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早在洛阳之时,就明白与他们这些武人是无法沟通的,完全没有解释的意思,仅仅是淡然地说道:“彧正是为此而来。”
好在曹洪对曹操的忠心无可置疑,即使怀疑荀彧的能力,但为了能早日解决曹操的烦恼,他一刻都不敢耽搁。因此,他下令让大队人马慢行,自己领一小队骑兵,带着荀彧夫妻俩直奔陈留。
————————————————————————————————————————
曹操一早起来,听说曹洪带着荀彧日夜兼程赶来陈留,大约在今天就能到,心情愉快地处理了紧急公务后,就领着手下到大门口去等候。在洛阳就见识过荀彧的才华,曹操深信荀彧此来,定能解决他忧心的问题。在吏治上,曹操还算擅长,可是,在民政方面,就不免有所欠缺了。虽说在他心中不是没有想法,但能不能付诸实践,他却不能保证,所以他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荀彧这样的王佐之才来帮他。
可能是曹操太过心急,领着众人在大门口一直等到了晌午,不要说荀彧了,就连个报信的都没见着。
众人等得有些不耐烦,碍于曹操的面子都没离开,只是心中难免嘀咕,这要来的人到底是谁?架子这么大,让主公亲自到大门口迎接不算,还让他等候这么久!
在军营练兵结束的夏侯惇策马飞奔而来,在门口一甩马鞭,跳下马,就冲过来:“人来么?阿贺呢?”
曹操嘴角抽搐了下。他就防着夏侯惇这鲁莽的性子,一早把他派去大营操练兵马,谁知道他这么快就回来了。荀彧却连影子也没见到。
夏侯渊看到曹操的脸色,立即伸手将自家大哥拖到角落:“大哥,我们在这等了半天了。子廉那小子也不知道在磨蹭什么,到现在人都没来,也不知道派人通知一声。”
夏侯惇摸摸下巴上的胡渣,一拍兄弟的肩膀,肯定地说道:“一定是荀彧那个文人体弱,受不得颠簸,这才迟了。”
……
离他们最近站的曹仁、曹纯两兄弟听到夏侯惇的大嗓门,各自转头看向他处。他们之中,唯有元让至今没有学乖,明知道孟德大哥喜欢文人,却还说得这么大声,这不是自找苦吃么?看来元让大哥今天少不了又有功课要做了。虽然最近的功课改成写带兵心得了,这对他们行军打仗很有好处,但是做文章真不是他们的强项。唉……
州府的那些文官听到夏侯惇的嚷嚷那表情可就大不相同了。之前还在猜测等的人是谁,没想到竟然是颍川荀彧。听说,此人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难怪主公这么激动了。众人原本焦躁的情绪倒安定了下来。有的伸长了脑袋看向通往城门的那条街道,有的低下头看着自己的穿着,检视有没有失礼之处,还有小部分人小声议论有关荀彧的传闻。
曹操将众人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总算深刻体会到,有一个名重天下的名士来投靠自己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这与之前于禁、毛玠、满宠等人来投靠他的意义是不同的,分量更是不相等的。荀彧的到来,不仅意味着自己得到一个王佐之才,还意味着自己得到了天下士人的承认,他曹操在士子心中也有了追随的价值。以后,会有更多的文人士子以荀彧为导向,不断地汇集到自己身边来。这样一想,曹操就觉得自己在这里站了一个早上有了深厚的回报,脸上不禁浮起淡淡的笑。
这时,街道尽头一队人马急速靠近,扬起一阵沙尘,迷了众人的眼。
曹操眯起眼,认出为首的那个是曹洪,荀彧呢?
“大……”曹洪跳下马来,看到曹操站在阶上,兴奋地就要叫大哥,突然意识到场合不对,上前两步,单膝下跪,改口说道,“禀报主公,洪已将荀彧安全送达。”
队伍后边,唐贺勒住马,回身问道:“文若,你还好吧?”
荀彧脸色发白,轻轻地摇了摇头,翻身下马。看到曹操领着众人站在大门口迎接他,他还有什么不满。这一路狂奔,值得了。
那边台阶上,曹操看到了在队伍后头,脸色有些苍白的荀彧,赶紧走下台阶,迎上前去。
“文若,一路辛苦!”
荀彧连忙扶住曹操的手站稳,保持着风度,笑道:“彧来迟了,有劳曹公久候,死罪死罪!”
“文若何罪之有?累卿如此赶路,操之过也!”曹操朗声笑言。
荀彧望着他,退开一步,拱手施礼:“不敢!”
“文若此来,吾无忧矣!当是操谢你才是!”曹操连忙扶住荀彧,不让他行礼,拉着荀彧走上台阶,大声地对众人说道:“今吾得吾之子房也!”
说话间,曹操感觉到荀彧有些不太对劲,急忙单手扶稳他,另一手抬起做了个请的姿势:“我等入内说话。”
“多谢曹公。”实在累得不行,荀彧低声道谢,随他一同进府。
唐贺在后头,犹豫着自己要不要跟进去。那似乎不是她能进去的场合。
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几个已经抹脚溜过来:“阿贺,走!我们也进去。”
“都怨子廉!来得太慢了。”夏侯惇不满地瞪向曹洪。
唐贺抬手拦住他们:“你们先别埋怨子廉兄长!他赶得可急了,我早饭都还没吃呢。”
“啊啊,里边备有酒食,赶快进去吧。”曹纯吃了一惊,急急拉了唐贺就往里边去。
唐贺无奈地看了看四周,发现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走在最前边那对君臣身上,摸摸自己扁平的肚子,迟疑了一会儿,对曹纯说道:“子和兄长,我还是去后头,先见见几位嫂嫂吧。”
曹仁这时也觉察出不妥来,拉住曹纯道:“也对!前边的宴席虽好,但都是州府中的官员,阿贺算是内眷,不宜与他们一处用饭。”
“唉,真麻烦!我还想和阿贺喝两杯。”说话的是夏侯惇。
大家已经习惯了,知道他是无心的,全都自动略过他这句话。
但是说到还没有吃早饭,曹洪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挠挠头,对几位兄长说:“那荀彧够意思,他也没吃东西,被马颠得苦水都吐出来了。大哥你们去招待他一下,我带阿贺去小院安置。”
曹仁翻了个白眼,一听曹洪的话,就知道自己这弟弟也是没吃早饭的。又不急在一两天,赶什么?还有,方才他瞧着那荀彧气色不太好,万一把人整出病来,孟德大哥还不气死!
“妙才带阿贺过去,你们都进去!等会孟德大哥见不到人,又要生气了。”曹仁挥挥手,做了决定。
几个兄弟相互看了眼,夏侯渊做事比较稳妥,交给他比交给夏侯惇要放心得多。因此,各具点头道:“阿贺,一会儿散了,我们去看你。”
“嗯。”
待众人都进去了,唐贺这才舒了口气:“妙才兄长,小院是哪里?”
“孟德大哥知道你们要来,特地命人在他府邸边上买下一个院落,收拾出来给你们住。”夏侯渊笑着解释道,“以后,我们兄弟往来可方便了!”
唐贺一脸“我了解”地点头,但心里想的却是,曹操这么安排绝不是为了他们兄弟往来方便,而是为了让荀彧做事方便,省去奔波的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晚上后台一直登不上去,只能今天来更新了。实在抱歉!
屯田制
荀彧得知曹操等了他一个上午,感觉这一路的疲惫都在那一刻消散了。一吃过饭,就和曹操进了书房,谈论如何安置青州黄巾的军属问题。
曹操很是为难地告诉荀彧:“青州黄巾并其家属有百万余众,日耗粮草甚巨。这时节已入冬,我军粮草亦所剩不多……”
荀彧微微一笑:“粮草一事,公不必放在心上。彧已有对策。”
“恳请文若为我讲来!”
“吾思兖州世家大族家中必有不少存粮。他们既是兖州之良民,自当为公解忧。想来借些米粮此等小事,众人是不会拒绝的。”
这话刚说完,曹操就恍然大悟。他为什么要等那些人自己来捐粮呢。等他们自己捐,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像卫兹那样愿意把家产捐出来给他的人,太少了。与其等待不如自取!只是做这种事会得罪很多人,没人愿意去做吧?
曹操迟疑地看向荀彧:“……文若,此事……”
“此事彧愿为公代劳。”荀彧知道他的想法,微笑着点头接下这个任务。
“粮草之外,便是如何安置这些百姓。”曹操解决了心头的第一大事,就连着想到了解决粮草之后的问题。
“彧自入兖州,一路行来,入目所见,荒地众多,无人耕作。此时并无战事,公何不将这些无主之地交由收编的青州兵与其家属去耕种?他们本就是因为连年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