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那个留着一头垂肩卷发,有着淡绿色瞳孔的贵族少爷来找自己的时候,米莉并没有分多余的目光给他。
“米莉同学,我只是想知道要怎么样做才能让那么多老师单独补课。”
他也很想要有这种待遇,没准有了这种待遇以后才能够像米莉那样,学习进度蹭蹭涨。
然后他就发现米莉抱着一本题集,表情淡定地绕过他:“只要你进度能够在短时间内赶上我,我相信老师们也会让你进办公室学习的。”
伊弥:???有没有可能我想进办公室,就是想提高学习的进度!
看着那道矮小的身影从自己身边掠过,抱着一大摞书往办公室的方向去了,伊弥十分不满,他不明白为什么区区一个平民敢这样对自己甩脸子,难道不该毕恭毕敬吗?
伊弥怀着满肚子怒火和疑惑转过身往教室里去,他要上思想课了。
负责给他们上思想课的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女老师。
这位老师一进去就打开了教室的投影仪,白色幕布上慢慢出现了几个文雅的粗体毛笔字。
【成长与梦想。】
“同学们,今天咱们上课的主题是‘成长与梦想’,接下来,请大家对照课本,写上自己认为在过去一年中的成长,再写一下自己的梦想。”
伊弥拿着中性笔(这也是超市买的)琢磨了一会儿,突然听到老师讲话:“大家要注意,梦想不能随便写,我们个人的梦想要与国家相连,要与人民相关!”
伊弥:……
伊弥:“老师,为什么我的梦想要跟平民相关?”
老师微笑:“因为没有平民就没有你现在的生活。当你吃饭的时候,你要想到粮食是平民种的,当你穿衣服时要想到你的衣裳都是平民织出来的。你的衣食住行,桩桩件件都与平民休戚相关。”
“虽然几位同学都是罗克帝国的贵族,但老师必须要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当你接受了与你平等的人给予的恩惠,显然你之后还要继续接受。你的梦想难道不该与他们相关吗?”
在伊弥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偏偏他还觉得特别有道理,因此受到了心灵的撞击。
在希望城,没有人有仆人,他也没什么特殊的,只是个学生。
外面那套在这里行不通,伊弥原本就是一个叛逆少年的年纪,就喜欢追求标新立异。如今他就觉得自己顿悟了!
他看着老师已经开始上课的忙碌身影,下决心之后的思想课一定要好好上,最好能拿个满分。
看着突然亢奋起来的贵族少年,思想课老师笑了笑,这还只是第1堂课呢。
第88章
对于忙着接触新知识的学生来说, 3月份是新学期的开始,寒假悄然过去,大家要换课本了。
但对于农民来说, 3月到了,是要准备春耕的季节了。
这几个月来希望城以及希望城附近的农民们在村长们的带领下扩大了金粟种植的面积,新迁来的住户们也全部被分了土地, 金粟种植基地的面积已经扩充到了上千亩。
除此以外,每个村子都鼓励大家进行温室大棚种植, 让大家在冬日里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还能有一些进项。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附近几个村落甚至发展出了比较固定的采购线,不但能够在冬日里供应自己的需求, 连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也能用小货车送过去了, 已经出现了快递的雏形。
而且开办了这么多工厂, 食堂也是需要食材的,这方面供给全部都交给附近的村庄, 对于当地的农业经济也是一份活跃。
总而言之,因为玉带星这边有人居住的领土很小,所以希望城这边非常游刃有余地就安排了春耕事宜,将各区域需要的种子一一运送到位。
因为并不是第1次安排这些事宜,而且无论是耕地丈量还是人口普查都已经完成了,大家正常工作就可以了。
但与之相比, 非常纯正的农业社会大凌朝今年的春耕绝对是奇迹之门项目组乃至大凌朝分区政府最重视的事情。
农民实在太多啦, 那么多的贵族官僚,山珍海味, 玉酿珍馐,没有土地是万万不会有的。
此时在平阳郡, 枫亭县李家沟村,正有三个人忙忙碌碌地从村里出来,这会儿春寒还在,他们三人骑着一辆轰隆隆作响的电动三轮摩托车出了村,急急地往县城赶去。
开车的是李二郎,该村的暂行村长,在后面车斗里坐着的中年男人是村上的种地好手,另外一个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郑阿婆。
他们是要去县里领种子的。
前两天县里的通讯员骑着摩托车来村里通知,让每个村都要有村长、一个种田能手还有一个识字的人一起去。实在不识字的话,要提前跟里正报备。
李家沟村现在剩下的人也就100出头,几十户人,要不是新朝廷及时救助,人比现在都要少。村长李二郎虽然认识几个字,但绝对做不到自由书写,村里其他人更是半个文盲,为什么说是半个呢,这是因为每个村子现在都发了一些识字画册,村民们多多少少也认得几个字。
所以遍观全村,竟然只有曾经是个庶族,但因被牵连全族为奴,辗转来到村里的郑阿婆才能够做到正常书写。也好在村里有人识字,不用去麻烦里正了。
他们平阳郡算得上是最快被新朝廷控制的地区,枫亭县的县令卢方最终跟着一大堆贪官污吏和不法分子被审判,因为犯的罪实在太多,连劳改的资格都没有,已经在几天前被处决了。
是的,那个可以自行收税这么多年都从来没人管的县令竟然直接被处死了,知道这件事之后,他们这些曾经被收过税的老百姓都惊呆了。
虽然之前他们就已经收到了退回的税款,包括什么严冬税,丰收税,人头税,水利税等等县里冠冕堂皇让交的税款,但对于大家来说这么多年的阴影居然因此而死了,一时之间还真是不敢置信。
县令死了以后,整个县城便直接被新朝廷接管,他们也没听说新的县令是谁,毕竟这个县令平时也不出来,也不要收税,有什么事都是通过通讯员、里正通知的,也不知整天在忙些什么。从前的县令可是有事没事要赏雪赏花,他们可还交过赏雪税呢。
而这次更是要他们直接去领种子,言是这些种子和肥料现在不用掏钱就能用,等秋季里丰收了再还钱就好。
但通讯员通知了好几天,李家沟也没有去县里,或者说被通知到的村庄就没有几个过去的。
村民们当然不会觉得朝廷该免费供给他们种子的费用,只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压根不敢相信这么好的事儿能轮到自己。要不是各个里正亲自到每个村来解释政策,反复告知他们这一切都是真的,直到现在他们也不敢去县衙。
李二郎头上戴着厚厚的棉帽子,他们村上的这个三轮车也是朝廷租赁给他们的,租期为一年,年尾交钱就可以,租金堪称便宜。
村民们对于这种模式接受能力其实并不是很好,毕竟在他们看来年尾交租金,就说明这一年都在欠着债,欠债总是不好过的。可要让他们现在马上便拿出钱来又拿不出来,就想着干脆不要租。
又是大伙儿非常敬重的原里正出来劝说的。
“乡亲们,有了这辆车,大家想要运送什么就都方便了,可以节省许多人力去干其他的事情,另外租金并不贵,我可以保证,你们到了年底绝对是可以还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以后我们不但要租车,还有各种农业设备,能够自动帮大家耕地的,自动帮大家除草施肥的,自动帮大家收割的,我们什么机器都可以租,大家就可以闲下来做更多的事了,绝对不会耽误庄稼!”
“来来来,我今天也带了这些大型农业机械的视频,大家看了再说!”
很多人想的是村里现在一穷二白,就算想要用现钱付也根本付不起,所以大家就有了这种干脆摆烂了心理,不敢去尝试新事物。
而想要帮助他们致富当然不能用那些老法子,也不能全部免费,以曦国现在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的确不打算免费给整个大凌朝分区的民众提供这些优惠条件。更何况不劳而获绝对不是好事,想要把他们劳动的积极性调集起来,“欠钱”其实是个好方法。
果不其然在里正的劝说之下大家都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在看了相关的视频以后也被这种神奇的机器给折服了。
最终,全村都按手印同意先租一辆可以提供大家平日运输需求的车子,之后也要租神奇的农业机械。
李二郎最开始心里也是犯嘀咕的,只是觉得给村里送了那么多粮食和衣物的原诺他们绝不会害自己,他们对这些神仙一样的人物,早已经充满了信任和钦佩。
直到这辆只用一种烧一种名叫柴油的东西,就能够跑得老快的三轮车运到村里,全村都沸腾了!
这东西着实神奇,李二郎赞不绝口,爱不释手。
他几乎带着村里所有的青壮都去学了如何开这个车——开玩笑,有这种车子谁还愿意坐马车?只要在这后面的车斗里搭个棚子就能运人了!
——这个想法被原诺狠狠地拒绝了,原诺表示之后村上会通公交车,大家想要去哪儿可以坐公交车,最好不要集体挤在这一辆小三轮上。
但话是这么说,大家平时出行还是一直坐着。
现在三人就已经在“通通通”的声音中来到了枫亭县县外。
现在县城已经大变样,不但城墙被修筑得更为坚固,而且在城门口站岗的不像之前那样,只有两个差役了,而是有七八个工作人员坐在城门口进行登记和接待。
几人一停下车便有一个穿着绿色大衣的小战士跑了过去,将他们引到了这附近的停车场,无论是马车还是摩托车,三轮车都可以停在这里只不过体积比较小的自行车得停到最边上画的白框里。
乖乖听话,将车停好,他们拿着里正之前发给的身份证明工作牌进入了枫亭县。
一路都有人引路,带他们到达县衙,李二郎以前是来过县衙的,但那时县衙门口站着两个凶神恶煞的差役,像他们这样衣衫褴褛的平民想告官都要等个10天半个月的才排上号。
现在县衙门口摆上了一张桌子,一个皮肤有些黄黑色的短发姑娘正坐在桌子后面。
“孟华,这几个人来取种子的就留在这里了。”
“好嘞。”
那姑娘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两句,然后便用有些生涩的大凌朝官话跟他们说话了。
“是哪个村的?”
“李家沟村。”
“是来取什么种子?”
李二郎磕磕绊绊地回答:“村里人都商议好了,我们今年种豆子和麦子。”
孟华从底下抽出了一摞厚厚的画册翻开来,李二郎眼尖地发现这画册上面绘制的竟是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地图。不知道是怎么能画得那么真实的,那上面的积雪枯树看上去跟真的一样。
这位孟管事翻了一会儿后,竟然将这画册倒转过来:“看看这是你们村吗?”
李二郎连忙凑上前去看:“正是。”
孟管事便点点头:“李家沟,这边是建议你们换一种油料作物来种……嗯,你拿着这张地形图去里面,往挂着红色门帘的屋里去。等你们跟专家聊好了,再来找我批条领种子和肥料。”
李二郎其实有些不明白这位孟管事说的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因为孟管似的口音十分生涩,另一方面是他根本不懂油料作物是什么意思……他们现在虽然食豆,但并不懂得如何榨豆油。
孟管事却不管这些了,她拿起另一张纸:“识字的人来了吗?”
一直安静地跟在后面的郑阿婆便走上前来:“老妇人在。”
孟管事将另一张单子递给她:“这个单子你负责拿着,等会儿专家会教你们如何种田,到时候你就记载下来,作为你们村专属的指导农书。”
三人懵懵懂懂地走进了大门,又走进了在左侧的红门帘屋子。
屋子里坐了几个正在看书写字忙碌着的老人。
其中一个架着一副眼镜的老头接过他手里的村庄地图,语不惊人死不休:“哎呀,你们村这地 pH值很高啊,小麦和大豆都不太适合种。”
本以为只是取种子的李二郎三人:???
老头似乎见惯了这样子的村民,马上就直言不讳地解释了:“你们村子的土壤条件不算非常好,比较贫瘠,土地的特性更适合种玉米和油菜。”
他说着竟然又拿出了一本册子:“你们自己看看吧,识字的人应该来了吧?”
郑阿婆走上前去,她今年四十有八,却已经能被称呼为一句阿婆,她低头看着这本农书,心想这种东西难道不该是那种世家大族藏在自家庄子里的好宝贝,怎么就随便发给他们了?!
她低头去看,字里行间都是手把手教他们怎样种地,怎样分辨土壤的特性……
“你们先坐在旁边看着,看完了再告诉我,是不是还要种麦子和豆子,如果坚持的话,我就给你开条,一切选择权在你们。”
第89章
因为时间紧迫, 其实对于土地的相关检测和研究都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对于土地的采样和分析也是尽可能快的出结果。
最终发现平阳郡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土地pH值都颇高,由此发展下去的话, 必定会变成盐碱地,现在进行人工的干预还来得及。只是因为曦国才刚刚初步地掌控整个大凌朝,现在春耕在即, 这么大块土地需要许多的土壤检测分析员和工程师、土壤科学家。
与之相比,河东郡和平阳郡已经很幸运了, 因为离碎巫山比较近, 这两个郡此时已大致完成农耕土地以及可开垦荒地的土壤检测,并且连推荐种植的种子都已经协调好了,可以说进度领先了其他郡一大截。
李二郎听郑阿婆讲为什么要让他们改种从未听说过的玉米, 油菜他们倒是知道, 但这种菜要怎么跟大豆相比?大豆虽然是杂粮, 吃多了会不舒服,好歹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油菜……
结果郑阿婆一句句念下来,虽然有些词汇他们听得很是别扭,但整个文章都是用大白话写的,并不难理解。
戴着眼镜的老头官话也说得十分不标准,见他们已经阅读完了那本小册子便道:“怎么样?打算种什么?”
李二郎和那名种田能手面面相觑,说实话他们在来之前已经想好一共要多少小麦种子和大豆种子了, 这会儿实在是没什么准备。
倒是见多识广的郑阿婆抓紧了拐杖:“依我看啊, 不如就听朝廷的话,这些年村里虽然也是隔几年便将麦子与粟米, 黄豆与黑豆轮种,但回想起前些年产量确实是低了。”
人活得稍久一点, 对于以前的日子当然记得更多,郑阿婆又不是六七十岁的老媪,还没到脑子糊涂的时候。
而且郑阿婆也能够看得出来,这个剪着短头发,脸上都是皱纹的老头没必要骗他们,毕竟他们种地是要给朝廷交税的,朝廷费了这么大劲,让他们活下来,又怎么可能在这方面害他们?
说句夸张点的话,送去了那么多粮食,又帮忙盖房子送棉被,现在对村子的未来还安排得这么详细和周到,便是亲生父母也不能做得更好了。
只是李二郎仍然有顾虑,他看着册子上面贴纸的玉米图片,又详细问了一下这上面画的是真的吗,只要种下一粒种子竟然能得到一个这么大的棒子?
眼镜老头道:“起码一个,我们这次运过来的种子还是比较好的,只要大家搭配着好的肥料科学种植,产量不会太低,政府也会统一收购。”
相似小说推荐
-
繁园里的夏天(任平生) [现代情感] 《繁园里的夏天》作者:任平生【完结】豆瓣VIP2024-09-15完结字数 284,476 阅读 253,695 加入书架...
-
排除法拯救世界(丹思里) [BG同人]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排除法拯救世界》作者:丹思里【完结】晋江VIP2024.08.29完结总书评数:7333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