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在医院住着的。
她本人就是县小学的老师,爱人又是县委书记。
因为陶十三救了她母子二人的命,对陶十三的态度好得不得了。
听说她想把自已的几个孩子送去学校,王晓红立马就应承了下来。
“陶医生,你家孩子上学这个事情就交给我,我帮你办得妥妥当当的。”
“那就感谢你了,我也不着急,你把身体养好了来。”
“说什么感谢,要不是您,现在哪儿还有我和我儿子。”
她当时就是下楼梯的时候,被邻居家的小孩撞了一下,她就在楼梯上摔倒了。
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当场就见了红。
那孩子当时也是吓坏了,傻愣愣的站在原地,要不是她男人下班回来得早,她和孩子估计早没命了。
后面就算是送医院来学也是凶险万分。
要不是陶十三,她也会没命的。
所以,现在只是帮着救命恩人忙活一下孩子入学的事情,哪里抵得上救命恩情啊。
第108章 把你放眼里干啥?碍眼啊?
王晓红办事很利索,这边才出院回去,第二天王晓红的妹妹就来医院找陶十三。
“陶医生,我姐姐说,你家几个孩子读书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办好了,现在就差你这边把户口的问题解决了,她还说,知道你平时忙,让你把户口迁好了之后,就直接给她打电话,她让人给几个孩子办入学。”
陶十三这才想起,她还没去迁户口。
现在的户口,都是孩子随着母亲走。
她在医院有了工资,那户口就能迁到医院的集体户上面。
几个孩子也能跟着她迁来。
这段时间她一直忙活着,也没有注意这个事情。
于是在王晓红的妹妹走后,她就立马去找了唐河。
唐河知道她是来问户口的事情,也是恍然大悟,因为他真的忙忘了。
这段时间医院事情太多,他都已经忘记这个事情了。
得知她迁户口主要是为了几个孩子读书,也没有拖延。
立马把接收资料给她,还给了她一天假期,让她明天就回村里去把户口迁出来。
第二天一早,她就带着资料朝着村里去,她的脚程快,别人要走三个小时的路程,她就花了半小时不到。
这还是她怕别人惊疑,特意在林子里转悠了几圈。
说到林子,她又想起了家里那几头野猪。
回头等赵大丫他们都去读书了,她又要上班,还要照顾三丫四丫,哪儿来的时间经管几头山里随处可见的猪啊。
还有山羊,回头也不用养了,张医生说百货大楼有奶粉和麦乳精卖。
回头可以给四丫吃那玩意。
说起四丫,她才来的时候,那就是个才十来天大的小肉团子。
现在被她精养了一个月,也是肉乎乎的一个了。
她在山里晃悠了一圈,瞅着时间差不多了,就下山回了沙河村。
到了村里,陶十三先去拜访了村长,也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说明了来意。
村长听到她在县医院工作,先是愣了一下。
“不愧是长河媳妇,跟他一样,有出息!”
陶十三并没有说自已是在县医院当医生,反正只要有一份工作证明,她就能把户口迁出去,至于是什么工作,谁又在乎呢。
村长热情地帮忙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并对陶十三夸赞有加,说她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不容易。
“你公婆糊涂啊!”
把手续交给她的时候,村长还是没忍住叹了一口气。
赵家的事情,村里谁不知道啊。
毕竟八个大活人,孤儿寡母的,阵仗那么大的,从赵家搬出来。
陶十三那段时间,也是一直带着几个孩子山上山下到处跑。
村里人只是没人当着赵家人,以及陶十三的面说什么,可背后这一个多月,村里的八卦全都是围着赵家人说的。
都说赵父赵母两个老的那个心都偏到胳肢窝了。
老二战死了,他们对老二留下来的孤儿寡母也不说照顾几分,反而后脚就给赶出去了。
还有说赵家几兄弟也是白眼狼,为了一点小利益,把老二留下的孤儿寡母赶走了。
反正话里话外,这赵家里里外外,除了二房这些受害者,其他都是犹如豺狼虎豹一样的存在。
流言最开始出来的时候,赵家的人也试图解释了一下。
可这人吧,都是同情弱者。
而且,赵老二确实也是才死。
说句不好听的,这棺材板都还没盖,尸体估计都还热乎着,这赵家人就这么对待他的妻儿。
有些背后说得狠的,都在说赵老大几兄弟这么做,也不怕赵老二回来找他们。
这话当时正好又被赵老三媳妇给听到了,那叫一个气。
可是任凭他们怎么解释,村里人都不听。
毕竟,说得好听叫分家,可谁家老人分家,单独分一家出去的。
还是孤儿寡母,其他有手有脚,有男人的不分出去,偏偏就分这孤儿寡母出去。
当初村里时不时就有婶子媳妇跑来凑热闹。
有些人还套了几个孩子都话。
毕竟是小孩子,能知道个什么弯弯绕绕。
人家问什么,也就老实说了什么。
有好事的问,为啥把他们分出来。
赵大丫几个就说是因为娘干活回来想吃饭,可是奶奶不允许,还让她去干活儿,一气之下就把他们分出来了。
这确实也算是真话。
还有人问分家他们分了什么。
几个孩子就七嘴八舌把分到的东西都给说了一遍。
孩子小,不知道内里的各种意义,只知道实话实说。
可是村里人知道这分家,赵家人就只分了母子几个锅碗瓢盆,还有家里的破衣烂衫,一粒粮食都没有的时候,看着赵家人的眼神都不对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赵家的人,在村里,也算是出了名的了。
只是,这名声不怎么好听而已。
话又说回当下。
陶十三和村长寒暄了几句,就拿着办好的资料准备回县里了。
村长摸着胡子,点点头,“你也算是苦尽甘来了,照顾好自已和几个孩子,有份工作,怎么也比土里刨食要好得多。”
陶十三点点头,好不好的,且看以后再说吧。
反正,现在她挺好的。
只是她挺奇怪的,这赵家人,居然这么久了,都没有来闹。
难道说,赵父赵母还没发现钱少了?
亦或者,发现了,可也不好意思闹?
反正这也不关她的事儿,她只拿了自已该拿的。
不该拿的,她是一分没动。
古人都说,这人吧,不经念叨。
这不,她刚从村长家里出来,还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从地里回来的赵母几人。
赵母看到她,冷哼了一声。
“有些人,就是没有良心,明明是自已要分家的,还在心里头到处说是家里对她不好,真不知道这良心是不是都被狗吃了!”
阴阳怪气的,陶十三只是看了一眼,根本没打算理会。
可她越是不理会,赵母就越是生气!
“老二媳妇,你现在见着人都不喊了吗!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婆母!”
“我们不是分家了吗?你儿子都没了,你还指望我一个丧夫的寡妇孝顺你?你是生我还是养我了?”
陶十三就纳闷了,这人是记吃不记打是不是。
之前还像个鹌鹑,怎么今天就改性子,又有胆子跑她面前来张牙舞爪了?
这是吃了龙胆还是虎胆了?这么有胆?
“你!”
赵母那叫有一个气啊!
“行,你真是好得很,老二没了,你这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是吧!”
“我把你放眼里干啥玩意?碍眼!”
陶十三直接怼了一句,转身就要走。
可赵母不乐意了啊。
张嘴还想骂来着,只见背对着她都陶十三,突然弯腰从地上捡了一块石头。
捏在手上,一阵风吹过,石头变成了石粉。
赵母被这阵风吹得一哆嗦,嘴巴张着,愣是发不出声音来。
她感觉自已的喉咙被什么卡住了,不难受,但是吓人。
脖子凉幽幽的,忒吓人。
直到陶十三走远了,她才吹散了这阵凉意。
“这老二媳妇怎么越来越吓人了……”
陶十三收回神识,慢悠悠的赶路。
路过大河的时候,她停住了脚步。
这两天吃野鸡肉也有点吃腻了。
可以换换口味了。
鱼肉就挺不错的,这老长一条河,肯定鱼也有大的。
心里这么想着,她也脚下转弯,朝着河边走去。
陶十三找了个人少的草丛,她把神识放到了河里。
先是大范围的捞了一网,随后就开始挑挑拣拣。
大的十几斤的,小的一两斤,两三斤的都有。
还有甲鱼,螃蟹,河虾这些。
陶十三先是抓了一条五六斤左右的胖头鱼,想了想,又抓了几条三斤左右的。
既然在这里生活,那就得遵循这里的人情往来。
上次张医生的爱人,让自已走后门买了三匹布料。
先不说这是不是瑕疵布,就这么多,一般人都不乐意卖,毕竟东西只有这么一点,被一个人买了大半,其他人都是会有意见的。
这也是人情。
还有王晓红,虽说是报恩,可因为她,自已也得到了工作,现在又要帮忙弄几个小孩入学的事情。
这也是人情。
这些都是人脉,就跟之前她在公园摆摊算命一样。
每一个人身后都是一个关系网。
只要本事过硬,关系打好,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她虽然用不上,可自家不是还有七个拖油瓶嘛。
他们能用得上啊!
院长也得送一条,刘医生,张医生都得送一条,搭档的护土也得送一条。
这里一条,那里一条,不知不觉,就挑了十几条了。
最后又捞了几只河虾,这才收手。
她在捞鱼的时候,就已经分出一部分神识,去附近的竹林里砍竹子去了。
这会儿刚编好一个大背篓。
用来装鱼刚刚好。
于是,她背着一背篓鱼,直接回了家。
先把自家要吃的,开膛破肚放在了厨房,虾也给去壳剁碎,交给赵大丫之后,她就出门了。
其他鱼还得赶紧送出去,不然就得死了。
先去了最近的医院,给医院这些同事一人送了一条。
考虑到人情世故,院长唐河的那一条,就大一些,估计有五斤左右。
送完同事,她就跑去了百货大楼,然后又去了一趟王晓红家里。
收到鱼的人,全都懵逼了。
特别是医院的众人,这在上班,也不好拿回去。
最后还是唐河开口,直接分了两批人,一部分把鱼拿回家。
另一部分留守医院。
留守医院的人,就让回家的人顺道帮忙把他们的也给带回去一下。
这天晚上,很多家里都吃着鱼。
县城靠着一条大河,鱼这些也不是什么稀奇物件。
可再不稀奇,要吃也得花钱买啊。
这可是不花钱的,白得的,咋吃咋香
陶十三送完鱼回家,家里已经飘起了香味。
打开门,看到她回来了,几个孩子都很高兴。
“娘,吃饭了。”
赵大丫正在喂四丫喝奶。
“你们怎么不先吃?”
她看了一眼桌子,一大盆红烧鱼,还有一盘炒的野菜。
“你们今天又去挖野菜了?”
“去了,找到一个新地方,野菜特别嫩。”
赵建国说着这话的时候,特别高兴,像是发现了宝贝一样。
陶十三笑着夸奖了一下,心里头却在想着,这小孩子确实不能光吃肉,还得吃点蔬菜这些。
可她一天上班,也没空大清早去买蔬菜。
看来,得种点菜了。
这东西,她拿手啊。
以前穷的时候,灵药都是自已种的。
长得可好了。
种点小菜,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
“对了,我说个事情,下周一,正好开学,我大丫二丫去学校读书,建军建国建党三丫四个去托儿所,四丫我就带着去医院。”
本想把几个都送去学校的,可今天王晓红说,除了大丫二丫到年纪了,其他几个都没到年纪,只能送托儿所。
好在托儿所也不错,下班了去接回来就行。
至于四丫一个奶娃娃,托儿所是不收的,主要是太小了。
出个什么事情,那可就说不清楚了。
陶十三考虑了一下,就干脆自已带着吧。
反正也不碍什么事儿。
“娘,我们就不去托儿所了,我已经长大了,大姐二姐去上学,我可以在家照顾弟弟妹妹的。”
“不行,家里没人做饭给你们吃,直接去托儿所。”
不就多花点钱嘛,能花钱解决的,都不叫事儿。
“行了,就这么办,吃饭吧。”
不等赵大丫说什么,陶十三直接就拍板决定了。
吃完饭,陶十三就拿着锄头,把院子里的空地给翻了出来。
用猪圈的石头,给围了一下,也算是简单的菜园了。
“娘,你这是干啥?”
“我种点小菜,回头也不用去挖野菜了,自已家就能种来吃。”
“娘,我们都去上学了,那家里这几头猪怎么办?”
“我自有办法,你别管。”
说是不管,可赵大丫的眉头依然是紧皱着。
这怎么可能不管嘛,“那四丫呢?她跟你去上班,不会影响什么吗?而且,她还要吃奶。”
“没事儿,我都打听好了,她可以吃奶粉,到时候我让院长开张条子,我去买奶粉给她喝。”
陶十三说完,看向她,“你也别劝了,我已经决定的事情,谁劝也没用,你们这个年纪,正是上学学知识的时候,用不着操心太多,万事有我呢。”
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小孩,现在都成了一个唠叨老太太了。
把地翻好,陶十三晚上又把猪给放回山里去了。
等明天她去弄点菜种子,就可以种了。
没了猪圈,这院子一下就宽敞了起来。
之前搭猪圈的那些石头,又被她连夜砌在了厨房。
本来四面漏风的简易厨房,一下成了有墙壁的了。
就是这屋顶看着不咋地。
等明晚她去山上弄两根木头,好好拾掇拾掇,也是一间正儿八经的厨房了。
另一边村里,赵母也不知道为啥,今天见到陶十三回来之后,这眼皮子总是突突的跳。
心里很是不安。
晚上睡觉也是在床上翻来翻去的睡不着。
“你干啥?我明天还要下地呢!”
“我今天看到老二媳妇了,这心里头总是不安稳,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事儿。”
“能发生什么事儿!赶紧睡!”
赵父不耐烦的说了一句,翻了身就睡着了。
赵母闭着眼睛就是睡不着。
看着屋顶,她心里就更是慌了。
干脆起床,打开了柜子。
“啊啊!!”
“老头子,出大事儿了!”
“咋了?咋了!”
赵父被她这一声干嚎给吓得一哆嗦。
整个人差点没被吓死。
慌慌张张的起床,就看到她站在柜子前,手里还拿着装钱的盒子。
“钱……钱咋了?”
“遭贼了!我们家的钱都被偷了!”
赵母再也撑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开始哭天喊地了起来。
其他几房也都被这动静给惊醒了。
跑来看了。
听到钱没了,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的跑上来看。
“娘,没了?都没了?”
“还剩了点,大部分都没了!”
“是不是老二媳妇偷的?”
“不可能!她没钥匙怎么偷的?”
赵母先反驳了回来。
老四家的本想说什么,可也只是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
这一夜,注定不平静。
可,这又跟陶十三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她只是拿了自已该拿的钱。
该赵父赵母老两口的,她是一分没拿。
皱起了眉头,“你们两个怎么起来这么早?”
“我怕等会去学校来不及,就拉着二妹早点起来了。”
赵大丫笑着说道。
能去上学,她真的很开心。
就算是之前爹还活着,这也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可现在爹没了,反而她和弟弟妹妹们还过上好日子了。
她和二妹能够去上学了。
小点的弟弟妹妹也能去托儿所,这一切,都是娘给他们挣出来的。
“下次别这么早起来了,学校离得不远,实在不行,就跟我一块儿去医院食堂吃。”
反正她不会做饭,也就没有提什么别做饭这事儿。
毕竟,这么大一家子,都不做饭,全都饿死不成。
之前在乡下,没办法,必须得有人做饭,不然一家八口得饿死七口。
老祖她自然饿不死,毕竟,不吃饭,靠着灵气也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