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诸朝来我农家乐(酒禅)


但如果砍到眼睛,视线受挫,那存活下去的概率会瞬间少十之七八。
他轻轻敲了敲护目镜,发出了铛铛的声音。
“这个是什么材料的?”他们现在都学会了模糊询问的方法。
小沉先生现在正在帮丹丹绑护目镜,随口回答道:“PVC和聚碳酸酯镜片。”
不过马上又反应过来徐雪筠他们只是来这做小孩子的手工作业,而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员,于是又马上改口:“塑料和......额,一种比玻璃轻很多,然后抗冲击也更好一点的塑料镜片。”
这么说其实也没毛病,因为这两个都是塑料的不同形态。
蒙恬若有所思。
又是一个在后世好像用处非常大的东西,已经出现了许多次了。
听其名称,塑料......是一种十分方便塑形的材料吗?
他在这里思索能不能做出来塑料,如果做不出来,有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的材料能够做出来这样既不遮挡视野,摸起来又比较坚固的护目眼睛,徐雪筠却和小沉先生感叹起来了。
“怪不得说搞科研前期非常费钱呢。”
火柴一盒才五毛钱,他们这一群人为了做火柴,在知道配方,租的场地,只是按照配方复刻的情况下,现在都付出去快千元了。
够买一辈子的火柴了。

这个话题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力。
现在徐雪筠开播,大部分人只是一边做事一边挂着听着,但却有两个团体总是格外认真。
那就是厨师以及工匠。
厨师自然不用说了,他们都已经复刻出来许多后世的美食拿出来卖了,就算找不到相同的原材料,但起码用的替代品也不会偏差的太远,外形看着总是差不多的。
工匠算是一个统称,更准确的说是手艺人,他们都对研究发明或者自己亲手制作物品很感兴趣。
就像是这次徐雪筠拿出来的打火机一样,有胆子大的,自己现在就已经开始去试了,砰砰的炸了两个煤炉碗也没放弃,只是可惜家里的煤油已经没了。
在徐雪筠说火柴更适合穿越者制造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人瞬间明悟这是一个商机,当即照着徐雪筠说的那些材料一样买了一份,只不过还有一些买不着的材料只能搁置着。
然后就有人发现——方士家里的东西好像都挺齐全的。
什么磷,什么硫磺,甚至还配有专门的研磨碗。
为了第一时间就制造出来安全火柴,所以就连城外的桦树今天都悄悄的被人砍了几颗。
所以他们也很赞同徐雪筠说的话,这研究是真的很费钱,哪怕他们没有用实验室,但是在他们这个时候,连一个碗都得算是家里边的财产——这个碗他们今天研磨完东西,明天洗洗还得拿来盛粥喝呢。
怎么不烧钱呢。
刘邦也托着脸,不知道他的动作和另外一个时空的后代重合了。
主要是刘邦和刘彻坐姿都比较狂放,私下坐在地上的时候喜欢盘腿坐,这个时候用手肘撑在膝盖上,脸不自觉的就搭到手上去了。
他在想,要不要专门找人去研制火柴。
之前徐姑娘拿出来的东西都是民间私自研制的,只是这火柴头上毕竟和硫磺以及燃烧有关,若是不管,他担心民间会出乱子。
不过想了一会儿之后,他又觉得没必要管,因为一个歹徒拿刀砍人能够造成的伤害比在那捣鼓硫磺造成的伤害要高得多。
徐姑娘说他们古代地广人稀,不只是说说而已,是真的地广人稀,炸一个屋子又能怎样,最多把他自己和一家老小都给炸死。
危害性并不算大。
专门派人手去管制,反而是对国库的偌大消耗。
这么认为的不光是他一个,还有许多帝王在仔细衡量之后决定暂且放任。
毕竟硫磺这种东西,谁知道哪有硫磺矿,他们自己要挖自己找死,他们也拦不住。
安全火柴和古代的火柴最大的区别就是配方。
小沉先生拿出来了一堆瓶瓶罐罐,看着比徐雪筠小时候用到的多不少。
“明胶,氯酸钾,二氧化硅颗粒,硫磺粉,还有一些红色色素。”
小沉先生介绍道:“这些是制作火柴头的原料。”
然后又指向另外一边:“实验室没有现成的火柴棍,但是有木头和小型切割机,纸片也有。”
“纸片上的摩擦燃烧的摩擦板是用的红磷和玻璃粉吧?”徐雪筠隐约还记得一点。
小沉先生点头:“这两样到最后再用,因为红磷有些危险,所以我就没有先拿出来。”
这一大堆东西看的让人头晕眼花。
徐达发愁,这就算是把配方明明白白的摆在他面前,他回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制作啊。
被嬴政传召过来的墨家子弟:“......”
他们倒是有心,但是也无力。
不过有人给嬴政提了一个建议:“陛下为何不去问问那些方士,他们之中便有人非常善于操纵这些粉末。”
尤其是硫磺,炼丹中一般少不了这个。
嬴政觉得是个很好的提议,上次回来的时候他本想将这些骗他钱的方士全部杀掉,只是因为当时手上的事情太多,尚且未来得及。
没想到他们竟然还能够废物利用一下。
被人拎过去领命的方士们瑟瑟发抖的跪伏在地。
这下不行也得行了。
岳飞轻咳一声,拿出来他们上午已经用过的理由。
“小沉先生,其实我们不只是陪丹丹来做手工作业,我们有一个朋友,他最近在筹备写回到古代的小说,敢问有没有什么能够在古代也创造出来这种安全火柴的方法呢?”
材料,材料从哪找啊!
现代人可能觉得火没有那么重要,因为除了点烟或者是每年一度点生日蜡烛,其他时候好像没有能够用得到火柴或者打火机的场景。
但这只是因为大部分需要用火的场景被替代了。
比如最基础的做饭,现代的燃气灶一拧,火焰就会出现在锅具下面,在古代人看来这就像是法术一样。
还有照明,现代的夜生活能够在一些发达城市中彻夜不息,也是因为有灯光的存在,不然太阳下山之后,整个世界就会陷入一片漆黑,只有头顶的月光可以照亮回家的路,若是在家中想要有些光亮,那就只能靠烛火。
这是第二个被取代的地方。
第三个被取代的是取暖,现代的取暖方式多种多样,暖气,电热毯,空调,电吹风,小太阳......
可是古代取暖要用的不是碳就是火,甚至炭也是要由火来点的。
出门行走在外,即使有官道,但官道上也会有野兽出没,哪怕只是一头野猪,如果一个人遇到,绝对不会高兴的说今晚可以饱餐一顿,而是要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这野猪的晚餐,但如果手持火把就可以很好地驱赶野兽。
还有许多的用途,都离不开火。
倒不是说他们完全没有取火的方式,只是火镰其实并不便宜,一般人是用不起的,而且火镰打火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有的时候擦一下就能蹦出来个火星子,把里面的绒给点着,但有的时候擦十几次也不一定能擦出来一个火星子。
但徐姑娘说的非常便宜的火柴就不一样了,即使火柴是消耗品,但徐姑娘钱放出来的图片里一盒火柴里面有十几根二十根,足够他们节省的用许久了,总比每次点火点半天还不一定能点着来的好,家中只要不是穷的完全揭不开锅的人,都有兴趣想要买上几盒来试试。
“能够在古代也制作出来安全火柴的方法啊......”
小沉先生对着这一堆材料想了一会:“硫磺肯定是少不了的,在古代去烟花匠那里买,就一定能买得到,色素可有可没有,只是为了看起来更好看,明胶一是为了黏合,二是可以助燃,如果不考虑助燃的效果只考虑黏合的话,其实搅打之后的糯米浆添加少许也可以代替。”
“古代火柴为什么不安全,一是硫磺纯度太高了,有时候因为保管不善,所以很久也点不着,有的时候砰一下就炸了。”他拿起那瓶装了二氧化硅颗粒的瓶子,“所以就需要控制燃烧的介质,二氧化硅在这里面就是这个作用。”
硬要说的话:“糯米浆加在里面也可以担当一部分它的作用。”
“又是糯米。”张居正很意外。
之前徐姑娘只知道古代有糯米砂浆,而不知道三合土就已经让他很意外了,因为在他所在的朝代,人们提到去建什么东西,脑海中的第一反应绝对不会是糯米砂浆。
糯米砂浆能够流传下去,就说明糯米砂浆一定有在后世看来的好处,张居正其实也认为糯米砂浆相比较平常的砂浆除了造价会更昂贵一点,但也的确会更坚固,只是完全不会掩盖掉三合土的作用啊。
现下没想到连制作火柴时请来的‘专业人员’在寻找替代品的时候,粘合也用糯米浆,控制燃烧也用糯米浆。
这糯米浆就这么万能吗?
李承乾坐在自己的小桌板上算着一笔账。
最近李世民给他布置了许多任务,包括观看天幕时要有自己的思考,以及判断后世的东西适不适合他们。
李承乾现在就在算火柴如果往里加了糯米浆,那么在他们的朝代还算不算得上是低廉的消耗品。
他知晓,不同的地区因为物产不同,所以糯米的价格也是不同的,普通的梗米一斗在四钱到十钱之间,糯米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卖,也会更贵一点,大概在八钱到十五钱之间。
唐朝时期一斗为十二点五斤,李承乾觉得一斗糯米差不多能煮出来四倍的糯米浆。
五斗糯米浆能做多少火柴......
李世民看他算的认真,面上的神色柔和了不少。
其实他到现在也依旧没有想通,为何史书上他和承乾会到反目成仇那一步,他一直觉得承乾是非常合格的太子,哪怕有的时候会有些小脾气,那也能算得上是孩童的可爱与执拗。
这也是他为什么现在也不敢告诉承乾真正历史的原因,他知道这孩子也必定接受不了。
不过眼下瞧着,似乎观音婢的方法真的有用,承乾不仅没有荒废学业,还比之前要活泼不少。
难道他之前的方法真的有问题吗?
孩子要一碗水端平,那承乾被接到他身边了,青雀他们要不要也接来他身边呢?
完全不知道自己又要踩雷的李世民陛下今天也在努力生活呢。
小沉先生又拿起了氯酸钾:“因为现代的安全火柴将硫磺的成分给稀释了,在摩擦火柴的时候不容易点燃,就需要一种强氧化剂来助燃。”
氯酸钾就是这个作用,当火柴头与火柴盒侧面摩擦时,受热,氯酸钾分解,产生少量的氧气。
不过要是实在找不着:“多擦几次也一样的。”
“不然就只能加硝石了。”
小沉先生很明显也是看过穿越小说的,笑着推了下眼镜:“但是这样,要是被怀疑要造反也不是没可能啊。”
徐雪筠没明白:“这为什么会被怀疑造反啊?”
岳飞张了张口,但没当着天幕的面说出来,还是小沉先生给她解的答。
“因为一硝二硫三木炭是制作□□的配比,唐朝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中就有记载,所以一般人看到有人在大量收集硝石和硫磺,应该就会提起警惕,毕竟除了硝石和硫磺之外的木炭很容易获得。”
嬴政意外。
自己连嘴都没动,就得到了一种□□。
当即就先让那些方士分成两波,一波去研究火柴,一波去研究□□。
当然这两拨人他都会派人在旁边看守着的,给他们的材料每次也不会超过他们实验的份额。
不过硫磺他知晓,木炭他也知晓,这硝石......再去问问那些方士吧。
小沉先生完全不知道自己补充的课外小知识,让秦汉两朝的人都像是捡了漏一般惊喜,还在继续负责的讲解。
“以上三种材料其实还都有些其他的必要性,比如氯酸钾还可以和二氧化硅反应,再次释放氧气之类的,不过如果说穿越到古代,那这个配方应该就是最好采集到又最方便制造的了。”
岳飞点头,专业人士不愧是专业人士,从各方各面都考虑清楚了。
接下来就是让他们自己操作试验一遍了。
混合机哪个实验室都有,小沉先生把刚才提到的几种材料都按照顺序加了进去,没过多久,混合桶中的粉末或者颗粒就都被融化成了一种粘稠的液体。
徐雪筠其实有点提心吊胆的。
她倒不是怕死——好吧,也是有点怕的,她主要是怕凑太近,这桶里面的东西炸了,再把她给炸毁容了。
小沉先生安慰她:“放心,我们实验室是经过认证的,而且这一小份的材料其实很少,硫磺粉只加了半瓶,我们又都做好了防护,是不会出问题的。”
蒙恬岳飞他们胆子比她大的多,不仅凑近看,甚至还敢学着小沉先生拿着搅拌棒挑起来一坨看看状态。
整个空气中除了消毒水的味道就是硫磺的味道,怪难闻的。
不过他们也没有一直在旁边等着搅拌,他们在刚才已经将木头全部都削成了小木棒,并且泡了磷酸铵稀溶液,木棒现在正在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处理。
当然,小沉先生是知道他们想问什么的:“可以不泡。”
主要是为了助燃,但都穿越到古代了,能保证火柴是安全的就不错了,还管什么助不助燃。
很快,烘干机停止了工作,搅拌机也将材料全部都搅拌好了。
小沉先生将搅拌机内的红色液体倒到一个方形的浅盒中:“现在可以用木棒的顶端蘸取红色的调和液了,沾取之后就可以风干了。”
尽管他们实验室没有专门用来夹木棒的东西,但是科研人员,尤其是前期贫穷的科研人员,有的是手段和力气。
小沉先生拿了几个晾袜子的大排夹,让他们粘好一个就夹到上边去。
徐雪筠:“......”
她想知道这几个大排夹是新的吗?
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止了。
而且到最后大排夹也不够用的时候,小沉先生直接拿出来了一卷宽胶带。
把宽胶带撕开,背面朝下,带粘性的那一面朝上,木棒依次放置在上面,然后再在木棒的上面再覆一层胶带,一提起来,两个胶带就把中间夹着的木棒给提起来了。
徐雪筠真是为他的奇思妙想而感到敬佩,只能说怪不得人家搞科研的,这脑子就是好使。
最后整个实验室挂满了一排排的火柴,不用担心火柴上的液体乱滴,因为下面都有放着实验室的防腐蚀PP酸碱托盘。
接下来就可以制作火柴盒了,这一步可以算得上是最简单的。
先在纸板上画出来位置,然后把红磷和玻璃粉混合之后涂在火柴盒上画着涂料的那一块区域。
因为没什么难度,也没什么危险性,所以小沉先生只是在旁边看着,没有上手替他们操作,徐雪筠就在和他聊天。
聊的天倒也不是关于科研的,而是关于之前折火柴盒的工作。
“我听我奶奶说过,她小的时候也接过这种替人折火柴盒的工作,说她那一片的小孩基本上都会领着这个工作来做。”
因为没什么技术难度。
“说是糊一千个火柴盒大概六毛钱,不过有的厂子还不认账,明明糊的很好,非要说糊的不好,不算进去,找理由扣钱。”
多少小孩的学费或者零嘴都是靠着一个个的火柴盒换来的。
徐雪筠感叹,如果不是这一个个火柴盒,那她奶奶的命运说不定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因为那个年代能够供得起家里面所有孩子都去上学的人是很少的。
“我奶奶说她当时糊了一个暑假,也没有糊够学费,不过那个时候上学也不像现在一样学费那么昂贵,并且都是学校统一收,都是先交给老师,老师也知道有的家庭困难,所以宽限几天宽限半个月的都不少见。”
说着,徐雪筠好像又回忆起了当时徐奶奶和她说这一幕的场景。
当时两个人躺在大摇椅上,徐奶奶搂着她,拍着她哄她睡午觉,话中甚至还带着笑意,说自己宽限了半学期,最后老师没办法,都讨到家里面来要了。
听着哪里像那么艰难呢,所以小时候的徐雪筠还以为糊火柴盒就像是玩游戏一样,直到长大之后才恍然明白。
她好像看到一个和她长的一样的小女孩,白天去上学,回来做饭割猪草,喂鸡,收拾卫生,完了还要坐在地上一个个耐心的糊着火柴盒。
现在的上海是富裕的超一线城市,但在徐奶奶小时候,穿不起衣服,吃不起饭的孩子还多着呢。
家里面也不是说不让她上学,是实在没那个钱,只有大姐和大哥去上学,那个时候高中都是值钱的,就想着快点上完,快点赚钱回来补贴家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