱,租金啥的都得另算。崔家投进去的银子也不少的。关系亲近的在一块儿干就是这点不好,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
一谈钱了就容易伤感情。
刘婶儿点了点头“我都知道,不必说,就是该咋办就咋办。不过,去不去……”
活了这么久,又是三个孩子的娘,刘娘子自然知道这些。也能明白崔如英说这些是为了她好,以崔家现在的生意,去外头找个短工,一个月给三百文钱也有的是人干。
僧多粥少,去城外护城河码头做工,一日才八文,还风吹日晒的,找个正经活儿哪儿那么容易。
刘婶家仨孩子,最大的是虎子,芸芸跟二丫差不多大,还有一个小儿子。都这么大了,也用不着看,她出去赚些钱也合适,毕竟孩子马上长大了,日后要成亲,靠她相公一人也辛苦。
但这么大的事儿……
刘婶接着说道:“我就是怕我笨手笨脚的,干不好这些,头一回去还上错两盘菜,你说这去了,别弄错闹笑话,还耽误你们做生意。”
帮忙好说,上错也就上错了,崔如英过去解释一句,但真要去干活,每个月拿着工钱,自然不能像从前一样。
崔如英觉得这话也有理,帮忙怎么都好,人来了管搭把手就是帮了大忙了。
拿钱就不一样了,刘婶儿有这个顾虑也正常。
崔如英立刻道:“婶子,一回生两回熟,谁都有忙过头的时候看,哪儿能面面俱到呢。不然这样,今儿还早,婶子也好好想想,或是等我赵叔回来商量商量,咱们明天再说。”
刘婶觉得这样行,就点了点头,“我知道,你是有好事儿想着婶子。”
崔如英把糖水喝完,“哪里,分明是求婶子帮忙,那没啥事我就先回去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少年番主角能不能远离我的生活(木倚危) [BG同人] 《(综漫同人)少年番主角能不能远离我的生活》作者:木倚危【完结】晋江VIP2024-09-24完结总书评数:1431 ...
-
圣母的恋爱模拟器(阿噗噜) [仙侠魔幻] 《圣母的恋爱模拟器》作者:阿噗噜【完结】晋江VIP2025-01-03完结总书评数:2179 当前被收藏数:6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