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山眼中有喜意,称得上红光满面了。他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比摆摊儿的时候多呢,竟然赚了这么多钱。
崔如英道:“看着是多,可还有成本在呢,面、肉、菜、酒水、炭火,连着租铺子的钱,分到每日,没有这么多的。”
就拿酒水来说,今儿卖了快一半,但利润低得很,卖二十斤酒水也赚不了一钱银子,估计也就二三十文。
但面上有二三百文,利润不足一成。
租金每月一两八钱,桌椅锅碗瓢盆这些零零散散也有四五两银子。
崔如英记得卤菜本钱一钱银子,面和调料是前几日买的,今儿没全用完,不过崔家以前也卖这些,所以崔如英能估计算花了多少钱。
十二屉包子,利润在五成多不足六成,能有一百九十文。生煎利润比酱肉包子高,因为这个卖得贵,利润到不了七成,但绝对比六成多,不过这里面算着酒水钱,差不多有八百文。
这个是不算铺子的租金的,若以后请人来铺子帮忙,每月本钱还得高一些,平摊到每日,差不多也有一钱银子。日后崔大郎去读书,还不能光请一个的,哪儿都得用钱。
杂七杂八零零散散的钱再加上,今儿中午家里赚的不足一两,不知晚上生意如何,怕是没中午这么好,但应该能有一半客人吧。
崔大山也说不上这个跟摆摊哪个好,但是不用在家里吵着邻居,也比家里地方大,东西更是齐全,赚得好像还多那么一点儿。
刚开半日,崔大山就觉得比摆摊儿好了。
再说了,摆摊儿起大早,这还多个铺子,虽然不是自家的吧。
还有晚上呢,也能赚钱,想起晚上还得卖,崔大山就道:“我得赶紧刷碗去,晚上还得用呢。”
这也是比摆摊辛苦的地方,摆摊要么拿油纸,要么客人来买包子带着自家的碗盆,根本用不到碗筷。
但是开铺子碗筷不仅要买要刷,还要刷得干净,毕竟是给客人用的。
二丫道:“我也去刷,俩人还快一点。”
大郎道:“三丫,你把钱收好,我把桌子擦了,地上扫扫拖拖。”
这人来人往,踩得还挺脏,这是铺子的门面,打开门一看就能看到,要收拾干净才行。
一会儿还得买肉,准备晚上的包子馅儿。中午的包子馅儿虽剩了些,但后家里人饿极了,吃饭的时候全做了,吃不完的都给刘婶儿带走了,下午再做得去买。
崔如英打算下午看看,没什么事儿她就回侯府,明天还得上课呢。
不数钱了,忙活一会儿崔大山就觉得累来了。早起要买肉,虽说不用像卖早饭那么早起,可一早也得过来忙活,一上午悄然而过,中午开业做包子,客人走了收拾好歇一会儿,又得准备下午的东西了。
不过崔大山心里惦记着把儿子送去书院,心里就有一股子劲儿。
崔大郎现在是不咋想读书的事了,读书好,能做生意也好,他是家中的长子,该为弟弟妹妹们撑起一片天。
父亲母亲都辛苦,反正他也长大了。
不过崔如英给他带的书和字他每日都看,不是为了日后去读书,只是觉得,能认些字有好处。
就比如铺子墙上挂着的画和字,自己会了就不必请别人。若是他们兄妹能写得一手好字,连门匾崔大山都不用请人来写。
下午崔如英给帮了帮忙,然后就回侯府了。
离开好些天,到了侯府先和李嬷嬷说一声,然后去见了陆云蓁,感激她来捧场照顾生意。
陆云蓁对着崔如英笑了笑,“哪里,锦月说了,多了好多包子,你这是做生意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老是这样,生意还做不做了。”
崔如英道:“喜事儿嘛,都高兴,燕归堂的姐姐们对我照顾良多,我心里也感激。更感激三娘子,只是可惜,三娘子今儿没过来。”
陆云蓁:“今儿是有事儿,不过听锦月说铺子人不少,还是味道好,回头再吃的客人多。恭喜呀,有个铺子比摆摊儿好的。”
崔如英道:“生意是还成,而且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头一回做生意,也是胡乱做的,还得多向三娘子学习。”
陆云蓁嫁妆铺子就有好几间,生意也不错,本来想着当初崔家找铺子的时候租一间给他们,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刚开始做生意,还是让他们自己来,帮崔家不能帮太多。楚庚元有些话说得不错,崔家夫妇老实本分,崔如英机灵聪明,再加上有那么些吃食方子,发家是早晚的事儿,正所谓救急不救穷。
陆云蓁道:“你做得已经很好了,只可惜今儿有事,不然一定得去看看。”
崔如英没问啥事儿,陆云蓁也没说,今儿学堂没上课,楚玉珠得知崔如英请假,也请了假。
不过往日都是说不来就不来,能请个假已然算是不错了。
趁着黄先生没上课,上午陆云蓁去黄家登门拜访,送了礼物,托黄先生帮忙给崔如英改名字。
本来黄先生还推拒了,说名字是长辈起的,他起个小字尚可,但改名字实在不妥。
陆云蓁就把前因后果说清楚,许娘子夫妇没读过什么书,家里孩子就按着顺序叫的。
崔家有崔大郎,李家也有李大郎,王家还有王大郎王三丫,这样的名字和父母期许并无关系。
倒不是说不好,只是何必要叫一辈子这样的名字。
崔如英读书好,改个名字也无不可,况且如英二字是寓意好,并非胡乱改的。黄先生亦是长辈,况且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既为师长,改个名字也无不可。
陆云蓁劝了许久,黄先生可算答应下这事儿。
估计得等明日,陆云蓁现在就不说了,明儿就知道了。
崔如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做吃食生意,不仅忙还乱,而且铺子里卖得吃食,都是三娘子吃过的,我在呢,三娘子不必特意过去。”
陆云蓁不和崔如英客气,“那倒也是。行了,你这也累了一日了,早点回去歇歇吧。若是用热水洗澡就和秋月说,这边有小厨房,也方便。”
崔如英:“多谢三娘子!”
今儿崔如英回来得稍早,还未到辰时许娘子和田娘子轮换的时候。
这一日的确是累,回屋睡了一小觉,等许娘子她才醒。
天知道许娘子这一日多盼着快点儿到下午,铺子开业可是大事,她去不成,自然盼着早点回来好问问女儿开业顺不顺利,人多不多,赚没赚钱。
家里这些日子赚的钱几乎全投进铺子里了,若是亏了可怎么好。
只不过,许娘子回来的时候崔如英正睡着,她也不忍心把女儿叫起来,坐立不安地等了会儿,直到崔如英揉揉眼睛醒过来。
外头天色昏暗,许娘子坐在桌旁,烛火摇曳,映衬着许娘子神色温柔。
崔如英喊了声娘,见许娘子把她腿放到自己怀里,轻轻捏了捏,“啥时候回来的,今儿累够呛吧。”
崔如英揉揉眼睛,“娘,啥时辰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许娘子道:“都戌时三刻了,我戌时回来的,看你睡着就没喊。”
若不是累极了,哪里会她进来还都不知道,许娘子有些心疼,也没顾得问生意好不好。
崔如英站了一天又走回侯府,腿早就酸了,让许娘子捏捏倒是好受。崔如英往许娘子怀里扎了扎,“今儿可累了,铺子忙活一整天,不过想着明儿一早还得上课,太晚回来就熬不住了,晚上就没留下帮忙。娘你再给我捏捏,我胳膊也酸。”
许娘子笑了笑,“捏捏就好了,明儿就不疼了。”
崔如英被捏得又要睡着了,但不忘跟许娘子说,“累其实也值,娘你要是能去就好了。中午铺子就赚了有八钱银子,这还是把租金啥的分到每日什么都算上的,不算晚上,就已经跟摆摊差不多了。”
许娘子神色发怔,好一会儿没说话。
崔如英也不知道别的饭馆做生意如何,但对崔家来说这已经算是极其不错的了。
有了铺子,赚得钱还 没少。
而且她也知道,哪怕赚五百文四百文,许娘子知道了也只会高兴。
本身许娘子就是个容易知足的人,不管赚多少,都是这一家人费尽折腾来的,她又没帮忙,哪里会嫌赚得少呢。
许娘子咽了咽口水,“这么多呢?”
崔如英道:“铺子东西卖得虽然不贵,可是来铺子里吃饭的不会只点一样。”
平日摆摊尤其在城南卖酱肉包子,客人买只顾着吃饱,但是来铺子吃饭的,大多为了吃好。
虽说卖的还是生煎水煎包这些,可客人过来,不会只吃包子。而且厨房大,能忙活得开,可以多做几样。
就像男子过来,少不得要点酒水和卤菜。如今铺子的菜单上还没上汤粉,如果有了,总吃干的也不行,定然会配一些喝的。
尤其人多的时候,点的多了,花的钱也就上来了。
而且有钱下馆子的,更在乎味道,来这儿吃够不够体面,不在乎银子。
也能看出来,虽说买酱肉包子的人多,可赚的钱远不及在店里堂食的。虽说走街串巷卖生煎赚得也不少,可依旧比不上开铺子。
几个人来吃坐满一桌,也得近一钱银子,卖得越多赚得也越多。
许娘子诧异道:“竟然有这么多钱,比做奶娘赚得还多呢,不过赚得多肯定也更累。”
一家子赚就不分你我了,但是这么多人都忙活,分到四个人身上,其实是没那么多的。
崔如英:“倒也还好,就是头一回都不太熟,忙里容易出乱子。还好今儿刘婶儿还来帮忙了,带着芸芸姐,中午跟着一块儿吃的包子。明儿我看看,若是来得及,中午就再回去一趟。”
许娘子给女儿揉腿捏胳膊,她道:“你爹你哥都在,能忙活得开,你回家也好几天了,等后天再回去吧。”
回去耽误时间不少,不如不回去。
崔如英说道:“开业头几天,忙点累点也无妨。娘你要是心疼我,不如多给我些钱,我路上买点吃的,就不这么累了。”
崔如英笑嘻嘻的,璋哥儿满月给的喜钱许娘子没要,给买笔墨的她也没花,从崔大山那儿还贪些钱,许娘子要是再给些,那就更好了。
许娘子自然心疼女儿,她也忘了上回给了五钱银子,这回又拿了角碎银子,约有二钱,“路上买些吃的,别饿着自己,你问问别人家,看看能不能搭个车,还方便点儿,省着走路了。”
想来也难,往侯府这边的都是马车,大户人家的马车,怎可能拉外人。
崔如英道:“行,就算搭不了车,有了钱也能买些吃食,省着路上饿。娘,你可真好。”
许娘子只觉得自己不是个好母亲,让孩子操心这个,“有啥好的,行了,快起来吃饭。”
为了等着女儿醒,许娘子告诉小厨房晚些送饭。
崔如英肚子也饿了,饭菜送过来,许娘子摆的。
她的饭菜一如既往,少盐少油,吃着清淡。崔如英的跟着陆云蓁吃,今儿晚上是海鲜鱼片粥、蟹籽灌汤包、炸小河虾,还有一道油闷大虾,全是鲜美之物。
崔家吃不到虾,河鲜海鲜难运,街上卖这些的有,但是卖得贵。
崔如英还挺爱吃虾的,把虾壳先嗦了,然后一边啃一边剥壳,大虾香辣入味儿,炸河虾酥脆鲜甜。
鱼片粥软糯爽滑,最好吃的是蟹籽灌汤包,里面还有蟹肉,猪肉反而少,包子皮透亮恍若纸张,吃着极香。
崔家的包子也香,但和这个不是一种好吃法儿,这些菜精致可口至极,崔如英这些日子都在忙铺子的事儿,这回陆云蓁又惦记着她家铺子开业,也有些日子没去小厨房做新鲜吃食了。
出了月子,陆云蓁不必忌口,又有大厨房和小厨房,她也不催。
不过崔如英还记着。
若是明天不回去,她想做些蛋黄酥,然后再做点肉松蛋糕卷儿。
这两样肯定好吃。
吃过饭,许娘子去打了热水,母女俩就着热水洗了澡。
再侯府洗澡也方便,小厨房热水是管够的,洗了澡舒爽多了,许娘子让崔如英试试新衣服。
孙惠茹当日送来了两匹绸缎、两匹棉布,都是姑娘家爱穿的颜色。
许娘子无事的时候就赶了两身衣裳出来,省着总穿旧的。戴好看的绢花小钗子,穿得却是旧衣,不好看。
崔如英没想到许娘子这么快就给做好了,衣衫轻薄,算是夏衣。
她在侯府吃得好,个头着比从前长高了不少,这身衣裳瞧着比她现在穿得大。不过试着穿上,正好合身。
许娘子看着,笑道:“这料子好,省着些穿能穿许久呢。衣袖和裤腿我都收了,等你长高了还能放出来。挺好看的。”
崔如英举起胳膊看,袖口又有小花,不过不在上头,在下头。
“娘,花怎么都在下面?”
许娘子看了看女儿,说道:“你也干活,还要上课写字,下面容易磨坏了,绣上花好一点儿。”
到时候不穿了,还能给六丫做衣裳穿。
小孩子都是穿前头姐姐们的旧衣的。
崔如英心道,原来是这样,“是不是还有料子,给二姐也做一身吧。”
二丫的衣裳也有补丁,她比自己还大几岁呢,若是看见了,肯定也想要新衣裳。
不过总在铺子里忙活,容易染上油烟。但女儿家嘛,总喜欢穿新衣,既然给她的已经做了,料子还剩的话给二丫做也行。
许娘子早就想到了,若是赏给她的,做也就做了,不过东西都是给三丫的,如果不问问就做了,女儿指定不高兴。
这丫头性子她知道。
听崔如英这样说,她才点了点头,“行,我抽空再赶一身出来。”
她觉得女儿这样穿好看,不过还是嘱咐了一句,“在府里穿吧,若是回家,穿得好看也不好。人多眼杂的,小心扒手盯上。”
这个女儿生得最好看,在侯府住了些日子,吃得好,还读了书,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许娘子也说不上来,可一个孩子家里府上来回跑,若是遇见坏人可不好。
崔如英点了点头,“娘是为了我好,我都听娘的。”
许娘子笑着道:“明儿不回去,那穿新衣好了。”
有时间有料子,许娘子也希望女儿穿好看点儿,不然跟府上小姐一比,太过寒酸了。
崔如英点点头,正好洗了澡,也干净。
次日一早,崔如英换了身新衣裳,照例带了吃食去学堂吃,到的时候楚玉珠已经到了,正奋笔疾书写大字。
崔如英好奇看了一眼,是先生给她留的作业,刚练字写不快,可楚玉珠手上好像带了风,写得飞快。
崔如英昨儿没来,楚玉珠也请了一日假,从十六到今儿,一共放了四天。
但楚玉珠的大字是一个都没碰,昨儿晚上点着烛灯写了一张,另一张留着今天早上写。
好在留的作业不难,早上早来一会儿也就写完了。
不过奋笔疾书,字自然称不上好看,有点像鬼画符。
崔如英愕然,但也没说什么,反正有先生呢。楚玉珠在那写字,她就在一旁吃饭,今儿二房早膳不错,软烂的八宝粥配着猪肉馅饼,馅饼皮薄馅儿大,圆圆的外酥里嫩。
字不算多,楚玉珠写得快,写完忙啃了两个包子,又喝了碗温热的粥。不过吃饭样子有些狼狈,得一边吃一边吹作业,墨迹不干,不一下子看出是她是早上写的吗。
不过就算她如此努力,字没晒干时先生还是进来了。
楚玉珠只能听天由命,心里祈祷先生别看出来,早知道那日就晚走一会儿给写完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少年番主角能不能远离我的生活(木倚危) [BG同人] 《(综漫同人)少年番主角能不能远离我的生活》作者:木倚危【完结】晋江VIP2024-09-24完结总书评数:1431 ...
-
圣母的恋爱模拟器(阿噗噜) [仙侠魔幻] 《圣母的恋爱模拟器》作者:阿噗噜【完结】晋江VIP2025-01-03完结总书评数:2179 当前被收藏数:6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