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两个人还好说,比如说杨太后的大学旁听名额以及霍鸣寒的初高中连读名额(霍鸣寒:?),可需要被教育的又何止他们两个呢?
且不说那些已经沉浸在科目一题海中的大凌朝精英节度使和贵族们, 光是得知换了新皇帝,想要继续考科举的大凌朝学子们就已经开始暗暗琢磨当今圣上在政策上的喜好了。
古代卷王们是十分知道变通的, 皇帝喜欢实干家他们便献上各种各样的实干策略, 皇帝喜欢文采飞扬的才子,他们便写出五花八门的锦绣诗章。
只能说“应试教育”其实是由古至今的。
教育,是的, 奇迹之门项目组现在就在安排普及教育。
这方面问题从第一新区, 也就是玉带星的领土上已经可以总结出一部分经验了。
想要把一个地区的发展搞上来, 光凭各种物质上的资助是不可行的。甚至因为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 就算是帮扶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如果一个地区得靠着各种外来的补助才能够勉强维持温饱,那就说明这个地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以第一新区为例,目前曦国获得正式的领土也已经有一年了,且曦国和罗克帝国之间的文化关联并不是很多,所以在基层推行教育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事的,而且进度也比较慢。
到目前为止, 整个第一新区接受教育的玉带星原住民进度最快的也不过是小学五年级的水平, 毕竟再天才的人要先去接受一种新的语言,接受新的世界观, 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如果想要让本地人支撑起地区现代化发展的话,以他们现在的学习速度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他们才需要扶贫干部的帮扶,先一步步发展起来,积累力量,普通的民众先由基层干部带着进行简单扫盲,儿童不算太多,从小开始培养还来得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管有钱没钱,识不识字,自己总要有谋生的手段,自己的家乡也要自己去建设,否则……
但这种做法是建立于第一新区整体的人口很少的前提,大凌朝并不适用。
首先大凌朝的人口虽然比不上曦国,但整个国土的面积是超过曦国本土的,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最起码3000万人口,别说在这个时代了,哪怕拿到蓝星上去,也超过许多国家了。
近些年来,曦国也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威胁,这么多人口猛地加入进来(这年头能活着的多是些青壮),对曦国来说也是很大的助力,其次,大凌朝相比于玉带星的罗克帝国还有着文化上的优势和特色。
凌朝是一个在曦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朝代,曦国无法通过历史书的“剧透”来得知这个国家的势力分布以及日后的发展。但在文化上,大家是同宗同源的。
要知道现在大凌朝已经推行了科举制,虽然这科举制也几乎成了世家操控朝堂的一种工具,但最起码名义上平民子弟也有了跨越阶层的资格,讲究的是“唯才是举”。尽管古代施行孔孟之学这件事在现代有着各种各样的非议,但回归最本质,孔子本人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观念的确非常先进,明明白白地说明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大凌朝在文明与教育上的土壤要比罗克帝国肥沃许多。
因此,奇迹之门项目组在大凌朝分区准备施行的教育方针就是一步到位地推行基础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各地建立小学、初中。
这无疑需要很多的资金资源,更重要的是需要很多老师。
好在就要到3月份了,曦国的资格认定理论课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报名的人数有很多,教师方面的空缺还是有希望可以补上的。
再来就是学校的学习教材和教室建设,这两样不搞定学校也压根办不起来。
在数学、语言(曦国普通话)上倒是比较简单,数学直接跟曦国本土保持一致就可以了,语言课也直接和语文课一起上了,方便又快捷。至于物理化学这类的则是要遵循“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边验证一边编写。
鉴于两个世界在文化上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所以基地的教育部罗部长找来了就住在京城的几个学识渊博的大儒。
——毕竟总不能完全按照曦国本土的教材去教语文历史吧?
几个大儒基本都在朝廷领了虚职,一般是不用上朝做辛苦的工作的,平日里只需要编编书,收集一下孤本,给一些书籍做点批注,对比那些勾心斗角八百个心眼儿的高官来说可以说是十分清闲。但别看清闲,他们在整个大凌朝的文坛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都是项目组的顾问齐晋强烈推荐的,对于齐晋这个人大家还是相对比较信任的。至于为什么不让齐晋自己来做编写教材的助手?那当然是因为在这个年代书籍是很珍贵的。齐晋家里的确有钱,绝对称不上是无产阶级,可是他想看什么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看得到的,他家里没有那个积攒和沉淀。
于是,大凌朝文学人才——几个白胡子老头各自坐着马车被拉到了皇宫里,眼看着前面引路的那个小官吏竟然是飞在半空中的,顿时惊疑不定。
还真不要以为顶着大儒名头的人一般都是那些动不动就唾沫横飞的卫道士。他们既然生活在这京城里,自然不是与世隔绝,当然知道这位女帝陛下最近都干了些什么,能活到现在的哪一个不是人精,他们连皇帝是异界人都没有提出异议,又怎么会因为皇帝的性别而说些什么呢?
他们要是觉得一个女人当上了皇帝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那早就该跳出来反对。而事实上,得知杨太后将皇位禅让给了一个异界的女人以后,大凌朝的权力中枢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新皇帝的性别而哭天抢地。
连那些被夺了权的高官和皇亲贵族都没跳出来,他们这些读了一辈子书的老头子自然是要静观其变的。因此他们对于女帝派来的使者还是很客气的,看到他飞在半空中也没有多嘴去问。
这些人中领头的是一位姓孔名弗章的老人,今年68岁,他是在这个历史中分了岔的这个架空的朝代正儿八经的孔子后裔。
从汉代开始,儒家和孔子的身份地位就被无限地拔高,虽然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因为孔子后裔的这个身份,孔弗章地位是真的很高。
而当他见到了这位戴着一副眼镜,整个人十分具有书卷气的女性教育部部长时,惊讶又不惊讶。惊讶于新的大凌朝朝廷负责管教化的官员竟然这么年轻,想来这位罗部长学识一定渊博。不惊讶在于连女皇帝都有了,且似乎女皇最为信任的官员也有许多女子,那么管教化的也是女子也是正常。
罗部长手里拿着齐晋写下来的名单,将几个老头一一对应上,马上就带着他们去了最新划分出来的办公室——这个宫殿以前是皇后住的宫殿,地方很是宽敞,嗯,完全属于后宫。
几个老头:“……”
勉强忽视掉宫殿本身代表的意义,穿着一身紫色官袍的孔太傅拱起手行了个礼:“不知罗部长请我等前来,有何要事?”
罗部长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客气地请他们都坐下,又有工作人员来给他们沏了茶,只不过沏茶的手法十分简单粗暴不但没有加花椒,生姜之类的调味品,甚至都不是用茶壶沏的,直接一个大白缸子,估计喝完这一缸子茶水肚子都要饱了。
几个老头面面相觑,嘴唇抖动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看着那缸子里的茶叶,一圈一圈地转悠,舒展开来,沉到下面去。
而另一边,对于大凌朝的话学得相当快的闽省人罗部长将翻译手机放在旁边,直接开口说话了。
“今天请各位前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请各位帮忙,在我说这件事之前得提前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决定帮忙,就要遵守新凌朝的新法律法规,在工作内容中,我们会给出大致的框架,请不要随意‘灵机一动’。”
几个老头纷纷点头,并没有谁决定不帮忙的。其实他们也有所猜测,请他们这些读了一辈子书平时做的工作也是编书的老家伙来,莫不是新朝廷也要编书?
罗部长继续说道:“凌朝新政府已经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础教育学校,凌朝分区无论身份,性别,年龄,想要入学的都可以入学。目前暂时统计出的新学校数量超过4000所,凌朝政府预计在三个月内完成第一批500所学校的建设,6月前招收第1批学生。”
现场一片平静,老头们看着罗部长,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罗部长也扫视了一下几人:“有什么不明确的吗?”
老头们:“……”
过了大概十几秒,孔弗章才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颤抖:“三千所私塾?学校,是私塾之意吗?”
罗部长摇了摇头:“那倒不是,是公办学校,学校的政策跟着咱们朝廷走,建学校的资金也是由朝廷这边拨款。”
孔弗章深吸一口气,脸色渐渐变得潮红起来:“……敢问罗部长,这一所学校,应招多少学子?”
罗部长道:“自然是能招多少招多少,暂时咱们免不了学费,不过学费也可以赊欠,日后有钱了再补上。”
孔弗章愣住了,他虽然平时喜欢读那些之乎者也,可算学学的也是很不错的,4000所学堂,哪怕一所学堂只招100名学子,那便是40万人呐!
另一个老头却迫不及待地开始问了:“罗部长,女子、老者都可入学吗?如此多人,学堂如何教得过来?”
罗部长心道,全国加一起三四千万人,哪里多了,要知道曦国光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人就有近4000万,今年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也有400多万人,教肯定是能教得过来的,只是语言的问题还得一步步来解决。
当然,罗部长并没有说这些,她只是微微笑了笑:“我们有着丰富的教师储备人才,这一点各位不必担心。”
她看着眼前这几个激动的老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继续道:“现在学校建设以及招生的问题都有专门去负责,而今天我请各位前来是为了教材的问题。”
她将自己手边的一沓文件分发给他们,这是教育部连着开了几天会拟定的凌朝分区文史类教材编写规范。
“各位应该知道,凌朝新政府目前已经有了几项新举措,我们与以前的大凌朝朝廷是不同的。”
她微笑道:“因此,如果各位愿意,还请一起参与进新教材的编写,为整个大凌朝的人民编写出一套基础好学,老少咸宜的书籍,让凌朝人民都能识字。”
这话说得实在是过于让人不敢相信了!
孔弗章抓着这份文件,一时之间竟然没有打开,他在仔细的想着罗部长所说的话,这新学堂并非针对于那些氏族大家或者是书香门第的,而是贩夫走卒,男女老少都可以去上学!
以往他们教人读书那真的就是读书,将先贤的名著翻过来倒过去的给学生念,让他们熟读百遍背诵百遍,牢记于心,不懂的才去解释释义。
他们自己也清楚,这种学法绝对不适合所有人。像那些领悟力比较低,脑子愚笨的人就算背会了书,也不解其意,只是蠢材罢了。可话又说回来,这世上又能有几个天才呢?绝大多数人都是头脑比较简单的普通人罢了。
现在这新朝廷要让普通人也识字念书,他们要读书作甚呢?他们买得起笔墨纸砚吗?要做农活,有时间去学吗?
尽管心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质疑和迷惑,但这些老人仍旧激动得不得了!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为应该广泛地开展教育,无论贫富贵贱或是聪明笨拙,都应该平等地进行教育,且教育者应有爱人之心,用仁慈之心关爱受教育者,如此才能尽到教化职责。
这显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情况,这年头连法律都做不到完全的平等,奴仆都跟牲畜一个等级,王子犯法也不可能与平民同罪,又怎么可能受到平等的教育?
但他们这些学圣人之学的人终其一生不也在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吗?
而现在,朝廷居然愿意牵头来做这样的事情,朝廷居然愿意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让所有人都能入学!
一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头激动地喊了一嗓子:“陛下……陛下乃圣人君啊!”白眼一翻,竟然昏厥过去了。
罗部长:!!!
罗部长赶紧喊:“快去叫医生!”
很快外面就匆匆跑进来了两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医务人员,给他检查了以后,发现是因为情绪太激动,导致血压突然上升,给他喂了两片降压药以后,他就慢慢醒过来了。
“在下苏平,实在是听到陛下的决定铭感于内……”白胡子老头抹着眼泪道。
罗部长道:“苏老,您要不先回家休息吧?”
苏平马上泣道:“实在不必,老朽已无事,还请罗部长继续说。”
看着这老人热泪盈眶的样子,罗部长还真是没法强行要他先回家休息,于是继续道:“这新式学校自然要教的是新的知识,比如说数学,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算学,还有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思想都是不能落下的,这些课程的教材不必各位担心。”
“但语文、历史相关的教材就要多多斟酌考虑了,各位学识渊博,相信对于大凌朝的历史和文科知识很是了解,相关的文章辞赋也有收录……”
随着罗部长一点点地介绍这新式学校的课程,一个崭新的教育蓝图慢慢地在这些和各种姿势接触了一辈子的老人面前展开。
新式学校不但要学一些无关尊卑贵贱的圣人言陶冶性情,学习历朝历代之史知兴替,还要学习那些杂学,简直是全方位开民智。
——哪有统治者愿意开明智的?
若百姓有了知识,他们还会安分地在地里耕作吗?还会老老实实供奉君王贵族吗?
如果说废除奴籍是让上层阶级的人们元气大伤,那开民智这件事便是在绝贵族的根了……
原本因为新皇帝“有教无类”而兴奋不已的大儒们顿时沉默了……
而是在这时孔弗章也终于翻开了手上的这份资料,上面都是一些注意事项,他看着这些指头大小的字体,一身冷汗便冒了出来。
【人人生而平等……】
【保护妇女权益,男女平等……】
【法律公正……】
这新皇帝……莫不是在自寻死路?
教育部那边已经开始全面地忙了起来了,而在另一边,商业部和农业部也开始进行配套的工作。
还是那个问题,想要将民众从市里田间引到学堂去认字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到了现代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脑子笨就不要读书了,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不如早早出去工作。
但这些现代人可以,古代人是不行的。绝大多数现代人即使再文盲也认识一些字,日常用字还是烂熟于心的,否则怎么玩手机?
古代人那说不认字是真的不认识!
没有那个能力去接触知识,便也不会心生好奇,一辈子只活在一个小村子小镇子,没有心思往上爬。
因此,想要让他们乖乖去上学,不但不能够直接免学费,还要有一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督促他们自己努力往上爬。
而在前面吊着的胡萝卜便要靠商业部和农业部了。
新工厂开起来了,想要进厂当工人吗?请先去学习。
新农机运过来了,想要自己学习如何操作吗?请先去学习。
整个摊子都得提前开始铺开,商业部的招商已经正式开始了。
与此同时,交通部也忙得焦头烂额,现在有两道时空门通向两个世界,一面地多,一面人多,光凭国企肯定不能快速地完成所有需要的工作,因此此次修路是要面对社会企业进行招标的。
当然,第2扇时空门的事情是被瞒着的,招标的名义是要去第1扇时空门后面修路,但环境的恶劣是可以想象的,到这里修路别说什么通电通网了,一边修路还得一边挖井,否则连水都没得喝!
相似小说推荐
-
繁园里的夏天(任平生) [现代情感] 《繁园里的夏天》作者:任平生【完结】豆瓣VIP2024-09-15完结字数 284,476 阅读 253,695 加入书架...
-
排除法拯救世界(丹思里) [BG同人]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排除法拯救世界》作者:丹思里【完结】晋江VIP2024.08.29完结总书评数:7333 当前...